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睫毛倒長狂戳眼,要治療嗎? 眼科醫告訴你有哪些傷害

60歲陳伯伯最近幾個月常覺得左眼有異物感,有時候眼睛還會充血發紅,甚至出現流淚畏光及視力模糊等狀況,原本以為是年紀大了導致眼睛老化,多休息就好,結果情況越來越嚴重,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左眼下方睫毛出現一整排的「睫毛倒插」,經眼瞼手術矯正,才獲得改善。

睫毛倒插原因多 長者較易出現

萬芳醫院眼科主治醫師江明璇表示,年長者發生睫毛倒插的情況十分常見,根據她的觀察,門診約有1至2成的老人家會出現睫毛倒插的問題,發生原因多與年紀增長,導致眼皮鬆弛,眼瞼結構無力而往內翻,造成睫毛生長方向往內長所致。

然而,除了老化以外,造成睫毛倒插的原因很多,像是慢性眼瞼發炎、外傷結疤導致眼瞼結構改變、燒燙傷等,且不分年紀,從幼兒到年長者都有可能得到。

眼睛出現這些不適 當心就是睫毛倒插

江明璇醫師解釋,正常的睫毛是向外生長,若有一根、數根甚至一整排反方向往內,末端碰觸到黑眼球或是兩側的眼白,就是「睫毛倒插」;若眼睛有輕微異物感,刺刺扎扎的感覺,後來出現流眼淚、眼白充血以及分泌物變多,或是嚴重眼睛畏光、視力模糊等,這些都是睫毛倒插所影響。

治療睫毛倒插 眼瞼手術矯正有效改善

江明璇醫師指出,針對只有零星幾根的睫毛倒插,眼科醫師在門診可透過有放大功能的檢查儀器,拔除「不乖乖長好」的睫毛,但拔除睫毛只能暫時緩解症狀,因此可考慮以電燒的方式治療,破壞單個倒插的毛囊。

若是像案例發生一整排睫毛倒插,則會建議進行眼瞼手術矯正,將眼瞼往外翻,改變結構,讓睫毛的生長方向自然朝外,將有效改善倒插情況,且手術當日即可回家休息。

未就醫處理 恐致角膜受傷嚴重

江明璇醫師提醒,若睫毛倒插沒有及時就醫處理,這些倒插到眼球的睫毛就好像掃帚一樣,持續不停地摩擦黑眼球表面,時間一久,可能造成角膜上皮損傷,甚至形成潰瘍,讓治療時間拉得更長,也可能導致角膜混濁或是結疤的後遺症,因此,若眼睛有任何不適,都建議及早就醫治療。

天冷關節腫脹、疼痛? 小心「這病」恐影響生活功能

當天氣轉濕冷時,你也常感到關節腫痛或僵硬的症狀嗎?恐與關節發炎有關!食藥署表示,像是痛風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乾癬性關節炎等都屬於關節炎一種,其中因免疫性系統攻擊自身關節所導致的類風濕性關節炎,又被稱為關節炎之王,若沒有積極治療,嚴重恐造成殘障,不得輕忽嚴重性。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 以女性居多

在台灣約有0.2%人口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又以女性為男性的四倍。食藥署解釋,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成因複雜,多與體質、環境等因素相關,患者會出現像是對稱、多處周邊小關節腫痛、關節晨間僵硬、症狀持續時間超過六週等情況,長期下來會促使關節滑液囊增生、關節積液,且破壞關節及周遭骨頭、軟骨等,直到關節被破壞且變形。

初期症狀不明顯 易找不到病因

食藥署說明,除了關節外,類風濕性關節炎也可以導致像慢性疲倦、憂鬱、全身疼痛等其他病症,甚至可能侵犯皮膚、眼睛、肺臟及心臟等,尤其初期症狀不典型,導致許多病患輾轉看病卻仍找不出病因,最後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所致,一旦病情屬嚴重者,則建議可申請特殊用藥治療。

關節炎病情嚴重者 可申請特殊用藥治療

治療上採以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及傳統型疾病修飾抗風濕病藥物,若使用上述三種藥超過半年以上,症狀仍未好轉,這時可向健保專案申請生物製劑或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食藥署提醒,生物製劑與口服小分子標靶藥物具有誘發B型肝炎及潛伏性肺結核的風險,因此即預先檢測是否有B肝及潛伏性肺結核,必要時也應給予抗B肝病毒及抗結核藥物,才能確保用藥安全。

坐太久,小心! 「大腹翁」、「小腹婆」找上門

許多上班族每天約有1/3時間坐著辦公,即使四肢尚稱勻稱,腹部就是累積不少脂肪,再加上春節長假,因多吃少動,不少民眾發現自己都變成「大腹翁」、「小腹婆」了,不但影響體態,也可能影響健康,令不少人感到困擾。

平均久坐6小時 少動小心大腹翁

根據國健署調查資料顯示,我國國人每日久坐平均時間6小時,若是長時間的久坐且坐姿不良容易彎腰駝背、小腹微凸外,更會導致肩頸僵硬、下背痛等常見的「辦公室症候群」。陳佑昀復健科物理治療師表示,腹部脂肪是身體最先累積的多餘脂肪,也是最容易消除的部位,若長期缺乏運動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很容易養成「大腹翁」、「小腹婆」的惱人體態,其建議民眾可透過全身性有氧運動,達到燃燒脂肪的效果。陳佑昀治療師表示燃脂和健腹運動雙管齊下,才不會讓辛苦練好的腹肌被厚厚的脂肪包住,變成又圓又硬的肚子。

30分鐘起來動一動 適度伸展

其實小腹凸出的原因有很多種,也常是中年民眾長期的困擾,但該如何著手以及消除,又不造成身體的傷害呢?陳佑昀治療師提醒民眾其建議久坐上班族在辦公每30分鐘,民眾可透過辦公室裡的桌椅以及其他小物,適度做一些運動或伸展或固定時間就起來走動,可促進身體多餘熱量的消耗、新陳代謝等效果,將有助健康,及避免變成大「腹」翁。

物理治療師這幾招 用椅子就能動

而陳治療師表示辦公椅是民眾最方便,也是最容易取得的運動好夥伴,可做坐姿交互手碰趾、坐姿上臂畫圓、坐姿交互肘碰膝及坐姿踢腿等運動,讓民眾在自己辦公位置上,也能達到有效運動效果,而民眾在運動時,也可再增加拿礦泉水瓶訓練強度,加速消除脂肪。陳治療師建議每項運動時間均為30秒,休息間隔10秒鐘,運動強度以能自然呼吸、動作流暢為原則。

陳佑昀治療師表示,平坦的小腹需要養成正確的姿勢習慣和日常運動的訓練,並搭配正確的飲食控制,能有效消除小腹凸出的問題,切勿一時求快而傷身。陳佑昀治療師認為多活動有益身體健康的生活概念大家都知道,但一定要確切實際去做,每天多花幾分鐘,就能大大的有效改善身體健康,嘉義中榮醫院關心你的健康。

春天來了!養生做5件事 每天在家「3分鐘」通血氣

驚蟄來臨,春雷初響,萬物復甦,中醫師表示,春季時節適合養肝、吃素、少吃補、預防舊疾、梳頭利血氣。

春天宜早睡早起 不宜過度進補

春天來臨,白天時間更長,日出更早,中醫師章晉瑋表示,肝氣旺於春,一些與肝有關的疾病容易發作,如內分泌系統失調、眼睛乾澀、頭痛、暈眩,因此春天適合養肝,最簡單就是規律早睡早起。春天時,也適合多吃當季綠色養肝好食物,包括綠豆芽、綠花椰菜、毛豆、高麗菜、菠菜等。而肝經起於足、開竅於目,常走路散心看花,也是疏解肝氣、養肝的好方法。

許多人會在冬季進補,然而秋冬養陰、春夏養陽,章醫師指出,春季有舒暢、升發的特點,雖然天氣仍涼,但進補應該減量,因為過度進補容易上火,反而不利於身體健康。

預防舊疾復發 並小心「風邪」乘虛而入

立春後的時節,也是舊疾容易復發的時候,章醫師指出,多年舊疾如肺炎、肝炎、哮喘等,也該在春季時就特別留意,提早預防。

中醫師章晉瑋表示,春季日夜溫差大,時暖時涼,「風邪」容易乘虛而入,像是感冒引起的頭痛、鼻塞、咳嗽、發熱;或是肌肉、關節等痛無定處的表現;也包括皮膚搔癢、皮膚炎等狀況,都屬於風邪的範疇,千萬別忽略保暖工作。

多梳頭通血氣 春季宜茹素、吃甜、辛

「沒事多梳頭。」章醫師說,很多人都不知道梳頭其實是非常好的養生方式,只要花3分鐘,梳個一兩百下,每天梳就能達到很好的養生效果,因為頭部穴位多,春天陽氣萌生,每天梳頭能舒展毛孔,疏通血脈,有利於血氣通行。

章晉瑋醫師比喻,春天就像一日之中的早晨,早上人的胃口較弱,適合吃容易消化的食物,春天也是人體腸胃之氣復甦的時候,身體氣血尚若,吃肉較難消化,因此是個茹素的好時節。

另外,春天適合多吃甜味、辛味,少吃酸,這是因為甜味食品如脾,有助於脾氣健運;辛味食物如薑、蔥、蒜、韭菜,能散發體內風寒邪氣,有助於體內陽氣生發;應避免寒性食物如冬瓜、冰冷飲品,以免阻礙體內陽氣生成。春天花朵盛開,也推薦民眾多喝花草茶、菊花茶、枸杞茶。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