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感冒後開始呼吸困難 當心是心臟出問題!

感冒後開始出現呼吸困難症狀,小心可能心臟出問題。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名醫陳淮表示,門診中,有時會遇到一些年輕女性,感冒後幾星期,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肺積水、心臟擴大等症狀,一檢查發現是心肌炎,嚴重時,甚至需要出動葉克膜救治。

感冒後、免疫功能低下 很容易產生心肌炎 陳淮醫師指出,心肌炎代表心臟肌肉發炎,除了感冒後的病毒感染,像自體免疫疾病患者、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陽性患者等,都較容易面臨心肌炎威脅。

心肌炎嚴重時 需要心臟移植 心肌炎患者中,約三分之一會產生胸痛症狀,約一成會出現心包膜積水,約16%-18%的患者會出現心律不整,而每十個心肌炎患者就有一人面臨死亡威脅,患者可能在短時間就出現心律不整、心臟衰竭,或更嚴重症狀,需要進加護病房,或以葉克膜、主動脈幫浦等,加以救治。當心臟損壞到一定程度,便無法恢復,需要心臟移植。

專業檢查 幫助確診 陳淮醫師說,有些中年男性雖然出現心肌炎,但症狀很像心肌梗塞,也有一小部份的人被當成心律不整猝死。心肌炎要確診,需要安排專業檢查,像組織學檢查、生化指標檢測、超音波檢查等,可以從超音波檢查知道心臟哪個部位收縮功能最差,必要時,必須安排心臟切片檢查,在15到16處不同區域進行切片,或安排心臟MRI(核磁共振攝影),以求正確診斷。

胸痛、呼吸困難 就要多注意 心肌炎症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不明原因暈眩等,部分患者連日常生活都有困難。有些患者雖然感冒已經復原、沒有明顯症狀,但卻突然猝死,曾有人進行研究,針對這族群做解剖,結果發現,其中約一成有心肌炎現象。

陳淮醫師建議,想降低心肌炎風險,就要盡量降低感冒、流感病毒、C肝病毒、HIV感染等風險。高風險族群,更要多注意心肌炎威脅。

燙傷灑麵粉更灼燒 急救偏方別亂用

4歲的牛小弟,日前在家與堂弟嬉戲,不慎絆倒電熱水壺,造成全身12%三度燙傷;第一時間阿公、阿嬤立即脫下牛小弟衣服,並灑麵粉「降溫」,卻造成傷口更灼燒,差點造成傷口細菌感染。

剛學會走路兒童 最容易發生燙傷意外

根據陽光基金會105年社工服務統計報告顯示,12歲以下兒童燒燙傷地點84%都在家中,顯見家中處處潛藏危機。陽光基金會北區中心主任王佩珊觀察發現,兒童在家中活動時間長,常因好奇或好動造成燙傷意外,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兒童最多。

發生燒燙傷 立即沖脫泡蓋送

王佩珊主任強調,若不幸發生燒燙傷,應立即進行急救,採取「沖、脫、泡、蓋、送」,步驟依序為沖冷水10至30分鐘、脫除受傷部位上的物品、泡在冷水中20至30分鐘、乾淨衣物浴巾覆蓋在傷處,並且快送醫院治療。

燒燙傷急救偏方別亂用 當心細菌感染

王佩珊主任指出,網路治療燒燙傷的偏方千奇百怪,除了麵粉,還有蛋白、牙膏、醬油、綠油精、面速力達姆等,這些偏方不但無法達到皮膚降溫的功能,甚至還有可能會造成傷口細菌感染,因處理不當導致傷口留下疤痕。

天天紫爆! 恐怖PM2.5強勢侵襲誘發血壓飆升

長期暴露pm2.5血壓易升高

45歲的小黃運將王先生罹患高血壓,吃藥控制後發現性慾減退,雄風不再,而排斥服藥;近期中部地區空氣品質惡化,他開車途中突感頭痛、胸悶,就醫發現血壓飆到逾180毫米汞柱,醫師建議後改吃複方降壓藥,之前的副作用不再,服藥更正常,血壓漸趨穩定。

收治該病例的彰化開業診所醫師李冠偉指出,近年來空氣汙染問題嚴重,PM2.5濃度經常紫爆,長時間曝露在空污環境中,易加劇高血壓等慢性病病情,王先生為了省油,沒客人就關空調、搖下車窗在路上繞,大量曝露在PM2.5之中,更誘發使血壓飆升。

高血壓年輕化 長期失控併發症恐致命

李冠偉醫師提醒,高血壓是無聲殺手,一半的高血壓患者沒有症狀,常被忽略,往往收縮壓飆升到180毫柱以上、患者有胸悶等不適症狀時才發現問題已很嚴重。

李冠偉醫師說,過去常以為高血壓是年逾50歲才有的疾病,近年40歲以下就高血壓的病人愈來愈多,這些年輕患者經常罹病而不自知,等到血壓飆到180、190毫米汞柱、出現症狀就醫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李冠偉提醒,血壓長期失控恐引發腎臟疾病、心肌梗塞、中風等更嚴重的問題,如果沒有按時服藥或斷斷續續治療,血壓反彈飆更高,尤其傳統beta阻斷劑、副交感神經抑制劑等,會造成部分男性患者性慾減退、影響勃起功能,讓不少人望之卻步,反而加劇病情。

固定服藥外 搭配運動三重點:次數、時間與運動強度 

目前健保已經常規給付複方降血壓藥,單一藥品具有二至三種療效,也較沒有影響勃起功能等副作用,可協助患者更樂意服藥。

李冠偉醫師表示,每日量血壓可以提醒患者維持良好生活習慣,天氣變化時除了軀幹,尤其要注意雙手與雙腳保暖,以免加劇心臟壓力,誘使血壓不正常飆升。特別提醒,愈來愈多研究指出空污會惡化慢性病,空氣品質惡化期間,建議病友少出門,或配戴適合的口罩自保。

然而不少人抱怨沒時間運動,李冠偉指出,新的研究顯示,每次運動10分鐘,皮膚些微出汗、覺得有點喘,就有效果;每天累積30分鐘、每周3天,對降血壓就有幫助。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刊登

惱人過敏性鼻炎! 斷然停藥恐症狀加重

只要天氣一變冷或吸入灰塵、花粉等,過敏性鼻炎患者就會發癢、狂打噴嚏、鼻水流不停,如何有效對抗過敏性鼻炎,最重要的就是遠離過敏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耳鼻喉科主任李國熙表示,過敏性鼻炎必須持續治療,尤其鼻噴劑不可斷然停藥,以免造成反覆發作讓症狀更加嚴重。

天氣只要一變冷引發敏感體質

李國熙主任指出,過敏性鼻炎是因為接觸過敏原,引發人體中的過敏抗體,導致發炎反應,出現打噴嚏、鼻子癢、流鼻水等症狀。症狀若長期且持續,便會造成神經過敏,也就是天氣只要一變冷,就會立即發作的敏感體質。

每5人就有1位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持續治療才能有效控制,根據統計,國人每5人當中就有1位患有過敏性鼻炎,而持續性的發作會造成慢性鼻炎導致慢性鼻塞,干擾睡眠品質,造成黑眼圈。嚴重者更加重打呼甚或睡眠呼吸中止症,血液循環造成影響使身體缺氧或慢性發炎。

症狀輕重治療方式也不同

李國熙主任強調,針對症狀輕重有不同的治療方式,症狀較輕的患者,會施以口服抗組織胺藥物,而中重度患者,則以口服類固醇或類固醇鼻噴劑為主。類固醇鼻噴劑需連續使用1~2月,且每兩週需逐次減量,待症狀明顯改善後就可以慢慢停止使用。

配合醫囑用藥 不可斷然停藥

許多民眾對類固醇的安全性心存疑慮,李國熙主任指出,類固醇鼻噴劑會被身體吸收的劑量極少,且藥物僅作用在發炎處,幾乎不會進入血液循環,請民眾放心;而針對坊間常見的血管收縮鼻噴劑,雖然可有效通鼻,但連續使用會引發藥物性鼻炎產生藥物依賴性,一旦不噴,鼻子便會立刻塞住,使症狀加劇。此外,他也特別提醒治療過敏性鼻炎必須配合醫囑用藥,不可斷然停藥,以免造成反覆發作讓症狀更加嚴重。

預防勝於治療

過敏性鼻炎目前尚無根治的方法,只能藥物控制,然而最好的治療方式其實老話一句「預防勝於治療」,也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沒有過敏原就不會有過敏發作。李國熙主任指出,有效遠離過敏原的方法如下:

1.使用除濕機,並將室內溫度維持24~28℃,濕度控制在50~65%,將可有效減少塵蟎的生長。

2.每週清理房間、每兩週更換寢具,並以定期以吸塵器掃除家中角落。

3.避免接觸污染空氣、花粉、刺激味道及冷熱變化。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