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逾半數8年級生 出遊嘿咻未戴保險套

8年級生性觀念真開放!國內最新調查發現,18至25歲在學男女中,高達7成坦承出遊會發生性行為,更有超過5成的人沒有戴套,甚至1成根本不記得對象是誰。醫師表示,出遊心情放鬆、加上酒精催化,很容易發生性行為,未做好防護措施可能感染性病,建議曾有危險性行為者,應進行愛滋篩檢。

7成有性行為 半數未戴套

台灣愛滋病學會及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公布「90後度假玩樂大調查」,針對六都、1037名男女在學生,結果發現,77%的人出遊會發生性行為,其中51%未戴保險套或未全程戴套。進一步分析發現,近4成學生坦承對象是砲友者有19.4%、10.1%不記得是誰,8.7%則是當天剛認識。

酒精助興 危險性行為機率高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義大醫院內科部部長林錫勳表示,調查發現有超過8成在學生出遊會飲用酒精類飲料,而最想度假的地點是汽車旅館,顯示年輕人的性觀念開放。度假時心情放鬆加上酒精助興,發生性行為比例高;若沒有做好防護措施,很容易就會染病。

危險性行為應做愛滋篩檢

林錫勳理事長強調,發生危險性行為應主動進行愛滋篩檢,但感染愛滋初期可能處於檢驗不出病毒的「空窗期」,建議每3個月檢查一次;一旦確診感染愛滋則應立即服藥治療,不要害怕逃避。

你健康嗎? 握個手就知道...

歐洲研究發現,從一個人握手力量強弱,就能判斷這人的健康狀況,握手越強而有力,身體就越健康,研究也發現,握力最差的人,無論何時,死亡風險都比其他人增加70%。

握力最弱者 死亡風險增7成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握手力量最弱的人,比握手力量最強者更容易面臨死亡風險,無論哪個年齡層,握手力量虛弱的人,死亡機率增加約7成,研究人員將年齡、性別等因素納入考量,結果也是一樣。

另一項德國研究也發現,從一個人的握力強弱,可以預測這人提早死亡的機率,這項指標比量血壓還準確。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

握力強弱 健康重要指標 醫界多半認為,從肌肉力量強弱,可以觀察一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肌肉力量虛弱的人可能已經生病,假如真的生病了,可能也難以復原。此外,研究也發現,握力強弱不只是生理健康重要指標,握力較強的人,也較不會得失智症。

80歲 半數握力虛弱 德國這項研究以11000多名德國人為研究對象,分析不同年齡層、性別所產生的握力差異。研究顯示,一個人到了30歲、40歲的時候,握力達到高峰,之後握力就開始下降。無論男、女,到了60多歲,只有不到10%的人握手力量變弱;但到了80歲,大約有一半的人,握手力量很虛弱,甚至達到危險程度。

握力 德國人>英國人>日本人 此外,握手力量強弱也與身高息息相關,身高差了約20公分(8英吋),握力年齡最多可能差了20歲之多。但這項研究不見得放諸四海皆準,有研究發現,德國人的握力比英國人強,而英國人的握力又比日本人強。

握力變差 建議就醫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學者納迪亞․史黛博表示,醫師為患者測試握力強弱,可以初步掌握患者身體狀況,這種方法快速、便宜。民眾一旦發現自己的握力遠不及同齡、同性別、同身高者,建議到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

養生不養病 中西藥併服要注意

隨著中醫養生熱的興起,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以中草藥來調理或治療身體疾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4以上的人口,曾經嘗試或仰賴中草藥來治病,而在台灣約有66%經常性使用中藥,並佔門診健保使用頻率的15%。

中西藥併用治療疾病相當普遍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柯閎仁表示,中藥給人的觀念就是「有病治病,沒病強身」,部分民眾在接受西藥治療的同時,也會求助於中醫以中草藥治療或藉由天然草藥所做的健康食品,來加強對病情改善,所以中西藥併用治療疾病在臨床上已相當普遍。

中藥與西藥的併用,或許可以提高療效,但也可能會產生非預期的不良反應,特別是大多數的中草藥缺乏有效性、安全性的科學資訊,可以提供給醫事人員作為臨床上用藥安全把關的指標,造成民眾因中西藥併服引發的藥物不良反應。

5撇步養生不養病

併服人參與口服降血糖藥物會造成低血糖,導致腦病變損傷病情加重,銀杏與抗凝血藥併用,會增加手術後傷口出血的風險,同時服用紅麴與Statin類降膽固醇藥,則會增加橫紋肌溶解的發生率,中藥也可能會降低西藥的藥效,如:牡蠣、石膏、龍骨會減少抗生素而影響其療效,藥物造成的交互作用,提供5撇步讓大家能養生不養病:

1)看診時主動告知醫師目前有在使用的中西處方藥、成藥及健康保健食品。

2)不要合併使用治療相同症狀的中西藥,以避免重複用藥。

3)同時服用中西藥時,應至少間隔1至2小時讓胃得以排空,以避免2者在胃部混合。

4)可利用衛福部所提供的「中西藥交互作用資訊網」獲得相關資訊。

5)出現任何不適症狀,請立即與醫師或藥師聯絡得到協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活到老健康不能少 九旬婦肝病威脅不畏懼

一名高齡91歲的老婦,十年前罹患肝癌,醫師建議切除腫瘤,且手術後需搭配注射干擾素清除血中病毒,未料打針後產生嚴重心悸、體重下降等副作用,因而無法繼續使用干擾素治療。然而對健康非常重視的她,依然積極回診控制病情,所幸今年全口服抗C型肝炎病毒藥物的引進,與醫師溝通後開始服用,四週後體內C肝病毒就已測不到,現已能開心地享受健康生活。

C肝傳染途徑多 民眾需提高警覺

收治個案的開業診所醫師蕭敦仁表示,隨著醫療的進步,目前慢性肝炎大多能有效控制,B肝已有疫苗預防與用藥,C型肝炎也有全新口服藥物。由於C肝屬於突變率高的RNA病毒,不易研發疫苗,身體也不容易自行清除,因此醫師特別提醒民眾需多加注意C肝感染途徑,近年來發現越來越多患者是因為共用牙刷、刺青、穿耳洞、看牙、針灸等,透過血液接觸而感染,很多人誤以為加熱消毒過的針頭就能清除病毒,其實是錯誤的觀念。

慢性肝炎及早治療 可延緩惡化速度

肝臟在人體中是「沉默」的器官,因為沒有痛覺神經,肝發炎時大多數人無法自我察覺,再加上台灣民眾的病識感很低,許多患者發現時已經相當嚴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蕭敦仁醫師呼籲民眾,務必要了解自己是否為慢性肝炎帶原者,目前健保給付慢性肝炎者,享有每半年免費一次腹部超音波及肝功能檢查的權益,有助於掌握病況,預防肝病變,民眾應多加利用,絕不輕忽;除此之外,曾為慢性肝炎患者治癒後也可能復發,仍須保持追蹤,才能及時發現異狀,儘早治療。

護肝五步驟

蕭敦仁醫師提醒,許多疾病是可預防的,如未即時診治病痛,可能因此賠上自己的健康,甚至性命。因此除了上述定期檢查外也須注意日常保養,醫師提供保肝護肝的五步驟:1.戒菸酒2.體重控制3.不亂吃保健藥品4.早睡少熬夜5.多吃深綠色蔬菜,有助遠離肝病、維持健康生活。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