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冠狀動脈全阻塞 他才知戒煙

68歲的施先生,煙齡長達50年,平時有胸悶卻不以為意,去年因爬樓梯差點喘不過氣,就醫檢查竟發現,其3條冠狀動脈有極嚴重的粥狀硬化,必須裝置3支心臟血管支架,知道病情嚴重,他才開始戒煙及慢跑。

收治患者的北醫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群耀表示,抽煙對心血管的傷害極大,會促使身體產生慢性發炎反應,造成血管內皮功能異常,加速冠狀動脈粥狀硬化,甚至發生心肌梗塞。

黃群耀指出,裝有心臟血管支架患者,隨著時間增加,可能產生再狹窄的狀況,建議定期至醫院檢查,目前有心導管血管攝影、傳統電腦斷層掃描,以及超速雙源電腦斷層掃描等方式,其中新型的電腦斷層掃描儀,輻射劑量少、準確性更高。

高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黃群耀提醒,年齡65歲以上、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煙、家族史者,都是冠狀動脈血管粥狀硬化的高危險族群,建議2至5年檢查一次,平時飲食應清淡多蔬果,養成規律運動的好習慣。 吸煙有害健康!

 

乳牙護理一點都不難! 把握三原則擁有健康牙

編輯推介:為保護幼兒牙齒,必看文章!
根據國際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研究顯示,台灣五歲以下的幼兒蛀牙率高達八成,在國際中排名第三名!有些家長都有同樣的疑問:到底怎麼樣才能幫寶寶徹底的清潔口腔呢?是不是該使用牙膏或含氟的清潔產品?

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陳俊龍醫師表示,在寶寶長牙前,使用紗布毛巾沾水後來擦拭牙齦即可。等到第一顆牙萌出後,可使用軟毛型牙刷來清潔牙菌斑,一天至少兩次,每次進食,當餵奶或吃副食品後,清潔口腔即可。

陳俊龍醫師指出,寶寶的乳牙健康,恆齒才會發育得更好,建議可遵守三原則:

一、建議睡覺期間或兩餐之間一定要含奶瓶的寶寶,父母可在奶瓶裡裝水。若寶寶一定要含著奶瓶才能入睡,建議可在奶瓶內裝水或給奶嘴就好,盡量不要養成在寶寶睡覺時要含奶瓶,因為牛奶、嬰兒食品和果汁全都含糖,如果含糖飲料在嬰兒牙齒上停留太久,就會導致齲壞。如果孩子喜愛甜食,也應養成吃甜食後馬上刷牙的習慣。

二、建議從寶寶一歲起可開始定期檢查牙齒,可讓專業醫師判斷牙齒是否正常萌出,也可知道發育是否正常。已有許多文獻指出,嬰幼兒的乳牙期若未妥善照護,在孩子長出恆齒的時候便會有許多缺陷。

三、防蛀牙最有效就是「氟化物」,目前台灣健保給付孩子免費塗氟,只需每半年至牙醫診所塗抹即可,三歲以下只使用米粒大小的量,孩子學會吐牙膏之後可以使用豌豆大小的量,會漱口之後可視情況增加。

 

告別自拍神器不再修修臉 女性必補營養素

2014年除了自拍棒崛起以外,也有許多自拍神器不斷推陳出新,例如相機、手機…等3C產品,都主打著只要按下快門,利用內建的相機濾鏡及6階段以上的美肌模式,再輕輕修一下,就能讓自己美美的照片傳到網路上見人。雖然在網路世界中可以以完美的照片呈現,但在現實生活中,現代女性上班族因外食加上飲食不均衡,易造成營養素不足,加上運動頻率少,又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女性新陳代謝會越來越緩慢。

一旦新陳代謝變緩慢,對女性來說,就很容易產生老化細紋,肌膚角質層會變厚、油水不平衡、皮膚也容易變得黯淡無光,連上妝都浮粉,使網路上美麗動人的照片變成名符其實的「照騙」。中山醫院營養組組長林素貞營養師提醒,年輕又健康的女性,皮膚原本應該是光滑細緻、飽滿又有彈性。因外在眾多因素影響,使得體內自由基大量產生,當在體內的抗氧化物質不足時如CoQ10,女性肌膚很容易產生鬆弛、細紋等現象。

因為人體內含最多的蛋白質是膠原蛋白,膠原蛋白是肌膚的基本元素,負責提供肌膚彈性和緊致度,而CoQ10除了是所有細胞能量的來源,也是一種抗氧化的物質,並可加強肌膚中膠原蛋白的韌性,並保護肌膚中膠原蛋白不受自由基破壞。所以愛美的女性要注意,光補充膠原蛋白是不足的,也應多補充CoQ10等營養保健食品。

林素貞營養師建議,平時可從含豐富CoQ10的天然植物來補充,如內臟、沙丁魚及一般肉類,植物種子如花生、芝麻等食物;但因一般食物中的含量並不高,只從食物攝取人體所需的量,對抗自由基可能較難,另外也可搭配補充維他命B群及維他命C與CoQ10,CoQ10為脂溶性物質,因此與含油脂的食物一起補充可增加吸收效果。在選擇上,可以選擇100%美國原裝進口、經過長時間實驗,確認有效才添加成份,且使用液態軟膠囊保存的CoQ10保健食品,以達到肌膚彈性保健。

 

與異位性皮膚炎共存 控制病情重保濕

異位性皮膚炎常見於嬰幼兒,會在皮膚上長出紅疹,且奇癢無比。小朋友通常無法忍受搔癢,把皮膚抓到皮破血流,甚至引發細菌感染。醫師指出,控制異位性皮膚炎發作,首重皮膚保濕,建議選用含有植物性油脂護膚保養的產品,成分天然且溫和,較適合小朋友使用。

皮膚科醫師曾忠仁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發生的原因,有先天及後天兩種因素。先天性因素是因為基因的變異,造成皮膚表皮功能缺損,容易發生異位性皮膚炎;另外,家族中有皮膚過敏、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病史者,其後代出現異位性皮膚體質的機率也較高,後天性因素則是環境影響,如空氣汙染等外在刺激。

據統計,愈工業化的國家,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愈多,曾忠仁醫師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的表皮皮脂膜異常,保護皮膚功能不足,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損傷,且會出現發癢、紅疹等症狀,尤其2至6歲的小朋友,常因搔癢而抓破皮,進而造成皮膚發炎、細菌感染。

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曾忠仁醫師指出,由於異位性皮膚患者的症狀從輕微到變成較嚴重的異位性皮膚炎需要一段時間,若家長能於平日幫助孩子做好皮膚保濕的工作,可以及時控制搔癢感,皮膚就不容易因搔抓而引起的發炎;一旦出現皮膚發炎的症狀、癢到睡不著,甚至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必須使用口服或外用類固醇治療。

「治療異位性皮膚炎,首重保濕。」曾忠仁醫師強調,保濕不只是補水,還要有油脂才能夠包覆水分,延長水分停留在表皮的時間,因此需要額外補充具有油脂成分的產品,包括動物性、礦物性、植物性等。其中動物性油脂來源如綿羊油、馬油等可能有汙染疑慮;礦物性油脂如凡士林等,是由石化原料提煉而成,其中分子鏈較大者質地較油膩可能阻塞毛孔;植物性油脂來源如燕麥芯精華及乳木果油,成分天然、較溫和且清爽,不容易刺激皮膚。

曾忠仁醫師進一步指出,燕麥芯精華具有模擬皮脂膜的成分功能,臨床文獻證實1-5%有效濃度範圍的燕麥芯精華,可幫助重建受損的皮脂膜,保持皮膚水分不流失,並降低皮膚敏弱不適症狀。此外,如脂肪酸、神經醯胺、角鯊烯等,與組成人體皮膚的成分相似,也是不錯的成分選擇。除了注重皮膚保濕外,也要選擇不含皂鹼、Paraben防腐劑、香精及人工色素的保濕品,並建議患者穿衣服時最好選擇天然材質,如棉、麻,可降低皮膚過敏情形,避免症狀復發。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