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冬日腦溢血死亡率高 保暖+量血壓可預防

Dream Girls的經紀人陳蓉蓉日前傳出有喜,好不容易懷胎6個月,卻因腦溢血而突然陷入昏迷,不僅肚子裡的女兒沒能保住,連媽媽都在多日急救下仍宣告不治。

為何腦溢血如此可怕!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韋朝榮表示,腦溢血可分為原發性腦溢血與外傷性腦溢血。腦溢血是腦中風的一種,是指腦部的血管突然就爆裂了,由於腦部有頭蓋骨作為外殼限制了腦中的空間,所以腦中有一定的容量,若是病人溢血的血液量比較大時,血液無處宣洩,只能在腦中越積越多、壓力就會增加,此時就會傷害人體的腦細胞,嚴重是會導致生命危險。

韋朝榮醫師解釋,通常腦溢血是沒有徵兆的,而腦溢血的發生原因有很多種,如本身就是高血壓病患、血管畸形、動脈瘤等就是高危險族群,而腦溢血多為突發性的,病人可能因為用力、情緒激動等因素引發血管破裂,而產生腦溢血。

腦出血的死亡率不算低,約有半數的病人在發病數日後死亡,倖存者中多數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腦出血的癒後狀況與出血部位、出血量與併發症息息相關。輕症患者,癒後經治療後,有些癱瘓現象可明顯恢復,甚至有些病人還可工作;而較為嚴重的出血,若預後較差者,多於病後數小時或數天死亡;若昏迷1周以上的病患,多死於併發症或遺留後遺症。

韋朝榮醫師叮嚀,若平常血壓較高、高血壓患者、老人,都應要定期檢查外,平時最好也能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他並提醒,現在正值冬天氣溫高低起伏較明顯,也是腦出血的好發季節,寒冷會引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所以高血壓患者與老人等,一定要注意保暖。

寒風呼呼吹 修護乾燥脆弱肌膚重保濕

強烈大陸冷氣團南下,氣溫下探10度低溫,寒風呼呼的吹,肌膚就感到特別乾燥,尤其臉部更是首當其衝,該如何做好保養,以免乾燥脆弱的肌膚受到傷害呢?醫師表示,冬季皮膚保養首重保濕,建議選擇同時具有水性及油性保濕成分的產品,兼顧補充水分、減少流失,保濕效果較持久,皮膚保水度夠就不容易乾燥。 蕭皓天--開業醫美診所皮膚科醫師指出,冬季氣溫降低,皮膚的皮脂腺及汗腺分泌量下降,缺乏脂質層保水功能,當皮膚保水度不足,對外界刺激的抵抗力下降時,一旦受到空氣中許多物質傷害,就容易出現乾燥、紅疹、搔癢、脫屑等狀況,有些患者甚至抓到破皮有傷口,發生嚴重細菌感染的問題。

秋冬換季時,如何加強皮膚保水度呢?蕭皓天表示,加強皮膚保水度的方式就是加強保濕,若冬天皮膚皮脂減少不能避免,就必須透過人為的方式,補充皮膚的保濕成分。

一般來說,保濕的成分可分為水性及油性兩類,水性保濕成分可補充水份,增加皮膚保水度,如玻尿酸、尿素;油性保濕成分則具有保護效果,不讓水分快速流失,如能更有效地深入缺水的皮脂層,保濕的效果較持久。 目前坊間有以德國DMS(Derma-Membrane-Structure)薄膜擬膚技術的護膚產品,該類皮脂膜技術專利,是利用氫化卵磷脂製造細胞膜的功能研發,而與肌膚角質細胞雷同的層狀分子結構,使成分因子雷同肌膚好吸收。宣稱添加LLB(Lamellar Lipid Base)天然脂質成分,可達到「導入式保濕」作用,以及神經醯胺及角鯊烯成分,由於低致敏、無香料、不含人工乳化劑,可使肌膚保濕更持久,而且連續使用28天後,就算偶爾未使用,有效保濕依然可達72小時。蕭皓天強調,模擬皮膚皮脂成分的保養品,等於人工製造皮脂層,可修復受損皮膚結構,加強皮膚保濕效果。 蕭皓天舉例,如癸酸三酸安油脂、角鯊烯、神經醯胺、乳油木果油、卵磷質等,都是很好的天然油性保濕成分,透過塗抹的方式,能重建皮膚皮脂層,減少水分流失;若只有水性保濕成分,補充的水分容易流失,還必須搭配油性保濕成分,才能減少水分流失;他並強調,「皮膚保濕做好,就不容易乾燥」。 另外,蕭皓天提醒,冬天除了注重保濕外,也要注意避免使用過熱的的水溫洗澡及過度清潔,雖然熱水可暫時減輕搔癢感,但會去除皮膚油質,更容易加重乾燥的情形,而皮膚容易乾燥的部位,如臉部、頸部、前胸、四肢外側等,最好減少使用肥皂、乾性沐浴乳。

寒流發威泡湯夯! 慎防失明危機

「上班盯螢幕、下班滑手機、回家看電視」,這是上班族常見生活型態。工作環境已離不開電腦,下班後依然慣性使用3C產品,不適度讓眼睛休息,使眼睛長期累積螢幕所造成的慢性刺激,進而造成黃斑部感光細胞及血管受損;尤其是寒流來襲,若是又去泡湯,更是會使黃斑部雪上加霜,恐有失明危機,不得不慎!

最近天氣冷颼颼,不少上班族為驅解寒意,會利用空閒時間享受泡湯樂趣。雖然泡溫泉可增進體內血液循環、舒緩壓力,但泡太久易造成身體血壓過高,尤其溫泉內外溫差大,若平時沒做好眼睛保養,黃斑部的微血管可能因血壓過高而爆裂,嚴重者恐導致失明!

泡溫泉時,高溫易造成瞬間血壓急速飆高,若心臟至腦部間的血管狹窄或硬化,血液無法獲得正常循環,即會造成最接近腦部的眼睛血管首當其衝,這時黃斑部有損傷或病變的人,眼睛血管特別脆弱,則難以承受突如其來的大量血液,就會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導致眼睛看不見! 張湘寧營養師提醒,上班族平時可多攝取深色綠葉蔬菜、黃色蔬菜,如菠菜、花椰菜、胡蘿蔔等,富有維他命A、C、E及葉黃素的食物,有助於降低黃斑部病變與視網膜傷害。若因三餐外食以及飲食不均衡,除了多選擇含有葉黃素的食物外,也可適量補充高品質、精純、具有科學證明的葉黃素保健食品,每日葉黃素補充量不超過30毫克,且建議挑選游離型的葉黃素,因分子較小更能有效被腸胃吸收,達到補充黃斑區營養的目的,同時抗氧化,為雙眼做好日常保健。

乳房也會長黴菌? 原來是太胖惹禍!

您有聽過乳房也會長黴菌嗎?體態較胖的中年婦女要小心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皮膚科主任潘企岳表示,因肥胖容易出汗,若乳房出現皺摺貼在身上,將容易導致乳房下緣部位產生黴菌而引起脫皮。 黴菌喜歡溫熱潮濕的環境,一旦沒有保持乾爽,黴菌就會往那種環境長過去。通常黴菌好發的部位在大腿內側、胯下、腋下、腹股溝以及腳等悶濕的地方,潘企岳說,黴菌會長在胸部是由於乳房下垂,其皮膚皺摺貼在腹壁皺摺上而導致出現一片紅腫像是地圖的形狀,同時也會產生脫皮的現象。 乳房長黴菌的位置通常位於乳房下緣,由於年輕女性體態不易過胖,所以好發族群大致以中年肥胖婦女為主,但是,過胖的年輕女性也不應疏忽。潘企岳主任強調,患有糖尿病病的人更容易因肥胖出汗而長黴菌,尤以夏季發生機率為最為頻繁。 潘企岳主任說,一般最容易長黴菌的部位是腳,亦即所謂的香港腳。乳房下緣會長黴菌的人通常會連帶香港腳。建議患者在檢查時,連帶好發部位也應一併檢查是否感染黴菌。而乳房下緣長黴菌的人,建議在胸罩的選擇上,要以透氣的材質為主,以免出汗導致乳房長黴菌。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