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遠離頻尿問題 找出病因是關鍵

一般人正常膀胱容量約為250至400CC,若以平均一天喝水量2000CC來說,排尿正常次數應為5至8次,但若超過此數次,恐就是頻尿症狀;醫師陳稼洺指出,頻尿雖不是嚴重疾病,但卻恐會因此影響日常生活運作,其實可以透過中醫有效改善。

以傳統中醫而言,導致頻尿的原因多為自律神經失調、膀胱過動症、尿路感染以及糖尿病,治療上必須根據病因對症下藥;陳稼洺說,像是上班族多屬於自律神經失調或膀胱過動症,恐為肝膽氣機疏泄太過或肝血不足所引起,這時應給予疏肝及養血柔肝的中藥,幫助舒緩症狀。

醫師陳稼洺指進一步說明,若為尿路感染患者,常會出現解尿困難、疼痛等症狀,治療上就必須給予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等中藥幫助舒緩,以女性而言,頻尿多是子宮下垂、子宮肌瘤等婦科疾病引起,另外像是中年婦女則有可能會因停經症候群,也常有頻尿症狀出現,這時就應給予滋腎平肝中藥,幫助解決病症。

至於男性則恐因攝護腺肥大、慢性攝護腺發炎等出現頻尿症狀,這時必須判斷攝護腺問題屬於虛或實的問題,虛則補腎益氣,實則清熱利尿;陳稼洺提醒,頻尿的原因較多樣化,若有相關症狀出現時,就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出病因對症下藥,才能恢復日常生活運作。

陳稼洺,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主治醫師

 

胃痛就吃胃藥 小心反吃病

胃藥常被人當作隨身攜帶的藥品,其實胃藥就是制酸劑,主要用於中和過高的胃酸分泌;范泉山指出,因此並非所有胃痛都得服用胃藥,若屬於腸胃不適問題,那服用胃藥恐怕無法發揮有效療效。

近來黑心胃藥事件層出不窮,目前市面上已被查到達13家、23項的黑心胃藥,其中更有知名的老廠牌,長期以來國人更不知服用下多少黑心胃藥,引起恐慌;范泉山說,這些黑心胃藥使用的食品添加物級或工業級原料製藥,都未拿到原料藥許可證,長期使用恐怕危害人體健康。

主任范泉山進一步說明,胃藥的制酸效果,多少會減輕胃酸對受損胃壁的刺激,但僅能提供短暫舒緩,反而容易疏忽疾病的警示,尤其某些胃藥不但無法保健胃,還可能因不同的制酸劑成分,出現不同的副作用,像是長期服用含鈣的胃藥,就容易增加結石機率甚至便秘現象,含鎂的胃藥則可能導致腹瀉問題。

出現胃痛時,建議應避免先服用胃藥舒緩,應盡快就醫檢查,尤其若長達一周仍未恢復,都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范泉山提醒,常備良藥可能會成為引發疾病的元兇,建議出現症狀時,還是就醫檢查較安全。

范泉山, 彰化基督教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檜木精油助紓壓 興大研究證實

許多人喜歡透過精油來放鬆身心,本月王升陽與其博士生陳啟榮,發表一篇有趣論文在「天然物通訊(Natural Products Communication)」,證實紅檜精油有助放鬆,扁柏精油則有助專注。

王升陽表示,成年人在吸入紅檜精油5分鐘後,交感神經活性下降、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顯示有助於壓力解除。

學術上被稱為檜木的樹種,是指扁柏屬的針葉樹,全世界共有六種。台灣有兩種檜木,包括台灣扁柏〈Hinoki〉和紅檜〈Meniki〉,屬於檜木材中材質最佳,且有特殊香味的品種。

本研究的試驗對象以18~24歲的成年人,受測者吸入一定濃度的紅檜和扁柏精油,利用儀器量測受測者的血壓、心跳、正和負交感神經活性,並計算自律神經總活性。 實驗結果顯示,成年人吸收兩種檜木5分鐘後,出現不同反應。無論男女吸收紅檜精油後,出現的反應是收縮壓下降、舒張壓上升、心跳下降、交感神經活性下降、副交感神經活性上升和自律神經總活性提升。

而吸收扁柏精油後,呈現收縮壓、舒張壓與心跳都下降、交感神經活性上升、負交感神經活性下降、自律神經總活性提升。 而交感神經和負交感神經,又分別扮演何種角色呢?王升陽說,當人體感受到壓力、危險時,會開始提高警覺、保持專注力,交感神經發揮作用,而出現心跳、血壓上升、呼吸變快、體溫升高等現象。

而負交感神經則為抑制性,負責讓人體鬆弛、保存體力、促進消化、啟動睡眠等。研究團隊透過盤斯心情量表〈POMS〉評估成人吸收林木揮發性成分後的情緒反應,結果顯示,人體的緊張、沮喪、憤怒、疲倦等構面,在接受紅檜或扁柏精油後,都顯著下降。

王升陽, 國立中興大學森林學系特聘教授

 

 

季節交替易皮膚過敏 保濕防曬是重點

人們都說春天萬物復甦,氣候轉暖,是保養肌膚的好時機。但是,你知道嗎?春季百花開,季節交替,不僅容易引起呼吸道過敏,不可忽視的還有肌膚問題。許多人都有相同困擾,一旦時節進入春天,不論擦什麼保養品、吃什麼藥,皮膚就是乾癢!

皮膚科王仁佑醫師表示,在季節交替之際,可能會有肌膚敏感的問題,輕則乾燥、脫皮,嚴重者容易因氣溫冷熱或摩擦導致發炎,可能引起濕疹、蕁麻疹等。

皮膚在冬季時已習慣當時空氣中的濕度與溫度等其他外在因素,而當進入春天時,因氣候改變,與皮膚原本習慣的狀態不同,有敏感肌問題者就容易更敏感。 王仁佑醫師說,以老年人為例,因其皮脂腺已經萎縮,皮脂分泌已不如年輕時旺盛,所以冬天容易敏感、發癢,所以我們常聽到老年人會有冬季癢的問題;而到了春天,因為開花植物會有傳播花粉的現象,空氣中瀰漫著花粉細粒,改變了空氣中的濕度;其次,又因為冬天的紫外線較弱,皮膚刺激不大,但進入春天時,紫外線漸強,若是皮膚有不適應的問題就容易引起過敏反應。

春天的肌膚保養,著重於保濕與防曬。王仁佑醫師說,隨著氣候改變,民眾可依個人需求更換保養品,主要的原因是因外在因素改變,如冬天皮膚所需的水分比春季還高,就應選用保濕度較高之保養品。

建議敏感性肌膚者避免使用含有香料或植物萃取,盡量選用成分簡單的保養品,而一般民眾也可依照自身的肌膚狀況選用適合自己的保養品,才可在春季擁有漂亮又水嫩的肌膚。

王仁佑, 淡水馬偕醫院皮膚科醫師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