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的體育之旅

保齡球、網球、羽毛球等運動是不少人的日常消閒活動,然而,對特殊學校學生來說是新鮮事。為了讓他們能參與多元的體育活動,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在本學年首度為特殊學校推出學校體育推廣計劃,吸引逾50所學校參加。

打保齡體驗嶄新

中度智障的俊權是中學生,他就讀的保良局陳麗玲(百周年)學校參加了體育推廣計劃。該校師生獲康文署安排到荃灣的保齡球場學習這項運動。

「教練教我投球的姿勢,例如手要伸直,腳要彎曲。第一次來學習時,投球沒那麼準,這次打得較好。」

另一學生穎茵表示,保齡球這運動新奇有趣,投球的動作就像繪畫,讓她一試愛上。

香港智障人士體育協會註冊教練李沛強負責教導特殊學校學生打保齡球。他說,為了讓學生掌握箇中技巧,教導的方法別具匠心。

傳授技巧花心思

「我會教他們看待保齡球如蘋果,用手持球時像用牙齒咬着蘋果般,讓他們有這個認知;球道則當作畫紙,教他們運用保齡球和雙手,在這張大畫紙上畫一條直線。」

李沛強認為,只要運用適當方法和說話技巧,特殊學校的學生同樣能掌握運動技巧,讓他們更添自信。

他也會採用特別方法,協助學生記着各式動作;事前了解學生背景,也有助溝通。

「如他喜歡踢足球,便告訴他保齡球只是足球重一點和用手投,引發他們思考,讓他們理解這圓球是會向前滾的,然後再慢慢提升他們投球的準確度,他們便會樂在其中。」

李沛強的另一訣竅,是把一套完整動作分拆為逾百細項,逐一慢慢教授學生,也有不錯效果;香港特殊奧委會的精英運動員便是通過這方式按部就班學習,數年後技術水平已出凡入勝。

投入運動更健康

帶領學生參與保齡球訓練的李麗貞老師說,計劃既可鼓勵特殊學校學生參與運動,強身健體,也提供機會讓他們外出活動,提高適應環境的能力。

「他們或患有自閉症,外出活動讓他們和教練、機構職員互動等,增加與人溝通機會,改善社交技巧。」

學校體育推廣計劃涵蓋逾十種運動,包括長跑、滾球、地板曲棍球、競技體操、藝術體操、羽毛球、乒乓球、雪鞋競走、網球、欖球。

活動包括由教練示範和講解、參觀體育場地和參與活動導賞等,旨在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並鼓勵學生持續參與體育活動,建立健康活躍的生活模式。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