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不一樣的體育之旅

保齡球、網球、羽毛球等運動是不少人的日常消閒活動,然而,對特殊學校學生來說是新鮮事。為了讓他們能參與多元的體育活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本學年首度為特殊學校推出學校體育推廣計劃,吸引逾50所學校參加。

打保齡體驗嶄新

中度智障的俊權是中學生,他就讀的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參加了體育推廣計劃。該校師生獲康文署安排到荃灣的保齡球場學習這項運動。

「教練教我投球的姿勢,例如手要伸直,腳要彎曲。第一次來學習時,投球沒那麼準,這次打得較好。」

另一學生穎茵表示,保齡球這運動新奇有趣,投球的動作就像繪畫,讓她一試愛上。

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註冊教練李沛強負責教導特殊學校學生打保齡球。他說,為了讓學生掌握箇中技巧,教導的方法別具匠心。

傳授技巧花心思

「我會教他們看待保齡球如蘋果,用手持球時像用牙齒咬着蘋果般,讓他們有這個認知;球道則當作畫紙,教他們運用保齡球和雙手,在這張大畫紙上畫一條直線。」

李沛強認為,只要運用適當方法和說話技巧,特殊學校的學生同樣能掌握運動技巧,讓他們更添自信。

他也會採用特別方法,協助學生記着各式動作;事前了解學生背景,也有助溝通。

「如他喜歡踢足球,便告訴他保齡球只是足球重一點和用手投,引發他們思考,讓他們理解這圓球是會向前滾的,然後再慢慢提升他們投球的準確度,他們便會樂在其中。」

李沛強的另一訣竅,是把一套完整動作分拆為逾百細項,逐一慢慢教授學生,也有不錯效果;香港特殊奧委會的精英運動員便是通過這方式按部就班學習,數年後技術水平已出凡入勝。

投入運動更健康

帶領學生參與保齡球訓練的李麗貞老師說,計劃既可鼓勵特殊學校學生參與運動,強身健體,也提供機會讓他們外出活動,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他們或患有自閉症,外出活動讓他們和教練、機構職員互動等,增加與人溝通機會,改善社交技巧。」

學校體育推廣計劃涵蓋逾十種運動,包括長跑、滾球、地板曲棍球、競技體操、藝術體操、羽毛球、乒乓球、雪鞋競走、網球、欖球。

活動包括由教練示範和講解、參觀體育場地和參與活動導賞等,旨在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並鼓勵學生持續參與體育活動,建立健康活躍的生活模式。

衞生署公布機場疫苗接種新安排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機場員工麻疹血清測試結果,100人之中有86人對麻疹具免疫力。參考測試結果,防護中心調整機場麻疹疫苗接種安排,只為最有需要的人士接種。

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今日會見傳媒時說,機場麻疹疫苗接種站明天起為兩類機場員工接種疫苗,第一類是在1967年或之後出生、不曾接種兩劑麻疹疫苗、不曾感染麻疹,並與一歲以下嬰兒或孕婦同居的人;第二類為化驗結果顯示對麻疹沒有免疫力的人士。接種名額每日500個。

至於血清測試服務,黃加慶指仍然繼續,由明日至星期四,每日名額100個。

此外,本港再增一宗麻疹個案,令今年累計確診個案增至34宗。

23歲男患者在機場工作,目前情況穩定,他在潛伏期曾到深圳,在病毒傳染期則並未外遊。他報稱曾接種疫苗,其家居接觸者沒有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藝發基金助殘疾人士展才華

每年3月是香港藝術界最熱鬧的月分。在表演藝術方面,先有香港藝術節率先在2月下旬打響頭炮,而剛過去一星期,最為人津津樂道的藝術界盛事相信是Art Basel和Art Central先後開幕,還有從我辦公室外望可見悠閑仰泳在添馬公園維港旁邊的COMPANION《KAWS:HOLIDAY》香港站。可惜它不像政府總部中人「見慣風浪」,要提早結束旅程。這段時間在香港舉行的大小藝術活動,多不勝數,既提供機會讓國際和本地藝術家互相交流,亦為香港帶來經濟效益。

藝術創作無疆界,殘疾人士亦可以是出色的藝術創作人。我很高興今年香港藝術節與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首次在藝術節同期合辦「無限亮」計劃,讓不同能力的人士均可以一同欣賞、參與、擁抱藝術。此外,展能藝術家鄭啟文亦正舉行名為「獅人地方」的香港寫真系列藝術展。我知道不少藝術機構---包括香港展能藝術會,一直致力推動展能藝術發展。我亦認識不少充滿創意,甚或「能常人所不能」的殘疾創作人。殘疾人士除了憑他們的能力從事具生產力的工作貢獻社會外,亦期望可以在與其他人平等的基礎上參加藝術活動,發揮自己的藝術潛能,並充實社會的文化生活。政府一直在不同層面積極推動傷健共融,包括展能藝術的發展。

在去年11月舉辦的行政長官傷健共融高峰會,展能藝術家及展能藝術機構分享藝術發展現時遇到的困難,包括有藝術潛質的殘疾人士缺乏專業指導或培訓的機會;以無障礙模式提供文化節目(例如手語翻譯、口述影像等)仍未普及;殘疾人士演出機會不多;展能藝術團體難以負擔表演場地租金或預訂合適的場地等,並期望政府加強措施以推動殘疾人士的藝術參與及發展。

為回應展能藝術界的期望,行政長官於高峰會率先宣布為幾位殘疾藝術家舉辦畫展,以鼓勵藝術共融。我們計劃在今年第三季舉辦一個展能藝術家畫展,詳情待確認後會盡快公布。長遠而言,政府會在交通便利及人流暢旺的地點,物色永久場地展出展能藝術家的作品,讓公眾欣賞他們的才華,共享藝術,傷健共融。

行政長官在2017年施政報告中宣布設立由社會福利署管理的殘疾人士藝術發展基金。政府已預留2億5,000萬元資本,資助殘疾人士的藝術項目和活動。行政長官亦已於高峰會宣布取消藝發基金每年以投資回報作為撥款上限的規定。社署在徵詢持份者的意見後,在藝發基金的設計亦已加入下列元素,以進一步回應展能藝術界的訴求:

一、為殘疾人士提供基礎及持續藝術項目,讓他們增進藝術知識和培養對藝術的興趣,並發展他們的潛能;

二、協助擁有優厚藝術潛質的殘疾人士追求卓越,在表演、視覺或創意藝術等範疇上發展個人事業;

三、支持申請機構聘請專業藝術導師,並為藝術導師提供培訓,讓他們掌握培訓殘疾人士的知識、方法和技巧;

四、推行公眾教育,透過分享資訊、舉辦地區或全港的表演或展覽活動等,展示殘疾人士的藝術潛能和成就,促進社會共融;

五、加強物資和技術等支援,例如:口述影像、點字、即時手語傳譯、視像顯示板等,支持殘疾人士可更便捷地欣賞及參與藝術活動等;及

六、支持行政費用,以鼓勵機構善用資助發展長遠計劃。

符合申請資格的機構可按其能力和經驗來策劃項目的規模,最長的資助年期為三年。

社署已於3月25日舉行簡介會,向機構介紹藝發基金的內容和申請細則,並已於3月29日開始接受符合資格的機構申請,首輪申請的截止日期為5月28日。社署已成立管理委員會監管基金款項的用途、分配撥款和定期檢視審批撥款準則等。

藝術創作空間非常廣闊,無論作為創作人或觀眾,人人皆可參與和欣賞。作為勞工及福利局局長,我期望殘疾的藝術創作人的努力,能得到更多人認同和欣賞。這當然不能只靠社署或政府一兩個推動計劃,但至少希望能為殘疾藝術家提供多一點資源和鼓勵。

就像香港的精英殘疾運動員,能在殘奧會、亞殘運及IWAS世界運動會中屢獲佳績,或許將來有一天,我們的殘疾藝術家可以在Art Basel展示作品,可以在香港舉辦一個像Art Central的藝術節,受到全球藝術界的注目。

(以上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3月31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機場再增一宗麻疹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麻疹個案再添一宗,令今年累計確診個案增至33宗。26歲女患者在機場國泰城工作,目前情況穩定。她在潛伏期或病毒傳染期均沒有外遊。

患者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她周一發燒,周四出疹,同日到瑪嘉烈醫院求診和入院。 她的父親曾發燒和咳嗽,已求醫並痊癒,其他家居接觸者沒有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防護中心已展開流行病學調查,並追蹤曾與患者接觸的人士。

因應機場出現麻疹爆發,防護中心展開先導計劃,為機場工作人員進行血清測試,了解他們是否對麻疹具免疫力,以調整在機場實施的防控策略。衞生署會以電話通知員工檢測結果。

截至今日下午五時,機場麻疹疫苗接種站已為6,646人接種疫苗。

精神健康推廣計劃下半年展開

張妙清教授(新生精神康復會會長)、何世柱榮譽贊助人(新生精神康復會榮譽贊助人)、Annie(新生精神康復會執行委員會主席譚贛蘭)、黃仁龍前司長(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主席)、Chris(康復諮詢委員會主席楊國琦)、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開心今日出席由新生精神康復會(新生會)主辦的「day day 330體驗日」啟動禮。

新生會除了照顧有精神健康需要的朋友和他們的照顧者,亦透過不同渠道,例如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和康復事務委員會等,將他們的意見帶到政府政策制定過程中。我擔任勞工及福利局工作時,和Annie時常與新生會的朋友討論如何使本港的精神健康服務做得更好。我衷心感謝新生會在推廣精神健康的努力和貢獻。

香港人煙稠密、生活節奏急促,往往為了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完成最多的事情,而忽略了應有的休息,以至精神壓力越來越大而不自知。25萬名香港市民去年接受醫管局提供的精神健康服務,這個情況值得關注。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將於今年下半年,配合食物及衞生局,大家攜手協作展開一個大型的推廣和公眾教育活動,希望深入社會,了解和認識精神健康,不要有任何歧視、誤解,接納和包容患者是很重要的,令香港成為一個精神健康友善的社會。

新生會多年來聚焦提供精神健康服務,並以創新方式提供各類型不同的精神健康服務,例如今天的「day day 330」活動,就是以活潑易明的方法,鼓勵大家每天撥出一點點空間---只是3分30秒,讓自己的身心可以停一停,放鬆一下。用合適的方法關心自己的身、心、靈。大家都知道我熱衷工作、年中無休。縱使每日工作時間頗長,我都會抽出一點時間欣賞辦公室內的植物和窗外景色及閱讀雜誌,以洗滌心靈,令我能更聚焦於之後的工作。

在這過程中,我們不能單靠新生會,一定要整個社會合作,所以今日有商界、社福界、學界、醫療界,還有社會整體人士一起努力,希望透過民、商、官、學不同界別參與,醫社合作,整個社會合作,一起推動「day day 330」。

今日「day day 330」的活動更是跨界別合作的好例子,有靈糧小學學生示範、演藝界陳柏宇先生分享、體育界別陳念慈女士和精英運動員分享心得,更有我的舊同事Annie牽頭推動,實在令人感到十分鼓舞。我亦衷心祝願這項活動圓滿成功,新生會會務蒸蒸日上,造福社群,在座各位身心康泰、家庭幸福!多謝各位。

(以上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3月30日在「day day 330體驗日」啟動禮致辭全文)

機場新增一宗麻疹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新增麻疹個案,49歲男患者在本港機場工作,他在潛伏期或病毒傳染期間均沒有外遊。

該名男患者星期日出現咳嗽,之後向私家醫生求醫,星期三開始出疹,同日到伊利沙伯醫院就診,並入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他的接種麻疹疫苗紀錄不詳,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家居接觸者沒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他在傳染期內曾到浸信會醫院、尖沙咀盈健綜合醫務中心、機場一號客運大樓地庫層。

因應機場出現麻疹爆發個案,防護中心在機場展開先導計劃,以自願性質為100名機場工作人員進行麻疹血清測試,以掌握他們對麻疹的整體免疫力情況,調較在機場實施的麻疹防控策略。

中心今日已招募足夠機場工作人員作血清測試,稍後將以電話通知有關員工其檢測結果。有關抽血站未來兩日不會再開放。

防護中心參考有關測試結果後,會公布其後在機場的麻疹接種安排。

截至今日下午五時,機場的麻疹疫苗接種站已為5,495人接種疫苗。接種站將繼續開放至下周四。

今年累計確診麻疹個案32宗。市民可瀏覽麻疹專頁,了解更多有關麻疹的資料,查詢可致電 2125 1122。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