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男性乳癌怎麼自我發現? 醫師告訴你異常狀況

67歲L先生,4、5個月前在右側乳房摸到一個小硬塊,自認發炎引起,過幾天就好了,但硬塊卻越來越大。經外科醫師問診及觸診,右側乳頭及乳暈下方有一個界線清楚、略有彈性的腫瘤,未見乳頭凹陷或分泌物,高度懷疑是乳癌,但又無法排除是男性女乳症;經切片檢查後,證實為乳癌!

男性乳癌 預後存活率不如女性

樂生療養院一般外科主任王志堂說明,乳癌的發生率都是隨著年紀增長而增加,雖男性乳癌占所有乳癌的比率不到1%,卻因鮮少而忽略,等到出血或流膿才接受治療;男性乳癌的發生時間比女性乳癌晚5-10年,預後及5年與10年存活率都不如女性。

男性乳癌危險因子 這些因素要注意

此外,男性另一側發生乳癌的機會或得到第二種癌症的機會也較大。王志堂主任表示,因男性乳腺組織少,一旦發生乳癌,易侵犯周圍組織或淋巴轉移。罹癌與家族史、遺傳基因,或導致體內雌激素與雄性素比例改變的自身疾病或癌症有關,如服用雌性素、肝功能異常、肝硬化、甲狀腺疾病、肥胖、吸食大麻、飲酒過量、克氏症候群、隱睪症、睪丸炎等。

治療男性乳癌 手法與女性乳癌相似

藉由乳房超音波或乳房攝影進行影像診斷,懷疑惡性腫瘤以切片檢查,同時評估荷爾蒙受體ER、PR及 HER2的狀態;王志堂醫師認為,男性乳癌含荷爾蒙受體(ER、PR)的比例較高,如荷爾蒙受體為陽性,手術後可以採用抑制荷爾蒙藥物—泰莫西芬(Tamoxifin)為輔助性治療。男女性乳癌治療手法相似,以手術切除及腋下淋巴清除,輔以電療、內分泌、化學或抗-HER2治療。

男性乳房自我檢查 出現異狀應盡快就醫

針對男性乳房自我檢查,王志堂醫師解釋,單側乳房有不痛的腫塊,腫塊較扎實偏硬、固定、不易移動,且常偏離乳頭與乳暈中心點;嚴重時,腫塊上方皮膚凹陷,乳頭會有血樣分泌物,甚至腋下可觸摸到腫大的淋巴結。

外用皮膚藥 用對4項使用方法

清明節已過,夏天的腳步更近了,民眾出外踏青好時節已到來!但隨著氣溫逐漸上升,悶濕的空氣、茂密旺盛的草木,部分民眾常在這個季節受皮膚搔癢的困擾。你有自行購買藥膏緩解皮膚搔癢的習慣嗎?食藥署提醒,引發皮膚搔癢的原因很多,建議民眾諮詢藥師選擇適合的藥品,如擦藥二至三天,症狀仍未改善時,應儘快就醫,請醫師診療。

使用外用藥 注意4項使用方法

食藥署呼籲,使用外用藥應注意下列事項:

一、瞭解用途:

常見止癢藥膏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及抗組織胺等,須依自身症狀及產生原因來區分適合的用藥,例如蚊蟲引起的搔癢,可使用含抗組織胺或類固醇的藥物;為黴菌感染時,則須選用含抗黴菌劑的藥物,才可徹底殺死黴菌。建議選用前清楚向醫藥人員說明症狀。

二、選用劑型:

身體各部位的表皮角質層厚度不同,吸收程度也不同,為讓藥物在角質增厚處、易流汗處、毛髮較濃密處或大面積部位能完全發揮藥效,外用製劑有依不同的油/水比例製作出不同劑型(例如軟膏、乳膏及凝膠等)產品可供選擇使用。

三、使用方法:

使用前務必先詳讀藥品的使用說明書,並注意貯存方式及效期。正確塗抹藥膏的方式,請先洗淨雙手,保持患部乾燥,依照使用頻次,薄薄塗抹一層即可,擠出或倒出過多的藥劑應丟棄,不可再抹回容器以免汙染藥品,也不建議自行分裝小盒,以免變質。

四、不要任意拿以前用剩的藥、或是別人的藥來亂擦

以免症狀還沒得到緩解,而使病情惡化、引發感染等更嚴重的問題。最安全的用藥方式是交由專業的醫藥人員進行評估,並且遵從醫囑及配合醫師、藥師或藥劑生指示,正確的使用藥品。

食藥署提醒民眾,皮膚搔癢的原因不盡相同,建議民眾可向醫師或向鄰近社區藥局藥師諮詢,適當使用,就能兼顧治療效果與用藥安全,以早日揮別皮膚搔癢問題。

漏尿、頻尿好困擾 坐了這張椅子竟好轉?

32歲的小翠,在生完小孩之後突然開始半夜會起床上廁所,原本都一覺到天亮的她,睡到一半都會被尿意激醒,每晚至少都要起床2次,雖然在臨床上還未到夜尿的標準,但起床後就很難睡回去的小翠,睡眠品質大受影響,連帶上班都精神不濟。後來經人推薦去嘗試了體外磁波儀,2次療程夜尿次數就少一半,6次完整療程後便可一覺到天亮。

骨盆底肌支撐腹腔壓力 失能造成失禁

骨盆底肌是人體骨盆腔中重要的一塊肌肉,從恥骨至尾椎,支撐著腹腔內臟7成的壓力,又經過尿道、陰道、直腸,一旦失能就會出現頻尿、漏尿的狀況。擁有醫美專業資歷十年以上的醫美診所院長楊勝君醫師指出,長期久坐不運動造成腹壓增加,或女性停經荷爾蒙改變、懷孕壓迫,都會影響骨盆底肌,加上老化也會使組織鬆弛,當肌肉力道不足時,很容易憋不住尿意。

一般白天上廁所超過8次、夜間2次,醫學上就定義為頻尿;漏尿則可能因為打噴嚏、咳嗽、用力搬重物等,造成小便失禁。楊勝君醫師解釋,雖然男性也會因為老化出現骨盆底肌弱化,但女性因先天結構及荷爾蒙影響,比例上多過於男性,尤其產後婦女、停經婦女機率更高。

每日5回持續60天有成果 凱格爾運動易遺忘

凱格爾運動對於強化骨盆底肌確實有幫助,需每天規律進行4至5回,且每次收縮5至10秒,持續1個月會有改善,若能持續8至10周,大概可以改善7成。不過楊勝君醫師表示,每天都要記得且持續60天,很多人都會忘記或想到才做,效果因而不彰。

開刀風險高意願低 非侵入體外磁波儀滿意度佳

目前針對停經婦女的治療,可給予雌激素藥膏,使平滑肌黏膜增生;若極重度患者則會建議尿道懸吊手術;楊勝君醫師說明,提到開刀患者意願都會不高,傳統還有電療刺激術,須將貼片置於陰道或肛門,且療程需要10至20次,作用較淺層;近年則有較新的非侵入式體外磁波儀,利用磁場高強度聚焦磁能,28分鐘內刺激肌肉收縮12000次,功效超過電療或自主訓練。

根據研究指出,95%的患者可以有效的改善生活品質,因非侵入式,穿著輕薄褲子坐在椅子上即可進行,患者接受治療意願也大幅提升。不過楊勝君醫師提醒,生活習慣及飲食還是要配合調整,方能使治療成果維持更久。他也透露額外好處,因骨盆底肌強化後,會使周邊血液循環變好,還能順便幫性生活加分。

天天做愛提高受孕率? 不孕症醫師:錯誤迷思

隨著社會型態改變,台灣正式步入少子化時代!過去動輒每年40萬名新生兒出生的盛況早已不再,根據2020年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新生兒人數僅約16萬名,創下十年來新低數字。不孕症醫師表示,造成國人生育率降低的原因,除了沒有生育意願外,還有部分是有生子計畫,但卻生不出來。

一個月受孕率僅8% 天天行房無實際提升效果

台北中山醫院副院長暨生殖中心負責人李世明醫師表示,胚胎的形成是一個精子及一個卵子的結合,過去不孕門診中,曾遇過一對夫妻在行房紀錄表上打了滿滿的勾,希望能藉由增加行房次數來提高受孕機率,但事實上每天行房未能有效提高受孕率,即便是正常生育能力的夫妻,每個月成功受孕率也僅有8%。

女性排卵日最容易受孕 男性24小時內精蟲品質佳

至於哪一天是受孕機率的最高峰?李世明醫師說明,女性每個月排出的卵子僅能存活兩天,即排卵日當天與前一天,這兩日也是受孕率最高峰的時候。而多數女性會透過計算生理週期,來推斷自己的排卵日及危險期,希望在這期間成功受孕,但因每位女性的月經週期不同,故排卵日不同,即便透過手機APP測量也不太準,較精準的方式,可以使用排卵測試劑來檢測排卵日。

除此之外,臨床上也有不少男性,為了增加太太的懷孕率而禁慾多天,想要累積更多的精液量,希望提供受孕成功率。李世明醫師說,其實這也是臨床常見的迷思,由於精蟲的染色體容易受傷,禁慾多天雖能累積較多的精蟲數量,但也容易提高精蟲脆裂的機會,而且精蟲品質也較差,因此受孕成功率並不會提高,反而是24小時內的精蟲最新鮮、品質最好,而且活動力也較佳。

懷孕為夫妻雙方共同責任 若不孕建議尋求專業諮詢

李世明醫師提醒,懷孕是夫妻雙方的事,成功受孕的條件,除了女方能順利排卵、輸卵管要通、子宮內膜要厚,男方精子品質要好之外,上述提到的時機也是重點。另外,若夫妻在未採避孕措施且有規律的性生活下,12個月內未能順利懷孕,就建議應該尋求不孕症諮詢,找出不孕的原因,再評估是否透過人工受孕或試管嬰兒的方式進行治療。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