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熊果素用喝的 打造晶透雪亮膚質

夏日高溫炎熱,陽光相當毒辣!有生技業者推出「熊果素飲品」搶攻美白商機。醫師指出,熊果素可抑制黑色素生成,達到預防曬黑的效果,尤其用喝的更能循環全身,由內而外打造晶透雪亮的美肌體質。

熊果素預防黑色素生成

吳昱昌, 開業醫美診所院長表示,常見的美白成分有2種,一種是加速黑色素代謝,另一種是預防黑色素生成,例如熊果素又稱為雄果苷,是保養品中常見的美白成分,具有抑制酪胺酸脢的特性,也就是預防黑色素生成,如同隱形的防曬保護層。

用喝的打造晶透雪亮體質

吳昱昌強調,熊果素通常添加在保養品內,只能透過皮膚吸收,其實用喝的更能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效果,可由裡而外協助打造晶透雪亮膚質,對於沒時間擦保養品的忙碌上班族來說,是不錯的美肌新選擇,但仍要記得做好日常防曬工作。

小分子膠原蛋白好吸收

吳昱昌說,除了美白成分的熊果素外,肌膚要晶透有彈性,還需要補充具有保濕功效的成分,如賽洛美,能填補肌膚紋理縫隙,讓肌膚充滿水分富有光澤,另外,可維持肌膚彈性的膠原蛋白,最好是經水解的小分子膠原蛋白,更小更好吸收。

 

誰說小時候胖不是胖? 從小可看大

念小學的陳小妹妹,常以雞排、奶茶和薯條為主食,每天一杯手搖飲料,外型已圓滾滾,平常走路就喘,老人家認為小時候胖胖的沒有關係,長大自然會拉高?由於肥胖兒童有二分之一的機率會變成肥胖成人,因此兒童肥胖的問題,已然成為現代家長必須思考的重要議題,而「能吃就是福」這種過時的觀念可要改一改!

算出BMI值就知道胖不胖

兒童肥胖問題愈來愈嚴重,究竟造成過胖的原因是什麼?又如何影響兒童的健康呢?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我國12 歲以下肥胖及過重的兒童已高達31.3%,目前居亞洲之冠,可說是「三個小孩一個胖」。未滿18歲,要如何判斷體重是否適當? 因為兒童及青少年還在生長發育,身高增長,體重也會變動,可以參考衛福部公布之「兒童與青少年生長身體質量指數(BMI)建議值」,BMI=體重(公斤)/身高×身高(公尺×公尺)。對照年齡和性別並計算BMI值,就可以判斷自己的體重是否標準了。

吃多動少是肥胖根本因素

兒童肥胖的原因包括家庭環境、生活型態、心理、遺傳、及新陳代謝異常等,最根本的因素還是吃的多、動的少。兒童接觸電視、電腦、網路、手機的時間大增,於是養成少動久坐的不良習慣。父母親的生活飲食習慣也會成為孩子的「榜樣」,如果家長自己的飲食都是高糖、高脂、重口味,孩子肥胖也只是遲早的事。

肥胖者心理也會有問題

肥胖會增加許多疾病的罹患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大腸癌、乳癌、不孕症等。若兒童從小就肥胖,成人後罹患這些疾病的比例也會更高。甚至發病年齡也會年輕化,許多肥胖的兒童到了青少年,就已經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在心理健康方面,肥胖的孩子有較高比例的社交障礙、憂鬱傾向、自信心不足等問題。

 

空姐心酸誰人知? 這些職業傷害好可怕

許多人不解為何空服員薪資待遇高,殊不知,這些空中飛人是有苦說不出,因為長時間高空飛行,在狹小的空間中工作,容易有肌肉、骨骼與韌帶的受傷,再加上時差問題,往往致使他們生理時鐘大亂,易於出現飲食不正常造成的腸胃消化問題外,並且還容易流產!

肌肉、骨骼與韌帶多勞損

楊淵琪, 家醫科診所院長醫師指出,空服員最普遍的傷害就是肌肉、骨骼與韌帶的勞損,因為長期需要站立服務,因而容易有腰痠背痛;而且經常得要搬重物,手腳與背部的負擔都很大;再加上艙廚的空間狹小,在有限的空間工作,容易有難纏的慢性疼痛,甚至會因此而使頸椎與腰椎受到傷害;以及長站造成的腿部壓力,會造成血液循環不良而出現靜脈曲張。

日夜顛倒時差問題影響大

時差問題更是影響空服員健康很重要的原因;楊淵琪指出,因為航班的關係,空服員會在一般人晚上休息時間工作,致使他們沒有辦法在固定時間休息,因而會有日夜難分的情況,這都會影響人的生理、心理與社會層面。在生理層面會造成消化系統疾病、月經周期混亂,內分泌以及免疫功能都會較差,甚至會在懷孕初期容易自發性流產。

心理與社會層面也受到影響

空服員不只是生理上會有問題,楊淵琪院長進一步表示,空服員因為睡眠周期混亂,也易使心理與情緒上承受很大壓力,進而容易憂鬱與焦慮,甚至可能會有物質濫用現象,以及出現睡眠障礙等情形。而在人際關係上,空服員也因為工作的緣故,與家人和朋友相處的機會減少,可能影響家庭關係與社交。

癌症未必比一般人多

楊淵琪表示,根據勞動部職安所的統計資料顯示,在職業別中暴露罹癌風險排名第一的就是運輸航空業,因為宇宙輻射容易導致血癌、淋巴癌與骨癌,但是,罹患這幾種癌症的風險也不全然是職業,因為飛行員與空服員罹患這些癌症的情況也未必比一般人多。

 

人老從腿開始 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有方可循

年紀漸長,就會發現腿越來越不能跑,爬山也很吃力,之後就連走路都會覺得腿不舒服,原來是退化性關節炎上身。想要預防退化性關節炎,平常就應該要保養;醫師建議,年紀漸長就要少蹲、少跪、少爬樓梯、不要爬山,但應該要適度運動,或可服用葡萄糖胺來改善症狀。

全身可動關節都會退化 並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

王鍵元, 東元綜合醫院副院長、骨科主治醫師表示,退化性關節炎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先天性會因為基因的關係,使得軟骨較易被破壞而不耐磨,或是膠原蛋白天生異常,致使軟骨容易退化;而後天性可能是肥胖體重過重,或是受傷導致韌帶曾經斷過,沒有治療好,關節穩定度不好,也容易導致關節退化,出現退化性關節炎。此外,全身的可動關節都可能會退化,其中以膝關節與手指關節最常見,其次是髖關節、踝關節。

葡萄糖胺對症狀改善有幫助 有效果就可繼續服用

想要服用葡萄糖胺來改善退化性關節炎也要有所選擇!由於市面上葡萄糖胺相關保健品很多,有些單方劑量很高,液態葡萄糖胺又有防腐劑以及甘味劑添加的問題,民眾可得要慎選。王鍵元醫師強調,有研究指出,硫酸鹽葡萄糖胺對疼痛症狀可能會有幫助,但是目前沒有研究證實對病情有確實幫助。

陳姿璇, 新光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 表示,市面上常見的為葡萄糖胺硫酸鹽(Sulfate)和葡萄糖胺鹽酸鹽(HCl)這兩種型態,最近許多研究顯示,這兩種型態的葡萄糖胺對於退化性關節炎有相同的功效,但就經濟面來考量,葡萄糖胺鹽酸鹽是比較經濟的選擇,因為等量的葡萄糖胺鹽酸鹽可以提供79%的葡萄糖胺,但葡萄糖胺硫酸鹽只能提供47%~52%的葡萄糖胺;另外也有很多國外資料指出,鹽酸鹽類葡萄糖胺的吸收率為硫酸鹽類的1.7倍。

骨質疏鬆和退化性關節炎 別傻傻分不清

很多民眾常常會將骨質疏鬆和退化性關節炎混淆,其實這是兩種不同的疾病,王鍵元醫師解釋,骨質疏鬆是硬骨骨質的流失,而且不會有任何疼痛的症狀,除非是因骨質疏鬆造成骨折了才會痛,且必須要透過腰椎與髖關節才能檢查出骨質密度,以腳踝超音波檢查並不準確;至於骨質疏鬆的治療則是必須要服用鈣質與維他命D3,或是專門治療骨質疏鬆的藥物,並且配合適度的運動與日曬才能改善,並無法以服用葡萄糖胺來改善。

適度運動+少蹲+少跪+少爬樓梯+不要爬山

而要如何保養關節呢?王鍵元強調,過與不及都不好,過度使用就會耗損;所以,平常運動就不要爬山或是做競賽的運動如籃球、羽毛球、桌球,這些都會傷關節,最好就是健走、走平路、游泳及適度的有氧運動,因為軟骨沒有血管,需要由關節液提供養分,適度運動才能使關節在承受一定壓力之下,而能藉由擴散作用,以及有彈性的伸縮之間,吸收關節液的養分,排出廢物。所以適度運動有其必要,每天走路三十分鐘即可,而且要少蹲、少跪、少爬樓梯、不要爬山。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