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健康

春季溫暖潮濕 宜及早防蚊

食物環境衞生署提醒市民,春季天氣溫暖潮濕,有利蚊子大量繁殖,宜及早採取措施,防止蚊子滋生。

上月全港白紋伊蚊誘蚊產卵器指數與去年12月相同,維持在0.1%,顯示白紋伊蚊滋生情況並不普遍。然而,本港去年錄得29宗本地登革熱個案,鄰近地區登革熱活躍程度也居高不下,加上本港1月異常溫暖,市民不可鬆懈,必須及早做好防蚊工作。

食環署今年分三期進行全港滅蚊運動,第一期本月25日展開,為期四周,會在各區公眾街巿、熟食中心、地盤、街道和後巷等地點加強防蚊。

市民如發現蚊患,可致電1823向政府部門報告。

以市民健康為重 立法禁電子煙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政府詳細考慮各界意見後,認為要以市民健康為重,故建議修例禁止電子煙。

該局昨日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建議禁止進口、製造、銷售、分發、宣傳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

陳肇始今日出席電台節目後向傳媒表示,政府2015年向立法會建議全面禁止電子煙,在聽證會收到不同人士意見。

去年6月,食衞局向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提交有關規管另類吸煙產品的建議,並收到很多市民和團體的意見,醫學界、教育界、家長和很多市民均強烈要求政府全面禁止電子煙。

陳肇始指,當局認為要以市民健康為首要考慮,尤其是青少年健康,因此行政長官在去年施政報告中宣布全面禁止電子煙。

她說,有關法例生效後,市民理應無法再買到電子煙;當局會與警方和海關合作,研究堵塞漏洞。

政府提法案禁電子煙

食物及衞生局今日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建議禁止進口、製造、銷售、分發、宣傳電子煙等另類吸煙產品,法案周五刊憲,下周在立法會首讀。

食物及衞生局副秘書長阮慧賢在記者會上表示,修例以保障市民健康為首要考慮。

修例後,另類吸煙產品在銷售方面有別於傳統煙,目前傳統煙規定不可售予18歲以下人士,也不可在銷售機出售,並須附有健康忠告;但另類吸煙產品則會全面禁售,除非按《藥劑業及毒藥條例》註冊為藥劑製品。

進口方面,傳統煙需要申請牌照和許可證,旅客超出免稅額需支付關稅;但另類吸煙產品日後將禁止進口,過境物品、航空轉運貨物、過境人士可獲豁免;出口則不會禁止。

管有方面,單純管有另類吸煙產品並不違法,但如為了製造、售賣或分發則屬違法。

違例者最高可判罰款五萬元和監禁六個月。

阮慧賢表示,法案如獲立法會通過,可望在刊憲當日起六個月後正式生效。

保障公眾健康 控煙責無旁貸

政府的政策一向是鼓勵市民不要吸煙、抑制煙草的廣泛使用,並減低二手煙對公眾的影響,以保障公眾健康。我們一直以來以多管齊下的方式加強控煙,包括立法、執法、宣傳、教育、提供戒煙服務和徵稅。

經過政府和各界多年努力,15歲及以上人士的吸煙率已由80年代超過20%,大幅降低至現時10%。政府亦已在《邁向2025:香港非傳染病防控策略及行動計劃》訂下目標,期望到2025年把吸煙率進一步減至7.8%。我們亦會參考外國的經驗以研究達致煙草終局的未來路向。

近年,另類吸煙產品越見流行,為我們帶來新的健康風險及挑戰。這些產品往往被包裝成危害較少的替代品;推介手法更針對年輕人和非吸煙者,誘使他們嘗試吸食,甚至轉為吸食傳統捲煙。事實上,這些新型吸煙產品均危害健康和製造「二手煙」,亦未有足夠證據證明能幫助戒煙。反而有研究提出這些新產品會引致使用者同時使用新型吸煙產品及傳統捲煙。市民大眾或會低估這些產品的害處,甚至慢慢重新接受吸煙的形象及相關行為。

有見及此,行政長官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公布會修訂法例,禁止這些另類吸煙產品。今天,食物及衞生局剛向立法會提交《2019年吸煙(公眾衞生)(修訂)條例草案》,以禁止進口、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例如電子煙、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及草本煙),扼要如下︰

禁止進口

我們建議禁止將另類吸煙產品進口香港,包括當作包裹或貨物運入,或由旅客攜帶入境,但過境物品、航空轉運貨物,以及抵達香港國際機場而自抵港後沒有經過出入境檢查的過境人士,均可獲豁免。

禁止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

我們亦建議禁止製造、售賣、分發和宣傳另類吸煙產品。現時法例禁止以「給予」的方式分發傳統煙草產品,包括以換取憑證或作為任何活動或比賽的獎品。我們建議把其禁止的涵蓋範圍擴大至包括另類吸煙產品。此外,鑑於現已禁止煙草廣告,有關的限制也將適用於另類吸煙產品。

另外,我們會訂立條文,明確禁止在禁煙區內使用另類吸煙產品。至於出口方面,我們不會禁止另類吸煙產品的出口,銷售商可隨時輸出這類產品,清理存貨。

社會討論

過去大半年,社會對政府應規管或是全禁這些另類吸煙產品有一番熱烈討論。醫學界、教育界、家長及不少市民擔心容許另類吸煙產品如只在受規限的情況下可以售賣,是不足以保障公眾健康,還會帶來十分負面的影響,尤其對兒童及青少年,故強烈要求政府禁止這些另類吸煙產品的進口、製造、售賣等。

事實上,世界衞生組織收緊了其煙草控制指引。在2016年11月舉行的第七屆《世衞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締約方會議建議其締約成員國考慮採取規管措施,包括禁止電子煙的製造、進口、分銷、售賣和展示,其後在2018年10月舉行的第八屆會議亦進一步針對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提出相同建議。

科學實證

與此同時,國際上越來越多證據顯示電子煙和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均有損健康,並可能引致門戶效應。其中一項由美國國家科學、工程及醫學學院 (National Academies of Sciences,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所進行的最大規模的系統性文獻回顧顯示,有確實的證據證明大部分電子煙產品含有並釋出多種可能有毒的物質,其中一些更可引致細胞受損及癌症。

德國一項有2,186名十年級學生參與的研究發現,吸用電子煙的學生嘗試吸用傳統捲煙的風險高出2.2倍。

美國最近一項研究更證實電子煙對18至30歲的年輕人的門戶效應。在915名從不吸煙的年輕人當中,在18個月期間有47.7%的電子煙使用者及10.2%的非電子煙使用者開始吸用捲煙。

美國食物及藥物管理局在去年9月指出,在2017年有逾200萬名初中和高中學生為電子煙的現時使用者(即過去30天曾經使用)。美國已採取新措施以針對向青少年非法售賣電子煙的情況,包括向非法售賣電子煙產品予未成年人的零售商發出警告信;以及要求主要製造商就如何處理青少年取得和使用其產品的普遍情況提交計劃書。當局亦警告,為針對青少年廣泛使用電子煙的問題,該局或會限制加添味道的電子煙。

至於香港,根據香港大學於2016至2017年進行有關吸煙情況的學校統計調查結果,曾經吸用電子煙和現時吸用電子煙的中一至中六學生的人數分別為29,380(8.7%)和2,770(0.8%)。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進行的一項本地研究更顯示,就曾經使用電子煙的小二至小四學生而言,2017至2018年較2016至2017年增加了55%。

海外研究亦指出,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的焦油量和尼古丁量與傳統捲煙相若。日本一項近期研究指出,一名16歲人士在使用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後,確診患上急性嗜酸粒細胞肺炎(一種急性嚴重肺病,可引致致命的呼吸衰竭)。

儘管仍有待更多研究證明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的門戶效應,一項美國研究探討了日本和瑞士的消費者對iQOS(iQOS是菲利普莫里斯國際研製的加熱非燃燒煙草產品,全寫為 i Quit Ordinary Smoking) 的觀感。研究透過專家訪問、產品和銷售分析,以及進行聚焦小組,所得結論是,iQOS被推銷為先進、高科技和高尚的產品。青少年及年輕人更容易被這類產品定位吸引,而這種手法已引起關注。

該項研究的結果與日本一項縱向研究的結果一致。該項縱向研究訪問了8,240名15至69歲人士,以了解iQOS的現時使用情況,結果發現iQOS的現時使用率在2015至2017年間增加超過十倍(由2015年的0.3%增至2017年的3.6%),尤其是15至19歲人士的現時使用率,已由2015年的0.6%增至2017年的2%。而20至29歲人士的現時使用率,則由2015年的1%增至2017年的5.8%。從不吸煙人士的現時使用率,也由2015年的0.1%增至2017年的1.3%,增加超過十倍。

我們預期今日出爐的條例草案會引起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一些煙草商、販商和吸食另類吸煙產品的市民亦可能會有不同意見。無論如何,保障公眾健康應該是政府的首要考慮,我作為食物及衞生局局長亦責無旁貸。我們必須確保政府多年來控煙工作的成果不致毀於一旦,也必須對新的吸煙產品所帶來的害處防範於未然,尤其是對年輕人和下一代所帶來的影響。

政府會繼續關心吸煙人士的健康,也會投放資源,加強戒煙服務,從而減少他們因吸煙而患上各種致命疾病的機會等。有關戒煙服務詳情,可瀏覽衞生署控煙酒辦公室的網頁

(以上是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2月13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環保署推出桃花回收服務

環境保護署表示,市民和工商機構如要棄置桃花,可考慮運往指定地點回收。此舉可減少園林廢物,推動循環再用。

桃花回收服務下周一至本月25日展開,其間市民和工商機構可把已清除裝飾的桃花運往收集地點。環保署承辦商會把收集所得循環再造,製作園藝覆蓋物、堆肥等產品。

接收市民棄置桃花的地點包括37個指定公眾垃圾收集站、六個位於離島的廢物轉運設施,以及屯門環保園。工商機構方面,接收地點只限於屯門環保園。

凡運送桃花到環保園回收者,不論市民和工商機構,均可獲發電子證書。

查詢可致電回收服務熱線9706 6549。

流感仍活躍 密切監察復課情況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流感個案雖然呈回落趨勢,但仍處於高水平。隨着農曆年假期結束,學校陸續復課,當局會密切監測流感情況。

陳肇始今日出席公開活動後會見傳媒時說,對流感病毒呈陽性反應的樣本比率過去數星期持續下跌,但現時的水平或會維持一段時間。

她呼籲長者、小孩等高危群組保持警覺,注意個人健康,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談及公立醫院的情況,陳肇始說,農曆年假期間急症服務和住院病床使用率並不太高,但假期後部分醫院已超越100%,當局正監察情況。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