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產後骨盆腔鬆弛 針灸輔助復位有助紓緩

懷孕時骨盆腔不僅會產生變化,尤其生產過程也很容易對骨盆腔造成傷害。衛福部台中醫院中醫科醫師江科郁指出,以自然產而言,胎兒隨子宮收縮而下壓,會拉扯產道周圍的肌肉、韌帶,一直到撐開恥骨,因此胎兒大小、生產方式等因素不同,都會埋下對骨盆傷害的危險因子,加上早期骨盆鬆弛不會有明顯症狀,但後續可能容易腰酸背痛,或有下肢酸軟無力等症狀。

35歲女膝蓋慢性疼痛 懷孕期間更加劇症狀 

一名35歲陳小姐,過去因膝蓋慢性疼痛曾接受兩次手術,但仍無法治根,甚至懷孕期間右腳髖關節緊繃且無法彎腰,因此趁生產之際,想藉由坊間產後骨盆調整束腹帶舒緩不適感,也希望幫助恢復苗挑身材,沒想到四個月後仍未改善,直到生產完後,接受中醫治療,終於順利改善症狀。

針灸輔助骨盆復位 鬆解緊繃肌肉調整骨骼

江科郁醫師解釋,中醫針灸輔助骨盆復位就是先透過骨盆腔骨骼位置的觸診,檢查骨盆外擴歪斜的程度,再藉由施以針灸鬆解肌肉緊繃點,以減輕下背部肌肉拉扯緊繃的腰酸背痛,最後在精確定位技術,以專業手法輔助儀器調整骨骼,順利將歪斜的骨盆復位。

骨盆治療後搭配運動 有助加速恢復骨盆腔

其實產後的骨盆鬆弛,會在兩個月內慢慢恢復,這時媽媽們可以在骨盆治療校正後,搭配束腹帶及凱格爾運動、橋式運動等方式,加速恢復骨盆腔、臀部及腰部肌群彈性。江科郁醫師強調,若能持續運動訓練盆腔肌群,也能有助於維持正確骨架位置。

疼痛原因百百種 真正主因恐與你所想的不一樣

小福是一位搬家公司員工,因為工作時間關係,常需要搬重物,某日騎車上班時,發生車禍,當下是只有左手一些小擦傷,但是幾天後覺得下背有點緊,甚至感覺到痛,到衛福部新營醫院看診。

以為擦撞疼痛 卻是脊椎壓迫

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陳秉澤主任先用超音波檢查小福腹部內器官有無受傷,超音波檢查無異狀,因此,陳秉澤主任又幫小福排了脊椎X光,發現小福的第一到第三腰椎皆有嚴重的壓迫,只是以前並沒有症狀,這次可能因為車禍引發身體疼痛感,由於小福不考慮到神經外科接受手術,因此在與病人溝通下,使用超音波導引打腰椎小關節面注射,術後病人覺得疼痛減緩不少。

長期久坐背痛 當心胰臟癌併囊腫

另一名財務高階經理的小靜,因上班長期久坐,最近有背痛的症狀,小靜一直覺得只是單純肌肉僵硬或者是肌肉拉傷,因此找精油按壓師傅按壓,只是一個月過去了,感覺背痛狀況越來越嚴重,而且還有點食慾不振,趕緊到醫院檢查,卻發現是胰臟炎併發假性囊腫,可能是因過去小靜常應酬喝大量酒所造成,因囊腫大於6公分,安排小靜住院接受手術治療。

男性注意!尿不乾淨、頻尿長達2個月 恐是「前列腺肥大」

前列腺肥大多發生於45歲以上男性,患者會因前列腺壓迫膀胱頸導致排尿不順暢。大里仁愛醫院泌尿科劉緯陽醫師解釋,許多男性因不了解疾病特性加上礙於面子,反而尋求偏方或購買保健食品服用,但往往不見效也可能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若出現症狀長達2個月都未改善,建議應盡快就醫檢查。

常尿不乾淨或頻尿 恐是前列腺肥大惹禍

下泌尿道排尿症狀可分為阻塞型以及刺激型,前者會出現小便遲緩、站很久、尿不乾淨等現象,後者則有頻尿、夜尿和急尿等困擾。劉緯陽醫師提及,當症狀嚴重時就可能會因尿渚留使得膀胱尿液逆流到腎臟,導致引發腎水腫影響腎功能。

甲型阻斷劑治療 有助於改善解尿症狀

治療上,若僅為初期的解尿症狀,服用甲型阻斷劑就能有效舒緩,目前多篇醫學研究報告也證實,患者若能儘早服用甲型阻斷劑治療,不僅能改善排尿症狀,也可藉此改善膀胱血液循環而避免早期退化,除非尿渚留已使得膀胱尿液逆流到腎臟,這時就得需透過內視鏡前列腺肥大刮除手術治療。

平時應避免憋尿 尿越久反更難解

因此,若為工作形態需要長時間憋尿者,都屬於高危險族群,應儘早接受藥物治療。劉緯陽醫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平時若有尿意出現時,也應避免憋尿,若憋尿越久反而更容易解不出來,飲食上則應避免飲酒過量,可多攝取南瓜子、蕃茄等蔬果,達到保健效果。

爬樓梯膝蓋痛 淺談退化性膝關節炎中醫治療

在日常的診間中常常會遇到膝蓋不舒服的患者,抱怨著在上下樓梯時膝蓋便會疼痛,或是出外上廁所蹲下跟站立時有困難等等,經過檢查後常常發現是退化性膝關節炎的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冠宇指出,在膝蓋的使用過程中,隨著老化等因素會造成關節內部的軟骨會有所磨損,此時緩衝、潤滑的功能便會變差,而有著上述相關的症狀,這就是退化性膝關節炎。

退化性膝關節炎治療 可考慮中藥、針灸、傷科治療

臨床上退化性膝關節炎在現代醫學方面可以選擇服用藥物、復健治療、注射療法或是手術治療來處理,在中醫來說則是可以考慮服用中藥、針灸治療或是傷科手法調整結構等方式。除此之外,相關的衛教像是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以及肌力訓練的活動也很重要。

陳冠宇說,就中醫傷科以結構處理的角度來看膝蓋的問題,其實膝蓋是連接大腿及小腿的中繼點,就像是一條繩子的中點,產生問題往往是因為上段或下段的大腿、小腿發生不正確的扭轉,使膝蓋張力過大,久了就有活動不利甚至變形、退化的情況。

我們可利用針灸、傷科手法來鬆解緊繃的肌肉,理順筋膜,配合中藥的治療常常有很好的療效,很多曾被診斷需要開刀的患者在經過中醫相關的治療後,都能夠恢復日常生活機能,不需要開刀。

膝蓋開刀前 可考慮看中醫

陳冠宇說,有膝蓋問題,在開刀之前,可以考慮來中醫看診治療,說不定可以免挨一刀又省下金錢花費及術後復健的時間。在開刀之後如果仍有不舒服的症狀也可以配合中醫治療,減少恢復的時間,也取得更好的療效。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