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為何喉嚨總是會卡痰? 原因竟然是……

不少人會感覺喉嚨裡卡痰,總是得要咳一下,將喉嚨清一清,才會覺得舒服,這也不是感冒,但就是會生痰,如果感冒了,那更是會咳不停,一直都好不了。傳統中醫認為,經常會咳嗽,多是因為肺氣不宣、肺失肅降、肺氣虛與肺陰虛等病理變化導致;尤其是近年來PM2.5所形成的空氣污染,會使肺部造成慢性的傷害。而想要改善咳嗽,中醫師指出,除了應驅除風寒,並要潤肺固氣,使身體能量與氣量互動,讓肺清爽,而且要顧腎,才不會一直酷酷嗽!

喉嚨會卡痰 也和腎不好有關

李深浦中醫師表示,喉嚨裡會卡痰,很多人認為是肺不好,但也和腎不好有關,腎經跟唾液、喉嚨及全身內分泌都息息相關;西醫治療過敏用類固醇,就是一種副腎皮質荷爾蒙,傳統中醫認為,喉嚨常有痰是腎氣不足的現象。感冒時以為要用力咳嗽把痰咳出來,但卻會把黏膜咳破,久了就會導致慢性喉炎、慢性氣管炎、內分泌失調、胸悶、中氣不好。所謂「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一旦有腎虛症候群,就會沒有創造力、沒有競爭力、焦慮、恐慌、不幽默、沒耐性、性慾衰退、情緒緊張,易導致家庭出問題,甚至出現離婚症候群。

PM2.5會對肺造成影響 心臟也有連帶關係

至於近年來因為工業污染導致的PM2.5,會對於肺造成什麼影響?李深浦醫師指出,肺本身就有自淨的能力,只有在肺功能不佳的狀況下,才需要排痰藥來調理,或是戴口罩等外在因素給予支持;而且肺不好跟心臟也有連帶關係,肺不好,心也會不好,肺管氣,心管血,氣不行,血就無法運轉,並使得血中含氧量不好,氣不足就會腦缺氧。

氣喘上氣接不了下氣 中醫治療從腎做起 

不少人因為氣喘,會有喉嚨卡痰的現象,上氣接不了下氣,李深浦醫師進一步指出,氣喘起因是肺,但中醫治療氣喘時,還是會從腎做起;門診中就有一名四十歲女子,因氣喘使用類固醇治療導致肥胖、臉腫,日前染上流感使得氣喘復發,痰堆積在肺部,經由吃水藥治療,吐出了大碗痰,原本呼吸只達一半肺的情況終於通暢。

靜坐可使氣上升 五行在身體中運轉

李醫師在年輕時也曾因感冒咳嗽找西醫打抗生素治療;他第一次打抗生素有成功消痰,但是第二次打針後使得心臟快速跳動,於是趕快吃中藥才消退;並且在靜坐時,感受到下肺部有二塊像冰的涼意在消退,顯然就是寒痰在其中消退。他覺得,修行靜坐可以使氣上升,口水與分泌物會下降,五行在身體中運轉,在靜坐中可以感覺到,不但會快樂,而且不憂不恐不發脾氣,進而能達到健康目的。

婦癌年奪逾萬條命 每天35人逝

聞癌色變!子宮頸癌、乳癌是女性最大的癌症殺手,每年奪走1萬2800條寶貴生命,平均每天有35人罹患婦癌而去世。專家強調,子宮頸癌、乳癌都是能夠預防的癌症,建議接種HPV疫苗,以及定期接受乳房攝影、子宮頸抹片檢查。

2大婦癌 國人女性殺手

癌症連續34年高居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平均每11分13秒就有1人罹癌。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科長林惠萍指出,國人十大癌症中,以子宮頸癌、乳癌是最具威脅性的婦癌,但也是最能夠預防的癌症。

接種HPV疫苗 預防子宮頸癌

林惠萍科長表示,子宮頸癌是由人類乳突病毒感染造成,而接種HPV疫苗可達到9成的防護力。99年起,新北市率先提供國中女生免費人類乳突病毒疫苗接種,迄今已接種14萬1735人,每年涵蓋率超過8成,高居全國之冠。

乳房攝影檢查 及早發現乳癌

乳癌是國人婦癌發生率第一名。林惠萍科長強調,早期乳癌能夠藉由乳房攝影檢查確診,目前國內提供45到69歲,或40到44歲二等親曾罹患乳癌婦女,每2年1次乳房攝影檢查,呼籲女性不要害羞、也不要怕痛,及早篩檢才能常保幸福安康。

腳趾發麻是啥原因? 恐因神經受傷引起

不少人會趴在桌上睡午覺,一覺醒來,不是手發麻就是腳發麻,但是很快就會恢復正常;不過,卻有人出現腳趾發麻的症狀一直都好不了。醫師提醒,腳趾發麻原因很多,最常見的是神經受傷,最好是及早就醫檢查,才能對症治療。

衛福部桃園醫院復健科主任葉圜叡表示,腳會麻的原因很多,最常見是神經受傷導致腳麻,而支配腳趾頭第一、二趾神經,是從腰一直往下走到腳趾,只要這些部位任何一處受傷,就有可能導致神經被壓迫受損,並且有可能導致腳趾發麻。

從腰椎到腳踝神經受傷都會導致腳麻

所以,從腰部的腰椎、大腿、小腿到腳踝,只要這些部位受傷,就都有可能導致腳趾發麻,葉圜叡主任指出,有人是因為小腿骨折,因為傷到神經而導致腳麻,或是大腿和臀部壓到神經,也都有可能使得腳趾麻;要對症治療,首先是要找到神經被壓到的位置。

確定受傷位置+補充維生素B+針對神經壓迫處治療

因此,要改善腳麻,仍要針對受傷處做治療,葉圜叡主任進一步指出,首先是要確定受傷位置,其次是可以補充維生素B來幫助神經修補,而且要確定是否有持續神經壓迫,並針對神經壓迫處做治療。通常慢性扭拉傷或是韌帶鬆弛是軟組織部份,需要慢慢復健,但若是神經受傷,就要積極治療,以免出現肌肉萎縮,就會來不及。

打消炎藥消腫、神經解套注射

至於神經壓迫的治療,葉圜叡主任舉例,如果是因為腳踝扭傷導致腫脹而壓迫到神經,這時可注射消炎藥來消腫,就可消除神經壓迫;或是用神經解套注射,以超音波檢查是否有軟組織壓迫到神經,再用5%糖水注射後將神經撐開來,讓神經不要被壓迫,就可以緩解腳麻的症狀。

復健、打消炎藥、手術

但若是因為腰椎滑脫、臀部肌肉壓到神經,或是小腿骨折造成神經受傷;葉圜叡主任強調,腰椎壓迫神經造成的腳麻,要看嚴重程度,症狀輕微可經由復健來改善,也有人是椎間盤壓到神經或是脊椎滑脫,如果復健不會好,也可以在脊椎打消炎藥,例如椎盤肌肉注射以及尾椎注射,使這些部位不要腫,不去壓迫神經,腳麻也可以獲得改善,但若是病況嚴重,則需要手術治療。

糖尿病會使免疫力降低 小心引發肝膿瘍!

糖尿病會有很多併發症,甚至會因為免疫力降低,而導致肝臟容易滋生細菌;醫師提醒,糖尿病人很常發生肝膿瘍,除了要好好控制血糖,並應該在發現身體不適時就要及早就醫,以免病況更加嚴重。

肝膿瘍會波及心臟

日前就有一名七十歲老太太因為糖尿病沒有好好控制,不但出現肝膿瘍,甚至連心臟都受到波及,膿水從橫膈膜跑到心包膜,性命危在旦夕!收治這位老太太的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這名老太太患有糖尿病,本身免疫力較低,再加上血糖高讓細菌容易生長,因此引發肝膿瘍。

細菌感染一發不可收拾

肝膿瘍早期可以經由藥物治療,但若有糖尿病體質,就容易使得細菌四處亂跑,讓感染一發不可收拾。李俊毅醫師指出,肝膿瘍在藥物治療下假如沒有好轉,可至一般外科將膿水引流出來,並切除肝膿瘍,若忽略疾病不處理,肝膿瘍越來越大,膿水就會穿過橫膈膜與心包膜,使得心臟也受到細菌入侵,這時就必須進行心包膜引流手術,將膿水抽取出來。

糖尿病發展緩慢 養成早期篩檢習慣

這位老太太不但得引流心包膜的膿水,還得要做肝膿瘍的切除,二次手術才終於挽回一命。李俊毅醫師特別提出呼籲,糖尿病人想要避免肝膿瘍上身,一定要將血糖控制好,並穩定治療糖尿病,才是身體保健之道;此外,由於糖尿病發展緩慢,民眾也應該要有早期篩檢習慣,才能及早發現,及時做治療。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