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秋冬過敏又來了 3人有1人是過敏兒

一名3歲男童,每次感冒都比一般小朋友嚴重,康復時間也拖比較久,就醫抽血檢查過敏原發現對塵蟎過敏,經由服用支氣管保養用藥,清除家中絨毛玩具、地毯;如今,男童變得較不容易感冒。醫師提醒,秋冬季節是過敏好發期,若經常反覆感冒、感冒伴隨氣喘,可能是過敏發作,應及早就醫治療。

3個兒童1人是過敏兒

近年小兒過敏比率逐年攀升,平均每3個兒童就有1人是過敏兒,常見包括過敏性鼻炎、過敏性結膜炎、異位性皮膚炎,以及過敏性氣喘,甚至還會影響孩子生長、學習發展,尤其氣喘患者更容易發作而住院。

工業化、都市化 過敏機率大增

小兒科醫師劉錦揚指出,近年來愈來愈多小朋友有過敏體質,或過敏疾病控制不當,與工業化、都市化都脫離不了關係。根據研究顯示,低工業化、低開發國家的人口中過敏機率較低。過敏是指人體對環境中的物質產生過度反應,而引發一連串生理變化,如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氣喘、皮膚紅腫、搔癢等,涵蓋眼睛、皮膚、呼吸道等部位。

日常保養藥物 可降低過敏發作

如何治療過敏呢?劉錦揚醫師認為,過敏會隨著年齡增長而趨緩,目前標準治療以口服藥物為主,可分為急性治療及日常保養。急性治療藥物有噴劑、注射的藥物,如抗組織胺、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日常保養則是吸入型類固醇,或降低過敏反應、阻斷發炎物質的藥物,一個療程約3至6個月,可降低過敏發作的頻率。

吸入型藥物 類固醇含量少

劉錦揚醫師進一步說明,許多家長認為治療過敏的吸入型類固醇,長期使用可能造成副作用,常常自行中斷使用。其實吸入型藥物類固醇含量非常少,且直接作用在氣管上,並不需要擔心副作用問題;反倒自行中斷使用,會造成氣喘長期發炎,使藥物效果愈來愈差,建議聽從醫囑使用才是最佳的治療之道。

秋冬季節 過敏發作好發期

劉錦揚醫師提醒,秋冬是病毒活躍的季節,如鼻病毒、流感病毒,而冷空氣造成氣管收縮,也是引起過敏的原因之一;但一般人常不會區分感冒或過敏,其實過敏發生頻率異常頻繁,每隔3至5天就會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咳嗽、喉嚨癢等症狀,最好就醫接受治療。

醫師3建議 預防過敏發作

要預防過敏發作,環境清潔很重要。劉錦揚醫師建議:(1)家中避免養寵物,包括貓、狗、兔子、小鳥都不建議,以免空氣中有毛屑、皮屑、塵蟎容易引發過敏;(2)日常飲食少吃油炸食物,少吃高過敏原的食物,如花生、牛奶、巧克力、帶殼海鮮;(3)家中裝潢避免毛毯,窗簾應定期清潔,最好使用防蟎寢具,就能降低過敏發作。

喜歡同事 有益身心健康

上班族整天和同事、主管朝夕相處。澳洲一項研究發現,上班族如果喜歡自己的同事、工作感覺很開心、自信,且喜歡自己的工作團隊,可幫助促進身體健康。

與同仁相處融洽 有益身體健康 研究首席作者澳洲昆士蘭大學學者尼可拉斯․史岱芬斯表示,當工作團隊、工作組織讓人有歸屬感,大家感覺像「同一國」的人,工作時,心理壓力、身心負擔就會輕一點,身心狀況也會好一點,這對整體健康很有好處。

研究團隊分析15國所進行的58份研究告報,這些研究報告含括19000多人,工作範圍包含服務業、健康醫療業、販售業、軍隊等。研究顯示,一個人對同事、組織越有認同感、歸屬感,健康狀況也就越好,過勞風險也會大大降低。

同事可能對健康產生重大影響 研究作者指出,從研究結果來看,工作所產生的社會聯結,特別是一起工作的同事,可能對健康有重大影響。不過研究並沒有證實兩者因果關係,因此民眾若是討厭自己的同事、討厭自己的公司,也不用過於恐慌。這項研究成果近日已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評論〉期刊(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Review)。

工作團隊的支持 扮演重要角色 史岱芬斯表示,研究結果顯示,工作場合若能讓人有歸屬感,讓所有工作同仁感覺都像「自己人」,感覺大家都站在同一陣線,不但可提升工作表現,也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當一個人得到社會認同,對生理、心理健康都有好處,其中對身體健康的好處更明顯。

研究作者分析,與同事相處融洽,有益身心健康,主要原因不只在於團體、組織所提供的支持、鼓勵,有些人工作時,可從同仁身上感受到工作的意義、動機,這也能提升整體身心健康。

4點防護 讓你「亮睛睛」

全臺瘋玩寶可夢,近期因眼睛酸澀、紅腫、疲勞不適來求診中醫希望輔助治療的患者有增加的趨勢,玩寶可夢因長期保持低頭姿勢、加上遊戲本身具有在戶外環境下緊盯手機螢幕的特性,白天在戶外易增加被陽光紫外線傷害的機會,而晚上在黑暗環境下近距離看螢幕導致手機的強光直射眼睛,對眼睛的負擔更是雪上加霜。

酸澀、容易累 眼睛肌肉無法放鬆

長久下來除了容易肩頸酸痛,眼睛過度使用造成酸澀、容易疲累、眼睛肌肉無法放鬆、視物不清,更甚者可能會變成乾眼症、黃斑部病變、白內障、高度近視等問題,要緩解症狀的方法基本上要養成正確的玩遊戲習慣,可以從以下4點做起:

1.每盯螢幕達20分鐘就要看較遠的地方或閉目養神讓眼睛的肌肉可以放鬆。

2.白天在戶外遊玩時要注意防曬、戴太陽眼鏡等以減輕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

3.晚上在戶外使用手機時,應將手機螢幕亮度調低。

4.玩遊戲時將手機拿高,避免長期低頭的姿勢。

除了以上手機使用習慣的調整外,還可以搭配中醫的保養方法來達到減輕眼不適的目標,針對近年來龐大的低頭族群,更可以對於眼睛不適和肩頸酸痛的問題,著重進行疏緩,中醫緩解眼睛各種不適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為中藥加針灸或穴位按摩。

使活絡眼周的氣血循環達到更好的效果,包括,肩頸區的風池、天柱、肩井等,手腳可按摩合谷、太衝穴等,穴位按摩前要注意,把手搓熱並洗乾淨,以指腹輕壓,每次按壓6~8次,只要按摩眼睛周圍穴道輕輕按壓,避免直接按壓眼球,穴位經專業中醫師施以實體針刺,或雷射針灸治療或運用肩頸區刮痧的刺激效果更佳。(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心慌慌好焦慮 完美主義惹的禍?

你會有心慌慌、好焦慮的情形嗎?可別疏忽這種感覺,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就有一名三、四十歲男子,因為工作壓力而在最近特別容易心慌,甚至出現胸悶與頭暈等症狀,原來就是自律神經失調而導致。

完美主義導致精神緊張

該名男子是在學校附近開店,之前因學校開學,學生都湧入他的店裡消費,讓他倍感壓力;他常常在凌晨3、4點就開始準備工作,深怕學生來店裡消費時,會無法提供完善的服務,就是這種完美主義,以致他精神非常緊張,進而引起自律神經失調的不適症狀。

出現胸悶、心悸與頭暈等症狀

收治這名男子的中醫師吳建東表示,該男子之前就有自律神經失調的病況,最近又再復發,不但有心慌與焦慮感,而且還有胸悶、心悸與頭暈等症狀,他甚至形容自己好像被掐住脖子般,快要死了!

灸甘草湯、四逆散及逍遙散可改善

自律神經失調也可經由中藥來改善。吳建東中醫師指出,對於這名男子,經由開給養心安神的中藥如灸甘草湯及四逆散,使其氣血通順,病況已有緩解;然而,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很多,必須要辨證論治,有些人甚至會有口乾舌燥,或是血壓上升及難以入睡的情形,則是會用到逍遙散或是天麻等中藥。

針灸可舒緩 並應多運動、多吃根莖類蔬菜

針灸也會應用於自律神經失調治療,吳建東中醫師指出,最常針灸的穴位為百會、合谷、印堂與太衝穴;而除了用藥與針灸之外,想要改善自律神經失調,也應該要多曬太陽及多運動,以及多吃根莖類蔬菜,都是舒緩的好方法。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