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孩子過動嗎? 4項方式先檢測

小學1年級的林小弟從小就活潑,在校時會嘲笑同學,因此人際關係不佳,在家時也經常與家長爭論,等不及別人說完話,就會插嘴說不相關的話題。家長深感委屈、挫折,忍不住以打罵的方式管教,但總是無法改變,反而讓孩子被孤立,導致惡性循環。就診檢查及測驗後,確診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擔心孩子不專心是生病 先回答4個問題

南投醫院洪麗珍職能治療師表示,家中小孩活動量高,專注時間與其他小孩不同,許多家長擔心孩子這樣不專心的行為是不是生病,抑或只是調皮、愛玩。衛福部南投醫院復健科提出4步驟,讓家長在帶孩子至診間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前,可以先完成的資料,讓醫師能夠參考,使得孩子能夠獲得適合的治療。

首先,準備4張紙,找個寧靜的時刻坐下來,好好思索以下的問題,釐清真正困擾的地方。第一張紙寫下你最在乎、擔心孩子的是甚麼?就家庭、學校、社交等方面具體列出你覺得的問題。

觀察孩子能力、情緒問題 也可藉量表檢測

第2張紙寫下:孩子的「健康問題、心智發展、動作協調、感官問題、學習能力、情緒問題」這幾方面,你覺得與一般小孩不同的地方。第3張紙:可以試著從網路上下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量表」填寫後,列印1份。

第4張紙:找機會與學校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寫下孩子在學校的表現。洪麗珍職能治療師表示,將準備好以上4張紙帶去門診,可以幫助醫生有效率的整理出孩子的問題,幫孩子做個正確的評量與診斷,給予您適切的治療方向。(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她經常頭暈好幾秒 原來是 「耳石症」上身

30歲的林太太頭暈長達2年,有時低頭、躺下、或在床上翻身,就會覺得天旋地轉,但一下子就恢復。後來因有懷孕的計畫,卻擔心懷孕時頭暈會加重或失去意識,而到神經內科求診。檢查發現是因「耳石症」引起,只要經過復位就可以改善。

微粒掉進內耳半規管 誘發幾秒暈眩

豐原醫院神經內科醫師陸建民表示,患者症狀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暈眩,俗稱耳石症。症狀為躺在床上時特別暈,不像其他的暈眩,大部分在走路或活動的時候比較暈。

造成耳石症的原因,是內耳的半規管中有些微粒掉落其中、或黏在某部分結構。當病人轉動到那個半規管方向時,微粒在管中的移動會有誘發暈眩,這種暈在數秒鐘之內就會消退。

平衡測試 檢驗耳朵3個半規管

陸建民醫師表示,每一側的耳朶各有前、後及平行3個半規管,可藉一些臨床的誘發試驗來確定哪個半規管出問題,像是一些基本平衡測試。請患者坐到床上,頭轉右側再瞬間後躺時看到強烈的眼振,確定是右側後半規管中的耳石症。

經過次的耳石復位術後,林太太在3天後突然覺得困擾她2年多如影隨形的問題消失,一週後回門診檢查,誘發試驗已不再引發頭暈跟眼振,可以放心的去規畫懷孕計劃。(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胸悶、呼吸喘、容易累 恐因心臟病引起

62歲的余女士30年前曾因風濕性心臟病造成重度二尖瓣膜狹窄,接受心導管二尖瓣膜氣球擴張手術。近來因為運動耐力下降、容易喘、累,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二尖瓣膜狹窄復發,進行第2次心導管二尖瓣膜氣球擴張手術。

遭細菌感染引發心內膜炎 長久下來瓣膜受損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內科醫師賴超倫表示,風濕性心臟病主要是因為小時候得到A群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上呼吸道感染,引發心內膜炎,長久下來造成心臟瓣膜受損,最常見的後遺症是二尖瓣(或稱僧帽瓣)膜病變,再來是主動脈瓣病變。

如果二尖瓣膜嚴重狹窄,考慮採用心導管二尖瓣膜氣球擴張手術,將狹窄瓣膜擴張。若二尖瓣膜鈣化或逆流嚴重,則不適合用氣球擴張手術,需採外科手術置換二尖瓣膜。

隨著公共衛生改善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漸少

過去公共衛生狀況不佳,受A群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而侵犯至心肌與瓣膜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很多。隨著台灣的醫療水準改善,罹患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越來越少,像余女士這樣的病患1年難得遇到幾例。

賴超倫醫師呼籲,民眾需時時關心身體上的任何小異狀,當發現運動時會,應盡速就醫,尋求胸腔科或心臟科醫師確認是胸腔疾病或心臟的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對抗寒流來襲 居家暖身法保健康

寒流來襲,有心血管疾病、三高患者一定要多留意,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引起併發症;壢新醫院中醫科主任陳宗政指出,尤其頭頸、四肢和腹部是保暖重點,民眾可透過穴位按壓、溫熱食補以及足浴,幫助自己達到保暖效果。

穴位適度按壓 有助達到身體暖和

在穴位按壓上,民眾可揉按頭頂正中央的百會、脖子後方枕骨下兩側凹陷處的風池、平行於風池穴之頸後突出肌肉處的天柱,以及手肘大拇指側橫紋頂端的曲池等四個穴位;陳宗政主任表示,每個穴位按壓半分鐘,且反覆3到5次,不但能幫助舒緩頭部到頸部僵硬現象,也能讓全身暖和起來。

按壓手指腳趾月牙兩側 改善手腳冰冷

陳宗政主任進一步說明,若屬於容易手腳冰冷者,則可按壓手指頭和腳趾頭的月牙兩側,每處以拇指和食指捏壓10至15秒,重覆3至5次,且同時旋轉指頭,加強效果,非但能刺激指頭穴位,也能促進陰陽交會,達到改善末梢靜脈循環效果。

藥膳進補視個人體質 建議經醫師評估

在食補上,則可烹調肉桂、茴香、生薑、花椒、桂圓、黑糖等溫熱食材,也有幫助暖和身體功效,但藥膳進補得視個人體質而不同,建議應由醫師診斷開立較佳;陳宗政主任指出,至於足浴,建議水量泡至腳踝3至4指幅以上高度,浸泡大約15分鐘即可,水溫比體溫高一些,一樣能達到保暖的效果。

速效暖身運動 在家也能暖和身體

若天冷不想出門,也可在家做暖身運動;壢新醫院聯新運動醫學中心物理治療師杜婉瑜指出,包括高抬腳原地跑步、深蹲坐椅、左右側移跳躍等速效暖身運動,都能讓身體快速暖和,其中像是高抬腳原地跑步,就是在原地跑步時膝蓋抬高至90度垂直,搭配手擺動抬高,也可增加手肘擺動高度,強化難度。

掌握居家暖身法 不怕寒流來襲

另外,左右側移跳躍,則是左右跳躍時膝蓋抬高呈90度直角,手往上擺動,也可加快跳躍速度、高舉整個手臂,增加難度;杜婉瑜物理治療師呼籲,透過速效暖身運動,不但能增加心肺功能和體能,也能使身體快速達到暖和效果,對抗寒流來襲。

圖片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