
現代人生活離不開電子產品,根據報導,成年人平均一天滑手機的時間高達十個小時,長時間釘著小螢幕,不僅眼睛痠澀、頭頸肩背也痠痛不已。中醫師徐仁德表示,經常按摩足三里、三陰交兩個穴位,只要方法、手勁對了,功效是可媲美服用藥物的,還有保健作用。
1.足三里:胃腑疾病者保健的要穴。位置是在外膝眼下四橫指處,因能治療腹腔上中下部的不適而得名。按摩此處還有補氣的效果,有類似山藥、紅棗等食材的功效;還有暖胃通腸功效,與山楂、黃耆等中藥相同。
2.三陰交:位於腳踝內上量四指處、因為是腎、脾與肝臟三陰經交會處而得名。中醫常說「腎藏精、脾統血、肝藏血,經血相生」,常常按摩此處有健脾、補血的作用,與阿膠、當歸等藥物有相似功效,能夠活血化瘀。
徐仁德醫師表示,按摩穴位的手法有分補法與瀉法,補法是比較輕柔的按摩手法;瀉法則是針對穴道施與力道較大的手法,有些中醫學派主張可用指關節按摩穴位。徐醫師並叮嚀,雖然按摩與針灸是很好的保健方法,在中醫臨床中也很常使用,但是如果有身體上的不適,是無法以按摩治療,還是要盡速就醫。

藝人六月即將臨盆,但只胖了6公斤,令人不禁想問,孕婦胖這麼少胎兒健康嗎?孕婦該胖多少才算健康?營養師程涵宇表示,其實每個國家對於孕婦該胖多少的標準都不同,如日本,整個孕期應增加的體重是10公斤,台灣則是10-12公斤。
程涵宇表示,打造S號媽咪的第一步就是依照懷孕前的BMI值來制定「孕婦健康補計畫」。懷孕前BMI值在18.5以下的準媽媽,孕期可增加13.6公斤,日本較嚴格,約9-12公斤;BMI值18.5-24,台灣與日本標準一致,應增胖7-10公斤;BMI24以上,應增胖到7公斤。建議準媽咪們,在懷孕初期就要做好體重控制,不僅可幫助順產,產後也能很快速回復纖細身材。
第一孕期(前三個月)寶寶還只是胚胎,此時增加體重、只會胖到媽媽,建議體重持平、飲食份量跟懷孕前一樣,只要飲食均衡,每餐都有澱粉、蛋白質和蔬菜,還是可提供胎兒足夠營養。若是第一孕期能做到體重持平,那恭喜妳已經取得S號媽咪的門票了。
第二孕期(4-6個月),每個月各增1公斤(約3-4公斤),並多吃優質蛋白質,包括魚、肉、豆、蛋、奶,多吃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的纖維質,預防便秘。另可補充葉酸和鈣質。若飲食不均、常外食,可諮詢營養師,看是否需要補充營養補充品。
第三孕期(6個月後),每個月各增1公斤(約3-4公斤),飲食習慣照常,但要增加膠原蛋白的攝取,有助增加肚皮延展性、減少妊娠紋出現。但不建議吃雞皮、雞爪、豬皮類,因為膠原蛋白分子較大,人體不易攝取,油脂也較高,建議可買膠原蛋白粉。
程涵宇說,孕期過瘦過胖都不健康,健康攝取營養,控制體重,懷孕期間不宜減重,整個孕期最少也要增加7公斤的體重,以免影響到胎兒的正常發育。

交友軟體盛行,許多年輕人除了上網外,交友APP也成為找性伴侶或揪團開轟趴的工具之一;令人擔憂的是,透過這些交友工具就能找到「最方便」的性對象,事後各奔東西,不少人享受這種短暫且不須負責的性關係,但也有人因性伴侶過多,不小心感染性病甚至愛滋,後悔莫及;若染上愛滋,可能連從誰傳染來的都不知道。 奇美醫療財團法人永康奇美醫學中心感染科主任湯宏仁表示,愛滋病毒主要的傳染途徑有3種,包括不安全性行為、血液傳染以及母子垂直感染,其中不安全性行為傳染最多,與愛滋感染者發生口腔、肛門、陰道等方式之性交,都有可能受到感染。近年來,網路、手機交友越來越普遍,加上娛樂性用藥濫用情況嚴重,忘了做好安全措施,而增加了感染風險。 永康奇美醫學中心感染科個管師古惠君指出,網路固然方便,但也潛藏了非常大的危機;疾管局資料顯示,在20歲以下的愛滋感染者中,有超過七成曾透過網路、交友軟體找尋性伴侶。雙方見面後常因氣氛薰陶,而忘了要保護自己,發生了不安全性行為,這也是愛滋防治的死角之一。 湯宏仁主任進一步說明,目前愛滋病已可透過藥物有效控制感染者體內病毒量,並降低愛滋病毒的傳染力,延長感染者生命,已不再是無藥可醫的絕症,重點在於感染者能否配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定期回診追蹤,以現今醫療技術,愛滋病已可以像慢性病一般被控制。 最後,湯宏仁主任呼籲,不要與不明的對象,或是多重性伴侶發生不安全的性行為,以免增加愛滋感染風險。若不小心發生,為保護自己,可透過愛滋匿名篩檢,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至於有伴的感染者是否要與另一半坦承,個管師古惠君表示,感染愛滋不代表兩人的感情就註定走上絕路,在收治個案中,也有兩人從此更能相互扶持,感情更加融洽,但個案狀況不同,處理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奇美醫院感染科醫療團隊會給予專業的協助,讓感染者在面對疾病時並不孤單。

許多民眾出現眼睛乾澀、搔癢、易流淚等乾眼症的症狀時,常會自行購買人工淚液,點了卻發現症狀並沒有太大的改善,甚至有愈點愈乾的感覺。眼科醫師指出,這些乾眼症患者,可能不僅是淚水分泌量不足,而是瞼板腺功能異常造成的乾眼症,這時眼睛不只缺水也缺油,最好就醫詳細檢查造成乾眼症的真正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眼睛是靈魂之窗,尤其是3C時代來臨,民眾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加上較晚睡的生活型態,以及習慣戴隱形眼鏡、化妝等因素,極易引發眼疾,其中因為瞼板腺功能異常所導致的乾眼症,病況嚴重時,恐有角膜新生血管、角膜潰瘍,甚至角膜穿孔等病況發生,不得不慎! 眼睛表面的淚膜,由內而外可細分為黏液層、水層、脂質層三層。其中瞼板腺位於睫毛根部,負責分泌油脂,形成淚膜中的脂質層,具有延緩水層蒸發速度的功能。開業醫眼科診所院長陳慧雯醫師表示,,一般乾眼症主要分為淚液分泌不足或是淚液過度揮發兩種原因引起。而淚液過度揮發與瞼板腺功能異常(脂質層)往往有很大的關係,包括瞼板腺發炎或阻塞、瞼板腺萎縮或退化等原因,造成油脂分泌量變少或品質變差,進而導致淚液過度蒸發,造成角膜上皮細胞破皮、結疤、潰瘍、穿孔,最嚴重甚至可能失明。由瞼板腺功能異常而導致乾眼症的情形其實相當常見,但往往容易被忽略,被當成是因淚液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乾眼症治療,單純補充水,如此一來,治療效果當然不理想。 一般民眾通常認為乾眼症是淚液分泌不足,也常會自行購買人工淚液;陳慧雯院長提醒大家,當點只補水的人工淚液時,若一天點超過4、5次以上仍未見改善者,也許可能是瞼板腺功能異常而導致淚液過度揮發有關,這時光使用補水的人工淚液是不夠的,應該改用補水又補油的人工淚液;若是瞼板腺發炎,有時還要併用局部消炎藥膏、抗生素,或是口服四環黴素治療,以達到較好的效果。 如何釐清造成乾眼症的成因?陳慧雯院長建議,可透過專業眼科醫師的詳細檢查,同時進行「淚液崩解時間檢查」,評估淚膜穩定度,診斷瞼板腺功能是否異常;「螢光染色檢查」診斷角膜是否破皮;「淚液基礎分泌量測試」,檢查淚液基礎分泌量,是否有淚液分泌不足的問題,找出真正造成乾眼症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才能擁有一雙健康又水汪汪的電眼。 當然,更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陳慧雯院長提醒民眾,平時使用3C產品時,因眨眼次數會減少,所以要刻意提醒自己增加眨眼次數,同時每次使用40分鐘要休息10至15分鐘,日常飲食可適量攝取深綠色蔬菜、枸杞或補充魚油,並養成充足睡眠、熱敷眼睛的好習慣,才能預防乾眼症上身。
健康飲食

【福島食品真的NG嗎?3】輻射其實無所不在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