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血壓飆高 恐是甲狀腺機能亢進

1名40歲的女子,之前沒有高血壓,卻有高血壓家族史,平時吃宵夜怎麼也吃不胖,某天因突然嚴重頭痛且血壓飆高就醫治療;醫師檢查後,發現這名女子原來是罹患甲狀腺機能亢進。

家醫科醫師林兆啟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因為身體內甲狀腺素增加造成的一種臨床症候群,平時應少攝取含碘量高的食物及避免壓力過大。

血壓增高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典型症狀之一,林兆啟說,高血壓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兩種:

1) 原發性通常是先天性遺傳,然而後天環境如過重、鈉鹽攝取過多、酒精攝取過多、吸煙,以及心理壓力等也會影響。

2) 續發性高血壓是因內分泌失調、腎臟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主動脈狹窄,或是藥物引起的。 林兆啟醫師表示,發生甲狀腺機能亢進可能是腦下垂體失調、遺傳、壓力或是碘攝取量過高。患者常有心悸、手抖、體重下降、肌肉無力、緊張、焦慮、失眠、怕熱、容易流汗、脖子變粗、凸眼、掉髮、大便次數增加,以及月經不規則等。

醫師提醒,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日常中要少吃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以及海苔等;避免煙、酒,以及含咖啡因的飲品;同時應避免壓力過大及熬夜。由於患者症狀變化多,不一定會出現典型症狀,平時應該要注重生活作息,減少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發生。

記者梁以辰報導

秋燥上身 低頭族乾眼症激增三成!

天氣漸轉涼,氣候進入秋天,很容易使秋燥上身;中醫師李深浦發現,最近低頭族因為乾眼症來就醫的大約增加三成之多,主要還是以白領上班族及學生族群為主,因為長時間低頭玩手機,碰上最近氣候乾燥,就易引發「秋燥」症狀。建議有乾眼症狀的患者應減少使用手機或電腦時間,多補充含水分及膠質的食物,避免因秋燥加重乾眼病情。

低頭族愈來愈多,就有一名40歲男子,長期使用手機及電腦螢幕造成眼睛乾澀,加上氣候乾燥引起的秋燥乾眼症狀,上班不到半天就覺得眼睛乾澀到不行,每小時就點一次人工淚液,隱形眼鏡族更是戴不到三小時就乾到想取下來;之後經由使用滋陰潤肺、益胃生津的藥材調理,以及縮短低頭使用手機的不良生活方式後,終於改善乾眼問題。

李深浦醫師表示,所謂「秋燥」是因為秋天逐漸乾燥,引起身體出現不舒服症狀,最容易發生在需要水分的粘膜組織,例如眼睛乾、嘴角炎、皮膚癢及便秘等。從中醫角度來看,秋季早晚溫度低,空氣也漸轉乾燥,燥氣易導致身體缺水而上火,產生發炎、乾燥等不適。秋季保養注重以「潤燥」為主,此時不宜大補,應以「和」為貴,選用藥材則以滋陰潤肺、益胃生津調理為上。

隨著都市人使用電腦、手機的頻率愈來愈高,又喜歡在天氣冷時大補特補,尤其是常吃燒烤或麻辣鍋等燥熱食物,對於平常就有熬夜、應酬等不良生活習慣者,就會加重秋燥的病症。李深浦醫師表示,人體本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順著自然的「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規律,以保養身體,儲備精力,但長期熬夜或睡不著覺就會消耗體力,加速體內發炎反應,造成百病叢生。 所以,李深浦醫師建議,秋天保養應從調整生活習慣做起,首先就是多補充水份,多吃白木耳、秋葵等富含黏液或膠質食物,另外要「早睡早起」,可以達到早睡以避其寒,早起以受秋爽效果;另外,打電腦或是看電視時,注意記得要眨眼,避免長時間用眼、過度疲勞,讓眼睛充分休息。

記者關嘉慶報導

中西醫合併 身體不再成氣象台

在生活中常發生扭傷、挫傷或是撞傷等意外,可能造成瘀青腫脹,若受傷的地方,瘀血吸收不完全,一遇到天氣變化,受傷處便會痠痛,身體成為氣象台。

西醫往往會開立止痛藥消炎、肌肉鬆弛劑等藥,消炎效果佳;中醫則擅長處理瘀血、減少後遺症、局部的外敷等。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與西醫急診醫學部合作,自即日起提供中西醫合併治療意外損傷,讓民眾省下兩邊奔波的辛苦。

治療意外損傷,中西醫各有所長,西醫有精密的儀器可確診,損傷造成的腫脹、無菌性發炎、瘀血及疼痛等狀況,西醫開立的消炎止痛藥可提供不錯效果;中醫則擅長處理瘀血和針灸等,減少後遺症。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主治醫師劉三榮指出,瘀血的形成,是因為意外造成的損傷,使微血管破裂,血液流出血管外,便造成瘀血。為避免發生「不通則痛」情形,急性期中醫的治療則是活血化瘀、止血、利水消腫。

研究發現,要促進瘀血的吸收和減少組織沾粘,可透過活血化瘀的中藥達到效果,不僅能減少後遺症,更可加快復原速度。劉三榮表示,西醫和中醫治療可互補,兩者合作能提供最佳照護,治療過程可先用西醫儀器檢查,排除需要開刀的病人後,利用西藥止痛消炎,減輕疼痛;再運用中醫來排瘀血,達到完整的療程。此外,中醫的針灸也能達到治療疼痛的療效,並已獲得世界衛生組織(WTO)認同。 劉三榮說,一般受傷急性期可採PRICE,分別是保護(Protection)、休息(Rest)、冰敷(Ice)、壓迫(Compression)和抬高(Elevation)。為達到更佳的服務品質,即日起對於意外損傷的病人,排除骨折情況後,病患在急診治療告一段落後,可直接掛中醫門診,由中醫師到急診提供治療,可大幅提升診療的即時性。

記者潘以慈報導

秋冬易乾燥 pH5.5讓你咕溜咕溜

秋冬季節來臨,由於氣候乾燥寒冷,使得肌膚敏感的民眾往往會出現皮膚炎的病況,不只是過敏體質者異位性皮膚炎會復發,也會因為乾冷天氣而好發乾燥性皮膚炎;皮膚科醫師提醒,秋冬時節,皮膚較易乾燥,清潔用品也常是傷害的來源之一,平常最好是使用微酸性的清潔用品,例如pH5.5清潔保養品來保護肌膚,減少刺激傷害,可以避免乾燥性皮膚炎上身。

皮膚科醫師徐常捷表示,秋冬換季時,乾冷氣候加上皮膚油脂分泌減少,在油水不平衡的情形下,敏弱肌的人容易產生皮膚發炎的狀況;再加上年齡增長,肌膚的新陳代謝能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減緩,保水機制變差,皮脂分泌也會變少,皮膚的天然防禦功能也會減弱,角質層也會變淺薄,就很容易造成肌膚乾癢,甚至出現皮膚炎的情況。

因此,針對肌膚的清潔與保養,有敏弱肌的人就要特別注意!徐常捷醫師進一步表示,保養品若選擇到含有刺激成分的,容易因角質層薄,造成水分蒸發,再經由外界過敏原如空氣污染、乾燥空氣,以及刺激性食物,弱敏肌的人肌膚更會惡化,使皮膚產生紅、熱、刺、癢及痛的症狀。人體皮膚有一層天然的酸膜,皮膚藉由酸膜與生態菌可創造抵禦病原菌的環境;但一般人習慣用鹼性清潔產品來清洗,不僅會破壞皮表的酸膜,使皮膚變得乾燥,並且容易受到刺激及感染。

其實,無論是一般肌或是敏弱肌肌膚,容易因季節更換,或是使用不對的保養品,而產生皮膚發炎的現象。因此,徐常捷醫師建議,可以使用抗敏感的清潔保養品來保護肌膚;酸鹼值最好接近皮膚質pH5.5,對於肌膚有保濕、保水,以及修復的作用。

目前坊間有很多pH5.5微酸性產品,要該如何選擇呢?徐常捷醫師說,有一種成分叫作植物固醇(Phytosterols),是從天然油菜籽中所萃取,富含Omega6不飽和脂肪酸,可快速滲透到皮膚裡層,不僅可舒緩敏感,以及能修護肌膚,並可達到保濕效果,讓肌膚恢復柔嫩與光澤。

記者梁以辰報導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