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十面「霾」伏 隱眼族危機重重

空汙煙霾嚴重 增眼疾感染風險

近來空汙問題嚴重,許多人只能戴上口罩,防止自己成為人體空氣清淨機。除了呼吸道,眼睛是最直接的受害者。注重外表愛戴隱形眼鏡的你可要小心了,這樣的空氣品質下,空氣中含有許多極其微小的灰塵顆粒,容易吸附在隱形眼鏡上,增加眼睛紅腫不適、結膜炎等風險。

朱育賢選擇近視雷射 省去隱眼困擾

Lamigo桃猿隊外野手朱育賢為求靈活快速的移動,選擇配戴隱形眼鏡,但球場上塵土飛揚,加上長時間的配戴,常常造成眼睛乾澀不適。為求更好的成績,他決定接受近視雷射治療,省去配戴隱形眼鏡的麻煩及困擾。朱育賢表示,視力對打棒球非常重要,特別是對打者而言,要有好視力,成績才會越來越好,所以才決定動雷射手術,讓眼睛把球看得更精準,才能擊出更多好球。

精雕7次元+雷射新技術 10分鐘跟近視說byebye

眼睛近視雷射手術怎麼進行呢?傳統有刀雷射採用板層刀將角膜表面重要表皮層掀起形成角膜瓣;而現代飛秒無刀雷射,以最新的精雕7次元+技術,按照每個人眼球不同地形,以雷射打出上萬個光斑,連線形成精緻無縫隙的角膜瓣,再用雷射進行度數矯正。

大學眼科診所總院長林丕容說,飛秒無刀雷射針對眼角膜兩萬兩千個點做精準測量,進行量身定做的視力矯正。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患術後裸視視力比術前戴任何眼鏡都還要好,開車或夜間開車看不清楚、閱讀困難、感覺有光暈、眩光等光學現象問題,也能獲得改善。

目前雷射矯正過程大約只需五到十分鐘,真正雷射的時間只有十幾秒鐘,非常快速。手術過程中使用表面麻醉劑,全程無痛,恢復快速,術後5到8小時就能正常上班、上學或進行其他日常活動。

維持優良視力 術後仍需勤護眼

醫師提醒,雷射近視矯正視力後,應該保持良好作息,避免在光源不足的情況下使用3C產品或閱讀,適當休息雙眼,才是維持優良視力的不變法則。

低血壓有要緊沒? 心臟科醫師這樣說…

血壓高低與人體健康有著緊密關聯,過與不及都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低血壓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嗎?血壓低怎麼辦?高醫心臟科內科醫師朱俊源表示,正常的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收張壓/舒張壓),但也有些人天生血壓偏低,只要個人長期血壓值恆定規律,未突然出現變化,也沒造成眩暈昏厥、意識改變、姿勢性低血壓、肢體冰冷或影響排尿量,這類的無症狀低血壓,其實不用太過擔心。

血壓多少算低?

低血壓一般是以90/60毫米汞柱(收張壓/舒張壓)為定義,血壓與性別、年齡都有關係,不同的性別及年齡層,族群間血壓基礎值會有所不同。朱俊源舉例,不少高中女生量出來血壓大概只有90/60,「這是因為他們年輕,血管彈性好,這樣的血壓值足夠為維持日常生活所需」,他強調每個人的基礎血壓不同,有些人可能維持在130/80之間,有些人天生血壓低只有102/60,只要沒有上述提到的身體異狀,就無須過度擔心。

哪些疾病會引起低血壓?

哪些人該注意低血壓?朱俊源指出,神經病變、低血容積,敗血症和心血管問題都是引發低血壓的危險因子,此外,像是未及時矯正的體內外出血症狀、絕食,嘔吐腹瀉造成脫水,都可能引發低血壓,造成昏倒、休克等情形;降血壓藥物過量或是藥物產生的副作用也會造成血壓浮動,民眾不可不慎。

低血壓昏倒該怎麼辦?

不少人蹲下突然站起來時會覺得一陣暈眩,或是泡湯時突然站起,造成血壓急劇改變,導致姿勢性低血壓。朱俊源提醒,患者因姿勢性低血壓昏倒,旁人應協助患者躺平,幫助血液回流順暢,此外也該尋求專科醫師協助,找出造成低血壓的原因。

小心二次高血壓 恐因隱藏疾病會要命

寒流來襲,最近天氣變化極大,有高血壓的病人可得要小心防範!心臟內科醫師並提醒,有些人血壓會突然飆高,甚至會高到二百多,很可能是本身隱藏有其他疾病,進而導致所謂的二次高血壓,才出現血壓飆高,必須要針對該疾病做治療,才能解決血壓高的問題,否則很可能會危及性命。

天氣變化大 二次高血壓多上升四、五十毫米汞柱

一般高血壓病人會在天氣變化時,血壓會波動,大約上升五至十毫米汞柱;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要小心二次高血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主任黃群耀指出,就是可能有內分泌的問題隱藏在體內,容易使血壓變動很高,可能使收縮壓高出四、五十毫米汞柱,甚至血壓會高到二百多。

腎臟腺腫瘤、甲狀腺腫瘤、腎動脈狹窄、主動脈狹窄 都可能使血壓突然飆高

高血壓大約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是因為體質的緣故,稱之為本態性高血壓,但是也有百分之五至十是有其他疾病導致二次高血壓;黃群耀主任說明,這些有內分泌問題的人,有可能有腎臟腺腫瘤,或是甲狀腺腫瘤,腎動脈狹窄或主動脈狹窄問題,都有可能使得血壓突然飆高,而且所飆高的血壓會上升很多。

二次高血壓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與心衰竭併發症較多

黃群耀主任提醒,通常在發現有高血壓時,不會特別去檢查是否有相關疾病,只是吃降血壓藥矯正,並沒有詳細檢查是什麼原因,而由於此類二次高血壓會因為溫度刺激時容易被放大;因此,在寒流來襲時,這些二次高血壓病人發生腦中風、心肌梗塞與心衰竭併發症也比較多,要特別注意。

保暖、調整用藥、每天量血壓 及早發現、即時做治療

所以,黃群耀主任建議,寒流來襲時,除了要注意保暖,並應調整用藥,而且要每天量血壓,才能及早發現和檢查到相關病況,就可以即時做治療。

如何健康瘦? 專家說要這樣才能減脂肪

現代人追求美好體態,運動風潮也蔚為流行。根據財政部資料顯示,今年我國運動服務業營收將超過200億元。很多人想降低體內脂肪量,但是你真的瞭解怎樣運動才有用嗎?若是沒有掌握運動訣竅,即便花很多時間,也只是事倍功半。

脂肪全身流動 瘦身減脂以全身性運動為主

坊間很多動哪裡就可以瘦哪裡的運動小訣竅,但真的是這樣嗎?國立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教授林麗娟表示,局部運動主要使訓練部位的肌肉變結實、質量變好,然而脂質分布在身體各處,不可能動一個部位就會達到局部瘦身的效果。瘦身建議以全身性有氧運動,搭配加強想雕塑的部位。

林麗娟教授建議採取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高訓練量間歇訓練(HVIT),或是二者合一的多變強度間歇訓練(VIIT)。動作為全身性、短時間提升心跳的多關節、大肌肉的連續性運動,例如跑步、飛輪等,或是負載體重的徒手動作,如深蹲或配合簡易器材(彈力帶、啞鈴、壺鈴等)。啟動無氧能量系統,使血糖填補肌肉生成的能量來源,不易形成脂肪。強度較高的運動時運動較久才運用脂肪,因此高強度間歇運動搭配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增肌減脂。

間歇運動搭配有氧運動 增肌減脂

已具備基本體能的人,除可進行上述高強度間歇運動,也能搭配每週1、2次的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如健走、慢跑,使減脂效果加乘。建議每週至少運動3天,每週中高強度運動90分鐘。但若是運動新手或體能需恢復者,可以每週5次、每次30分鐘的低強度有氧運動為基礎,搭配徒手肌力訓練,如深蹲、仰臥起坐、棒式或彈力帶運動。

大多數人認為運動後不能吃東西,但林麗娟教授提醒,運動後的營養補充很重要。運動前應攝取脂肪低、纖維含量低且升糖指數不高的食物及足夠水分。運動中補充能量飲果凍、能量棒、香蕉等易吸收的醣類及微量元素。運動後補充,可吃低升糖指數、低脂、高蛋白質食物,如輕食、御飯糰、低糖豆漿等,香蕉、蘋果等水果也是好選擇。不僅填補運動消耗的能量,蛋白質修補肌肉,還能穩定胰島素對血糖的調控。

運動後攝取比例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3:1

健身族流行喝高蛋白飲,然而並非吃進很多蛋白質就能長成肌肉,林麗娟教授表示,若補充量多於消耗量,多餘熱量反而轉換成脂肪囤積,並造成肝、腎負擔,除非必要,否則建議從食物中補充。運動完需攝取300至500大卡左右熱量,建議食物份量比例為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份量3:1,長跑運動則調整為4:1。外食可選擇地瓜、水煮蛋、馬鈴薯沙拉、鮪魚三明治,也可將無糖優格、低糖豆漿、脫脂牛奶加上水果打汁。

林麗娟教授提醒,運動只要找到適當時間就好,切忌身體過度疲累時運動,體力難負荷也容易受傷。運動必備執行力跟毅力,許多人規劃很久卻沒有執行,或因為沒有很多時間就不運動。建議別受時間制約,即便時間短也應把握,試試可行的動態生活模式,積少成多,運動貴在堅持。選擇自己喜歡、可以長期從事的運動,才能有效維持運動習慣。(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