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小兒感冒旺季 小心腦炎找上身

最近是流感盛行季節,不少兒童都因感冒,到院治療,日前一位2歲的女童,因持續發燒、嘔吐、嗜睡等症狀,到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求診。收治病例的兒童神經科醫師張鈺孜表示,經檢查發現,女童罹患的是腦炎,經過10天住院,順利返家照護。

提醒家長,有類似症狀不可輕忽,因為腦炎可能會有後遺症,嚴重有致命機會。 據了解,這名2歲兒童除了有感冒症狀,同時右邊肢體無力,活動力變差,因此,醫師懷疑是腦炎。

腦炎是中樞神經系統發炎,可能是廣泛性或局部性,有時腦炎會和腦膜炎合併存在,被稱為腦膜腦炎。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嗜睡、疲倦、神智不清,嚴重點會出現痙攣、幻覺、肢體無力、記憶力消退、注意力不集中、昏迷等症狀。

幼兒還可能會出現食慾不佳、躁動不安的狀況。 常見的腦炎傳染途徑,多是直接接觸病患的鼻喉分泌物,像是在密閉空間打噴嚏、咳嗽或接觸到病患的糞尿排泄物等。目前腦炎大部分為病毒性腦炎,常見的有單純皰疹病毒、日本腦炎病毒、腸病毒、克沙奇病毒、小兒麻痺病毒和伊科病毒。

一旦感染腦炎或腦膜炎,會使顱內壓升高,破壞腦部,可能有生命危險。 張鈺孜說,病人的痊癒狀況,會因個別病因、病灶、發病時的昏迷指數和恢復意識時間,而有所不同。短則一天可恢復,長則須一年半載,少數如泡疹性腦炎,或發病時合併頑固性抽搐昏迷很久的病人,常無法恢復。多數的非細菌性腦膜炎,在支持療法後,預後都不錯;少數會留下後遺症,如記憶力衰退、認知功能下降、發展遲緩、睡眠障礙、行為異常和癲癇等。

 

脂肪人還是肉鬆人? 一秒立知!

一名產後婦女,懷孕時胖了14公斤,由54增加到68公斤,產後三個月體重約60公斤,好不容易在產後七個月時,已回到懷孕前的體重,但覺得看起來還是比懷孕前臃腫,所以開始更嚴厲的減肥法,此時卻發現常有頭重腳輕等現象,就醫檢查後才發現,新手媽媽的體脂肪約百分之15,而且有低血壓。減肥減過頭又對健康資訊不夠了解,新手媽媽賠上健康。

開業醫美診所院長鍾金源表示,懷孕婦女的孕期,普遍會增加12到26公斤,其中還包含嬰兒的體重、羊水等,而案例中的新手媽媽還在標準平均值內。而懷孕婦女要控制體重,首要工作就是紀錄懷孕前、產前、產後的體重變化,就可知道是孕婦本身的體脂肪增加,還是體重都轉化成供給嬰兒的營養了。

一般而言,若懷孕婦女只有腹部變大,四肢的變化不大,那麼就是營養都給嬰兒;而倘若孕婦整個人看起來大了一號,那麼就是準媽媽的脂肪層變厚了。

鍾金源院長進一步說明,許多產後婦女搞不清楚到底自己是真的肥胖還是肉垮,以為看起來臃腫,就是脂肪太多、不夠瘦!其實,不論產後婦女或是一般民眾,只需要一秒就知道自己是脂肪人還是肉鬆人:用手掐住你自認為身體最肥胖處,如大腿內側、肚皮、腰部等,若是可捏起厚度約三公分以上,那你就是不折不扣的脂肪人!若捏起的不到三公分,只是薄薄的一層皮,那就是皮鬆肉垮,並非肥胖,所以這類的人,不建議再繼續減重,應著重於緊實身型。

 

拔一根長三根? 白髮到底該不該拔

許多人一發現長了白頭髮就立刻拔掉,希望白髮瞬間消失在眼前,但也有人對於「拔一根,長三根」的說法深信不疑,擔心一拔掉白髮,白髮就會越長越多。對此,皮膚專科陳智亮醫師表示,白髮拔一根長三根的說法應是以訛傳訛。

陳智亮指出,一個毛囊確實可以有三根頭髮,而白髮的生成是因毛囊內的黑色素細胞已退化或是被破壞了,一旦頭髮沒有黑色素細胞,就會開始長白髮。所以,拔掉白頭髮後,此毛囊長出黑髮的機率是微乎其微,因為缺乏黑色素,無論拔幾次白髮,其實也不太可能會長出黑髮來。

每根頭髮都是有一定的生長周期,簡單的說,就是一根毛髮脫落了,新的一根會在原毛曩長出新髮,但如果拔去白髮,只是提前終結了這根白頭髮的壽命而已,並不會因此長出黑髮。陳智亮醫師解釋,影響髮色的關鍵是「黑色素細胞」,因此不管怎麼把白髮拔掉,也不會長出黑髮,白髮也不會增加。那麼,白髮到底該不該拔掉呢?醫師說,見仁見智。若是為了美觀而拔白髮,只是暫時性的,因為毛囊還是會繼續長出白髮。

長出頭髮的毛囊其實在胚胎形成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一個毛囊不一定只會長出一根頭髮,有時可多達三根。根據統據,一般壯年人的髮頭約有有10萬根,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逐漸老化,毛囊萎縮,這就是為何許多中年人、老年人頭頂稀疏的原因,所以「拔一根、長三根」的說法,並不成立,只是坊間的迷信說法。

 

減肥成功後患厭食症 妙齡女聲如老婦

一名年約25歲的女性,應是花樣年華的年紀,卻罹患了厭食症,身型骨瘦如柴之外,一開口說話也帶著蒼老的聲音,還有腸胃道消化不良等疾病。原來是因為這名女子在年幼時較為肥胖,常被兄弟姊妹嘲笑、同儕排擠,邁入青春期後,開始病態減肥,導致年紀輕輕,身體器官卻已無法正常作用,最後還無法正常念書、出社會工作,影響日常生活,親朋好友看在眼裡,總是規勸其要正常飲食、攝取足夠營養,但女子仍堅持不進食、吃瀉藥的方法來維持體重,久而久之,精神不濟外,與親友的關係也不睦。

為什麼有些女生減肥成功後會得到厭食症?曾美智亞東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表示,會想要減肥的女性,都是對於身材有一定要求的族群,才會去在意體型、體重,但其中有少部分的人,因環境、個人或家族遺傳等因素而患罹患厭食症。

曾美智醫師解釋,會罹患厭食症的族群都有類似性格,例如極度的個性敏感、在意他人的批評、要求完美,不論是外在或內在都希望能夠毫無瑕疵。而家族遺傳史則包含有精神疾病、肥胖史、種種的因素加總起來,就可能罹患厭食症。

病例中的女性,因其個性較敏感、執著,若被親近的人嘲笑、同儕排擠,就會影響日後的心理發展,姑且不論其體重是否超標,但對於人格較敏感者,受到嘲笑與排擠,日後容易發展成「將減肥當做是人生的目標」。到了某個階段,就會執著於減重,這類的人有一種特質:他們不會以健康的方式來減重,會偏向較偏激的方法來追求纖細。所以當減肥成功後,還會覺得自己肥胖,追求更病態的纖細,而導致厭食症。

臨床上,常見厭食症的病患BMI值遠低於17以下,除了營養不良外,也常合併患有腸胃道等疾病。病患認為進食就有罪惡感,所以一吃下去後就去催吐,久而久之即患有消化道疾病(如黏膜破裂)、聲帶被胃酸侵蝕導致說話沙啞;有些患病則是明明就沒有便秘,卻覺得排便不順,就開始吃瀉藥來維持體重,如此一來,會導致體內電解質不平均,鉀離子偏低,下肢無力。

 

曾美智醫師說,厭食症患者因體脂肪較低,所以第一個受到影響的就是女性荷爾蒙分泌、生理期不規律,若是患者是正值青少年、少女時期,第二性徵就會發育不良、月經遲遲不來,甚至會有骨質疏鬆症。厭食症的個案中,常見到病患每天攝取的營養就會低於維持生理機能所需的營養、熱量,導致情緒更加不穩定,與周遭親友的關係也會逐漸惡劣,甚至傷害自己,造成惡性循環。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