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夫妻難孕有救星 試管嬰兒助好孕

據統計每8對夫妻就有1對有難孕問題。透過人工授精、試管嬰兒,提高生育機率,能讓難孕夫妻儘早懷孕,一圓養兒夢。醫師呼籲,難孕夫妻應儘早面對難孕事實,以免拖延治療,錯過黃金懷孕期。

人工授精懷不成 試管嬰兒誕愛女

難孕夫妻想要生孩子,通常會選擇排卵藥劑治療、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陳先生與林小姐夫婦曾經三次人工授精失敗,經由醫師建議,嘗試試管嬰兒療程,以累積胚胎的方式克服林小姐卵子過少的問題,最後終於成功懷上寶貝女兒。

難孕救星 試管嬰兒助好「孕」

據統計,每8對夫妻就有1對有難孕問題,為這對夫妻進行不孕症治療的台中大新生殖中心陳志宏院長解釋,人工授精是把先生的精蟲經過處理、清洗後,植入母體,讓精卵在體內受精。試管嬰兒則分為三代:第一代試管嬰兒直接取得母體卵子與精子在體外結合受精後植入體內;第二代試管嬰兒則可以先在體外結合多個胚胎,一次植入一顆,餘下的則冷凍起來,如果本次未成功懷孕,下次則可直接取用冷凍胚胎,無需另外取卵;第三代試管嬰兒會為成型的胚胎做「體檢」,以更精準的方式,確保胚胎染色體正常後才植入母體。

AMH值低於2 卵巢功能已明顯衰退

影響自然懷孕和試管嬰兒成功的重要因素,就是卵巢功能的好壞。近年來,臨床上開始以抗穆氏管荷爾蒙AMH指數作為卵巢功能的評估指標。正常的AMH值介於2-6之間,低於2的話,懷孕機會幾乎渺茫。

陳志宏院長指出,AMH是檢測卵巢存量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還要配合陰道超音波,看卵巢的大小、基礎卵泡數量,三者整合判斷,評估可以刺激出的可用卵數量。當AMH越低,早衰或卵巢衰退的速度會比較快,可受精的卵數也會比較少。

另有一名難孕患者周小姐不孕1年到診所檢查,發現她卵巢功能低落,衡量卵子庫存的指標AMH只有1.35,低於正常數值,當時她決定先用中醫調養身體保守治療,一年後仍無消息,再次看診時,AMH只剩下0.5。

精準醫療 提升試管嬰兒成功率

周小姐夫婦說:「當初還好最後有做試管,因為很多檢查不做到試管是不會知道的,例如說卵子的品質、厚度、AMH。治療過程中,醫師給我們一個很明確的方向,就是多取卵,次數增加,累積到一定數量後再一次植入。」陳志宏院長表示,治療過程中會按部就班進行檢查、治療,進入療程之後,再與難孕夫婦討論該採用何種策略,個人化的治療,有需要時,再做精準的醫療,通常可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

把握黃金懷孕時機 早日為人父母

試管嬰兒因為精卵與胚胎都非常脆弱,在體外處理上不能有一點失誤,必須要有專業的儀器設備、熟練的人員操作及嚴格的品質把關。當女性在三十歲時,試管嬰兒成功率有五成,四十歲後就不到一成,所以醫師建議,女性一定要把握黃金懷孕時機,正視難孕症狀並尋求醫師協助,才能早日提升懷孕機率,成為好「孕」父母。

 

長期壓力累積 免疫力低下會反覆感冒

一名25歲女性,近來因感冒,出現鼻塞、頭痛、咳嗽等症狀,雖就醫看診,症狀有好轉,但又屢次復發,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醫院中醫部醫師邱伯恩指出,臨床上,類似個案的案例不少,主要可能和過度勞累、壓力累積下有關,造成免疫力下降,導致患者在一段時間內常常感冒。

胃食道逆流引起久咳 易被誤認為反覆感冒

通常感冒會被稱為傷風,醫學上又稱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急性鼻咽炎,屬於輕微的上呼吸道病毒性感染,包括病因、症狀等發展,都和流行性感冒有所不同;邱伯恩醫師表示,其實像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的久咳、某些因感冒引發的氣喘或過敏性鼻炎造成的鼻涕倒流等病症,也可能讓患者誤以為自己是陷入反覆感冒症狀中。

擺脫反覆感冒 可透過中醫調理改善

根據卡內基美隆大學心理系教授科恩研究指出,壓力大小和反覆感冒呈現正相關的關聯,包括工作壓力、日夜輪班、人際關係出問題等累積的壓力,都可能埋下增加反覆感冒的機率;邱伯恩醫師指出,想擺脫反覆感冒症狀,可透過中醫調理改善,尤其平時應多注意提升免疫力,可利用粉光參、山藥、薏苡仁、蓮子等強健脾胃藥材,或當歸、枸杞、黃耆、紅棗等藥材,提升免疫力。

睡眠充足 有效抵抗感冒上身

研究也指出,睡眠少於7小時者罹患感冒的機率,是睡滿7小時以上者的三倍,睡眠效率低於92%者得到感冒的機率,是睡眠效率98%以上的人的5.5倍;邱伯恩醫師提醒,反覆感冒型的患者屬於虛人外感,除了要治療外邪,還要兼顧正氣的虛損,因此一定要對症下藥,尤其是抵抗力較弱的老人和小孩,罹患感冒可能只是開始,一不小心恐引起嚴重併發症,不得輕忽嚴重性。 (邱伯恩 - 彰濱秀傳紀念醫院中醫部醫師)

 

輕鬆打掃好過年 五原則+四動作 

打掃勞動損傷多

年關已近,一林姓婦人利用好天氣提前大掃除,肩膀肌腱發炎舊疾復發,進一步惡化為五十肩,晚上睡覺都被痛醒,醫院復健科張瓊玟醫師建議,分段清掃五原則、暖身四動作,讓家庭主婦輕鬆好過年。

婆婆媽媽求診遽增

春節前,婆婆媽媽上門求診遽增,多與忙著大掃除有關,歸納症狀與原因為痠痛因不斷用力扭乾布等重覆動作,導致手肘、手腕疼痛;因清理高處窗戶、天花板,長時間抬頭扭脖子,姿勢不對,導致肩頸疼痛;因使用器具手部長期角度不對出現腕隧道症侯群、肌腱炎,長時間蹲著刷洗、使力不當造成下背痛。

錯誤姿勢搬重物易受傷

除舊佈新搬重物,常見錯誤姿勢,受傷機率很大。張瓊玟醫師提醒,正確搬物姿勢應蹲下把物品靠近身體,用下肢力量把上半身挺起來,物品靠近腹部減少腰椎的壓力,千萬不要彎下腰,膝蓋打直往下,直接把物品搬起來,最容易傷及腰椎或產生椎間盤疾病。

春節前大掃除五原則

歡喜過春節最怕弄得痠痛纏身,不想要假期泡湯,張瓊玟醫師請婆婆媽媽遵守五個原則:

1.分段打掃:不必一次做完,留下痠痛後遺症。

2.事前暖身做好準備:暖身做得好,比較不容易扭傷,尤其避免氣溫偏低時,長時間進行粗重工作。

3.選擇適合的輔助工具:高處多利用小凳或是加長把手。低處必須彎腰的話,可以使用腰部護具,避免腰部痠痛問題。

4.選擇適合烹飪用具:避免鍋具太重、菜刀太鈍,讓手腕更費力。

5.事後放鬆肌肉:整日打掃後適度熱敷泡澡讓肌肉放鬆,或是拉筋做關節的角度運動,減少痠痛。

大掃除前暖身四動作

而在大掃除前,也應做暖身動作,才能預防傷害上身,張瓊玟醫師建議的四個暖身動作如下:

1.頸部拉筋動作:右手放頭部左側,向右邊側彎,左肩自然放鬆下垂,脖子有點緊就可以,回到開始位置。換邊左手放頭部右方。兩邊各停十到十五秒,重複二到三次。

2.肩部關節繞圈運動:肩部關節往後繞圈,感覺肩膀從高再放下,重複十到十五下,做完往前繞圈轉動。

3.肩胛骨拉筋運動:右手放在左側肩膀上方,左手壓右手,感覺肩膀有點緊,持續十到十五秒換手,交互二到三次。

4.肩部及側腰伸展運動:雙手往上伸展交叉,掌心向上,彎曲側腰到右邊,十到十五秒換邊,來回交替。

(張瓊玟醫師 - 臺中慈濟醫院復健科)

你會肩頸痠痛嗎? 快這樣運動來改善

經常低著頭滑手機的你,是否會覺得有肩頸痠痛的困擾!現代人已離不開手機了,生活上的大小事幾乎都能夠靠手機解決,尤其是影劇也能用手機觀看,一部電影看下來,就是二個小時,甚至有追劇族,一晚上在床上看連續劇看到天亮,更是助長了肩頸痠痛。物理治療師提醒,除了要避免長時間緊盯手機之外,最好是經常透過幾個簡單動作,來緩解低頭看手機所造成的肩頸痠痛,以免造成嚴重的病況。

低頭滑手機會對後頸形成壓力 長期可能會長骨刺

醫院物理治療師林彥孜表示,低頭滑手機會因為頸部過度往前彎曲,造成後頸部肌肉為了維持頭部重量,而在後頸部形成一個過度的負荷,因此會對後頸形成壓力。而因為長期不良姿勢影響,造成頸部肌肉失衡,增加頸部脊椎間關節的負荷,就會導致椎關節退化,再加上後頸部肌肉長期維持支撐頭部重量,導致後頸肌肉過度使用,也就會產生頸部神經根病變,出現痠、麻、刺、痛,等症狀有的甚至出現頭痛症狀,長期可能會長骨刺。

緩解肩頸痠痛 簡單動作可改善

想要緩解肩頸痠痛,可以進行一些簡單的動作來緩解;林彥孜物理治療師列出以下動作,謹提供低頭族來改善肩頸痠痛的問題。

動作一、

做頸部縮下巴的動作,維持10-15秒反覆做5-10次為一個回合,一天可做3-5回(如果不知道如何做動作,可找一面牆使人向後靠牆,頭部緊貼牆壁)。此動作一可放鬆後頸部的肌肉枕下肌群,可減低後頸部僵硬導致的頭痛問題。(如下圖一)

動作二、

坐在一張有靠背的木頭椅子,欲將要牽拉側手固定勾住椅面,其對側手放置牽拉側耳朵正上方,最後將頭輕輕向對側彎至緊繃感,動作維持10-15秒反覆做5-10次為一個回合,一天可做3-5回。動作二、三可放鬆頸部後側及斜後側肌肉。(如下圖二、三)

動作三、

坐在一張有靠背的木頭椅子,欲將要牽拉側手固定勾住椅面,其欲牽拉側轉向對側45度角,將手放置牽拉側頭部外側,最後將頭輕輕向對側彎至緊繃感,動作維持10-15秒反覆做5-10次為一個回合,一天可做3-5回。(如下圖四)

動作四、

先維持頸部縮下巴的姿勢,其雙手放置頭後方呈現抱頭姿勢,最後靠手的力量輕輕下向彎曲,可由上往下選2-4個點,每個點維持10-15秒反覆做5-10次為一個回合,一天可做3-5回。此動作可放鬆頸部後側大片筋膜。(如下圖五、六)

(林彥孜 - 新泰醫院物理治療師)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