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1968和69年出生者須換身份證

入境事務處宣布,1968和1969年出生的香港居民4月1日至6月1日須親身前往智能身份證換領中心辦理換領新智能身份證手續。

合資格申請人可登入網站、使用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或致電24小時熱線2121 1234預約辦理換證手續。換證中心服務時間為周一至周六上午8時至晚上10時,公眾假期除外。

申請人前往換證中心辦理手續時,須帶備現有智能身份證。入境處推出關愛安排,合資格申請人可帶同最多兩名65歲或以上親友一同換證。

此外,入境處提醒,1985和1986年出生的市民換證限期為3月30日,仍未辦理換證手續的人士應盡早提出申請,以免在限期最後一刻出現擁擠情況。

市民若於換證限期內不在香港,可於返港後30天內補辦換證手續。入境處會適時公布其他年齡組別人士的換證安排。

查詢可致電2824 6111。

支援社區照顧 改善長者生活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政府致力提供各類社區照顧服務,改善長者生活,並加強支援照顧者,減輕其壓力。

羅致光今日在立法會回答張超雄議員的提問時指,政府現時在39間津助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提供合共170個指定日間暫託服務名額。所有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或單位也可利用本身偶然空置的服務名額,提供日間暫託服務。

現時60支綜合家居照顧服務隊和34支改善家居及社區照顧服務隊均提供日間到戶看顧服務,並會為有需要的長者安排暫託服務。各家居照顧服務隊設有24小時緊急支援,通過電話熱線為遇上突發事件的長者及其照顧者提供所需資訊和協助。

長者住宿暫託服務方面,除了津助安老院和合約安老院舍提供的55個指定住宿暫託宿位,政府也通過津助護養院、護理安老院、合約安老院舍和參加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內偶然空置的資助宿位,提供住宿暫託服務。

羅致光指,行政長官在2018年施政報告宣布,政府將於2019至20年度向參與改善買位計劃的私營安老院購買額外宿位,以增加長者住宿暫託服務名額,並將之恆常化,預計可提供約270個額外指定住宿暫託宿位。

此外,政府現時在17間津助安老院和六間津助護養院共提供65個長者緊急住宿宿位。這項服務旨在為長者在其照顧者遇到如住院等突發情況時,提供緊急住宿照顧。

花展遊人歡 維園春意鬧

香港花卉展覽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展出約42萬株花卉,包括約四萬株大紅花。市民扶老攜幼,入場賞花拍照,飽覽春日好風景。

今年花展主題為「大紅花說願」,20個國家逾260個機構參與,場內設有以大紅花為主角的花牆、鬱金香花海,以及以運動會為題的花壇。

花展開放時間為上午9時至晚上9時,展期至3月24日。

康文署公布泳線分配審視報告

就傳媒查詢香港業餘游泳總會及其屬會使用獲優先分配的公眾游泳池泳線事件,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今日公布調查審視報告,指沒發現證據顯示涉事泳會轉讓泳線,以及利用獲優先分配的泳線作牟利用途。

康文署表示,在調查和審視事件期間,該署再次檢視中央分配泳線計劃,認為多方面仍有改善空間。

改善措施包括加強規定、優化申報制度,確保泳線須由非牟利團體用作舉辦非牟利活動;完善體育總會或體育會及其屬會委託代理人的執行和財務安排;要求體育總會或體育會建立公平、公開和公正的內部分配泳線制度;以及加強體育總會或體育會的監察角色,設立或優化監察機制和違規懲罰制度。

康文署會定期檢討和優化中央分配泳線計劃,並修訂公眾泳池設施的預訂及相關指引,更清晰列明相關規定和要求。

加入醫健通百萬登記行列

最近收到一個好消息,我們的電子健康紀錄互通系統(醫健通)已迎來了第100萬名登記參加的市民!這對於在2016年3月13日正式推出,剛踏入三周年的醫健通來說,實在是一份最好的生日禮物。

甚麼是醫健通?

顧名思義,醫/”E”與醫護和電子(Electronic)有關,健代表健康,通就有互通的意思。政府推出醫健通,是希望提供一個安全的電子平台,讓全港的公私營醫護機構在取得病人同意後,可以互通和取覽他們的健康紀錄,讓病人可以得到更連貫和適時的健康護理,也有助促進公私營醫療界別的協作,從而提升醫護服務的效率和質素。醫健通可以為已登記的市民終身保留其健康紀錄、為護理服務提供適時及準確的資料,並有助減少重複的檢查和治療。

除了市民的支持外,醫療界別的參與亦相當重要。醫院管理局(醫管局)開發和使用電子病歷系統已經有接近25年的歷史。為了汲取醫管局開發其臨床醫療管理系統的成功經驗,我們委托醫管局作為技術機構,協助發展醫健通的核心基礎設施、相關組件及應用程式,希望醫健通可以更切合醫護專業人員的臨床工作所需。

與此同時,除了醫管局、衞生署及12間私家醫院外,已有超過1,700間醫護機構(其中有診所、安老院舍及社福機構)登記加入,其屬下超過47,000名醫護專業人員均可以利用醫健通為病人提供醫療服務。

科技水平及保安能力獲國際認可

醫健通推出後運作順暢,除了得到社會大眾和醫護界別的支持,更先後獲得三個本地和國際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項,包括2017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中的最佳商業方案(應用)獎---金獎、2017亞太資訊及通訊科技大獎政府及公共部門組別大獎,以及世界資訊通訊與服務業聯盟2018年環球資訊及通訊科技卓越成就獎的創意數碼健康大獎。此外,醫健通亦於2018年獲得國際標準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的 ISO/IEC 27001:2013,認證我們系統的資訊保安管理措施。能取得這些成果,實在有賴各方多年來的努力和緊密協作。

醫健通最新發展

在登記市民人數突破100萬的同時,我們正積極推進醫健通的持續發展,讓市民進一步受惠。醫健通現正進行第二階段發展,主要工作包括:

  • 擴大可互通資料範圍加入中醫藥資料及放射圖像
  • 建立病人平台作為香港公共衞生平台
  • 提升系統的保安/私隱保障

我們預計第二階段的各項工作會於2022年底前逐步完成,屆時病人到參加了醫健通的中西醫護機構求診時,在獲得病人授權後,醫護專業人員便可以掌握更全面的健康資料,為他們提供更適切的醫護服務。此外,市民只要一機在手,便可以透過手機下載程式,登入病人平台取覽個人部分的健康資料和獲得不同的醫療健康資訊,想了解和管理自己的健康狀況將變得更容易和方便。當然,我們明白病人的健康紀錄性質敏感,故此在設計和開發新功能時,在考慮易用和便利性的同時,我們定必會確保系統的保安和個人私隱將繼續獲得充分的保障。

登記醫健通方法快捷簡單

說到這裡,尚未登記參加的市民可有意加入醫健通行列?告訴大家,登記過程只需數分鐘,十分快捷方便。如果各位想參加醫健通,可以親身前往醫管局或衞生署轄下的登記站,或經巡迴各區的流動登記隊,即場完成登記便可;大家亦可以透過網上、郵寄或傳真遞交表格,然後帶同所需身分證明文件到指定登記站,或已參加醫健通的醫護機構啟動電子健康紀錄,便可以成功登記。

想知道更多有關資料,歡迎大家瀏覽醫健通網站。也順帶向大家預告,下月刊登的最新一期醫健通訊,將有我對醫健通的更多分享,有興趣了解多一點醫健通的詳情及最新發展,請不要錯過!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3月17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花展植物展品比賽得獎名單公布

香港花展植物展品比賽今日公布得獎名單,大會在頒獎典禮上頒發2019年香港花卉展覽盃予公開組和賽馬會學校組的最佳展品得獎者。

公開組全場總冠軍得主為張崇霖,其參賽展品為形態優美的附石盆景;學校組全場總冠軍為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以三盆悉心培植的賞花植物摘冠。

此外,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西方園圃比賽由南區奪冠,東方園圃比賽則由油尖旺區稱雄。

比賽屬花展主要活動,花展現於維多利亞公園舉行,展期至本月24日。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