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醫療券視光服務限每兩年二千元

長者醫療券計劃完成檢討,食物及衞生局建議,以醫療券支付視光師服務的金額,設定上限為每兩年2,000元,以免醫療券過度集中用於個別服務類別。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公布檢討結果。數據顯示,視光師去年申報的醫療券總金額達7.6億元,佔所有醫護服務類別申報金額的27.1%;每宗申報金額中位數為1,951元,接近每名長者每年獲發的2,000元醫療券金額。

去年6月至年底,約有35,000宗醫療券的申報金額逾4,000元,其中視光師佔76%。

陳肇始指,每宗涉及視光師服務的金額均不合比例地高;使用視光服務的醫療券總金額也很高。

她說,當局希望長者按健康需要善用醫療券,為免他們把醫療券過度集中用於個別服務,以致餘額不足以支付其他醫療項目,局方建議將用於視光服務的醫療券金額設定上限。

她表示,當局已考慮病人組織和視光師團體意見,並參考長者使用視光服務情況才釐定限額。政府會密切監察情況,如發現不尋常地方,衞生署會主動調查。

局方建議其他改善長者醫療券計劃措施,包括增加使用地點,如地區康健中心;強化查詢系統,便利長者查詢結餘和交易記錄;優化接收和處理投訴程序,並把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點計劃常規化。

食衞局已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下周一討論有關建議。

逾五千市民參與活力跑

第七屆全港運動會賽馬會全城躍動活力跑今日在沙田城門河畔舉行,超過5,000名市民參與,一同分享運動樂趣。

活力跑設有約三公里和十公里兩組別,在限定時間內跑畢全程的參加者獲贈證書和紀念獎牌。

大會設有個人「最出位扮相大獎」和「全場最佳團隊服裝獎」。參加者悉心打扮,造型別具創意,增添歡樂氣氛。

不少市民在源禾路、城門河畔和沙田運動場一帶,夾道為參加者打氣。

此外,大會在源禾遊樂場舉辦嘉年華,活動包括舞台表演、攤位遊戲、親子樂園和拍照區等,並有體育示範和同樂活動,供市民參與。

醫管局檢視涉吸毒醫生應診紀錄

屯門醫院一名醫生涉嫌吸食大麻被捕,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醫院管理局翻查涉事醫生本月應診紀錄,並無發現不當治療。

陳肇始今日出席活動後向傳媒說,事件在屯門醫院急症室發生,已交由警方處理,當局不會評論。

她指,為安全起見,醫管局正檢視該醫生過去三個月的應診紀錄,以保障病人健康。

她又指,香港急症科醫學院已表明,任何人包括醫護人員吸食大麻是絕對不當的行為,上班時吸食大麻更是完全不能接受。

對於政府擬就長者醫療券用於視光服務設限而引起視光師業界不滿,陳肇始表示,絕不歧視任何專業。當局已完成醫療券計劃的檢討,並與持份者商討部分建議,也進行了諮詢,收到很多寶貴意見,有定案後會盡快公布。

這個暑假臥龍見

在香港大學修讀生態學及生物多樣性的馬輝、在香港科技大學修讀生物科學的梁詠婷,去年暑假參加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年實習計劃。出發前,兩人先到海洋公園培訓,其間為大熊貓製作蘋果串,認識護理員日常工作。

初會大熊貓,馬輝印象很深。「隔着玻璃,近距離接觸大熊貓,能嗅到牠的味道。牠往玻璃上呼氣,我甚至感覺到牠的體溫跟我們差不多。」

到四川實習,馬輝獲派為戶外研究員,在野外採集生物數據,並協助整合分析;梁詠婷則擔任教育大使,協助推行與大熊貓相關的教育活動。

馬輝說:「在臥龍三星期,其中四、五天在野外居住。我主要負責野外考察,利用紅外線攝影機記錄動物行跡。我們沿固定路線走,考察生物品種及其分布情況,並留意環境有否遭人破壞。」

梁詠婷稱,其工作職責有二。「其一是為博物館撰寫講稿,介紹大熊貓基本資料、育幼、外交關係,以至相關研究;其二是當愛心體驗大使,帶參觀者到籠舍了解大熊貓保育工作。」

深入自然 反思保育

經過六星期實習,兩人眼界大開,並有所反思,馬輝希望日後到內地從事保育和環境教育工作。

他說:「我原以為內地很多地方經濟發達,發展得像城市一樣。到過臥龍後,我感覺內地不論政府或民間組織都為環境保育出力。在城市邊沿的山區,依然具有生物多樣性。」

對梁詠婷而言,計劃讓她增進保育知識,領悟到宣傳教育很重要。「全球不少物種的棲息地遭人類活動破壞,物種面對瀕危狀況,而重建卻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我們何不一早避免這情況,而要亡羊補牢?」

學以致用 分享知識

兩人活學活用,回港後到中學教學生認識生態資源,指導生態普查,大派用場。

梁詠婷說,憑藉在臥龍所學,她着力啟發學生思考,增加學習趣味。「香港的自然環境很豐富,就是平平無奇的雜草,也各有名稱,能為綠化起作用。我希望他們學會重視環境,這樣自己也算有點貢獻。」

馬輝在臥龍廣泛接觸高山植物,掌握辨認植物方法,樂與學生分享。「可以教導學生看葉、莖、根,從不同部位觀察,更希望他們多注意四周生物,享受發現的樂趣。」

實習計劃由民政事務局主辦,海洋公園、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合辦,新一屆正接受報名,2019年3月27日截止。參加青年須為18至29歲,獲錄取後由7月下旬起展開六星期實習工作,名額18個。

 

東區文化廣場今開幕

東區社區重點項目東區文化廣場開幕典禮今日在筲箕灣譚公廟道舉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主禮。

林鄭月娥、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和多位嘉賓主持奠基石揭幕儀式,標誌廣場正式啟用,也為一連兩日的綜藝表演和嘉年華揭開序幕。

政府通過社區重點項目計劃為每區預留一億元撥款,在地區推行由區議會選定的重點項目。

東區文化廣場位於譚公廟道、東喜道和愛禮街交界,設有有蓋主舞台和小舞台,可容納超過600名觀眾,綠化空間逾2,000平方米。

廣場貫通愛秩序灣海濱,既增加海濱休憩用地的面積,也有助活化周邊地方,令來往筲箕灣譚公廟一帶更為便捷。

社署研資助院舍人手問題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表示,社會福利署正搜集由非政府機構營運安老院舍的職位空缺率資料,了解有關情況後,再探討是否需為資助院舍輸入外勞。

羅致光今日出席活動後向傳媒說,安老院前線人員空缺相當多,政府去年已增加資助福利服務單位前線照顧人員的薪酬。

對於有報道指政府擬容許曾接受訓練的外傭轉為院舍護理員,羅致光澄清,這個情況不會發生,外傭來港工作受相關法例和合約規管,不能成為外勞。

他指,日後探討輸入外勞時,會考慮外勞來源地,或許是內地,也可能是東南亞。至於獲聘者會否是曾來港工作的外傭,則是日後的問題。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