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外國人不需坐月子 醫:風俗習慣不同

日前英國凱特王妃替皇室生了一名新繼承人,舉國歡騰,而凱特王妃在生產後10小時候就帶著小公主公開與媒體見面。許多民眾看到新聞畫面,凱特穿著短裙、腳踩高跟鞋,帶著無懈可擊的妝容與髮型站在微風中,看在婆婆媽媽的眼裡時在是太不可思議了,「剛生產完的產婦竟然吹風、穿短裙」?許多坐月子的媽媽們不禁要問,難道外國人都不需要坐月子嗎?

「坐月子」一詞,最早是記錄在「禮記」當中,並非與醫學相關之書籍,在「禮記」甚至針對不同等級的人生了孩子,所遵守的禮儀都是不一樣的,如,一般平民生了孩子,只能做「平民等級」的月子,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受高級的待遇。

根據習俗,女性在生產完後都會以坐月子的方式來調養身心,在短時間之內讓健康回復到最初、最健康的狀態,不過,坐月子也有許多傳統禁忌,如不能洗髮、不洗澡、不爬樓梯、不碰任何冷的食物、不看書、不哭、不可吹風、不可縫紉、嚴禁性行為等。

醫師表示,坐月子與現代醫學所謂的「產褥期恢復」是相似的概念,而就風俗民情來說,東西方對於生產這件事情的習慣確實有相當大的差異,而中國女性坐月子的習俗,最大的特色是許多行為都具有「儀式性」。林巧梅醫師指出,中國人坐月子已有悠久的歷史,許多都傳統是由經驗累積而成,而坐月子已儼然成為生產完的「習慣」行為。坐月子的起源是因從前中國女性也需要下田幫忙勞動、耕作等,或是生產完後又要在短時間內懷孕,充實家族男丁人力。而從前古人經由經驗累積發現,若要女性快速的恢復體力,要讓剛生產完後的女性在一個月內之中有足夠的休息、禁止做某些特定行為,如洗澡、吹風等,才可快快回去工作或繼續生產、照護孩子。

西方人的生產完後就回復一般作息,對中國人是否適用?林巧梅醫師說,因產後的體質較為虛弱,但關於產後生理調理的方式仍依個人體質來決定,如體內較為燥熱者,就不適合天天進補。

 林巧梅, 亞東醫院傳統醫學科醫師

 

病毒性腸胃炎春天高峰期 嬰幼兒慎防輪狀病毒

一名出生5個多月的男寶寶,因未接種疫苗而感染輪狀病毒,到急診時已劇烈嘔吐並合併發高燒,家長非常焦急,醫師立刻安排住院施打點滴。廖宜新醫師表示,造成今年大流行的病毒性腸胃炎以諾羅病毒、輪狀病毒居多,少數為腺病毒,這波感染高峰恐還會出現。家長們務必提高警覺,尤其好發於幼兒的輪狀病毒腸胃炎,一旦感染,症狀特別嚴重,建議新生兒在出生2個月開始口服輪狀病毒疫苗,以降低因感染必須急診甚至住院的風險。

輪狀病毒好發於嬰幼兒,年紀越小得到,症狀越嚴重,感染後會嘔吐持續1~2天,容易發高燒,之後開始厲害的水瀉約一星期,嚴重時可能一天拉10次以上,進而造成脫水,電解質流失,再者還可能出現抽筋(痙攣),若有合併高燒屬於熱性痙攣;沒發燒時出現抽筋,則屬於非熱性痙攣。廖主任提醒,若出現非熱性痙攣,須注意腦部併發症的發生,必須當急症處置,最好住院觀察,並做腦部掃瞄檢查。

家長要注意,孩子感染輪狀病毒經過一般門診治療後,若症狀越來越厲害,甚至出現昏睡、意識不清,嬰幼兒囟門(嬰兒前額接近頭頂柔軟跳動的部位)有凹陷、皮膚變得較乾,需趕緊送急診,必要時住院接受點滴治療。

全球每年因感染輪狀病毒死亡的兒童高達50~70萬名,台灣由於醫療進步和就醫方便,因此引發嚴重併發症的機會較少。治療輪狀病毒腸胃炎並無特效藥,只能補充電解質、水份,給予止吐藥物進行症狀治療,並配合清淡飲食,而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及早接種疫苗。若是沒有接種疫苗,一旦嚴重感染就必須住院,除了孩子受罪,家長也要請假照顧,付出的時間及費用反而更多。

輪狀病毒口服疫苗保護力可持續多年,新生兒出生2個月就可口服第一劑,出生8個月前完成所有劑數,且配合五合一疫苗接種時間,不會有忘記接種的問題。口服疫苗上市後,幼兒因感染輪狀病毒而急診、住院的案例有明顯減少,有接種的幼兒,幾乎能避免因感染而住院的機會。而針對腸胃炎相關的非熱性痙攣,根據美國最新的研究證據顯示,完整接種三劑輪狀病毒疫苗,可使全國幼兒一整年癲癇/非熱性痙攣發作需要住院及急診照護的風險減少18-21%。廖主任表示,讓寶寶接種口服輪狀疫苗,除了降低住院率之外,也可以間接預防腦部急性症狀。

廖宜新, 樹林惠生婦幼小兒科主任醫師

 

 

高智商不等於高EQ 遭拒絕常感到羞恥

高雄醫學大學高材生因追求異性遭到拒絕,引發殺人與自殺的雙重加社會悲劇,令大眾不得不省思「高智商真等於高EQ」嗎?事件中的兩位男主角擁有許多優勢,依常理來說,人生應是平步青雲,但是當人生勝利組遇到感情挫折時,卻做出了玉石俱焚的決定。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修慧蘭表示,許多在面對類似「分手或情傷」後會有較嚴重情緒與行為反應的當事人,分手對他們而言不只是失去一位戀人,而是失去「自我價值」,常常會覺得自己輸了,人生不再有價值或意義,開始自我否定,因此,較易出現自我傷害,或是傷害他人的行為反應。

修慧蘭建議,若遇到類似情傷事件,可與值得信任的朋友訴說自己的負面情緒,而身邊的朋友最好陪同當事人尋求諮商心理師協助,一是可評估當事人處在自傷或傷人的危機程度,協助度過此段時間,並在安全與信任的諮商關係中協助當事人尋回自我價值感。

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發言人林萃芬指出,有些人將愛情看得比甚麼都重要,不惜付出一切也要挽留愛情,主動追求者原本就要承擔被拒絕的風險。當男性告白被拒,愛上一個不接受自己愛慕的人,內心多少會受到傷害,這時若得知,所愛的對象選擇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同窗好友,情緒很容易落入羞恥感中,此時最好及時協助他改變有害的羞恥想法與情緒。

建議當人生勝利組遇到感情挫折時,應尊重對方的決定,提升挫折容忍度,才能在愛情中學習成長。 高雄師大諮商心理與復健諮商研究所所長暨諮商心理師全聯會理事長徐西森認為,大學生功課好、人緣好,但不保證愛情一定順利,高智商不表示能妥善處理感情問題。而愛情關係多是封閉的緊密關係,交往過程與結果常會牽動情緒,因此愛情發展歷程中,讓雙方有多一點的空間、時間與理性;不要時時「膩在一塊」如影隨形,否則愛會令人窒息。

徐西森指出,遇到愛情發展不如己意時,雙方或三方當事人的溝通宜及早及時、適時適地、持續理性,不要期待一次溝通就能有結果或分出高下。現代人須有「真心換絕情」和「戀愛未必有結果」的心理準備、「愛己才能愛人」和「持續管理情緒」的知識能力,以及「過程重於結果」和「失戀不是失敗」的心理認知。

 

扁平疣易傳染 莫與粉刺混淆

臉上冒出丘疹莫輕忽,可能是病毒引起的扁平疣找上你!一位23歲女性,臉上經常出現一顆一顆的凸起物,原以為是粉刺或青春痘,就忍不住要把粉刺挑掉,痘痘擠出來,但不明的凸起物卻越擠越多,且感覺擠不出什麼膿,就醫檢查發現,那些一顆一顆的凸起物竟是「扁平疣」在作怪。

皮膚科醫師鄭惠文指出,扁平疣是顆粒狀的扁平丘疹,呈圓或不規則形,略突起而形成圓頂狀,邊界清楚,顏色可能為淺褐、粉紅或正常膚色。多是人類乳突狀病毒第二/三/十型所引起的皮膚感染,具傳染性,若沒適當處理,可能感染範圍會擴散。

鄭惠文提到,病毒疣主要是經由人傳人,或者是經由一些物體的傳遞而感染,例如地板、毛巾、把手、滑鼠…等,因此很有機會傳染給經常接觸的人,倘家中有免疫能力較弱的小孩或老人應當特別留意,且潛伏期約1-20個月,在感染後不一定會立即見到疣的出現。

治療方式主要原則目前有兩大方向,一者為「破壞去除」方式,有外用藥、電燒、燒灼藥水、雷射或液態氮等不同方式。外用藥治療時間較長,需要多次的門診;長在臉部等需特別注意美觀的部位,可使用燒灼藥水或汽化雷射將疣的組織除去;位於手、腳或面積較大的疣,則可考慮液態氮冷凍治療。目前又有「免疫調節」方面的外用藥膏,主要是透過提升人體的免疫系統,利用自體免疫力來殺死病毒。

在治療後,要注意傷口避免摳抓,以免擴散,有些潛在的扁平疣,容易治療後又發生,所以常有反覆發作的感覺,治療後會有暫時色素沉澱的情況,約3-6個月後會逐漸淡化。

預防方面,鄭惠文說,平時要碰觸公共用具時要注意清潔消毒,不要養成自行擠粉刺的習慣,倘有可疑症狀時,儘快就醫診治。

鄭惠文提醒,扁平疣有可能經過一段時間後慢慢的自行消失,外觀常被誤以為是粉刺、青春痘而忽略,但扁平疣本身具有傳染性,所以最好還是至皮膚科就醫加以鑑別治療,別自行擠壓,以免造成扁平疣的擴散,或是留下疤痕。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