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

  hninfo-hl-but.png

  保健康 看健康資訊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WHO:三氯沙塗層抗菌縫線可降低感染風險

開刀免不了出現傷口,若不幸感染,傷口可能發生紅腫熱痛,增加住院天數,嚴重則使手術失敗。世界衛生組織公布「全球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新指南(SSI)」,正式將使用三氯沙塗層成份的抗菌縫線,列為能夠預防手術感染的重要因素。

高雄長庚醫院外科副部主任許俊傑表示,手術縫線對人體來說是外來異物,而一般的手術縫線表面粗糙,容易挾藏細菌,變成細菌滋養的溫床,而三氯沙塗層成份的抗菌縫線特殊設計,可以大幅降低手術傷口感染風險達5成以上,有效抑制細菌附著達7天以上。

許俊傑醫師提醒,術後傷口若有疼痛感,千萬不要忍耐,應告知醫護人員,會依個人疼痛程度給予適當藥物,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血癌有救! 適當治療未必是絕症

電影、電視戲劇中經常會安排角色生病來增加劇情的可看性和精采度,而血癌就是男女主角經常罹患的疾病,例如韓劇「藍色生死戀」、台劇「白色巨塔」以及鄉土劇「甘味人生」都有角色罹患血癌的橋段,戲劇中罹病的角色常會使用莫名流鼻血、昏倒或以身體上出現多處的不明瘀血來呈現,令觀眾對這個疾病多了許多困惑與可怕想像。

「血癌」即是「白血病」

衛福部南投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陳筠方表示,我們常說的「血癌」其實是「白血病」的俗稱,若是「急性白血病」就代表它病程進展快速,往往從毫無症狀到宣告病危只有短短1~2週。

陳筠方主任說,白血病最主要的病因是在骨髓中的血癌細胞-芽細胞(Blast cell)不受控制大量增生的緣故,芽細胞是白血球的前身,它若大量的增長,往往會造成血中白血球的數目急遽地從原本不到1萬,到超過5萬、甚至10萬以上,也因為骨髓裡的空間是固定的,當芽細胞的大量增加,就會擠壓到正常造血細胞的生存空間,進而造成貧血、血小板低下等。貧血會讓人臉色蒼白、頭暈無力、甚到昏倒。血小板過低會讓人容易流鼻血、牙齦流血,也會有全身瘀青、紅斑等皮下出血。

個人化癌症醫療服務 維持癌友良好生活品質

這3個月血液腫瘤科已診斷出4位「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病患,在治療的部分,會依病人的年齡以及身體狀況來提供不同的治療建議,陳筠方主任表示,60歲以下病患所安排的治療強度較高,並且會考慮進行骨髓移植,若病人年紀過大則因擔心可能無法撐過移植的併發症而常以病情控制為主軸。

長輩罹病時,晚輩多不捨讓其舟車勞頓奔波至遙遠的醫學中心治療,南投醫院設有血液腫瘤科及放射腫瘤科的癌症醫療服務團隊,能夠成為南投地區癌症病患的堅強健康後盾,南投醫院現針對年長的病人採取皮下施打化療藥物cytosar,不需要人工血管,溫和的藥性不會讓長輩們感到噁心想吐、也不會掉頭髮,當血癌芽細胞數目降低後自然能改善貧血和血小板過低的問題,而能讓病患持續保有平時良好的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抗菌縫合線 納入全球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指南

手術部位感染是外科手術後主要合併症之一,有時需要歷經數次善後手術才能解決問題,是造成病人傷害、死亡及額外醫療支出的主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在本月(2016年11月)發表的「全球預防手術部位感染新指南(SSI)」中表示,全球每年將近2.4億次的外科手術,而當細菌透過手術切口侵入人體時即為手術感染,不但每年威脅數百萬患者的性命,同時也協助散播了具抗藥性的超級細菌。

手術部位感染成因多 患者、家屬勿輕忽

手術部位感染是全球最常見的醫療照護相關感染,會增加手術患者的發病率及死亡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外科副部主任許俊傑表示,手術感染原因很多,包含了病人本身因素,例如:體質狀況不好、傷口有大量的細菌接觸等;此外手術前準備,像是毛髮的剃除、手術室空調太冷、手術時間過長,甚至是縫線的選擇等因素,都可能造成部位感染。

而最常見的感染問題就是傷口出現「紅、腫、熱、痛」現象,輕者可能只是傷口會有稍微的不適感,經過處理大多就可以復原;嚴重可能會導致傷口裂開、手術失敗,而需要更長時間的住院治療及觀察,造成患者家屬及醫療體系的經濟負擔。

WHO發表新指南 三氯沙塗層抗菌縫合線納入建議項目

在WHO發表的新指南中,特別將有三氯沙塗層成份的抗菌縫合線,列入建議使用選項;許俊傑副部主任進一步說明,手術中縫合線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在豬隻動物試驗中,可以明顯看出有使用抗菌縫合線的豬隻,傷口復原較使用一般縫線者效果顯著,且傷口感染率下降約50%;另外根據國外研究證實,含有三氯沙塗層的抗菌縫合線,可有效抑制細菌附著達七天以上,藉此來預防因細菌附著於縫合線上所造成的手術部位感染,抑菌效果顯著。

除了手術過程中需要留意感染問題之外,後續傷口的照護也不容小覷,許俊傑副部主任提醒,術後若傷口疼痛請告知醫護人員處理,無需過度忍耐,醫師會依個人疼痛程度給予適當藥物。不同的患者可能有復原速度上差異,請務必遵照醫師及護理師的叮囑,才能早日恢復健康。

※特別說明:醫療用三氯沙為高純度三氯沙,且已經於臨床使用超過四十年之久,證實安全無虞,於縫線上使用劑量也比民生消費用品低許多。

嚴重咳嗽、痰液有血絲 40歲罹患鼻咽癌

一名40多歲男性,日前突然嚴重咳嗽,痰液帶有血絲,就醫健康檢查,結果發現,罹患第二期鼻咽癌,他不願相信,至其他醫院徵詢第二意見,仍確診罹患鼻咽癌。

8成鼻咽癌患者已中晚期

耳鼻喉科醫師陳敏龍指出,鼻咽癌的早期症狀不明顯,常被誤認為是感冒。臨床上,約有7至8成的鼻咽癌患者,平時沒有察覺身體出現警訊,確診時已經進入中晚期。

6大鼻咽癌常見徵兆

陳敏龍醫師表示,鼻咽癌有6大常見徵兆,包括頸部腫塊、鼻涕有血絲、鼻塞、耳鳴、頭痛、複視;若症狀超過1個月以上,最好儘快就醫,交由耳鼻喉專科醫師,做進一步的檢查。

放射線治療為主

陳敏龍醫師說明,就醫檢查的第一步,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症狀表現來做評估,並使用鼻咽內視鏡切片病理檢查。當確定為惡性腫瘤時,則會安排各種影像檢查,包括鼻咽部的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攝影等,確定惡性腫瘤的位置、大小與癌症分期,最後決定進行治療的方式,通常以放射線治療為主。

中醫治月經失調 釐清原因對症下藥

每個女孩自從進入青春期以後,發育成熟、月經來潮,每個月的月經來潮被暱稱為女性的「好朋友」又來拜訪了,月經準時來潮代表著生殖機能運作如常;若月經不準時來或經血量異常,造成女性同胞偌大的困擾。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指出,這些困擾一般通稱為「月經失調」,但事實上,月經失調是一個綜合性名稱。 症狀表現多樣化 月經失調的症狀表現多樣化,造成月經失調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鄒曉玲醫師表示,症狀表現一般分為月經週期不規則與月經量異常兩部分,包括月經提前、月經延後甚至閉經、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量過多與月經量過少,上述症狀可能單獨表現或合併表現。 失調病因眾多 月經失調的病因眾多,內分泌波動、情緒壓力、結構異常、良性或惡性的腫瘤增生等都有可能導致月經失調,因此經婦產科檢查排除懷孕、惡性腫瘤或器質性問題之後,中醫則依據不同的症狀進行辨證施治。 案例1、兩個月無月經 40歲A女士,平常月經來時經血量少,月經週期延後,已經兩個月沒有月經來潮,經婦產科檢查未發現異狀,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催經,服藥後月經雖然來了但經血量更少、經血顏色偏深褐色。經鄒曉玲醫師診察認為這名A女士屬於肝腎陰虛兼瘀阻胞宮的證型,服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的中藥處方治療兩週以後,隔一個月的月經準時來潮,經血量也比以往增加,經血顏色也恢復為一般的紅色。 案例2、兩年沒有來潮 21歲B小姐,經婦產科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已經持續兩年沒有來潮,鄒曉玲醫師綜合分析這名病人的症狀資訊以後,判斷其屬於氣滯痰瘀阻滯的證型,服用四逆散與溫膽湯加減的中藥處方,治療兩個月以後月經再度來潮,治療至今五個月,每個月都有月經來潮。 釐清原因相應治療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速、作息紊亂、情緒壓力、飢飽失常的狀況比比皆是,日久影響臟腑功能失調,進而逐漸表現月經失調的症狀,透過中醫診察逐步釐清原因,依據不同案例給予相應的治療。若為月經週期容易延後、經血量有逐漸減少的傾向,可以於生理期結束之後,在醫師診斷之下服用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的藥物,如:何首烏、當歸、枸杞、玉竹、山藥、紅棗等等,讓月經週期或月經量漸漸恢復正常。

有效控制血糖 從養成運動習慣開始

糖尿病患者除了透過飲食以及服用藥物控制血糖外,還要配合適當運動習慣,才是真正有效控制血糖關鍵;奇美醫學中心全人醫療科主治醫師葉峻榳指出,糖尿病患者在運動訓練規劃上,可分為心肺訓練、阻力訓練以及伸展運動,也就是矯正訓練三種,其中因患者血管較易動脈粥樣硬化,因此心肺運動所佔比例應該比其他訓練較多。

安全低風險運動最佳 糖尿病患可從走路開始

根據研究顯示,體重減少7%到10%為目標的治療性生活型態,會比藥物治療更有易舒緩症狀;葉峻榳醫師表示,像是走路就是最穩定且安全的運動模式,若選擇跑步運動,則建議應有一定肌力基礎和正確姿勢再跑步較安全,另外在強度上,可採以前測所得到的最大攝氧量或最大心跳數來設定。

運動達中等強度 較易控制血糖

所謂儲備攝氧量就是指最大攝氧量和休息攝氧量的相差值,一般來說,運動最好能達到中等強度,受傷風險較低,而若要達到中等強度,儲備攝氧量則要達到40至60%或運動自覺強度達到11至13;葉峻榳醫師指出,至於運動頻率,建議一星期內可挑不連續的三天運動,或是一星期運動五天都是不錯選擇。

掌握運動訓練 有效延緩併發症

若為每天得打胰島素的糖尿病患,建議每天運動,較容易穩定血糖,不過運動時應避開胰島素作用效果的最大時間點,尤其不建議晚上運動,避免睡眠中發生低血糖現象;葉峻榳醫師提醒,若採以阻力訓練,則建議進行5至10組大範圍肌群的運動動作,且每星期安排二至三天執行,最後可採以伸展運動等,幫助改善關節活動度的訓練,只要掌握運動訣竅,配合飲食、用藥,一定能有效延緩併發症發生。

五十肩免開刀! 增生注射療法緩解疼痛

相較於開刀治療,增生療法(Prolotherapy)對於無法手術、還不需要手術或畏懼手術的病患,是有效緩解慢性疼痛的治療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將促進增生的藥物注射在疼痛的部位,藉由藥物刺激自體免疫產生輕微的發炎反應,藉此促進血液循環、啟動身體的成長反應、達成自我修復的能力。

治療部位廣泛 先諮詢骨科醫師

增生療法可以治療的身體部位廣泛,必須先諮詢骨科醫師的專業意見。通常適用於肩膀旋轉肌韌帶病症、二頭肌肌腱發炎、網球肘、五十肩、媽媽手及高爾夫球肘。退化性關節炎及膝關節附近的疼痛、足踝關節扭傷導致的韌帶疼痛,足底筋膜炎等。

效果並非立馬見效

通常軟組織受傷都是已經持續一段期間了,有的病患甚至長達數月至年的慢性疼痛。所以自體修復的增生治療並非立馬見效。剛開始治療可以2~4周注射一次,並持續施打約4~6次為一個療程。如果慢性疼痛為數個點,也可以在醫師的專業檢查與評估下一次施行注射數點。治療半年後可再繼續追蹤。

維持適當運動及復健

注射後可能產生的疼痛抽痛可以使用非類固醇、非抗炎類的止痛藥來減輕因為注射後造成的組織發炎反應引起的不適;注射部位可能腫脹或瘀血,可熱敷增加血液循環;當增生注射後病患感受到疼痛緩解後的肌肉訓練、拉筋或復健要繼續的進行,維持適當的運動活動與復健可以使得治療相輔相成,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增加蔬果、水分的攝取

飲食可以少糖;增加優質蛋白質、堅果類及補充維生素B群,增加新鮮蔬果與水分的攝取量。如果有疾病因素(如腎臟病或糖尿病),其飲食建議可向營養師諮詢;治療期間不可服用抗生素,會壓抑增生注射的治療原理。如必須服用抗生素時應該要告知醫師,可將增生注射療法延期再施打。

配合醫師指示 改善慢性疼痛

增生治療方式在門診已經持續一段時間,越來越多的病患來診間直接要求要執行,此治療需要經由醫師專業的指示與病患完全的配合,才能減輕病患慢性疼痛、增進肢體活動度、提升與改善生活品質!(文章提供/新竹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尤俊衛、新竹國泰綜合醫院開刀房專科護理師柏瑞萍)

遠離5大誘因  氣喘不再來!

氣喘是一種遺傳性過敏病,因受到各種誘發因素的刺激引起氣喘發作症狀,如喘鳴聲、久咳不癒、胸悶,故控制氣喘除了規律依照醫師指示用吸入型藥物外,必須遠離個人氣喘的誘因,才能減少氣喘發作機會。

1.吸入性環境過敏原誘因的預防:

包含(1)家塵:避免放置錦旗或懸掛吊飾、打掃環境時需戴口罩,打掃完必須洗澡,以降低對皮膚引發過敏反應;(2)塵蟎:每1~2週以55度熱水浸泡外蓋寢具(如:被單、床罩、枕頭套)10分鐘後,再放洗衣機中清洗,才能洗掉塵蟎;(3)寵物:一週得清洗兩次,其寵物襯墊也得一併清洗;(4)黴菌:濕度過高時,使用除濕機除濕、空氣清淨機的HEPA濾網及空調可濾去黴菌菌孢;(5)蟑螂:滅蟑噴劑及煙霧式藥劑容易造成過敏,建議採用滅蟑餌劑;(6)室內外空氣汙染:避免在家抽菸、燒蚊香、噴殺蟲劑,烹調也盡量低油煙;(7)花粉:對花粉過敏患者需於高花粉季節中,應保持門窗緊閉,使用空氣清淨機,減少到郊外。

2.情緒誘因的預防:

若經常處於有壓力且緊張、生氣、吵架、大笑等高張情緒,容易引發咳嗽、胸悶甚至喘的症狀者,可深呼吸、運動、太極拳或氣功等適合自己調適情緒的方法。

3.運動誘因的預防:

運動前先作10~15分鐘暖身操,使用鼻腔吸氣,選擇短暫非劇烈的運動類型,如游泳、體操、慢跑、快走、騎腳踏車。對於無法避免咳嗽及喘鳴症狀者,可於運動前10~15分鐘使用吸入型短效支氣管擴張劑。

4.肺部感染誘因的預防:

呼吸道傳染病流行期間,避免出入公共場所,適時戴口罩、勤洗手及每年接受流感疫苗注射。

5.氣候變化誘因的預防:

冬天冷空氣、溫暖潮濕的氣候、颱風氣壓的變化,都會造成氣喘的發作。颱風來襲避免外出,冬天寒流來襲必要時可使用暖氣,出門需戴口罩、圍圍巾、戴帽子加強頭頸部保暖,多喝溫開水。

防範誘發因素 不受疾病威脅

不論是減少或預防氣喘,都可以從以上的誘發因素防範。氣喘的控制不難,只要與醫師、氣喘個案管理師好好配合,做好個人誘發因素預防、規則治療、規律運動,即可達到良好的控制,不受疾病的威脅!(文章提供/國泰綜合醫院社區護理組氣喘個案管理師 李舒卉)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