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本港再增一宗麻疹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一宗麻疹個案,27歲男患者在潛伏期曾前往日本,目前情況穩定。

男患者上周二發燒,翌日開始出疹,上周四到伊利沙伯醫院急症室求醫,並入院接受治療。

他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在病毒傳染期沒有外遊,但在潛伏期曾前往日本。其家居接觸者沒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至於昨日公布任職航空公司的41歲男患者,防護中心表示,病人在病毒可傳染期間曾乘搭國泰航機來往香港、馬尼拉、新加坡、曼谷。初步調查顯示,他的接觸者暫時沒有出現病徵。

中心仍在調查前日公布涉及三名香港國際機場工作人員的麻疹爆發個案。

中心在機場設立的麻疹疫苗接種站,截至今日中午,共有163人接種疫苗,約200人出席健康講座;中心明日至周五會加強有關接種安排。

市民可瀏覽麻疹專頁,了解更多麻疹資料,查詢可致電 2125 1122。

多項措施鼓勵僱主聘用殘疾人士

Stephen(CareER名譽顧問蕭偉強)、Jasmine(香港賽馬會慈善事務高級經理(復康及醫療)鍾惠敏)、Ferrick(平等機會委員會署理營運總裁朱崇文博士)、Eva(CareER主席周綺華)、Ilex(CareER董事會代表林家強博士)、Walter(CareER創辦人崔宇恆):

我非常高興今天出席這個這麼有意義的活動,能夠與各位面對不同身體障礙的大專生和高學歷的畢業生一同啟動CareER賽馬會「疾風草」職涯發展計劃資訊日。CareER的ER代表Education及Recruitment。E亦可以是Empowerment,empower我們的青年在職場上有很好的發展。我很欣賞今日「疾風草」的主題,很有意義,亦很有詩意,象徵高學歷的畢業生好像堅忍的草遇上狂風仍能屹立不倒,在艱苦的環境中,這些高學歷的殘障朋友們能站起來、站穩迎接挑戰,所以「疾風草」的取材十分好。

目前香港的就業情況十分理想,失業率相當低,只有2.8%,但高學歷的殘疾朋友畢業後就業仍面對很多困難,政府也要努力多下功夫。殘疾朋友學習不容易,完成學業後大家更加要給予他們機會,所以我很珍惜、欣賞及認同任何給予殘疾朋友機會的僱主,特別是那些高學歷的殘疾青年,這是真的造福我們社會,亦真真正正締造一個平等、公義的社會。這應由我們自己做起,無論是大大小小的僱主也能做到。

我十分欣賞CareER的目標,與特區政府鼓勵殘疾人士的政策互相配合。我在擔任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的時候,有一位殘疾朋友在勞福局實習八個月,我不公開她的名字,相信大家也知道,她是中文大學翻譯系的一級榮譽生,是完全失明的一位女生。她嚴重視障,雙手完全沒有觸覺,無法使用凸字而要唇讀,她的會考成績優異,以三科5**成績入讀中大,亦獲得中大獎學金到英國倫敦的UCL(倫敦大學學院)以優異的成績完成社會學碩士課程,這一點也不容易,是一個奇蹟。我希望她能很快找到工作,我也呼籲這間今日在場的機構能很快作出決定。在她跟我實習的八個星期裏,我還記得她的翻譯水平十分高,甚至超過一些政務官同事的水平。她是完全失明、嚴重視障的,她要唇讀時,可以想像是十分困難的。她臨離開時,我問她政府可以做甚麼來幫助你們這些高學歷的畢業同學,她的說話我銘記於心。她說:「局長千萬不要同情我們,只要給予我們機會、尊重我們,讓我們發揮才能。你們不要戴上有色眼鏡以為殘疾人士不懂工作,我們完全可以做到,只是有沒有機會。」有沒有機會要僱主配合,僱主可度身訂造工作,有些工作他們不懂做,但有些工作他們擅長,你便取長捨短,把他們最好的發揮出來。我在她身上學到的一番說話,最重要是給予他們一個公平的平台,讓他們發揮。所以,今天我很感謝Walter和一些有心人,特別是Walter,一個很成功的例子,他籌備及成立了這麼好的服務機構。除了幫助一些身體有缺陷的人外,還有些有特殊教育(SEN)的人,不一定是有殘障的。SEN都是一種很大的挑戰,所以怎樣處理這些特殊的、有困難的,但有學歷同學所面對的挑戰。我希望藉着今日的機會,好好將信息帶出去。殘疾人士並不代表他沒有工作能力,最重要是你給他機會發揮,締造一個環境,empower他,賦權給他,讓他充權在這方面工作。

勞工處有些計劃鼓勵僱主聘請殘疾人士。當然,所講的是聘請一些低學歷人士,即使不是高學歷的殘疾朋友,政府也有責任幫助他們。例如去年9月開始,勞工處一向有計劃幫助殘疾朋友就業,如果僱主聘請有就業困難的殘疾求職者,最高津貼額可高達51,000元,以往是35,000元,津貼期可達九個月。每月津貼可讓僱主委任指導員、讓他有誘因聘請殘疾人士。甚至有一些中小企,僱主難以聘請一個坐輪椅的員工,因為門很小,無法進入洗手間。這也不要緊,政府社會福利署有一個基金可供申請,改裝工作間讓輪椅可進入。另外,視障人士看不見,社會福利署亦有計劃可讓僱主購買大螢幕。政府希望以這一連串措施為僱主提供支援。我們也提供心理輔導給殘疾求職者,因為他們有一些對自己沒有信心。我們會找一些社工提供情緒、心理支援或特別給家人也好,大家可支援他們,在勞工市場站穩陣腳。有些人可能做幾個月工作便離開,我們希望能穩定他的工作。

長話短說,今日這個活動極之有意義,十分多謝主辦機構,多謝賽馬會慈善信托基金長期建立一個關愛共融的社會,特別是你們出錢出力,做很多公益的事。但我們不能單單靠政府,一定要民、商、官三方合作,所以今日這個是民間自發,很有意思。政府有責任,但最緊要是商界有僱主聘請殘疾人士,否則做多少宣傳也沒有用。希望在座廣大的僱主也知道,天生我才必有用,每個人也是人才,只是有沒有一個機會、平台讓他發揮。長話短說,今天我想聽大家分享,Walter 及所有支持這個計劃的朋友,我真的要向你們表示十分崇高的敬意,向你們致敬。因為這是個默默耕云的工作,你們在「疾風草」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在此祝大家身體健康,生活愉快,這個計劃能造就更多殘疾青年成功就業,建立一個真真正正關愛共融、平等的香港,多謝大家!

(以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3月23日出席CareER賽馬會「疾風草」職涯發展計劃開幕典禮暨資訊日致辭全文)

本港新增兩宗麻疹個案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本港新增兩宗麻疹個案,41歲男患者任職航空公司, 另一患者為11個月大女嬰,兩人情況穩定。

男患者上周二發燒並開始出疹,前日到北大嶼山醫院求醫,同日轉送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

防護中心表示,該名男患者與3月15日公布的麻疹個案病人任職同一航空公司,但他報稱兩人沒有直接接觸。

男患者報稱曾接種麻疹疫苗,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病毒傳染期也沒有逗留在本地公眾埸所;他在病毒潛伏期和傳染期曾到日本、泰國、印尼和菲律賓等國家。其家居接觸者沒有出現病徵,正接受醫學監察。

初步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男患者病毒潛伏期和傳染期與昨日公布、涉及三名香港國際機場工作人員的麻疹爆發個案的潛伏期和傳染期重疊。中心正追蹤病人接觸者,包括在相關航班工作的緊密接觸者。

為防止病毒擴散,防護中心今日起在機場設立麻疹疫苗接種站,為於機場工作而沒有免疫力人士接種疫苗。

至於患病的11個月大女嬰,上周六發燒,本周二開始出疹,曾到私家診所就診,周三入住屯門醫院。

中心指,女嬰仍未適合接種麻疹疫苗。初步調查顯示,她於潛伏期內沒有接觸麻疹病人,但曾前往台灣;病毒傳染期間沒有外遊。其家居接觸者近日喉嚨痛但已康復,正接受醫學監察。

中心提醒市民,麻疹傳染性極高,潛伏期可長達7至21日,接種疫苗是預防麻疹最有效方法。市民如計劃前往出現麻疹爆發或高發病率的地方,應先檢視其疫苗接種紀錄和過往醫療紀錄。

市民可瀏覽麻疹專頁,了解更多麻疹資料,查詢可致電 2125 1122。

政府重視本地文化藝術發展

大家好!我很高興今晚與各位一起出席第47屆香港藝術節閉幕演出。首先,我衷心恭賀本屆藝術節再度取得美滿成果。

香港藝術節於1973年開始舉辦,是本港首項大型藝術節活動。每年,藝術節呈獻各式各樣的精彩表演節目,推動香港成為文化藝術之都。過去一個月,香港藝術節為我們帶來共166場演出,當中包括15齣世界首演作品和16齣亞洲首演作品,其間更推出約420項「加料節目」和教育活動,總參與人次超過30萬,售出門票比率更高逾90%。今年有不少國際和本地藝術家匯聚香江,他們來自不同藝術範疇,一起在香港藝術節中獻技,並為區內眾多愛好藝術的朋友帶來豐富的節目,形形色色,傳統與創新兼備。

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本地文化藝術的發展,上月發表的財政預算案建議增撥1億7,600萬元,在未來五年舉辦大型世界級表演藝術節目,以及在香港不同地方轉播部分大型表演。預算案也建議在2019至20年度再向不同藝團,包括香港藝術節協會增加5,400萬元資助,以鼓勵他們創作,豐富香港的文化生活。

近年本港有不少文化項目相繼落成,當中西九文化區是區內數一數二的大規模文化項目,為香港創造一個多姿多彩的文化地帶,同時促進本地藝術界互動、合作和發展。西九文化區內的戲曲中心已於今年1月開幕,其他主要設施亦將陸續投入服務。另外,還有多個重要的文化項目將於未來幾年落成,例如新界東文化中心和文物修復資源中心。我深信隨着本港多個大型文化項目建成啟用,加上政府繼續為本地藝團提供資助,香港的藝文發展定會邁進新的里程。

要協助文化藝術界蓬勃發展,單靠政府的努力並不足夠,社會各界的支持同樣重要。在此,我衷心向曾為本屆藝術節出錢出力的每位人士,以及各大贊助商和支持機構致意。全賴你們的貢獻與支持,香港藝術節才可辦得如此成功。要特別一提的是多年來一直支持香港藝術節的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以及連續七年贊助閉幕演出的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我謹此再向他們致謝。

現在,請大家與我一起舉杯,祝賀第47屆香港藝術節圓滿閉幕!

(以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3月2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出席第47屆香港藝術節閉幕典禮致辭全文)

三機場員工染麻疹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公布三宗麻疹確診個案,兩男一女患者均在機場工作,潛伏期內沒有外遊,目前情況穩定。

防護中心總監黃加慶今日會見傳媒,指三人年齡介乎22至46歲,先後於本月9至15日不適求醫,其後入院接受治療。三人中僅一人曾接種麻疹疫苗。

黃加慶表示,防護中心已知會機場管理局有關個案,並會派員到機場舉辦健康講座,以及追查與患者有緊密接觸的人士如同事,檢查他們是否有麻疹徵狀,以便及早識別未確診個案。三名患者的家居接觸者並沒有病徵。

黃加慶說,目前仍在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待掌握更多資料,才能判斷這幾宗個案是否有關,從而評估往後的情況。

連同這三宗個案,今年至今共確診17宗麻疹。黃加慶指,歐美亞洲多地均爆發麻疹,市民外遊前應先徵詢醫生意見,了解自己是否具有足夠免疫力,如有需要應在出發前兩星期接種疫苗。他呼籲孕婦和未滿一歲幼童不要前往爆發麻疹的地區。

清明掃墓 保持清潔防蚊患

食物環境衞生署提醒拜祭先人的市民保持環境清潔,妥善處理容器,預防蚊蟲滋生。

清明節期間,食環署會加強清潔公眾墳場和骨灰安置所,市民掃墓後應清除積水和垃圾,妥善清理飯盒、飲品罐、膠袋、化寶鐵桶等容器。

掃墓人士也應做好防蚊措施,塗上驅蚊劑和穿長袖衫褲。

為保護大自然環境和防止山火,署方鼓勵市民以鮮花代替香燭拜祭先人。如要燃點香燭冥鏹,需小心並在指定化寶爐或鐵桶內燃燒祭品,確保火種熄滅方離去。

食環署已設立紀念網頁,讓市民隨時在「無盡思念」網站悼念先人。

掃墓人士應盡量利用公共交通工具,並瀏覽運輸署網頁,了解清明節期間的特別交通安排。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