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陳肇始:優化使用醫療券

政府建議以長者醫療券支付視光師服務上限定為每兩年2,000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此舉並非針對任何專業,而是希望長者善用醫療券,不過分集中於某類服務。

陳肇始今早出席電台節目,其後會見傳媒。她說,長者患慢性病的情況不少,當局希望他們使用醫療券時,能集中於慢性病預防和管理方面,而非集中於某些服務,因此在檢討計劃後提出優化措施。

她指,衞生署會加強教育工作,讓長者更加明白個人身體狀況,從而善用醫療券。

加強監察醫療券使用方面,陳肇始表示,衞生署對不尋常個案或申報高額個案會主動監察,並優化措施,令長者更清楚了解醫療券餘額。

至於稍後設立的地區康健中心網絡,她指屆時也會接受醫療券,並集中於慢性病預防和管理等。

綠色花展 全城共享

周永健主席(香港賽馬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日與大家一起出席2019年香港花卉展覽。我仍記得去年我第一次以行政長官身分出席花展,與市民一起賞花,非常熱鬧。事實上,上屆花展的入場人次超過72萬,再創新高,可見這個一年一度的花卉展覽大受市民歡迎。

今年花展的主題是「大紅花說願」。大紅花在香港處處可見,陪伴市民日常生活;它色澤豐富,充滿生命力,更有凝聚、綻放、繁榮的美好寓意,相信不論是市民抑或遊客,都會喜歡。

香港作為亞洲國際都會,每年花展都有不少其他國家和地區參與。我知道今年參與花展的機構共264個,包括104個來自20個國家的參展機構。今年大家可以欣賞到的花藝擺設和園林造景,規模比往年更大,設計又創新,相信即使是花展的常客,今年亦會有一些嶄新的體驗。

其中值得留意的是這次花展採用了大量塌樹作為展品的素材。去年9月超強颱風「山竹」襲港,令不少樹木倒塌,這次大會邀請了本地的藝術家、設計師和園藝師,以藝術的力量為塌樹注入第二生命,將它們製作成雕塑、家具、裝置藝術和園藝擺設,於花展場內展出,既別出心裁,亦可以推廣和實踐廢物利用的信息。事實上,近年花展除了是城中的園藝盛事外,亦已成為綠色大型活動的榜樣。我很高興大會今年加強各項環保減廢措施,積極支持「走塑、走即棄」行動,除鼓勵市民參觀花展時自備水樽、購物袋和餐具外,亦安排免費借出可重用的餐具給市民使用,和要求各小食檔減少使用即棄塑膠餐具。大會更會於花展後,將可重新種植的花卉送贈給市民、學校、環保團體及非政府機構,以達致「綠色花展‧全城共享」的目的。

我非常感謝本港、內地和海外機構及園藝愛好者熱心參與,以及各贊助機構鼎力支持,令這項饒富意義的園藝盛事得以順利舉行,特別是多謝各位在香港的總領事,亦希望各位市民和遊客都能樂在其中。

最後我藉這個機會宣傳一下---兩日後的星期日就是禮賓府的開放日。雖然由於剛過去的冬天偏暖,原本在3月於禮賓府花園盛放的杜鵑花今年已提早盛開,但禮賓府仍有不少其他花卉及植物供市民觀賞,歡迎各位市民本星期日到禮賓府遊覽。

多謝大家!

(以上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月15日出席2019年香港花卉展覽開幕典禮演辭)

花展開幕 細聽大紅花說願

香港花卉展覽在維多利亞公園開幕,展出約42萬株花卉,包括四萬株大紅花。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署理民政事務局局長陳積志、康樂及文化事務署署長李美嫦主持開幕典禮。

穿越花展於興發街入口的彩虹隧道,小熊和熱氣球迎接遊人進入童話世界。羚羊、斑馬於花海中馳騁;小蜜蜂、蝴蝶穿梭大紅花花海,熱鬧繽紛。

位於糖街入口的花壇,設計糅合鐵路和月台元素,簡樸的舊式列車穿越山嶺和隧道,讓遊人重拾回憶。

約2,100名學生參與今日舉行的學童繪畫比賽,繪畫他們眼中的花展。場內大型鑲嵌花壇、花牆、鬱金香和大紅花花海成為市民拍照熱點。

今年花展新增公眾投票選出18區最具人氣園圃大獎、18區最具地區特色園圃大獎,市民可於場內提供的二維碼或網上投票。

為推廣環保和廢物利用,本屆花展特別邀請本地藝術家、設計師和園藝家,利用去年超強颱風「山竹」襲港摧毀的塌樹製作雕塑、家具、裝置藝術和園藝擺設,於花展場內展出,宣揚「廢柴!不廢」精神。

花展也加強各項環保措施,鼓勵參展機構、承辦商、義工和市民一同參與,達致「綠色花展 全城共享」目的。場內設置分類回收箱、可循環再用物料收集站,並安排環保大使從旁指導市民。

大會鼓勵入場人士自備水樽、餐具和環保袋,並免費借出可重用餐具,減少使用即棄餐具。

康文署會在花展完結後舉行環保回收日,安排大專院校學生、綠化義工和大使、青年大使,以及來自康文署、香港賽馬會和商業機構的義工於花展會場協助分類和回收可重用或循環再造物料,減少廢物棄置,也會將可重新種植的花卉和植物分派予學校、環保團體、非政府機構和市民。

花展展期至本月24日,每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開放。

查詢可致電2601 8260。

花展明揭幕 大紅花吐艷

香港花卉展覽明日至3月24日上午9時至晚上9時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

今年花展主題為「大紅花說願」,20個國家逾260個機構參與,展出約42萬株花卉,包括四萬株大紅花。

以大紅花為主角的花牆、鬱金香花海和守護許願球的小仙子勢成賞花拍照熱點,另一大型花壇則以運動會為主題,展示第七屆全港運動會的八個體育項目。

場內設特色植物和食用植物花園,展出單瓣和重瓣大紅花,部分花徑達18厘米;也有嘉寶果、檸檬香茅、枇杷、羅望子、迷迭香、士多啤梨等常見食用植物。

燈光匯演每晚7時30分和8時30分舉行,歷時十分鐘,會場中心的園林造景結合燈光和音樂效果,賞心悅目。

場內提供二維條碼供市民掃描下載會場地圖、主題花和特色景點等資料。

花展入場券即日至3月22日在康文署轄下各地區康樂事務辦事處發售。市民也可在維園會場入口即場購票,或使用八達通繳費進場。

青年宿舍計劃逐步落實

李家誠副主席(恒基兆業地產有限公司副主席)、蔡李惠莉主席(保良局董事會主席)、各位嘉賓、各位朋友:

今日我非常高興出席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的動土儀式,見證第二個、亦是目前全香港最大規模的青年宿舍項目正式動工。

青年宿舍計劃的概念最早在2011至12年提出。當時政府察悉到一些由非政府機構持有的土地具有一定發展潛力,但基於不同原因未能做到地盡其用。另一方面,我們亦關注到部分在職青年很希望擁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卻欠缺一個可以滿足他們的可行選擇。青年宿舍計劃希望透過善用民間持有的土地資源,以優惠租金為青年人提供實而不華的居住空間,協助他們實踐所想。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恆基兆業地產集團主席李兆基博士向保良局捐出這幅位於元朗馬田壆、超過6,000平方米的土地,讓保良局得以參與青年宿舍計劃。保良局過去數年積極籌備建造工作,克服各種技術挑戰,並成功尋求立法會撥款支持,開展現時最大規模的青年宿舍建築工程,落成後將提供1,680個宿位。我對此項目充滿期待,希望宿舍大樓可以早日落成,讓更多香港青年人有機會擁有自己的居住空間。

我很高興青年宿舍計劃正逐步落實推行,除了今天動土的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外,計劃首個項目、由香港青年協會於大埔興建的青年宿舍即將落成,今年內將開放讓合資格青年人申請入住。此外,東華三院位於上環、香港女童軍總會位於佐敦的項目已獲批撥款進行詳細設計,現正全速進行有關工作。至於由香港青少年發展聯會負責位於旺角以及由聖公會負責位於元朗的項目,前期顧問研究也處於最後階段。政府會繼續與相關機構保持密切聯絡,務求盡快推出單位供青年人租住。

青年發展是本屆政府重點工作之一,我也爭取出席不同場合和活動,與青年人直接交流。我感受到他們對公共政策的關心,同時對個人發展前景充滿期盼。過去一年,特區政府在青年「三業三政」方面落實了多項政策措施,在提供優質教育、裝備青年人創業就業,以及協助青年人向上流動、擴闊視野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舉例而言,我們推出青年共享空間計劃,概念與青年宿舍計劃很接近,就是通過動員社會支持,為青年人提供更多工作空間,協助他們拓展事業、實現理想。保良局早前已開始參與營運其中一個共享空間,而我很高興恆基兆業最近亦已決定參與這計劃,將以象徵式租金提供場地予香港藝術發展局及香港展能藝術會營運,其中分配給香港展能藝術會營運的場地,就是回應我去年11月主持首屆行政長官傷健共融高峰會上一班展能藝術家提出的訴求。我在此對恆基兆業的參與和支持表示感謝。

政府會繼續與各界緊密合作,做好青年發展工作,希望保良局、恆基兆業等扎根香港的機構繼續在支援青年創新創業、提供實習機會、探索多元出路多方面與我們一同努力,為香港年輕一代燃點希望。

最後,我祝願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項目施工順利,宿舍早日落成,迎接一批又一批的青年人入住。多謝大家!

(以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月12保良局李兆基青年綠洲動土禮的演辭)

衞生署致力改善學生心理健康

衞生署回應申訴專員公署有關學童心理健康評估跟進機制的調查報告,指因應報告建議,已落實一系列措施,密切跟進和協助被評估出現心理健康問題的學童。

衞生署轄下12間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為中小學生提供服務,包括周年健康檢查和心理健康評估。學童若出現心理健康問題,會被轉介至健康評估中心、醫院管理局專科診所、學校社工或其他合適機構接受進一步評估或治療。

為提升學生出席率並加強溝通,學生健康服務計劃本年中開始向家長傳送短訊,提醒他們子女即將來臨的檢查預約,並提示缺席家長再預約。2019至20學年開始,該署也會向學校和教育局發放學生周年健康檢查出席率。

學生健康服務也會提升電腦系統,讓個人健康檢查結果和建議能上載互聯網供查閲;衞生署正研究讓家長通過系統,為周年健康檢查進行登記、預約或改期。

跟進轉介個案方面,該署去年在四間學生健康服務中心推出先導計劃,就一些獲轉介至醫管局精神科專科的個案,主動聯繫有關人士以了解其情況。該計劃2019至20學年起,會擴展至所有學生健康服務中心,加強跟進服務。

衞生署表示,健康檢查服務出席率過去七年持續上升,部門致力提升出席率,認真審視各項措施,改善服務。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