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預防猝死 要從生活習慣做起

冬季每當寒流一到,猝死的新聞便層出不窮,蔣國煊,中壢天晟醫院健檢中心醫師表示,猝死就是心臟血管疾病突然發作,使心律不整導致輸出血液不足,令腦部和部份身體器官缺氧,心臟因停頓而死亡。值得留意的是,猝死的年齡層有下降趨勢,30歲以下猝死的案例不在少數,建議民眾,平時培養好的生活習慣,成為預防猝死的不二法門。

猝死有三大特點值得關注,第一是,沒有預兆的猝死,就算剛做完詳細的健康檢查,顯示沒有心臟病,但只要有心臟病的「危險因子」,就可能造成心臟病發作,甚至猝死。第二是,猝死案例年輕化,尤其是急性心臟病發作造成的猝死,30歲以內案例並不罕見。第三是,心臟病發瞬間,往往決定命運,若能及時施以心肺復甦和電擊可以有效的搶救生命;但若發作當下,血栓已塞住最重要的血管,如左主冠狀動脈,就可能救不回。

猝死雖然可怕,但在專業醫療下其實有脈絡可循,若具備多項心臟病危險因子,就是猝死的高危險群,蔣國煊表示,心臟病患者、抽菸、腰圍粗、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過度勞累等都是高危險群。要預防猝死,首先就要從改變生活習慣做起,應該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防止膽固醇、血壓、血糖飆高;若能定期健康檢查,也對預防疾病有助益。

另外,蔣國煊強調,中年和年輕男性的心臟病,高達九成與抽菸有關,戒菸也是預防猝死的方法之一。血壓問題也需特別留意,若要辨別是真的高血壓,或僅是假性高血壓,建議買血壓計,養成天天量血壓習慣。最後,若本身已具備心臟病危險因子,應避免過勞情形發生,包括加班工作、熬夜狂歡、暴飲暴食、突然劇烈運動,或寒流來時未做好保暖等。

 

流感高峰期間 高風險群要防範肺炎鏈球菌

根據研究顯示,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病人,感染侵襲性肺炎鏈球菌的風險,為一般人的三到七倍;醫師提醒,尤其是在流感高峰期間,高風險族群就要特別小心,最好的方法就是提早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加以防範。

一名70多歲的老先生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由於是肺炎鏈球菌入侵的高風險群,醫師建議他接種流感疫苗時,也應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但是老先生沒聽進去;沒想到後來他感冒了,發燒兩天竟覺得有點胸痛,到醫院檢查發現已是肺炎,雖然及時住院並使用增壓呼吸器,但是隔天病情急速惡化,肺部受損須立即插管,歷經7天才得以控制,保住一命。

這位老先生出院一個月後,就帶著太太一起到醫院,指定接種流感和肺炎鏈球菌疫苗,希望能夠及早預防流感和侵襲性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敗血症、腦膜炎等。

盧佳文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建議,接種流感疫苗時可同時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據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委員會預防接種組(ACIP)建議,50歲以上高危險族群應考慮優先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美國疾病管制局疫苗接種諮詢委員會針對65歲以上從未接種過肺炎鏈球菌疫苗者,也建議優先接種肺炎鏈球菌結合型疫苗。若曾接種過多醣體肺炎鏈球菌疫苗者,則建議間隔一年,再接種一劑結合型疫苗,以增強長期保護力。

近日低溫特報頻發佈,又一波強烈大陸冷氣團來襲!盧佳文醫師提醒,隨著天氣變冷,流感併發重症病患恐將持續增加,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務必提早預防;尤其是高危險群,如果出現呼吸道症狀,還合併高燒、頭痛、疲累等,都要懷疑感染流感的可能。若治療後仍持續發燒,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喘或意識變化等情況,要趕快到大醫院檢查,預防流感併發肺炎等重症的危險。

 

服藥方式不當 嚴重恐致死亡

日前一位高中男生,因青春痘問題到診所求診,醫師開了藥物讓他定時服用,某天晚上,他在睡前才想到忘記吃藥,但因為怕睡前喝太多水會睡不好,因此僅用一兩口水搭配藥物;不料,早晨醒來後發現胸口悶、吃東西產生劇痛,因此緊急就醫治療。陳安琪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胃腸科主任表示,這位患者服藥方式錯誤,包括吃藥時喝的水太少、吃完藥立刻躺平,使得膠囊卡在食道,造成食道潰瘍。

造成患者食道潰瘍的藥物,是一顆膠囊狀的抗生素,陳安琪指出,此膠囊中的抗生素是四環黴素或它的衍生物,為極酸性,因此被製成膠囊,用意在於服藥後,到腸胃再釋放,減少不適。但這位患者,服藥方式不當,使膠囊卡在食道,藥物在中性的食道中釋放,造成食道被酸蝕,而產生潰瘍,若是更嚴重的狀況,可能會造成穿孔破裂,導致死亡。

陳安琪說,診斷和治療食道潰瘍,其實不困難,僅需用胃鏡便能快速診斷,服用胃藥後,症狀能快速改善。但是若演變為嚴重的潰瘍,不僅有危險性,還可能留下後遺症,根據醫學文獻指出,曾有人因食道潰瘍而引起大出血或食道穿孔等重症,也曾有個案的後遺症是食道狹窄,嚴重性不可輕忽。

為避免因服藥而引起的食道潰瘍,陳安琪提醒,服藥時應該配大量開水,最好是200CC以上;服藥後的30分鐘,最好能維持站或坐姿,不要馬上躺下。若服藥後,出現胸悶、胸痛或吞嚥困難,就該懷疑是否是食道潰瘍,應緊急就醫檢查。

 

加強清潔? 鹽酸摻漂白水恐中毒

許多民眾為了在大掃除徹底清除污垢,會使用鹽酸摻入漂白水,加強清潔效果,但毒物科醫師提醒,鹽酸加漂白水會產生氯氣,吸入恐造成中毒,傷害鼻黏膜、口腔、喉嚨、呼吸道,甚至肺部,建議依照指示正確使用清潔用品,以免打掃不成反倒傷身。

楊振昌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指出,坊間清潔用品可分為強酸、強鹼、界面活性劑,界面活性劑又可分為陽離子、陰離子、非離子,其中陽離子毒性較高,且濃度較高可能有腐蝕性,最好加水稀釋使用,而陰離子毒性較低,但也可能含有強鹼。

清潔用品不當使用恐傷身。楊振昌舉例,診間常見患者使用鹽酸摻漂白水,或使用強酸、強鹼的水管清潔劑加入熱水,將清潔劑倒入水管後,又繼續待在浴廁打掃,結果產生的氯氣或毒氣吸入體內,造成呼吸困難、眼睛刺痛,甚至誘發氣喘、傷害肺部等。

楊振昌提醒,使用清潔用品務必配戴口罩及手套,除了減少吸入有毒氣體外,也能避免肌膚受到腐蝕,清潔時要打開窗戶,另外使用完畢記得將清潔用品收好,以防幼童、老人誤食。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