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腳部也要防曬! 避免黑色素瘤找上身

腿部也要防曬!台灣人超怕陽光,出門也要撐傘、戴口罩,深怕自己會曬黑,不過嚴防紫外線,也能避免皮膚癌找上身。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ACFAS,American College of Foot and Ankle Surgeons)更強調,腿部也要做好防曬,因為發生在腿部皮膚癌存活率相較其他部位較低,不可不慎。

腳部黑色素瘤 存活率較低

美國足踝外科醫師協會指出,黑色素瘤是足部或踝部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比身體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更容易被誤診。發表在《足踝外科雜誌》上的一項研究報告指出,足部或踝部黑色素瘤的總生存率僅為52%,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黑色素瘤患者的85%生存率有很大差距。

然而大部人都會保護好身體其他部位,卻往往忽略了腳部的保護,可能增加罹癌風險。

黑色素瘤長在哪? 注意不尋常的痣

黑色素瘤可能在腳部會腳踝的任何地方發生,甚至是腳趾甲,並且通常表現為看起來不正常的痣或一小部分色素沉著的皮膚。在腳上無痛的患部,尤其是長在腳底,通常不會發現,往往等到病情漸展的後期,腫瘤開始變厚並且發生轉移才可能有所警覺。因此,腳上出現異常的的痣或部分色素沉著的皮膚,應請醫師診斷排除危險情況。

黑色素瘤危險因子 有這些

腳部的黑色素瘤的風險因子,與其他皮膚癌症類似,包含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皮膚暴露過的陽光;家族病史、全身痣數量過多、白種人、藍眼睛或紅頭髮。不過,亞洲人、非裔美國人等皮膚癌風險較低的族群,也可能罹癌。

防曬預防黑色素瘤 早期發現早治療

為防止腳部黑色素瘤,醫師建議腳部最好防曬,並避免曝曬過多陽光。如果發現痣或皮膚色素沉澱異常,請立即求助醫師檢查,早期發現和治療可以提高治療機會。

參考資料:

Protect Your Feet from the Sun

你還在餓肚子減肥嗎? 6項減肥迷思讓你瘦不了

你是否嘗試減肥卻一無所獲?可能是用錯方式減肥了!根據克里夫蘭醫學中心,六位營養師解答常見的減肥迷思:

誤區1:減肥不能吃碳水化合物

健康的飲食不能沒有碳水化合物。Andrea Dunn指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例如蔬菜、豆類、水果和全穀類等都是健康飲食方式的基礎。

誤區2:只算卡路里,吃什麼都沒關係

Kristin Kirkpatrick博士說,只計算卡路里不考慮飲食的內容與質量,身體健康將受到影響。關鍵是要維持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堅持營養豐富的飲食,保持血糖穩定才不會使胰島素和血糖波動太快,阻止你暴飲暴食。

誤區3:想減肥必須挨餓

節食的首要原則是:不挨餓!許多人認為減肥意味著不吃飯,整天感到飢餓,但這樣會更加煩躁與沮喪,最終減肥失敗並恢復體重。Anna Taylor說,如果在飢餓時,身體會藉由減慢新陳代謝來保持燃料,甚至身體太餓開始大吃喝。真的肚子餓時,可適量吃些健康的零食,補充良好的蛋白質,為長期的減肥做好準備,心情也會更好。

誤解4:減肥不敢多吃油

為了減肥不吃油和脂肪嗎?事實上脂肪是維持人體運作很重要的物質。研究發現,含有健康脂肪的食物不會使你發胖,它們實際上可以加快新陳代謝並幫助減輕體重。

Brigid Titgemeier建議選用健康的脂肪,例如酪梨、橄欖油、亞麻籽、大麻籽、核桃、鮭魚來減輕體重,進食後感到滿足,並降低發炎指數。

誤解5:無麩質是減肥的方案

Jennifer Willoughby說,無麩質商品的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更高,長期下來反而會導致體重增加。

不過,對於患有乳糜瀉的這些自體免疫疾病的人,無麩質飲食在醫學上是必需的,如果使用適當的未經加工的完整食物確實能讓體重下降。但是不應將此作為減肥策略,儘管無麩質食品纖維含量低,也因為無法達到飽足感,可能最終會暴飲暴食。

誤解6:好吃的食物對都是有害的

很多人認為健康食品味道一定平淡無味,加工含糖和脂肪食品風味更好,Julia Zumpano說,覺得健康食品味道不佳的人只是不知道如何製備它們來增強其天然風味。

他建議透過自行準備餐點,從天然食材中獲得食材本身的風味,一旦開始吃更多的天然食品,味蕾開始品味到果實的微妙甜味、酸果和柑橘的酸味。在製作過程中透過添加一些大蒜、洋蔥、辣椒、薑黃、薑、堅果、花生、芝麻、杏仁、亞麻籽、南瓜籽等種子油等增強健康飲食的美味。

參考資料:

6 Worst Myths You’ve Ever Heard About Weight Loss

皮膚出現紅疹且起水泡? 小心是類天皰瘡惹禍

90逾歲嬤皮膚紅疹不以為意 竟是類天皰瘡導致

一名高齡90幾歲阿嬤,本身有高血壓及失智症病史,近兩個月來身上出現紅疹且會不時泛癢,起初不以為意,直到開始大量出現水泡後才緊急就醫檢查,確診為類天皰瘡,所幸經治療後,目前病情已逐漸好轉。

類天皰瘡 典型症狀一次看懂

類天皰瘡成因不明,可能與基因、環境、藥物等有關,屬於自體免疫性的水泡病,多誘發於患者胯下、腋下、胸口、大腿等處,會出現蕁麻疹樣的紅斑及水泡症狀表現。臺中醫院皮膚科吳家華醫師表示,主要因免疫系統錯亂時,因此攻擊皮膚間的黏著分子,導致表皮與真皮分離,促使出現水泡;雖類天皰瘡沒有立即的生命危險,但一旦侵犯的體表面積過大,甚至造成大範圍的皮膚缺損,就可能埋下引發感染及敗血症的風險,因此仍須即時接受診斷。

治療類天皰瘡 口服免疫抑制劑助緩解症狀

吳家華醫師進一步說明,類天皰瘡多好發於六十歲以上年齡層,又以中風病史、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患者為高危險族群,臨床上有部分患者起初只有紅斑,未有水泡產生,因此必須持續追蹤觀察才有利診斷,治療上通常採以口服免疫抑制劑,雖無法根治,但多數患者仍可獲得良好控制。

皮膚紅疹又長水泡 應盡快就醫檢查

此外,考量部分患者臥床及行動不便,接受檢查時也可考慮先抽血檢查,除非患者無法經由抽血檢查得知結果,最終還是得進行皮膚切片檢查才能確診;吳家華醫師強調,若皮膚有出現搔癢的紅疹且身上逐漸有多處水泡產生時可別大意,除了避免抓破導致感染,必要時仍需盡快就醫檢查,若確診,就能早期治療就能早期獲得控制。

憂鬱症好了又復發? 「正念認知治療」助減壓

「正念」(mindfulness)是防止憂鬱、焦慮復發的有效療法,廣泛地運用在心理、職場、教育等各種不同領域。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正念認知治療團體」,成員參加完正念團體後憂鬱、焦慮症狀獲得顯著改善,生活品質也顯著提升。

正念防治憂鬱症 培養抗壓力

草屯療養院「正念認知治療團體」帶領人許嘉宏心理師表示,「正念」是一種「有意識的將注意力帶到當下,且不帶批判地觀照當下」的態度。

以正念為基礎的助人方法,可以運用在憂鬱與焦慮性疾患、物質濫用、飲食障礙等多種身心疾病。許嘉宏心理師說明正念認知治療以團體治療的方式進行,透過連續八周課程,配合回家練習,成員可以培育出面對壓力的「抗壓力」,面對憂鬱情緒、負面思考的「覺察力」,以及知道怎麼做對自己最好的「自我照顧力」,達成預防憂鬱症復發的能力。

正念認知治療 改善憂鬱情緒惡性循環

許嘉宏心理師指出,從臨床研究中發現,第一次憂鬱症發作康復後,有一半的人會經歷第二次發作,兩次以上憂鬱症發作的患者70~80%可能再度復發;憂鬱症的復發會帶給病人相當大的情緒困擾與生活損失,「正念認知治療」有助病人提升對負面情緒與想法的覺察和處理能力,改善憂鬱情緒與負面想法之間的惡性循環。

防憂鬱症復發 持續正念認知治療效果佳

草屯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林俊媛醫師說,從草屯療養院過去三年所開辦的五梯次的正念認知治療團體分析,81%的成員憂鬱等級明顯下降;另外一群成員,在團體後三個月的追蹤發現,原本屬於輕度到中度憂鬱的成員,參加完團體後憂鬱程度全數下降到正常範圍,與一般人無異;團體結束後三個月的追蹤也發現,80%成員憂鬱程度仍維持在正常範圍,沒有因為團體結束後而惡化,反映出「正念認知治療」有預防憂鬱症復發的效果。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