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媽媽們請注意! 小心寶寶冬季中暑

由於冬天濕冷,人們往往只注意避免著涼感冒,卻忽略可能「中暑」的問題。周宗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主治醫師表示,中暑不只會發生在夏季,冬季也常因緊閉門窗造成室內溫差大、空氣流通性差等引發「冬季中暑」。

周宗翰表示,冬季中暑是由於人體過度保暖或在室內空氣悶熱過久,而造成類似夏天中暑的症狀。特別是暖氣開很高,加上房間關門閉窗,容易導致室內空氣流通不好,使得人處於如同「人造夏季」的環境裡;然而,因體溫不斷上升,當人已經處於高熱之中而不舒服時,將引起體溫調節功能紊亂,而出現大汗、口渴、乏力頭暈、胸悶,噁心欲嘔等症狀。

冬季中暑在小孩子中最為常見,原因為家長給孩子過度保暖或悶熱過久。周宗翰醫師表示,新生兒主要透過皮膚蒸發來散熱,一旦過度保暖,寶寶的散熱受到影響時,自身溫度就會迅速升高。然而,嬰兒一般會通過加速呼吸排放熱量,若長期處於高熱環境,體溫將升高造成機體代謝過快,水分消耗增多,進而導致體內環境失調與新陳代謝紊亂。

周宗翰醫師建議,一般情況下,冬季房間的適宜溫度在21至26℃;平時要注意室內通風。出門時不要用衣物包裹過厚過多,最好採取洋蔥似的穿法,可以方便穿脫為最合適;夜晚睡覺時,也不要穿得太多,蓋得過厚,就可以有效預防冬天中暑。

記者梁以辰報導

冷吱吱! FAST口訣教你辨別是否中風

這禮拜全台氣溫驟降,讓許多老人家大喊吃不消!根據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統計,平均每月有20多人因為急性腦中風掛急診,但這兩天就已經有四位患者因腦中風而就醫,是平常的兩倍。急診醫學部呂玉惠醫師呼籲,急性腦中風要把握黃金三小時,盡速就醫,才有機會注射血栓溶解劑,打通血管。

一名67歲女性病患,早上在家中呈現右邊手腳無力,講話也不清楚,所幸家人即時察覺,在三小時內送急診治療,經急診醫師及神經內科評估後,立即注射血栓溶解劑,並入院觀察。

蔡銘駿--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任呼籲,民眾務必要有中風的常識,以保障家人的健康,可用FAST口訣在早期辨別中風:

F」指Face臉部,觀察病人面部表情,注意臉頰兩側是否對稱。

A」指Arm上臂,兩手抬高,觀察是否會有一隻手無力下垂。

S」指Speech言語,觀察病人講話是否口齒不清。

T」指Time時間,若中風,要明確記下發作時間,立即送醫以爭取治療時間。

蔡銘駿表示,天氣變冷與腦中風病人增加的關聯性雖有爭議,但主要的因素之一為自主神經功能不良,有腦中風病史、65歲以上年長者、糖尿病、巴金森氏症候群等,皆為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的高危險群;症狀為頭暈、腹脹、眼乾、心悸、四肢冰冷、黑曚症等異常,易被忽略,病人往往都是暈倒後才被發現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的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急性腦中風常會造成血壓明顯上升,但未就醫前,切勿自行服用降高血壓的藥物,這對腦中風不但沒效,如果病人患有自主神經功能不良,可能會因動脈硬化的血管無法舒張,血壓下降以致腦部大片缺血,造成永久殘障。

蔡主任呼籲民眾,秋冬之際,應多提高警覺,關心家中長輩,注意保暖,若發生中風,應把握黃金三小時盡速就醫!

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做好暖身及收操運動 有效避免冬日運動傷害

近年來,路跑蔚為風潮,許多人更是利用工作之餘相約齊跑,儼然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可說是全民瘋路跑。隨著冬天來臨,氣溫較低,與大熱天又濕又黏的天氣比起來,冬天可說是運動的好時機,好不容易養成的運動習慣,千萬別讓運動傷害讓你功虧一簣。

劉家豪--林口長庚醫院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表示,民眾在冬天較會發生運動傷害,像是拉傷、扭傷來求診的人數要比夏日高出許多,因為冬天的氣溫較低,肌肉柔軟度、延展性以及關節的活動度較差,如果在跑步前沒有做好足夠的暖身運動,非常容易造成傷害。

劉家豪治療師特別叮嚀民眾,在運動前應做足暖身運動,運動後則做好收操運動。若以40分鐘的慢跑為例,暖身以及收操的運動至少要做10分鐘以上,才能夠避免運動傷害。

那該如何確實做好暖身及收操呢?劉家豪指出,以慢跑為例,暖身及收操運動要特別強調的是大腿及小腿肌群。在大腿的部分包含股四頭肌、腿後肌、內外收肌群,而在小腿的部分包含腓腸肌、脛前肌等。另外除了下肢的肌肉群外,在腰部、腹部以及頸部的肌肉,也要盡量能夠伸展到,以避免在跑步時這些部位深層肌群的拉傷。

除了拉筋伸展外,民眾也可以試試在跑步開始前,先快走一小段路,等到身體熱起來稍微出汗以後,再開始慢跑。慢跑結束前,應慢慢地將速度降下來,切勿突然停止,運動過後應照之前暖身運動的方式,做足拉筋收操,以避免肌肉群在激烈運動後突然冷下來所造成的傷害。

若真的不幸在運動中還是造成了拉傷、扭傷、挫傷等傷害怎麼辦?劉家豪說,在72小時內的急性期,受傷的組織可能會有出血或水腫等現象,這就是所謂的「紅腫熱痛」的臨床症狀。腫脹的組織會造成血液循環不順暢,以致壞死的組織無法被運送,修補的養份也無法送抵患部,會減緩軟組織的復原,且因代謝廢物的刺激,可能會感到十分疼痛。因此,消腫及止痛為急性期處理的首要任務,建議做冰敷、抬高的處置,並且要有足夠的休息。若腫脹疼痛的情形幾天後一直沒有消退,建議盡速就醫檢查。

劉家豪治療師表示,氣溫漸低,運動不僅能促進血液循環,保持身體健康,期望民眾能注意運動前的暖身及運動後收操的重要性,評估身體狀況,不適時,千萬別硬跑,才能夠動得安心,動得安全。

記者許碩穎報導

他罹三高竟不知 天冷引發腦中風

一名30多歲男子,平常鮮少生病,日前天冷時身體右半部突然出現麻木症狀,就醫發現竟是輕微腦中風,進一步接受檢查,年紀輕輕的他,早已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中風的高危險族群。

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表示,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菸、喝酒、肥胖、運動不足等,都是腦中風的危險因子,氣溫驟降會導致原本硬化狹窄的血管栓塞,較容易發生腦中風。

據外國研究發現,當室內外環境溫差相差5度以上,罹患缺血性中風發生率增高2倍。陳龍建議民眾,寒冷冬季務必做好保暖,避免讓身體處於溫差太大的環境,或突然暴露於過冷的氣溫中。天冷不少民眾喜歡吃火鍋、薑母鴨暖身。

陳龍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若多吃,容易導致血壓、血糖難以控制,增加中風的風險;若有臉部歪斜、手臂無力、講話含糊不清、身體麻木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把握急性中風搶救黃金3小時。

記者郭庚儒報導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