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豔陽夏日 醫師教你如何選擇防曬品

夏日即將來臨,不少女性們已經準備好換上青春的短裙展現漂亮又有彈性的肌膚,而如何讓肌膚常保青春,是女性永遠的課題。

皮膚科醫師李俊諒指出,年輕的皮膚是指平滑、細緻、有彈性、色澤均勻無色素沉澱等,而經過歲月刻下痕跡的皮膚則是粗糙、有皺紋並且有色澤上的差異,如黑斑、血管擴張、白斑等。如果再加上陽光的傷害,曬斑、老人斑都會提早出現,更可怕的是產生癌變化。 要擁有健康、富有彈性的肌膚,防止肌膚老化是關鍵!

「老化」可分為內在與外在因素來探討。所謂的內在因素,即指體內的基因早已決定人體老化的速度;而外在因素是指環境因子(如陽光)給予皮膚的傷害。但由於目前醫學與科技無法抑制基因帶給肌膚的影響,因此,要有漂亮肌膚,就要從外在環境因子控制做起。

李俊諒醫師叮嚀,要避免陽光帶給肌膚的傷害,有效又方面的方法就是使用防曬乳液。防曬又可分為化學性與物理性防曬兩大類。所謂的物理性防曬指藉由塗抹的乳液將陽光加以反射;而化學性防曬則是將入侵的陽光加以吸收。一般來說,物理性防曬成分可以同時反射波長290nm至320nm的UVB及波長320nm至400nm的UVA。而化學性防曬成份所能吸收到的光波主要以UVB為主。

許多防曬產品會添加多種成分,以達到同時隔絕UVA及UVB兩種波長,因此消費者在選購防曬乳液時,可留意其成份。 而我們常聽見到SPF就是指防曬係數(Sun Protection Factor),是針對UVB的防護效果,定義是塗上防曬乳液的耐照射時間比。

舉例來說,若一個人正常照射一分鐘就會產生皮膚發紅,塗上防曬係數是10的乳液後,可以耐受10分鐘才會發紅;至於,UVA的防護則以PA「┼」來表示。 如何選購及使用防曬產品呢?李俊諒醫師建議,要選購防曬產品時,可擇SPF值30以上與標示PA三個「┼」以上的產品。

防曬乳液在使用時,會受到溫度、溼度、流汗及使用者塗抹的厚度而影響效果。流汗常會使皮膚上的防曬乳液沖刷掉落,一般建議使用防水性乳液,並且每3~4小時重新塗抹一次,以確保效果。防曬乳液中的防曬成分濃度越高,當然可以提供較好的防曬效果,但是必須視使用者對其反應而定,有些高濃度的防曬乳液,會阻塞毛孔產生不良的影響;此時,可以選擇低濃度防曬乳液較密集擦拭,也可達到防曬效果。

李俊諒, 童綜合醫院皮膚科醫師

 

發燒以為感冒 男童染腸病毒重症

3歲的男童阿凱,去年參加學校野餐後,隔天出現發燒、頭痛、昏睡,以及小腿長疹子,家長以為是一般感冒;不料,第二天男童全身抽搐、意識不清,緊急送醫確診為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在加護病房後,又陸續傳出的疑似心衰竭、肺水腫、腦膜炎及肺炎,所幸經過治療,住院9天後才康復出院。

阿凱的媽媽說,當醫師診斷兒子是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出現急性心衰竭、急性肺水腫、手足口症,以及疑腦膜炎與疑左上葉肺炎,好害怕失去小孩,所幸病情終於好轉,現在只要看到、聽到腸病毒,仍心有餘悸。

小兒感染科主任邱南昌表示,腸病毒是一群病毒的總稱,主要經由糞口、飛沫或接觸傳染,潛伏期約3到5天,感染初期大多沒有明顯症狀,或只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若出現併發症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峽炎,嚴重恐死亡。

邱南昌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是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家長務必注意教導孩子勤洗手習慣,在吃東西前、上廁所後、擤鼻涕後、看病前後等,都要確實做好清潔,以免腸病毒有機可趁。

邱南昌,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

 

準媽媽迷思多 專業醫師來解惑

懷孕是一個奇妙的過程,胎兒必須依附母親,藉由臍帶,寶寶才能攝取到養分來發育成長。因此母體必需有一些身體的變化來適應胎兒的存在及成長,這些變化有可能帶來一些妊娠不適。

由於許多媽媽的一些觀念及認知有誤,甚至網路上的一些資料也不盡正確,產生了「妊娠迷思」。 為什麼懷孕初期有出現些微的咖啡色出血,但沒有血塊,這表示是流產的徵兆嗎?亞東醫院婦產部孫序東醫師表示,懷孕時分泌物變多是正常的,因體內賀爾蒙、新陳代謝改變及子宮頸和骨盆腔充血所導致的。但如果分泌物的量、顏色、氣味出現異常,甚至出現外陰部搔癢、疼痛,建議至醫院就診,這可能是因外陰部有感染或其他疾病所致,如果放任不管,可是會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懷孕初期因胚胎在子宮著床仍不穩定,易因刺激而導致流產。若分泌物出現些微咖啡色,這有可能是先兆性流產,不能輕忽。建議在家臥床休息,此階段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包括,多喝水、不憋尿、不穿過緊的褲子、注重清潔及個人衛生、注意營養的攝取等。若出血增多,顏色轉為粉紅或鮮紅色,可能就為流產的徵兆,此時會視情況而定,看有無需要服用黃體素來安胎。

如何判斷唐氏症篩檢是否正常?孫序東醫師指出,唐氏症篩檢之結果是提供「機率的分析」,作為是否要進一步做羊膜穿刺的參考,其結果只有高危險或低危險之分,並非「診斷是否有唐氏症」亦無「正常與否」之問題。若機率高於1/270,則屬於高危險群,則建議接受羊膜穿刺檢查。羊膜穿刺才是診斷唐氏症的方法,但因屬於侵入性檢查,有流產風險,不可能每一個媽媽都去抽羊水,因此才有唐氏症篩檢,先評估胎兒唐氏症的風險。

寶寶臍繞頸是不是就是胎死腹中?孫序東醫師說明,臍帶繞頸是胎兒很常見的現象之一,約三分之一的寶寶有此現象。因胎兒在子宮內是呼吸不到空氣的,主要是透過臍帶得到母親血液中的氧氣,因此臍繞頸並不會把胎兒勒死,也沒有胎死腹中的問題。反而是「臍帶扭轉」,會造成血流中斷供應,危險性較高。

超音波檢查能確保寶寶正常吧?孫序東醫師說,雖超音波是婦產科醫師的第三隻眼,可看許多異常情形,但並非所有異常均可用超音波診斷,約有八成的胎兒異常可被檢測到。因胎兒不斷發育,有些疾病在姙娠期的晚期才會出現,有些甚至出生才能診斷,例如,無肛症等。另外有些疾病超音波是看不出來的,另外受限於母親肚皮厚度、穿透力、胎兒姿勢等,超音波的解析度與敏感度也不盡相同,因此不可能看到所有胎兒異常。

 

不想色素沉澱+發炎 謹守除毛三原則

為了迎接及接到來的夏天,許多女性都會想要除去毛手毛腳,其中又有些部分的女性因要穿比基尼,於是將比基尼線附近的毛髮去除。但是,卻有不少女性因為自己用鎳子拔除除毛後遺留下來的髮根,不料卻引起發炎。

皮膚科蔡昌霖醫師表示,民眾自行除毛,常用的方式不外乎「刮毛」或「拔毛」。而刮毛是以刮刀的刀片輕貼皮膚表面,刮除突出於表皮的毛髮,因此,瓜刀會與皮膚表皮磨擦,亦會在切斷毛髮時與毛髮產生拉扯;但若未在刮毛前做好「軟化毛髮及表皮」的工作,如塗抹刮鬍泡、肥皂水等,與事後的傷口鎮靜修復,很有可能會引起表皮與毛囊受損,進而使傷口產生紅腫發炎。

至於拔毛則多以鑷子或手直接將毛髮連根拔起,但若力道不當,則易使毛囊表皮受損發炎,此外,器具未徹底清潔也是自行除毛後發炎的常見原因。 蔡昌霖醫師指出,要安全除毛,就要確實做好「事前軟化毛髮及表皮」、「事後鎮靜修復傷口」以及「器具清潔」!只要把握這三源則,就可大大降低自行以刮刀除毛的危險風險。

但醫師叮嚀,因刮刀除毛只是暫時性除毛,故需定期且反覆操作,若是民眾偶爾忽略未除,或是未確實做好事前與事後之步驟,就有可能會有發炎反應或色素沉澱。 民眾的另一個選擇是前往醫療院所由專業醫師操作的雷射除毛,雷射除毛是以雷射加熱毛髮內黑色素而間接破壞毛囊,較粗、黑色素較多的毛髮則有較好的效果,相反的如果毛髮過細或顏色不深,則雷射除毛的次數有可能會需要較多次才會有理想的效果。

若毛囊已發炎,要什麼處理呢?蔡昌霖醫師說,若毛囊已發生紅腫發炎化膿時,最忌自行聽信偏方亂敷東西在患部上,醫師建議,民眾應前往專業皮膚專科醫師門診,由醫師診斷後給與藥物來治療毛囊發炎等病況。若發炎拖得越長、越久,則事後產生色素沉澱的機會也就越大。

蔡昌霖, 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師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