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食環署引入新型捕蚊器

食物環境衞生署引入同時防治幼蟲和成蚊的新型捕蚊器,現已完成實驗室測試,稍後會在幾處偏僻、草叢較多的地方實地測試,若成效顯著,將在全港使用。

食環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說,新型捕蚊器內的生長調節劑會令幼蟲無法生長,而在此產卵的成蚊也會沾染到生長調節劑,當牠飛到其他水體產卵,便有機會將生長調節劑帶到另一水體,令該處的幼蟲受影響,成蚊本身也會在數天後感染真菌死亡。

李明偉指,去年香港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今年情況不容忽視,因此提早在雨季來臨前開始滅蚊工作,減低登革熱傳播。

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本月中展開,當局每周會在民居附近100米範圍內樹木茂盛地點以霧化處理方法殺滅成蚊、巡查和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清除棄置的水載容器等,並清除雜草。

本港新增一宗麻疹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正調查一宗新增麻疹個案,女患者45歲,在潛伏期和病毒傳染期內分別到過台北和廣東江門。

女患者上周五發燒,曾到屯門山景邨一私家醫生診所求醫。她前日開始出疹,同日到博愛醫院急症室求醫,其後轉送屯門醫院接受治療,目前情況穩定。

她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她的家居接觸者沒有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防護中心繼續在機場實施防控麻疹措施。機場疫苗接種站明日至本月28日,每日為最多500名合資格機場員工接種麻疹疫苗。接種站至今累計為8,206人注射疫苗。

衞生署外判商明日和下周二至四,每日為約200名於1967年或以後出生的機場員工抽取血液樣本,識別需要接種麻疹疫苗人士。

查詢可致電2125 1122。

響應世界閱讀日活動本月登場

為響應世界閱讀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本月推出連串項目,轄下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4.23喜閱無界限」啟動禮,公布今年重點閱讀活動。

同於下周二,香港公共圖書館與深圳圖書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澳門公共圖書館合辦共讀半小時活動,讓粵港澳三地讀者分享閱讀樂趣。34間本地公共圖書館並設故事坊,帶領小朋友進入故事世界。

快閃圖書館」活動下周六在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舉行,讓中小學學生、家長和教師認識公共圖書館館藏、服務和資訊。

至於每年一度的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今年以「喜『閱』新一代」為主題,鼓勵中小學生以各種形式分享閱讀心得。頒獎典禮4月28日舉行,獲獎作品翌日起在中央圖書館及各區圖書館巡迴展出。

此外,親子閱讀活動「走讀香港公共交通工具系列」本月至7月展開,參加者可一邊閱讀交通工具繪本,一邊細味城市。啟動儀式下星期日在西環屈地街電車廠舉行,系列首節活動以電車為主題,往後涵蓋巴士、鐵路和船隻。

地區圖書館方面,富地區特色的文化及閱讀活動會相繼推出,南區開心讀書人巡演和九龍城STEM@圖書館同樂日均於4月舉行。

查詢世界閱讀日活動詳情,可瀏覽公共圖書館網頁、登入「喜閱.飛越」面書Instagram專頁。

特首:冷靜處理醫生註冊問題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處理醫生註冊議題應理性冷靜,討論不宜淪於情緒化。 醫務委員會準備重新討論海外醫生在港註冊後可放寬實習安排,政府表示歡迎。

林鄭月娥今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被問到有意見要求政府收回醫務委員會部分權力。她指,本港絕大部分醫生盡忠職守、仁心仁術,她不願看到情緒化的討論令市民對醫生有負面看法,甚至影響醫生與病人的互信關係。

談及醫委會早前否決海外醫生在香港註冊後可獲豁免實習的安排,林鄭月娥表示失望和遺憾。至於醫委會有意重新討論,政府表示歡迎,並希望最終達致以較寬鬆安排,讓有限度註冊、在本港公營機構工作中的海外醫生獲得香港醫生註冊。

林鄭月娥說,單靠放寬實習安排不能解決醫生短缺問題,政府樂意與各界探討其他方法,長遠則希望增加培訓本地醫生,政府已就此要求大學資助委員會增加醫生培訓名額。 

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展開

食物環境衞生署宣布,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今日啟動,當局會在高風險地點以霧化處理方式殺滅成蚊,直至雨季結束。

該署表示,鑑於去年本港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而鄰近地區登革熱的活躍程度也處於高水平,加上今年本港春季氣溫和雨量較高,有利蚊子繁殖,各相關政府部門已加強協作,於雨季來臨前及早清理可能滋生蚊子的地點。

全城防蚊及滅蚊行動展開期間,當局每周會在民居附近100米範圍內樹木茂盛地點以霧化處理法滅蚊,每周會巡查和清理積水、施放殺蟲劑、清除棄置的水載容器,並進行除草工作。

此外,食環署今年第二期滅蚊運動今日展開,至6月14日止。其間,各區辦事處會針對公眾街巿、熟食中心、小販巿場等設施,以及單幢式樓宇、街道和後巷、村屋、建築地盤等公眾地方防治蚊患,加強宣傳防治蚊患信息。

上月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為1.1%,較2月0.1%高,顯示監察地區內白紋伊蚊滋生情況並不普遍。但署方提醒市民,雨季來臨前,仍應及早採取有效防治措施。

  

上月57個監察地區中,28個地區錄得0.8%至6.6%正指數,最高為長洲。主要口岸方面,指數2月為零,3月微升至0.01%。

有關各區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可到食環署網頁瀏覽。

陳肇始歡迎任何吸引海外醫生措施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當局歡迎任何能吸引海外醫生來港工作的措施;即使資歷較淺的海外醫生,她也希望醫務委員會及其他團體支持吸引他們來港。

陳肇始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醫委會下月討論放寬海外醫生實習要求的方案主要涉及專科醫生,對於其他未達專科資格的海外醫生,若由公營醫療機構提供培訓,她相信有助吸引他們來港。她希望醫委會、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及其他團體支持一些方案,吸引不同資歷的醫生來港工作。

陳肇始指,政府去年修例,將有限度註冊的醫生合約期由一年改為三年,以吸引更多海外醫生來港執業,目前有限度註冊的醫生數目已增至約20人。醫管局正檢視並優化這些醫生的訓練和晉升機會,鼓勵更多海外醫生在公營機構工作。

她又說,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早前已增加醫科、護理及專職醫療方面的學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