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四肢冰冷凍未條 手腳變暖只需1分鐘

四肢冰冷凍未條 你是哪種好發體質?

冷氣團發威,氣溫直下探,很多人穿再多的衣服手腳仍然是容易冰冷難受,無法暖和,甚至是穿上襪子或是戴上手套,也都還是四肢冰冷。傳統中醫認為,四肢冰冷好發於氣虛、血虛以及陽虛體質,而你是哪種好發體質呢?

中醫師蔡曜鍵指出,氣虛和血虛身體沒那麼怕冷,只有四肢容易出現冰冷的感覺,陽虛則是全身容易怕冷,四肢更加冰冷。

調節改善之道 醫師教您1分鐘手腳變暖

四肢冰冷只能斷定出自己可能是氣虛、血虛、陽虛,三種體質之一,至於鑑定是哪一種,還得由中醫師協助判斷。如果您是氣虛體質,能夠藉由規律運動的方式得到改善;血虛則可以透過中藥或改變飲食的方式調養;陽虛的人就會建議尋找醫師協助調理,各種調養方式都需要持之以恆進行才會逐漸見效。

蔡曜鍵醫師表示,耳朵跟腳底一樣充滿全身的反射區,只要耳朵熱了,全身就會跟著熱起來。只需簡單的按摩四步驟,就能在一分鐘內讓手腳暖和起來,是冬天實用的暖身按摩。

一、拉耳垂

用左手食指和拇指按摩左耳垂,稍微施力讓耳垂有被輕捏的感覺,揉5下後,向下拉5下,重複至少3次。

二、拉耳尖

右手繞過後腦勺,用食指和拇指按摩左耳尖部分,然後往上提,視情況重複數次。

三、按摩耳朵

左手食指和拇指在耳軟骨由上而下再由下而上,稍微施力按摩。

四、搓耳朵

雙手掌心搓熱後,用掌心覆蓋雙耳搓揉18至20下。

按摩完左耳後,同樣的動作左右交換,再進行右耳的按摩。

耳暖身就暖 對症下藥調理身體

利用醫師的方法按摩耳朵後,耳朵會有些泛紅發熱,這時手腳也就會漸漸暖和起來。如果您也有四肢冰冷的問題,不妨就醫了解自己屬於哪種體質,從生活習慣上著手改善,讓自己不再做個「冰冷的人」。 (蔡曜鍵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

 

對抗流感 你的免疫力有調節功能嗎?

每到季節交替,流感盛行的時期,政府就會宣導民眾注射流感疫苗。但是我們也都知道,並非打了疫苗就不會感冒,重點仍是在自己的免疫力是否處於健康狀態,才能夠對付季節的變化。至於,什麼是健康的免疫力呢?當然不是越強越好,最好的狀態是達到免疫系統平衡,不是過度增強,而是一種調控自如的狀態。

免疫力降低 易感染流感或皰疹病毒易復發

藥師廖偉呈表示,當氣候變化時,氣溫降低,呼吸道黏膜分泌物會較多,以致會出現流鼻水以及喉嚨有痰的情況,才能將空氣中的致病原排出體外;然而,當黏膜分泌物多時,黏膜若是沾到的壞菌沒有排掉,就容易感冒。所以,在氣候變化和氣溫降低時,對人體就是一種挑戰,免疫力就會降低,就易感染流感或皰疹病毒易復發。

特定台灣綠蜂膠可調節免疫

所以,只要一到冬天,平常容易感冒的民眾,就會去藥局尋求提升抵抗力的產品。廖偉呈藥師指出,確實有不少民眾會來購買蜂膠;蜂膠產品主要是含有具抗氧化作用的類黃酮成分。蜂膠所含有的類黃酮濃度很高,可以促進自然殺手細胞的活性,毒殺病原菌,也能促進細胞激素IFN-γ分泌,可調節活化其他免疫機制,達到日常生活預防保健的功效。

天然抗生素 台灣綠蜂膠含有異戊二烯類黃酮

自古以來,蜂膠即有「天然抗生素」的美名,對身體抗氧化、抗發炎、抗細菌等具明顯的保健功效。而蜂膠有很多種類,該如何選擇呢?廖偉呈藥師進一步指出,有的人會在喉嚨痛時就來買台灣綠蜂膠噴劑,也有人是買台灣綠蜂膠滴劑,滴劑是可調節免疫力,並可加在食物中使用。台灣綠蜂膠的適口性比其他地區蜂膠好喝,更容易被一般大眾所接受。

自體免疫疾病者不適合使用免疫增強產品 以免加劇病況

至於調節免疫力與增強免疫力哪一個比較好呢?廖偉呈藥師強調,增強免疫力是使免疫力上升,調節免疫力則是使之中和化,使不要太強與太弱,而若是有過敏現象則是使之平衡,至於有自體免疫疾病是身體中抗體去攻擊正常細胞,這時就不可以盲目攝取提升抵抗力的物質,因為有可能會惡化自體免疫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就不適合使用這類產品,以免增加自然殺手細胞,也會使抗體作用過度反應,就有可能加劇自體免疫疾病的狀況。

五蔬果和蛋白質要足夠 充足睡眠與運動

平常生活起居要如何改善免疫力低下呢?飲食上最好是要有五蔬果與蛋白質要足夠,抵抗力與免疫力才會好,氣溫低時要多吃多醣體的食物例如菇類,以及要有充足睡眠與運動,運動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人,除了飲食與睡眠,一定要規律運動才能降低過敏反應產生。

 

長期便秘易得痔瘡 常久坐久站也要小心

55歲的黃先生平時解便疼痛難耐,而且出血、異物脫垂出肛門口。近日異物脫垂的情況嚴重,無法用手推回去。黃先生就診後診斷為3處混合痔併血栓,外科切除手術後2天即可出院,持續於家中進行溫水坐浴,症狀明顯改善,回復原來生活品質。

便祕、久坐易得痔瘡 便血、肛門搔癢速就醫

衛生福利部新營醫院外科林均翰醫師表示,肛門口周圍都有很多小靜脈,當這些靜脈不正常擴張或變大時,即為痔瘡。血栓性外痔會產生劇烈疼痛,有些甚至會合併表面組織壞死。

長期便秘、常久坐久站、因病長期臥床、懷孕婦女及肥胖者較易得痔瘡,若發現便血、肛門搔癢或異物感等症狀宜盡速就醫,長期便血若沒有改善,會造成慢性貧血。醫師會透過肛門指診、肛門鏡進行檢查,若病患合併有其他的症狀,或50歲以上未曾接受大腸檢查,可安排大腸鏡檢查。

多補充水分、蔬果 適度運動防痔瘡

痔瘡的治療除了藥物治療、改善日常排便習慣、溫水坐浴、橡皮帶結紮、局部注射外,亦可採用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切除對於所有痔瘡都有效,但術後較疼痛,7天後才可上班。痔瘡環狀切除術適用第3、4級的內痔患者,術後微痛,約3天後即可正常工作。

林均翰醫師表示,日常可多補充水份、多吃蔬菜水果及其他富含纖維質的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勿時常久站、久坐、保持適度的運動及體重控制,並養成每天固定排便的時間,可有效預防痔瘡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2歲童蛀牙 醫:不拔恐影響換牙

換牙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過程,不少父母認為乳牙掉了之後會換成恆牙,認為乳牙發生齲齒的狀況不用治療。童綜合醫院兒童牙科陳瑋玲醫師表示,台灣孩子近八成患有齲齒,若不及時治療,導致乳牙嚴重齲齒提早拔除或崩壞,將影響正常恆牙換牙順序,造成恆牙傾倒、甚至恆牙無法萌發等問題,家長不可輕忽。

2歲童牙痛不吃飯就醫才知蛀牙

一名2歲的楊姓男童在家不肯吃飯,直比牙齒說「痛痛」,媽媽趕緊帶他到童綜合醫院口腔醫學部兒童牙科就診,才知道男童的右邊下排小臼齒出現小蛀洞。醫師告訴媽媽,需每天幫孩子刷牙、定期帶至牙科檢查,未料媽媽卻一臉疑惑地問醫師,幼童的乳牙不是以後都會更換成恆牙?拔掉不就好了,經醫師一番解釋後她才明白平時刷牙的重要。 乳牙嚴重齲齒不拔影響甚巨 陳瑋玲解釋,在齲齒治療上,蛀洞小患者輕則疼痛、重則損及牙髓,導致發炎、膿瘍、蜂窩性組織炎等等症狀。她說.乳牙齒列從6足歲開始自下顎乳前牙依序更換成恆牙,換牙時期約為5年,通常會在11歲時換完臼齒。若忽視乳牙所發現的問題,將影響正常恆牙換牙順序,導致恆牙傾倒、甚至恆牙無法萌發,因此定期至兒童牙醫檢查,提早發現乳牙齲齒是必要的。 牙套復型度過換牙期

陳瑋玲表示,齲齒治療依齲齒程度可用樹脂填補,或使用牙套恢復咀嚼功能以及外觀,若齲齒程度超過牙齒雙面以上,根管治療後,用樹脂填補,由於樹脂無法承受咬合力超過換牙期,因此建議使用牙套復型。牙套分為常用的不鏽鋼牙套以及全瓷牙套2種,不鏽鋼牙套便宜耐用惟顏色不美觀;全瓷牙套硬度佳、生物相容性也較好,但磨製技巧較高,造價也較昂貴。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