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季節交替氣候變化大 氣喘照護要注意這些

最近適逢時節交替,氣候變化多端,早晚溫差較大,有研究指出溫差7度以上,就容易引發氣喘,不可輕忽。氣喘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影響全球超過3億人口,也是國人好發的呼吸道疾病。根據一調查發現,5.1%的曾被診斷出氣喘。

兒童氣喘主因為塵蟎 寢具、絨毛玩具常清洗

氣喘特點是反覆呼吸困難,伴有氣短、喘息、胸悶和咳嗽等症狀。平時沒有明顯症狀,但不代表已經痊癒,一旦碰觸感染、刺激物、過敏原或是氣候劇變,便可能發生嚴重的急性發作,病人常常必須住院接受治療。

資料顯示,引發未滿12歲的兒童氣喘原因前5名依序為塵蟎、氣溫急遽變化、病毒感染、冰冷食物與空氣汙染,環境佔極重要的因素。國健署提醒,時時檢視家中、週遭環境與日常生活習慣,以下若有任何1項,就代表生活中潛藏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須有所警覺:

1、寢具(棉被、枕頭套、床墊)超過2週未清洗。

2、家中堆放絨毛玩具且超過1週未清洗。

3、養寵物,如貓或狗的毛。

4、家中成員有吸菸習慣。

5、平常愛吃冰冷的食物。

6、氣溫變化很大,忽冷忽熱,沒有注意保暖。

熱水洗寢具、拒菸害、戴口罩 3個小撇步防過敏

如果發現自家在上述6個危險生活習慣中具備引起氣喘的原因,別驚慌,只要依照下列3個小撇步,可有效防治過敏原,遠離氣喘危機:

1、遠離過敏源、維持環境清潔

塵蟎為家庭最常見的過敏原,常生長於枕頭、棉被、床墊、絨毛玩具中。可定期清潔居家環境,每1至2週用熱水清洗寢具並曝曬於陽光底下,不堆放絨毛玩具或擺放地毯,防範塵蟎生長。

2、拒絕週遭菸害

引發氣喘的因素包含吸入過敏原、香水、灰塵等刺激性物質,抽菸產生的煙霧對氣喘病患也是刺激性物質,吸入煙霧就非常可能引發氣喘。當氣喘病患周遭親人有吸菸習慣時,應勸告當事人,以免引發病患氣喘的可能。

3、外出戴口罩

病人對空氣中的汙染物質,如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及二氧化氮)、硫氧化物、臭氧及粒狀物質的變化是較為敏感的,外出時應戴口罩,避免吸入空氣中的粒狀汙染物質。也避免進入冷氣房,吸入大量乾冷空氣導致水分從呼吸道流失進而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

當氣喘控制不良時,應與醫師詳細討論治療計畫,切勿輕忽而喪失正確治療時機。(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工作效率太差? 專家:恐是罹患憂鬱症

你也是正處於高壓競爭環境的上班族嗎?根據2017年工作人口健康促進現況電訪調查發現,超過六成工作者近一個月內有身體不適情形,其中近三成表示感到疲勞或精神不振。其原因可能與高工時、過度工作壓力有關,但有多少員工會覺察自己正處於壓力狀態或憂鬱情緒中呢?

長期承受工作壓力恐使生產力下降 良好人際關係助紓壓

根據一篇由多倫多成癮問題和精神衛生中心主持,並發表於《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竟有一半以上罹患憂鬱症的工作者,認為自己不需要尋求專業協助。而BI挪威商學院的研究則指出,有61.8%的管理者表示自己經常或總是經歷時間壓力或繁重工作量;相較而言,多數管理者較少承受工作中的角色壓力,或造成工作和私人生活間的角色衝突。

而處在高壓下的管理者認為,自己工作的績效和效率很高,可能是因為他們在工作上花費更多時間。此外,良好的人際互動也有助紓壓,當管理者覺得自己與員工有良好關係,且員工在他們面前表現出正向行為與自信時,管理者的壓力明顯較低。

男性、管理階層職場憂鬱多 這些狀況出現應當心

醫院一般精神科劉嘉逸主治醫師指出,很多職場憂鬱個案未能及時尋求專業協助,與擔心被汙名化、沒面子、失去工作、堅忍不拔的剛毅隱忍性格有關,尤以男性及管理階層幹部更為明顯。除了職場心理健康的推廣與關懷,對於管理階層應給予更多關懷與協助。

劉嘉逸提醒,當發現同仁的工作效率降低,出現退縮群離、處事鬆散、失去活力,甚至請假變多等症狀,表示其身心健康異常,可能罹患憂鬱症,應立即予以協助與關懷。

建立求助管道 心理健康列員工照顧項目

心理衛生中心葉雅馨主任表示,多數職場員工因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需要正視或治療,進而未尋求協助。若當時常感冒、久病未癒、常因身體不適而無法善盡職守,就應找管道確認自己的身心狀況;而管理者也應具備同理心,及設身處地為員工著想,了解其喜歡哪些休閒活動、工作量是否超出負荷、工作之餘是否有時間與家人相處等,都將容易察覺員工的需求及適時協助。

葉雅馨強調,管理者應把心理健康列入員工健康照顧的一環,以建立心理健康概念與求助管道,協助員工培養紓壓能力,甚至一同報名路跑活動,不僅能增加凝聚力,同時也可養成運動紓壓習慣。  (劉嘉逸 - 台北長庚醫院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 葉雅馨 -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

兒童抗蛀牙塗氟 這些事要注意!

家長為了照顧小朋友的牙齒,會帶他們到牙科診所塗氟。塗氟能在牙齒周圍形成抗酸結構,減緩蛀牙情況。健保給付兒童塗氟間距為半年一次,一直到滿6歲為止。醫師建議,可以視孩童的牙齒狀況調整塗氟間隔。

兒童牙齒塗氟抗蛀牙 1小時內別喝這個

牙科診所葛蘭源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建議塗完氟半小時到一小時,小朋友不要喝水、吃東西、漱口,避免把牙齒上的氟沖刷掉。而牛奶或奶粉裡含有含鈣物質,如果在剛塗完氟就飲用,會造成氟跟牛奶結合,而非與牙齒結合,所以塗氟後一小時後才攝取牛奶是比較理想的。另外,帶小朋友看牙前半小時,應該減少攝取水分,避免小朋友因接觸口部,嘴巴過度敏感時,會乾嘔造成嘔吐。

看牙很恐懼! 讓小朋友清醒放鬆是關鍵

很多成人都害怕看牙醫,對小朋友而言,更是內心無比的恐懼。如果能讓孩子早點習慣看牙醫,就可以避免日後對看牙的恐懼。牙科診所院長陳欽章解釋,小朋友不知道將要面臨什麼治療,所以看到白袍的醫護人員就會很緊張。而有些小朋友有起床氣,所以提醒家長帶小朋友看牙前,可以先確保小朋友意識清醒。此外,有些診所也會準備牙醫師組合的小玩具,扮演牙醫師、演護士等角色,讓小朋友在看診前透過家長協助,模擬看診情境,透過玩具間的輕鬆互動,對看診過程有想像畫面,降低緊張感。

牙縫小於3毫米仍正常 吃這些解饞又不容易蛀牙

醫師表示,小朋友換乳牙前,如有牙縫稍大的情況,小於3毫米都屬正常現象,無需特別接受治療。如果嘴饞,可以讓他們吃些低鈉海苔、起司,3歲以上的小朋友也可以給予堅果等,都是解饞、健康,不容易造成蛀牙的食物。

 

間質性膀胱炎擾人 有這麼多方法可治療

55歲已婚的C女士工作忙碌,忙起來連喝水、上廁所的時間幾乎都沒有。長久下來,漲尿時出現恥骨上疼痛、頻尿與急尿感,有時連睡覺也要起來上廁所。後來由於排尿的問題造成很大的困擾,導致焦慮,且嚴重影響工作及生活。就醫確診為「間質性膀胱炎」,以膀胱內玻尿酸灌注、肉毒桿菌毒素A的注射治療,症狀大幅改善,重拾生活品質。

膀胱黏膜缺損、神經異常 都可能導致間質性膀胱炎

安南醫院泌尿科醫師許齡內表示,間質性膀胱炎發生率近年節節攀升,由十萬分之一增加為千分之五,美國甚至高達12%婦女已出現間質性膀胱炎的早期症狀。

間質性膀胱炎的成因,大致上推論有膀胱黏膜缺損、神經反應異常、身體免疫能力失衡、壓力性因素、先天基因異常等。診斷須先排除泌尿道感染、膀胱結石、膀胱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等,才可確診。

間質性膀胱炎的處理方式,根據美國泌尿科醫學會制定規章,總共分為6線治療:(1)生活型態調整、(2)口服藥物、(3)膀胱內藥物灌注、(4)膀胱水擴張、(5)神經電刺激、(6)膀胱表皮下肉毒桿菌毒素A的注射,最後為膀胱切除合併尿路分流。

憂鬱及焦慮 不利於間質性膀胱炎復原

許齡內強調,間質性膀胱炎病患心情方面要保持愉悅,研究指出,憂鬱及焦慮會使膀胱表皮生成漸慢、促進神經性發炎且讓痛感加劇。飲食要多喝水,減少泌尿道感染及便秘發生,食物盡量減少酸性飲食(蘋果、葡萄、桃子、柳丁等)及高鉀性食物(香蕉、楊桃、草莓、柳丁等)。

最近對間質性膀胱炎患者調查顯示,50%的人會因酸性、酒精性、含碳酸性飲料、咖啡、茶等加重疼痛。如果吃了會引起症狀加劇的食物時,可飲用大量水以稀釋尿液。改變飲食習慣來控制間質性膀胱炎需要時間及耐心,但最終結果值得等待。

許齡內醫師表示,間質性膀胱炎長期治療需要耐心,病況穩定後,膀胱內藥物灌注的次數可相對減少,或只在病況開始惡化時給予幾次補充治療。膀胱內藥物(玻尿酸)灌注或膀胱內肉毒桿菌毒素A的注射治療間質性膀胱炎,是直接、有效且安全的治療。病患對病情了解越多,對治療參與越主動,療效越好。醫師與病患都必須有耐心,一點一滴改善,使間質性膀胱炎的治癒成為可能。(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