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成立

食物及衞生局宣布成立基層醫療健康辦事處,在決策局層面監察和督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發展。

辦事處將集中發展地區康健中心,以嶄新營運模式促進公私營和醫社合作,因應社區需要和特色,提供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並提高市民對保持健康生活、預防疾病和管理個人健康的意識。

首間地區康健中心預計今年第三季於葵青區投入服務。辦事處會監察中心營運機構表現,並汲取有關經驗,日後在全港18區逐步籌劃設立地區康健中心。

政府確保公營醫療資源用得其所

預算案宣布預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供醫院管理局應付不時之需。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當局會確保資源用得其所。

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說,設立基金只為以策萬全,日後政府財政狀況倘若有變,不能完全應付醫管局按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變動引致的額外情況,該筆預留款項便可運用。

她指,食衞局設恆常機制,例如每月與醫管局舉行例會,醫管局就財政事項定期向食衞局提交報告等,確保醫管局妥善運用政府提供的資源。

她表示,2019至20年度,政府向醫管局的財政撥款合共699億元,較2018至19年度增加8.5%。

醫管局會有連串挽留人手措施,包括調高醫生候召補償定額酬金,料約4,800位醫生受惠;增設資深護師職位,加強夜間護理督導;為持專科資格的註冊護士提供額外增薪點;增加專職醫療人員職位,以改善晉升機會;並持續推行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

醫管局新一年預計增加約190名醫生、820名護士,也可重聘逾百名退休醫護人員。

此外,因應每年流感高峰期醫管局人手更為緊張,陳肇始表示,今年提早於本月開會,討論流感高峰期的應對措施,並會集中應付急症室和內科病房需求。

投放逾二億助運動員體學並重

財政司長長陳茂波宣布向運動員基金、體育總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團體等注資,進一步推動文化體育發展。

陳茂波今日發表財政預算案時指,大部分運動員退役時未滿40歲,必須及早規劃往後的生活,因此,他向香港運動員基金注資2億5,000萬元,增加獎學金鼓勵運動員兼顧訓練和學業,並提高全職運動員退役時可獲的現金獎勵。

陳茂波指,康文署正全面檢討體育資助計劃,在有結果前,他會增撥2,500萬元經常撥款及為期兩年、每年約1,700萬元的額外津貼,提高對60個體育總會的資助,以應付參與海外比賽、代表隊訓練、支援清貧運動員和其他營運支出。

政府又會提供1,500萬元一筆過資助金,用於職員培訓、進修或購置器材、改善辦公室設施等。

換言之,未來兩年增撥予體育總會的資源合共約一億元。陳茂波說,待檢討完成並有具體建議時,政府會按需要提供資源配合。

為豐富市民的藝術文化生活,鞏固香港國際文化大都會的地位,政府會向康文署增撥1億7,600萬元,在未來五年舉辦大型世界級表演藝術節目,並在香港不同地方轉播部分大型表演。該署也會分階段與區議會合作,加強社區藝術活動。

為進一步推動香港的藝術發展,陳茂波建議在2019至20年度再增加約5,400萬元資助,惠及不同藝團、藝術發展局和藝術節協會,以改善員工待遇、鼓勵藝術創作、增加對外文化交流活動等。

他又提出撥款2,000萬元予康文署轄下香港電影資料館,增聘技術人員和添置器材,將電影孤本和電影菲林數碼化,讓下一代有機會認識和欣賞珍貴的香港電影文化遺產。

購置物業 營辦社福設施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發表新一份預算案,宣布撥款200億元,購置用作社福設施的物業項目。政府並會加強安老、康復、兒童和青少年服務,建設關愛社會。

陳茂波表示,該200億元會用於購置60項物業,供營辦130多項社福設施,包括日間幼兒中心、長者鄰舍中心、到校學前康復服務等,預計約86,000人受惠。

他又宣布,獎券基金會撥款約二億元,推行先導計劃,為社福機構提供無線上網服務。此舉可鼓勵社福機構利用科技產品,提升服務。

安老服務方面,未來兩年,政府預計額外提供逾500個安老宿位、300個資助日間護理服務名額。另外,政府推出試驗計劃,為私營安老院舍提供外展服務。有關措施涉及約13億6,000萬元經常開支。

至於康復服務,在新財政年度,政府會增加835個服務名額,購買300個私營殘疾人士院舍宿位,逐步增加服務殘疾人士和自閉症人士的支援中心,並增加服務中心社工和治療師人手,全年經常開支共約2億9,000萬元。

此外,政府會增撥約12億9,800萬元,加強幼兒、兒童和青少年服務,包括由新學年起,在全港460多間中學實行「一校兩社工」,並相應增加督導人手,以提升青少年抗壓能力。

本港社會企業近年穩步發展,預算案宣布增撥1億5,000萬元,支持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持續營運,惠澤弱勢社群。

設立基金 穩定公營醫療資源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預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確保公營醫療服務有穩定資源。政府並向醫院管理局增撥逾七億元經常資助,以提高前線醫護人員士氣,挽留人才。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面對服務需求上升,加上人手和設施局限,公營醫療和支援人員工作壓力日增,政府會為公營醫療系統運作和發展提供足夠資源。

他指,本屆政府以三年為一周期,按人口增長和人口結構變動,逐步增加醫管局經常撥款,以期更有效規劃資源。

考慮到公營醫療的重要性,預算案預留100億元,作為公營醫療撥款穩定基金,有助醫管局面對突發額外開支,應付不時之需。

提高前線醫護人員士氣和挽留人才方面,預算案建議額外向醫管局提供超過七億元經常資助。撥款用於上調醫生當值津貼、醫護人員特別酬金計劃津貼和病房支援人員薪酬;增加資深護師職位,以加強病房夜間服務;增加專職醫療人員職位,以改善晉升前景;增撥資源,以繼續推行特別退休後重聘計劃。

陳茂波宣布額外預留50億元,推動醫管局加快更新或添置醫療設備,包括引進尖端醫療儀器治療癌症和其他專科疾病,以提升醫療質素和效率;又宣布增撥四億元經常資助,供醫管局擴闊藥物名冊。

此外,因應施政報告宣布推行香港基因組計劃,預算案提出撥款約12億元,成立香港基因組中心,推展有關計劃,在未來六年進行四萬至五萬個全基因組測序。

位於葵青區全港首個地區康健中心預計今年第三季投入服務,預算案預留逾1億5,000萬元,作為中心營運費用和人手開支。

陳茂波表示,在2019至20年度,整體政府經常醫療開支預算為806億元,增加10.9%,佔整體經常開支18.3%。

去年624人染愛滋病病毒

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感染愛滋病病毒個案去年新增624宗,較2017年681宗少。自1984年以來,累積感染個案共9,715宗。

防護中心顧問醫生陳志偉今日舉行記者會,回顧本港愛滋病情況。他指,性接觸仍是主要傳播途徑,市民應正確使用安全套,以減低感染風險。倘若感染,需盡早接受專科治理服務。

他表示,愛滋病由愛滋病病毒引致,如沒接受治療,約半數愛滋病病毒感染者會於10年內發病;接受治療則有助預防,並顯著延長生存期。

新增個案中,363人經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138人經異性性接觸感染,三人注射毒品感染,其餘未能確定原因。

去年第四季,愛滋病新增個案37宗,其中19人經同性或雙性性接觸感染,13人經異性性接觸感染。

自1985年以來,愛滋病確診呈報個案共1,996宗。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