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人生七十才開始 長壽秘訣首需養肝!

台灣人越來越長壽,根據內政部統計資料顯示,女性平均餘命年齡高達八十二,男性也可達七十六,經常可看到許多退休的銀髮族,四處旅遊滿街跑。有句俗話說,人生七十才開始,若是還不到退休年齡,就時常出現容易疲勞的現象,很可能就是肝出問題了,這時可就需要好好的養肝排毒,才能精力百倍繼續精彩人生。

活得像自己 才能享受退休生活

詩聖杜甫詩句中有句名言,人生七十古來稀;不過,中醫師李深浦則認為,人生七十才開始,而且要活得像自己,身體健康活動力好,一切都能活潑自理,才能享受退休生活,甚至除了能服務自己,還要能服務他人。而且想要在七十歲時還能耳聰目明,身強體健、跑跳自如,在年輕時就要為自己的健康著想,不要等到老了,開始枯萎、虛弱和疾病發生,身體衰退且機能病變時,才想到要追求健康,那就為時已晚。

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七十盲 皆因沒有自我保健

李深浦醫師今年七十七歲,從醫五十五年,目前仍每週看診三天,三天去打球,一天和親友相聚,深諳身體保健的他,五十七歲時還能在冰天雪地裡打赤膊靜坐,今年春節時還和年輕人一起去滑雪一百公里;他說,很多人有所謂四十腰、五十肩、六十耳、七十盲,這都是因為沒有在年輕時做好自我保健。

做好自我保健 修到無身境界 

說到自我保健,從來不知道辛苦是什麼的李深浦醫師透過靜坐,學道學、佛學,修到無身的境界;他指出,道德經「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和金剛經所言「見相非相」,就是要能沒有身體感覺,行住坐臥沒病才輕鬆,有病痛才會有感覺。李醫師並呼籲大家都能透過靜坐,學道學、佛學,做好自我保健,千萬不要在七十歲時,一天到晚去醫院排隊看病。

顧肝不只是顧肝臟 還要五行生生不息

對於時常出現容易疲勞的現象,很可能就是肝出問題了,這時應該怎麼辦?具有台灣養肝丸之父稱謂的李深浦醫師指出,顧肝並不是只有顧肝臟,但是現代人卻只看到臟器,給自己壓力;其實,身體全身都是肝,肝是活力的泉源,而肝屬木,是身體營養的重要來源,是五行中的一環,人體五行生生不息,金木水火土一直在運行,肝可產生能量,使整個身體的氣在循環。營養之氣所到之組織,皆得舒暖,全身條達,身若無其身。

滅渡一切眾生 肝默默解毒

那要如何養肝排毒呢?李深浦醫師強調,肝一直默默在解毒,吃有毒的東西是絕對不行的,但要完全避開毒也是不容易;所以,舉凡蔬菜水果、雞鴨魚肉都吃,有些人會一直在想吃進去的是甚麼,但是陷入有形是障礙,應該要如金剛經所言,要滅渡一切眾生,不要著相!就好像有人去餐廳吃飯,常會拿相機拍照物,這是不好的。

預防氣喘發作 這幾招一定要做好

8歲陳小妹只要感冒就會咳很久,呼吸會發出「咻咻」聲,經診斷為氣喘,醫師進行評估時,發現陳爸爸菸抽得很大,於是醫師與衛教師告知二手菸對氣喘的影響之後,陳爸爸非常自責,積極開始戒菸。

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機率高

世界衛生組織亦指出,與吸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一般民眾高出20~30%,長期生活在二手菸環境中的兒童,更會造成或加重幼兒氣喘、支氣管炎、肺炎、中耳炎等呼吸道疾病。

預防氣喘從居家與生活做起

在台灣每年約有600人因氣喘而死亡,依據國民健康署2013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約有七成患者在10歲以下確診為氣喘,而引發12歲以下兒童氣喘的因素前5名依序為塵蟎(佔46.3%)、氣溫急遽變化(佔37.7%)、病毒感染(佔36.8%)、冰冷食物(28.8%)與空氣汙染(24.2%)。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呼籲民眾,預防氣喘要從居家環境與生活習慣做起,讓家真的成為健康的守護城堡。

家庭清潔三大招,遠離過敏原

氣喘平時沒有症狀,一旦遇到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是氣候變化就有可能產生嚴重的急性發作。國民健康署提供三個注意事項,協助兒童及家人避免氣喘發作。

第一招:時常打掃居家環境,避免灰塵積聚,盡量避免擺設絨毛玩具及地毯,並用百葉窗或塑膠遮板代替厚重窗簾。

第二招:採用除濕機、冷暖氣機及空氣濾淨裝置,溫度保持在攝氏24~28度,濕度最好在50~65%,過濾網要時常清洗,才可減少塵滿、黴菌的滋生。

第三招:避免接觸刺激性味道,儘量少用蚊香、燒香、香水、樟腦丸等有刺激氣味物質,廚房宜使用抽油煙機,可減少油煙散漫。

出入冷氣房注意溫差變化

除了家庭清潔,氣喘病人外出時應隨身攜帶口罩、輕薄外套或絲巾(圍巾),降低室內外溫差太大,尤其出入冷氣房更要注意。在呼吸道感染流行期間,應儘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如遊樂場、戲院、百貨公司等。

戒菸降低氣喘發作機率

此外,在室內空氣污染源中,抽菸是重要污染源之一,抽菸者要戒菸,以降低氣喘機率。在氣喘診斷之後,定期門診追蹤很重要,依照醫師指示使用藥物,切勿自行停藥,以免造成併發症。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菸有害健康!

陪他長大! 早療讓慢飛天使跟上發展里程碑

俗話說「七坐八爬」但是鄭爸爸在小雨九個月大的時後發現,小雨的動做好像比ㄧ般孩子慢一點,坐不穩容易跌倒,經由醫師轉診到東港安泰醫院接受復健治療。每個禮拜三,爸爸會帶兩歲的小雨到安泰醫院來上課,目前小雨正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語言治療的訓練,希望她可以趕緊跟上同齡孩童的成長腳步。

接受「發展里程碑」評估

若發現小孩有動作或認知反應較為遲緩時,學校老師以及社工會將狀況反應給家長,讓孩子到復健中心接受「發展里程碑」的評估,治療師會針對兒童的「穩定程度、移動能力、物體操作、抓握能力以及視動能力」進行初步評估,若確診為發展遲緩的個案,便會依照需求安排接受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語言治療的訓練。

特殊教學環境 發展遲緩大幅度改善

安泰醫療社團法人安泰醫院職能治療師鄭雅云表示,有些個案可能因為家長過度保護,或是隔代教養造成孩子外在環境刺激不足,容易導致發展遲緩,帶來醫院後,經過特殊設計的教學環境ㄧ邊玩遊戲、ㄧ邊訓練肌耐力和平衡感,很快就有大幅度的改善。

每半年會再進行複評

小雨在安泰醫院上課約半年,剛開始總是ㄧ直哭鬧,到現在不僅穩定程度改善,能走、能跑還可以做簡單的跳躍動作,進步非常快速。職能治療師每半年會再進行複評,測量個案是否已達到同齡兒童的標準或是需要繼續接受治療。

為屏東地區兒童發展評估服務

以往發展遲緩的兒童必須要遠到高雄才能接受治療,安泰醫院於99年起受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委託辦理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鄭雅云職能治療師指出,從2004年起至2016年底,安泰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確診3417個發展遲緩的慢飛天使,確診率高達74%,成功篩檢出須要接受治療的兒童。

年輕人感冒後喘、活力差 注意心肌炎、心衰竭上身

心臟衰竭並非老人疾病,年輕人也一樣會出現心臟衰竭。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釗監表示,心臟衰竭背後可能有很多因素,年輕人出現心臟衰竭,多半是病毒性心肌炎等發炎性疾病造成,不少年輕患者出現心肌炎、心臟衰竭前幾天,都曾出現感冒症狀,因此感冒後若出現喘、活動力變差、呼吸困難等症狀,就要提高警覺。

心臟衰竭 背後有很多因素 張釗監醫師解釋,心臟就好像幫浦,心臟衰竭就如同幫浦、馬達沒力,此時就無法順利將血液打至全身。像冠狀動脈疾病、瓣膜性心臟病、心律不整,或上述病毒性心肌炎等,都可能造成心臟衰竭。

心臟衰竭嚴重時,就會引起肺積水,患者容易有腳水腫、容易喘等症狀,有些患者躺下來更喘,必須把枕頭墊高或坐著睡覺。

腳水腫、容易喘 可能是心臟衰竭警訊! 心臟衰竭症狀會隨病情演進而惡化,剛開始可能跑步喘、爬樓梯更喘,之後可能爬一、兩層樓梯,或洗澡時就會喘,嚴重時,甚至可能一動就喘。目前已有藥物可改善心臟衰竭症狀。

根據美國梅約醫學中心資訊,心臟衰竭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冠狀動脈疾病、心臟病病史、糖尿病等,有些糖尿病用藥或像非類固醇類消炎止痛藥(NSAIDs)、部分高血壓藥物等,也可能增加心臟衰竭、心臟異常風險。

睡眠呼吸中止症 增加心臟衰竭風險 此外,美國梅約醫學中心指出,像睡眠呼吸中止症、抽菸、肥胖等,也都會讓心臟衰竭風險上升。以睡眠呼吸中止症來說,患者晚上睡覺時因呼吸不順,身體血氧濃度降低,也較容易產生心律異常,而這兩項因素,都會影響心臟功能,讓心臟變弱。

張釗監醫師提醒,心臟衰竭患者運動前,最好和醫師討論一下運動量強弱、運動耐受力等議題,多了解自己身體的耐受性,以免運動量過大超出心臟負荷。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