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頸部連日腫脹不舒服 竟是高血壓作祟!

50多歲的孫阿姨,日常興趣就是吃美食,口味愈重她愈愛;10多年前,早上起床突然感到頸部腫脹不舒服,持續將近一個多星期都未緩解,就醫檢查,竟發現血壓飆高達200mmHg,確診罹患高血壓。

到醫院血壓飆高 原來是白袍高血壓

孫阿姨分享,罹患高血壓將近10年,每天天固定量血壓、乖乖服藥,在家量血壓都正常;但每次去醫院回診,看著跳號燈號碼一個個增加,心臟就愈跳愈快,到診間一量血壓,總是將近200,以為是家裡血壓機壞掉,後來才得知是「白袍高血壓」。

交感神經異常 血管收縮血壓升高

台大醫院內科部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佳醍說明,白袍高血壓是指高血壓患者,平時在家血壓都正常,但在診間、醫院讓醫護人員測量血壓時,見到穿著白袍的醫護人員時,全身交感神經反應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超過正常值。

在家量測血壓 醫師教你正確方法

蔡佳醍醫師表示,想要預防白袍高血壓,可以透過「自動化診療室血壓測量系統(AOBP)」,在完全沒有醫護人員的空間,利用自動電子血壓計,每間隔1分鐘量一次、連續3次的平均值;或是可使用家中血壓測量值代替,每天早上小便後、每天睡前,每間隔1分鐘量一次、連續2次的平均值。

高血壓患者 鹽分攝取要注意

蔡佳醍醫師提醒,高血壓患者應規律服藥、天天量血壓,同時生活飲食控制也很重要,建議每天鹽分攝取不可超過4公克,但也不能低於2公克,以免危害身體健康。

散步不夠 每天快走10分鐘更能發揮強大效果

許多人都知道久坐傷身,想避免久坐傷身,就要找機會多活動筋骨。國外一項發表於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PLOS ONE)的研究發現,超過65歲女性只要在久坐時間中抽10分鐘快走,比起單純散散步,心血管疾病風險更能大幅下降。

運動量增強 才能發揮保健效果 研究作者瑞典奧勒布羅大學教授法里‧卡迪表示,過去曾針對65歲以上女性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運動量最少的族群,心血管疾病風險特別高。如果平常都在做一些靜態活動,這種靜態生活型態很容易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風險。

奧勒布羅大學研究員安卓斯‧尼爾森表示,這項研究顯示出,鼓勵多運動有多重要。但這裡所謂的運動並不是叫人緩慢散步,運動強度至少要達到快走以上程度,才算及格。

身體活動量偏低 比久坐更傷身 這項研究含括120名女性,研究人員先為她們做身體健康檢查、評估,並用加速計測量她們的身體活動狀況,持續一星期,因而得到上述結論。研究人員也觀察過去綜合分析研究數據,比較上百萬名成年男女數據發現,身體活動量過低比久坐行為本身更會影響死亡率。

法里‧卡迪強調,研究指出一個簡單養生重點,一個人運動強度越強、運動量越大,越能抵銷久坐傷害。舉例來說,兩個人同樣都是靜態生活型態,久坐時間一樣久,一個人會找時間快走、慢跑,運動較激烈,另一個人雖然運動,但運動程度較緩和,兩人相比,運動較激烈的人,出現心血管疾病機率就會比較低。

安卓斯‧尼爾森做出總結,他表示,久坐時,偶爾起身走走,當然是好事,但做越多運動,事實上,對健康越有好處。

抗B肝應拉長戰線! 擅自停藥、亂服成藥當心病毒抗藥變異

一位女性B肝帶原上班族定期接受B肝口服藥治療,追蹤期間發炎指數雖未明顯上升,但病毒量卻不明原因升高。幾經詢問後,患者才坦誠相告,沒有確實服用抗病毒藥物,僅吃護肝保健食品,治療團隊才明白病毒量「反彈跳增」的原因。林口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益程醫師提醒,患者千萬不可隨意停藥或服用不明成藥,若攝取到含有類固醇成分的中草藥或補品,不僅對治療毫無幫助,長期服用甚至會提升病毒變異機率、影響治療成效。

擅自停藥、亂服成藥的嚴重性 抗藥性更是一大問題

據統計,每五個成年人中就有一人為B肝帶原者,帶原者有15至20%機率會發生肝炎並逐漸演化為肝硬化、最後約5%的肝硬化患者會罹患肝癌。B肝抗病毒藥物的介入治療時機點非常重要,能遵循醫囑更重要!患者多半有症狀時才會出現在門診,而一旦解除臉色蠟黃、知道肝生化指數正常後,便以為「已治癒」就擅自停藥,不知“是否停藥”必須臨床醫師專業評估後才能決定!

陳益程醫師表示,慢性B型肝炎治療最大的挑戰除了困難治癒外,便是抗病毒藥物的抗藥性問題。美國與亞太區肝臟學會發表的醫療準則就建議,在治療初期應選擇抗病毒效果強且抗藥性低的藥物,才能避免治療過程中提早面臨抗藥性問題,使得B肝病情尚未穩定時就出現病毒抗藥株問題。

B肝新型口服抗病毒藥 確實遵從醫囑能獲得實質改善

目前臨床上已有B肝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在經過多年的追蹤後發現無抗藥性病毒株產生,且根據國外臨床研究顯示,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物使用5年後有七成以上患者肝硬化程度獲得逆轉,九成五以上患者肝臟組織纖維化可獲得改善。針對肝發炎指數異常且合併肝硬化的慢性B肝患者,一日服用一顆新型口服抗病毒藥,確實遵從醫囑,就能在治療過程中獲得實質的改善。

定期追蹤檢測、確實服藥 才能重獲新肝

陳益程醫師提醒,B型肝炎存在病毒變異性風險,一旦治療期間產生抗藥性,患者的肝病毒指數便容易倍數上漲,且增加治療困難度。當肝臟不斷受病毒攻擊、便會進一步提升罹患肝癌的風險,因此起始治療用藥與確實遵從醫囑是「B肝治療關鍵」,建議民眾應謹慎用藥,而治療過程中更應定期追蹤檢測病毒量,並確實服藥遵從醫囑,才能重獲新肝。

攝護腺肥大患者吃感冒藥 小心急性尿液滯留

一名76歲外國籍老先生,平時身體健壯,無慢性疾病,來臺灣旅遊,由於有鼻子過敏流鼻水現象,所以在藥局買了成藥吃,連續服用2日後,發現小便減少、解尿不順,第3日早上他又到藥局詢問小便不順減少的情形,藥局又加開了利尿劑給他吃,到了下午,小便完全解不出來,頭暈冒冷汗、下腹嚴重悶脹,由於傍晚就要搭飛機離開台灣,於是就近求診。

緊急放置導尿管緩解不適

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有攝護腺肥大及急性尿液滯留,緊急放置導尿管,導出了1100毫升的尿液,不舒服才緩解下來,後續開立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及囑咐患者回國後的注意事項,患者於傍晚搭機離境回國。

年長者男性為高危險族群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鄭玠豪醫師表示,尿液滯留是指膀胱排空異常造成尿液無法順利排出,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又以年長者男性為高危險族群。急性尿液滯留常見原因有良性攝護腺肥大、急性攝護腺炎及藥物引起,出現下腹疼痛及無法正常排尿症狀。

這些藥物的使用要小心!

鄭玠豪醫師指出,造成尿液滯留的藥物中,以民眾常可自行購買的指示用藥、成藥為主,如:抗組織胺藥物 (用於緩解皮膚癢及流鼻水等過敏症狀),藥品成份中含有diphenhydramine、hydroxyzine、chlorpheniramine等。甲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常用於降低鼻黏膜充血、緩解鼻塞),如pseudoephedrine等。此外,用來治療頻尿、腸躁症的藥物「抗乙醯膽鹼」也會抑制膀胱收縮引起尿液滯留。如果患者有攝護腺肥大的病史,又無接受治療,在使用上述相關藥物時,就必須小心。

不確定是否合適用藥請醫師評估

由於此類藥物在藥局很多都可自行購買,無需醫師處方箋,因此民眾若是不確定自身狀況是否合適用藥,還是到診所或醫院請醫師評估,以免造成急性尿滯留的副作用。尿滯留的時間過久,是會對膀胱和腎臟造成損害,所以若是服用此類藥物後,出現小便不順、甚至尿不出來的情形,務必立即停藥並儘速就醫,也要告知醫師使用了什麼藥物,以便醫師診斷及治療。

任何解尿問題 千萬不要諱疾忌醫

鄭玠豪醫師提醒,預防急性尿滯留的方法,除了小心使用藥物外,每天要有充足的水份,勿憋尿,控制體重避免肥胖、多吃蔬菜水果。攝護腺肥大患者定期服藥,若有長期便秘問題也要就醫治療。有任何解尿方面的問題,千萬不要諱疾忌醫。應儘速至門診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免造成膀胱、腎臟功能的永久的損傷。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