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天冷真的會傷「心」! 這些症狀持續10分鐘恐奪命

寒冬冷風陣陣襲來,陰雨綿綿,驟降的低溫與早晚溫差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增加心肌梗塞的發生機率。藥害救濟基金會特別針對有冠狀動脈疾病(冠心病)、心絞痛及三高等疾病或上述疾病相關家族病史、吸菸和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整理四大護心關鍵招式,避開心臟病發病風險。

勿輕忽胸痛警訊 症狀持續10分鐘快就醫

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胸痛、胸悶是冠心病常見的症狀,而有三高、冠心病等病史、吸菸和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常將頭暈或心悸症狀,視為稀鬆平常,認為這些症狀偶爾發生,吃個藥、休息一下就會好,但危機往往就在此時發生。

提醒有三高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如果出現上述任一症狀,持續發生超過10分鐘,且無法透過藥物或休息得到緩解,應立即請人協助就醫治療,千萬別置之不理,以免發生休克危及生命。

正確用藥降低風險 勿擅自購買、服用

罹患心絞痛的病人可以透過藥品治療,降低血壓或放鬆冠狀動脈,控制病情。醫師會處方開立急救的藥品如硝化甘油舌下錠(sublingual nitroglycerin),作為急性心絞痛發作時緊急使用,平時應隨身攜帶,並依醫囑使用。但服用此藥可能會發生血壓下降、心跳加快等不良反應,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或服用。

控制風險因子 養成健康生活習慣

冠心病除了藥品治療外,控制風險因子也是不可或缺。藥害救濟基金會強調,有三高疾病且正在服藥的人,要規律回診追蹤,按時服藥,控制三高,並定期進行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檢查,遠離疾病威脅。

此外,飲食上要少油少鹽,多蔬果與高纖食物,儘量減少食用含糖類食品,戒菸戒酒、控制體重,都可降低心臟病風險;平日亦宜維持規律運動,避免在天冷時或飯後劇烈運動,若外出運動,特別注意室內外的環境溫度變化及保暖,且保持心理健康也是護心的方式。

長者也要做牙齒矯正? 牙醫師解惑

65歲的林太太掛號門診,主訴想要做假牙。臨床檢查後發現,因為長期缺牙,加上牙周病,導致多顆牙齒歪倒傾斜,牙齒位移,齒列上有多處大小不等的縫隙。因此,建議林太太在做假牙之前,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才能做上假牙。通常長者們聽到要做矯正,內心不免質疑:都那麼老了,還做什麼矯正,浪費錢啦!而且那麼老還能做嗎?做完牙齒會不會掉光光?

老年人牙齒矯正 也有治療牙周病、改善咬合用途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主治醫師林嵐婷指出,相對於小孩或青年族群,中老年人尋求矯正治療,除了美觀問題之外,更多是為了要做假牙,改善咬合,和治療牙周病。

林嵐婷說,牙齒排列不整齊、歪七扭八,或缺牙導致的牙齒傾倒,會造成牙齒清潔困難。牙菌斑、牙結石長期累積下來,除了破壞牙齒,造成蛀牙,更會影響牙周組織的健康,牙齦紅腫發炎、齒槽骨不斷被毒素破壞的結果,就是變成牙周病,牙齒鬆動脫落。透過矯正,將牙齒排列整齊,扶正傾倒的牙齒,可以幫助去除刷牙時刷不到的死角,改善牙周病問題。

矯正後好清潔 假牙用更久

做假牙時,最怕根本沒有足夠的空間可做,再加上牙齒本身根基有問題,做上的假牙勢必不好用。透過矯正,將過度萌發的牙齒壓入,建立適當咬合高度,並將傾倒的牙齒扶正,將牙齒鬆動位移後,造成齒間縫隙都關閉,把牙齒移動到適當位置上,不僅假牙能做得好,做好後也才能維持清潔,讓假牙用得長久。

林嵐婷表示,醫院門診以長者佔大多數,主訴不外乎是牙周病或要做假牙。但往往臨床檢查發現,口內牙齒從年輕時期開始,就因為排列擁擠,造成清潔不易,長期累積下來形成了牙周病,到了中年以後,許多牙齒開始搖動,嚴重者必須拔除。但拔完牙卻未做上假牙,長期缺牙的結果,就是兩側的牙齒歪倒傾斜,對咬的牙齒持續萌出,增加了製作假牙的困難度,也加深了牙周的問題。

因此,在做假牙之前,有時會建議,先接受齒顎矯正跟牙周病的治療,將牙齒重新排列,把做假牙的空間分配好,建立正確的咬合,才能做好假牙,清潔上也才更容易,能將口腔衛生控制好,避免牙周病的持續惡化。

4生活習慣易引起胃食道逆流! 中醫治療成效佳

25歲阿倫從事業務工作,工作壓力大需應酬交際,近日吃飽飯後容易腹脹氣、噯氣呃逆、晚上平躺因胃酸逆流而睡不好,經過中醫師四診合參及辨證論治後,給予半夏瀉心湯等處方治療,現症狀已改善八分,工作上也順利很多。

胃食道逆流 與4生活習慣有關

根據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人口罹患胃食道逆流,並有逐漸年輕化趨向,主要與飲食西化、三餐不定時不定量、生活壓力、熬夜作息不正常等有關。

安南醫院中醫部賴建銘醫師指出,正常消化系統是由口→食道→胃→小腸→大腸所組成,而肝膽胰臟也扮演輔助角色;胃與食道間有一個叫賁門的括約肌,主要調控食物進出,避免胃酸逆流,若賁門過於鬆弛,便容易引發嘔酸水讓胸口灼熱(俗稱火燒心)及有咳嗽等症狀。

中醫治療胃食道逆流 著重在胃氣上逆處理

西醫以胃鏡檢查和制酸劑等胃藥來治療,然而,最近多款胃藥可能含有致癌因子陸續被新聞報導出來,但其實中醫在胃食道逆流的治療上也是具有良好的成效。

賴建銘醫師提及,中醫認為人體消化吸收有賴於脾、胃、肝、膽的和諧運作,一旦這些臟腑功能發生障礙就會導致胃失和降,進而胃氣上逆產生胃食道逆流;因此,除選用有制酸功用的中藥外,更著重在胃氣上逆之原因,從根本治療以和胃清熱、疏肝理氣、降氣化痰等方式來處理。

預防胃食道逆流 三餐定時定量、生活作息是關鍵

賴建銘醫師強調,俗話說「病從口入」很多疾病與腸胃消化功能有關,除了中西醫藥物治療之外,也要向這類患者衛教,避免過度進食辛辣炸烤生冷和不容易消化的食物及三餐要定時定量、勿過飽過飢,適時放鬆身心,盡量能在晚上11點前就寢,最晚勿超過晚上12點,如此才能完全戰勝克服胃食道逆流。

腳底長繭、長雞眼 日本醫師傳授護足保養術

每個人每日都要與鞋子為伍,尤其需要久站、走來走去的行業更是需要一雙好鞋來保護雙腳,但不管怎麼保養,長期穿鞋摩擦之下,都會容易起水泡、長繭、長雞眼。日本皮膚科醫師永井真知子表示,磨腳的原因是肌膚過度壓迫與刺激,若鞋子不合適,可採用鞋墊保護足部,平日也應養成預防腳底痛的護膚習慣。

經常摩擦會使角質層變厚 起水泡、長繭、雞眼

經常走路或運動的人都會有磨腳的問題,基本的是起水泡,也可能是長老繭、雞眼的症狀,這些都是皮膚的角質層變厚所引起。老繭是皮膚表面膨脹的突起,雞眼則是皮膚內部變硬產生的症狀。腳底長了老繭也不太會痛,但若是放著不管,直到皮膚表面無法負荷,就會產生傷口,有可能因為細菌感染而發炎,導致症狀惡化;另一方面,腳底後側或腳趾頭之間也很容易長雞眼,會侵入皮膚內部壓迫到神經引發疼痛。

長老繭或雞眼的原因是骨頭和鞋子反覆壓迫到同一個地方,為了應對受到的刺激皮膚的角質層就會增厚。想要治療老繭或雞眼,可至皮膚科看診,或使用市面上販售的皮膚護理用品,但即使如此也沒辦法馬上痊癒,必須先從預防做起。

預防比治療重要 注意鞋子是否合腳

永井真知子表示:「預防長老繭或雞眼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軟化角質層,若是皮膚太乾燥,角質層會為了要保護身體增厚,可以塗保濕乳液來滋潤肌膚。推薦在洗完澡後按摩容易起水泡的位置,還有,要注意鞋子合不合腳,用力時,有沒有哪個地方特別受到壓迫,必須避免這些外在因素發生。不只是和鞋子接觸的部分,也要注意腳指頭骨頭和骨頭相互碰撞的地方。可以用鞋墊和預防起水泡的保護貼來保護腳。」

同時也要在站立時,檢查雙腳有沒有特別會承受負擔的地方,這也可能是成因之一。

今天馬上做 不容易起繭的手腳護理方法

(1)軟化角質層

讓會不斷摩擦的角質層保持柔軟的狀態,這一點就是關鍵,可以塗上預防乾燥的保濕乳液, 或者在洗完澡按摩都很有效。

(2)保養容易摩擦的地方

起水泡的原因是皮膚受到壓迫和刺激, 除了穿鞋子, 也要找出走路時骨頭和骨頭之間碰撞的位置進行保養。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