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洗腎愈洗身體愈不適? 中醫介入有效緩解

九十歲的李爺爺,因血壓控制不良造成慢性腎臟病,每周開始接受3次的洗腎,從開始洗腎後出現很多不舒服的症狀,經由規則服藥與正確飲食維持腎臟的功能,再由中醫調養重拾好胃口與改善疲累感,現在能開心地與老友出遊。

中醫適度介入 延緩腎衰退

大林慈濟醫院腎臟科蔡任弼主任說,患者按時做血液透析,且透析量能達到標準,理論上不會有什麼不舒服,但有些患者有較大分子清除不佳的結果,長期累積會造成搔癢、抽筋、骨頭疼痛、虛弱的症狀,甚至胃口不佳,造成肌少症而衍生許多後遺症,不妨借助中醫適度介入調養來改善症狀。

洗腎後疲勞、不適 可養氣補血

針對病人洗腎後的疲累感會特別明顯,出現抽筋、皮膚癢、睡眠不佳、骨頭酸痛等問題。大林慈濟醫院中醫部阮膺旭醫師指出,疲累感與脾胃有關係,而皮膚癢則是因為血不足、營養不夠,以致較無法產生滋潤的效果。

依此狀況,可開立養氣補血的藥材,讓食慾變好,吸收也比較好;另外,在居家護理上,可由家屬幫病人按壓穴道,改善體質,如手肘上的曲池穴,和手腕上的合谷穴,可以有止癢、調整脾胃功能。

中、西醫聯手治療 保護腎臟功能

一般人聽到洗腎就覺得是末期的,比較不可逆,就會聽地下電台或是聽親朋好友的介紹去吃些來歷不明的藥物,結果導致腎臟功能持續的損傷,對身體造成許多的副作用。阮膺旭醫師強調,研究發現,固定服用中藥除能改善腎功能,對腎臟也有保護的作用,一般建議腎臟功能不好的病人能夠搭配中藥來配合西醫的治療,可以對腎臟功能的改善有很大的幫助,並減少洗腎出現的不適症狀。

頭皮針+耳針迅速改善鼻過敏 擺脫藥物束縛

針灸擺脫鼻過敏藥物束縛!中西醫整合針灸特別門診楊龍駿醫師表示,過敏一直是多數人普遍認為不可能根治的疾病,強調這是錯誤觀念,其實過敏症狀可以慢慢消除,建議民眾如果藥物治療不甚理想,可用針灸治療減輕症狀,甚至可以擺脫藥物束縛。

過敏病因多 常常從小就開始

過敏是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的結果,楊龍駿醫師表示,生活周遭環境的過敏原,包含花粉、塵螨、動物皮毛等外來刺激,「一般人的免疫系統能適當調節,但對過敏者來說,卻會出現過度反應的狀況,甚至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器官。」其中,過敏性鼻炎最常對溫差過敏,像是冬天「屋內暖、屋外冷」,或夏天「室內涼、室外熱」,進出室內外,若溫差過大就會引起過敏症狀。

楊龍駿醫師指出,大部份過敏問題從小就開始,加上孩子的免疫系統不穩定,只需外界少量刺激就會引起明顯過敏反應,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癢,嚴重甚至引發氣喘。因此,日常生活中,患者常因整天鼻水流不停、鼻涕倒流等需張口呼吸,影響睡眠品質和人際社交關係。

藥物暫時可壓抑 治標復發機率高

針對鼻過敏的治療,無論中西醫都偏重藥物控制,然而長期服藥會有抗藥性而失去藥效。楊龍駿醫師說明,傳統中醫的三伏貼、六伏貼治療,有些人可能效果有限,且每年仍需回診;西醫藥劑有類固醇、抗組織胺、鼻噴劑等,雖然可暫時減輕過敏症狀,卻對於過敏根本治療幫助有限,沒有吃藥又會復發,他強調,「真正解決方法是激發人體的自癒調節能力,而不是一昧用藥物去減輕表象的症狀。」

圖片

頭皮針配合耳針 徹底改善過敏體質

針對鼻過敏治療,楊龍駿醫師是以頭皮針、耳針,完全不採用藥物,藉由刺激自行鑽研的特定穴位,讓特定器官恢復正常功能,徹底改變過敏體質。

「治療後能對外界環境過敏原的刺激反應變小,以後不會再出現過敏現象,即使有也非常輕微。」楊龍駿醫師表示,這種不同於當代的治療方式,一般民眾通常無法理解,但是願意來接受治療者,都瞭解其治療模式,拋開藥物的依賴。

楊龍駿醫師分享,門診一位12歲小男孩,從小不分季節每天鼻塞與流鼻涕,白天頭昏腦脹,上課無法專心,睡眠品質極差,任何抗過敏藥物都無效,所幸經他使用頭皮針、耳針治療,下針完數分鐘內鼻子暢通,後續睡眠品質大幅改善,穩定治療十一次後,天氣寒冷也不再流鼻水、鼻塞、頭昏腦脹,學習成績進步快速。醫師補充,孩子的身體修復能力強,約治療三四次後症狀會明顯改善,大約一個療程就能恢復八九成。

拋開長期藥物依賴 擺脫終生藥物束縛

「過敏體質沒有辦法改變,這是錯誤觀念,症狀是可以慢慢消除進而改變體質的。」楊龍駿醫師說,人們不可能離開周遭複雜的環境,但能調整體質適應各種環境,才不會讓過敏體質影響學習表現與人際關係。鼓勵民眾若是藥物治療不甚理想,盡早使用針灸治療減輕症狀,改善生活品質,甚至擺脫藥物束縛。

腳常常像被電的不自覺抽動? 恐是「不寧腿症候群」惹禍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s syndrome)亦稱為Willis-Ekbom disease,為神經障礙疾病。患者常會出現下肢或身體其他部位的癢、疼痛、蟲爬感或是針刺、被電到等異常感覺,特別於坐下或躺下靜止不動時,尤其晚上會變嚴重,影響患者睡眠,造成白日嗜睡、憂鬱症、注意力不集中等情形。

不寧腿症候群 病因多難診斷

台南市立醫院藥劑科羅惠珍表示,不寧腿症候群依發生原因分為原發性以及續發性。原發性病因認為是與腦部鐵離子不足導致多巴胺路徑功能異常,主要和基因或家族史有關;而續發性病因則與末期腎病變、糖尿病、風濕免疫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缺乏鐵質、葉酸等具相關性,因引起的病因有很多種,所以診斷並不容易。

治療目標為維持正常生活 非藥物治療為首要

羅惠珍說明,不寧腿症候群的治療目標為排除干擾睡眠症狀,減輕肌肉抽痛,維持正常生活型態。非藥物治療則以分散注意力及避免誘發因子為主,如運動、腳部按摩、熱敷及生活調整,可以透過固定就寢時間、睡前不喝咖啡茶等刺激性飲品、睡前四小時內不做劇烈運動,來減少睡眠障礙的因素;倘若嘗試非藥物治療仍然沒有改善,藥物治療就是下一個治療考量。

腳部時常亂動、不舒服 應至神經科治療

不寧腿症候群是一個看似微小,但卻會造成患者生活不便,建議可考慮併用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雙管齊下,改善睡眠品質。羅惠珍提醒,如果有想要亂動腳部、動一動就能暫時緩解不舒服感、到了傍晚或晚上不舒服會顯著惡化、腳不舒服的感覺在靜止時會變得更嚴重,這些症狀就有可能是不寧腿症,建議就診神經科治療。

急性心肌梗塞併發二尖瓣腱索斷裂 葉克膜成功救回一命

冬季是心肌梗塞的好發季節,因天氣轉冷導致血管容易收縮,發生心肌梗塞的機會也較高,尤其是三高族群(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日前一名76歲老翁因急性下腹痛且直冒冷汗至醫院急診,經由急診醫師檢查評估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便會診心臟內科團隊安排心導管手術,術後併發二尖瓣腱索斷裂,緊急啟動心臟內外科團隊聯合會診,為他裝設葉克膜及二尖瓣置換手術救命,目前恢復良好已平安出院在家休養。

急性心肌梗塞 血壓不穩裝設葉克膜救命

恩主公醫院心臟外科陳綱隆醫師表示,76歲老翁有高血壓病史,在急診室因為喘合併低血壓在醫師的評估下接受氣管插管,在心電圖檢查顯示有ST段的上升強烈懷疑急性心肌梗塞,緊急與心臟內科朱景祺醫師安排會診進行心導管手術,在心導管檢查發現右側冠狀動脈阻塞,順利打通右側冠狀動脈後進行支架置放,病人仍因血壓不穩定需裝設葉克膜置放。

肺水腫嚴重 二尖瓣置換手術助脫險

但置放完葉克膜後心臟的恢復並不理想,雖然在利尿劑強力脫水之下,肺水腫的狀況仍一天比一天嚴重,緊急啟動心臟內科;外科會診,安排經食道超音波,發現此次急性心肌梗塞併發二尖瓣腱索斷裂的情形,且心肌梗塞的範圍極大,造成乳突肌壞死合併二尖瓣腱索斷裂,經醫療團隊評估之後,緊急安排二尖瓣置換手術,不但肺水腫快速消退也順利脫離了葉克膜。

心肌梗塞嚴重併發症 二尖瓣腱索斷裂瞬間奪命

陳綱隆醫師指出,二尖瓣腱索斷裂是急性心肌梗塞相當嚴重的併發症,通常是單一冠狀動脈的急性栓塞,心臟的血管來不及產生側枝循環,造成乳突肌的壞死進一步導致二尖瓣索斷裂,緊急手術是唯一治療的方法;因此,平時應該多注意心血管的保健,若有胸痛胸悶及呼吸喘的症狀或有三高的病史,應該定期接受心血管疾病的篩檢,減少心肌梗塞的風險。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