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孩子半夜咳不停 當心是「缺鐵」惹的禍

四歲半的小女孩小真,每天晚上入睡後夜咳連連,咳得厲害時還會大吐特吐。孩子難受、睡不好,白天幼兒園則經常請假,感冒藥吃了好幾個月也不見效,她的父母親聽到她這樣停不下來的咳嗽,更是感到心痛又憂愁不已。

小兒夜咳不少見 原來是缺鐵惹禍

振興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羅玉芳表示,在兒童過敏科門診裡,這樣夜咳的小朋友其實並不少見。常見兒童夜咳的原因,包括了鼻涕倒流,或兒童過敏性氣管發炎等。

經過問診及檢查,小真的身高、體重,都落在生長曲線的50百分位。因為高度懷疑營養不均衡,幫小真抽血檢查時,特別安排了鐵質的測量;果不其然,小真血液中的鐵質和庫存的鐵質,都嚴重地不足,除了原本遺傳的地中海型貧血外,又再加上缺鐵性貧血。

發炎性的缺鐵 恐影響孩子成長發育

羅玉芳醫師解釋,鐵質是所有生物體都需要的營養素,舉凡能量的製造、氧氣的運送、細胞的繁殖、免疫力的調控等,雖然鐵質如此地重要,但鐵質缺乏也是全世界兒童最常見的礦物質缺乏。

若孩子是因為偏食,導致鐵質攝取不足,是單純性的「營養性缺鐵」;但是如果是慢性過敏氣喘的孩子,因為長期處於慢性發炎,身體內鐵質的調控,會轉向抑制鐵質的吸收及應用,形成「發炎性的缺鐵」狀況。

飲食攝取均衡 改善虛弱身體

在給小真的治療上,羅玉芳主治醫師說,除了標準的兒童氣喘用藥外,還包含鐵質的補充,並且鼓勵父母給她的飲食攝取依著「我的健康餐盤」的建議,朝向多樣多色及均衡;很快地,兩三個星期後,小真的夜咳不只越來越輕微,頻率也越來越少,終於露出了如釋重負的久違笑容。

男性比女性不容易酒醉? 五個常見的飲酒迷思

說到酒精,經常在假期約朋友們一起喝酒放鬆,或習慣性的在失眠時小酌一杯入睡,但真的可以長期飲用嗎?根據克里福蘭醫學中心,化學專家Joseph Janesz博士解答常見的酒精迷思:

誤解1:喝酒可以讓你提神

許多人都在疲勞和過度壓力中掙扎,希望假日時透過喝酒以消除疲勞和緩解壓力。Janesz博士說,不論你對酒精的反應為何,酒精是一種大腦的抑制劑,它會干擾大腦的正常運作,起初會通過關閉大腦諸如判斷、情緒等執行功能,讓人們暫時忘掉煩惱,令人興奮,但其他人可能卻經歷了相反的經歷,如困倦、昏睡,甚至沮喪。

誤解2:睡前喝酒有助入睡

正常的睡眠會在淺度、深度階段的睡眠當中循環,Janesz博士說,雖然睡前喝啤酒可以促進入睡,但酒精會減少快速動眼期的睡眠時間(REM),影響你的睡眠,從而導致惡夢和睡眠困難。特別是睡前飲酒喝的越多,反而會加重睡眠的干擾,長期下來難以恢復正常的睡眠模式,最終導致過量飲酒或濫用鎮靜藥物。

誤解3:高山上喝酒可以保持溫暖

Janesz博士說,酒精會使人的皮膚血管擴張,使溫暖的血液從你的核心散發出去,進入你的周圍循環系統,飲酒後可以讓你的皮膚感到溫暖,但這只是暫時性的取暖,酒精越多加速血液循環,從核心散失越多的能量,從根本上降低了人體的核心溫度,讓你的身體不再能為重要器官保持溫暖。

誤解4:啤酒的酒醉效力不及雞尾酒

不論喝下哪一款酒,讓你酒醉的是酒精,而酒精的攝取量才是酒醉的關鍵。Janesz博士說,無論喝的是啤酒還是雞尾酒, 只要相同的酒精量,都會對身體和功能產生相似的影響。

誤解5:男人和女人對酒精的反應相同

喝酒的女性血液中往往會產生較高的酒精濃度, Janesz博士說,男女總體的含水量不同,女性體內的水分少於男性。因此,如果一個體重相同的男人和女人消耗相同數量的酒精,男性的身體可以稀釋更多的酒精,那麼女性血液中的酒精濃度通常會比男性更高,也導致女性較容易醉。

膽固醇過高危害大  九項心血管因素你注意了嗎?

膽固醇過高危害大!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褚柏顯系主任指出,高膽固醇可能造成脂肪肝、嚴重造成腦中風、心肌梗塞等疾病,鼓勵民眾應適當地維持運動,應定期量血壓。若是有家族性的高膽固醇需特別小心,留意中風、心肌梗塞、腳血管阻塞等心血管病變。

總膽固醇正常數值 正常值為200值mg/dL  

膽固醇是一種脂肪物質,負責人體與脂蛋白的結合,人體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重要物質,它是維持生理機能上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主要分為高密度膽固醇(HDL,又稱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LDL,又稱壞膽固醇)。褚柏顯指出,總膽固醇正常值應為200值mg/dL。若是血中總膽固醇濃度超過240mg/dL,則為高血脂。如果總膽固醇超過290mg/dL,或是低密度膽固醇超過190mg/dL,有可能為家族遺傳性高血脂症,恐提高發生血管阻塞的機會。

膽固醇形成原因 遺傳與飲食有關

褚柏顯指出,人體的膽固醇有兩大來源,其中有80%來先天遺傳身體自行合成,20%來從後天飲食中攝取,如果膽固醇高會提高脂肪肝、腦中風、心肌梗塞的危險,其中粥狀硬化的斑塊正是由膽固醇所形成的,若是斑塊阻塞在腦部會變成腦中風,阻塞到心臟會變成心肌梗塞引發猝死。雖然猝死原因多,突發死亡案例不見得都是血管阻塞,但血管阻塞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因此日常預防更顯重要。

九項心血管因素 家族史多注意

至於有沒有什麼徵兆可提早發現或預防?褚柏顯指出,猝死沒有辦法預防的,但是民眾需要留意九項危險因子,諸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抽菸、年紀大、男性明顯、家族史(父親40歲前或者是母親50歲前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肥胖、壓力大這九項正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醫師提到,只要上述的因素控制好,基本上能減少後續的危險因素,若是遺傳性家族性的血脂異常的族群需多加留意,未來發生阻塞機會高,此類族群如有運動中出現胸口或悶痛定要特別警覺。

保持良好習慣 定期量血壓觀察

目前,國健署建議35歲以上進行家醫科的檢查,如果膽固醇有偏高的傾向,一般會先建議飲食控制及衛教生活,若是總膽固醇已超過240 mg/dL,或是低密度膽固醇已超過160 mg/dL,建議用藥物治療。提醒日常應定期量血壓,多留意健康檢查數字,保持身體健康。

爸爸腹部肥胖 體重飆升藏危機

第一次成為父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當爸爸以後怎麼身材就胖了一圈?根據克里夫蘭中心,腹部肥胖潛藏的健康危機,家庭醫學醫師丹·艾倫(Dan Allan)醫師表示,體重飆升迅速,尤其是腹部肥胖是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

肥胖危害多 飲酒過量脂肪累積快

艾倫博士說,腹部的肥胖將提高罹患糖尿病和代謝綜合症的風險。它將增加三酸甘油酯、血糖和發炎症狀,甚至讓荷爾蒙發生變化。雖然可以透過控制碳水化合物,避免加工食品和加糖的飲料可以很大地程度避免體重的增加。但是酒精是許多爸爸們脂肪貢獻的重要因素。

啤酒肚的形成不一定都與喝酒變胖有關,但是過量的飲酒會變肥胖。艾倫博士解釋,酒精容易在腹部堆積脂肪,轉變為內臟脂肪,從而產生炎症並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他提醒不要過量飲用,因為它含有大量的卡路里,對身體相當不利。

甩開肥肚有招 找空擋動起來

艾倫博士說,爸爸們一天當中應該做些運動,只要有任何會流汗或使心跳加快的運動都將有助於預防體重的迅速增加,不一定要規定去健身房。對於新手爸爸來說,為了照護孩子起居,沒有多餘的時間照顧自己,連運動的時間都變少了。他說,現實生活中偶爾給自己一次休息是可以的,假如想要制定一個讓自己身材重返計劃是個好主意,但隨著體重增加的時間越長,你就會越難恢復健康的體重。

他說,雖然生活中肯定會有一些時期可能令你手足無措。現實生活是一團糟,想要規律地飲食和運動並不是那麼地容易。但只要不是從一個星期變成一個月,或者是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動起來就好。

參考資料:

Ditch the Dreaded ‘Dad Bod’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