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天氣冷易凍傷 保暖防寒護肌膚

這陣子溫度又急劇下降,山區紛紛降下瑞雪,許多民眾上山賞雪,由於沒有做好保暖措施,致使不少民眾受到凍傷;另外,冷氣團不斷發威,機車族在寒冷的雨天中騎車,也較易凍傷。最近皮膚科門診中,就有不少因為凍傷求診病人。

持續低溫助長凍傷

要避免凍傷,就要做好保暖;然而,許多上山賞雪民眾,興奮的堆雪人之餘,早就忘了保暖的重要性。而對於機車族而言,要做好保暖還真是不容易,寒風小雨總是會鑽到皮膚,使肌膚受傷,以致於幾波寒流和冷氣團下來,就難免遭到凍傷。

血液循環末端居多

林口長庚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孫培倫表示,長時間在低溫環境下,就容易被凍傷,最近門診中,確實有不少人因為凍傷而來就醫;至於凍傷的部位以血液循環末端居多,除了手指之外,腳趾也是經常凍傷的部位,甚至於耳朵與鼻子都有可能。

浸泡攝氏40度溫水中可恢復

對於凍傷的治療,應快速的將受凍部位浸泡在攝氏40度溫水中,使皮膚能盡快恢復原本的溫度,而且一、二度凍傷應局部涂擦有充血作用的軟膏。然而,凍傷最重要的是預防勝於治療,孫培倫特別呼籲,民眾在氣溫低下時應該要做好保暖,才能避免凍傷發生。

出現水泡易引起皮膚感染

至於凍傷也分等級;輕微凍傷會使肌膚變得蒼白麻木,二度凍傷會出現水泡,三度凍傷皮膚會由蒼白轉藍變黑,而且會出現劇烈疼痛,甚至易引起皮膚感染,四度凍傷則是會使皮膚、皮下組織、肌肉甚至骨骼都被凍傷,恐喪失運動功能,不得不慎!

 

冷氣團持續發威 多種病毒趁機入侵

春寒料峭,冷氣團持續來襲,多種病毒不斷的入侵,除了流感病毒以及一般感冒病毒,還有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等;尤其是輪狀病毒與諾羅病毒,會出現上吐下瀉症狀,醫師特別提醒,飲食要多注意清潔衛生,並應勤洗手,預防病毒入侵。

常出現發燒上吐下瀉症狀

一般人出現發燒,往往讓人認為是感冒了,除了流感病毒之外,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感冒病毒,甚至於輪狀病毒及諾羅病毒,就也會出現發燒症狀,而且還會有上吐下瀉等腸胃症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申一中表示,最近門診中,除了感冒病人很多之外,也出現許多上吐下瀉腸胃型病人。

注意清潔勤洗手防病毒入侵

諾羅病毒跟輪狀病毒好發於每年11月到3月,由於諾羅病毒與輪狀病毒的傳染力極強,除了飛沫傳染之外,還會由嘔吐物、糞便人傳人,甚至病人在痊癒之後的二週內,都有可能藉由糞便傳染;所以,申一中醫師提醒,民眾最近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清潔,而且要勤洗手,可預防病毒入侵。

按摩合谷穴足三里穴保健

申一中醫師並建議,除了用藥治療之外,民眾平常不妨可按摩穴位來保健,例如位於手部大拇指與食指凹陷虎口處的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原穴,可改善頭痛、眩暈、耳鳴、牙痛;另外,也可常按摩足三里穴,為足陽明胃經的合穴,在小腿脛骨外側一寸,膝蓋下三寸交線處,則是有健脾和胃、補中益氣、通腸導滯的功效。

 

流感好發季節 勿輕忽危險徵兆

一位身體健康的40歲女性,去年12月因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併發嚴重肺炎造成肺部纖維化,在加護病房治療一個月,期間還一度評估可能要使用葉克膜急救,好轉後轉入普通病房又再觀察兩週後才出院,直到現在都仍持續以肺部復健改善呼吸困難的情形。收治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新竹分院胸腔內科徐偉樺醫師強調,流感病毒毒性高、病程發展迅速,傳染力強,併發症多,一定要盡早就醫,搶得治療先機。

流感病程變化快 出現徵兆應盡速就醫

徐偉樺醫師表示,好發於每年10月到隔年2月的流感,致病原是流感病毒,主要有A、B兩型,其中A型病毒容易發生變異,症狀比較嚴重,且會引發大流行。臨床上七、八成以上的流感病患會有高燒至39、40度、咽喉紅腫熱痛、全身痠痛這些明顯症狀,如不加以治療,狀況常持續兩、三天以上都不見好轉,再加上流感病毒毒性強,可能出現如心肌炎的嚴重併發症。

48小時內服用治療流感藥物 多能痊癒

目前能有效治療流感的藥物包含「克流感」及「瑞樂沙」,藥物機轉在於抑制病毒的複製力及感染力,讓更多的病毒無法進入呼吸道,發病的48小時內服用,效果最好,療程需5天,多數病患到了第2、3天,症狀就會明顯好轉。

一般感冒也許三、五天就會痊癒,然而流感症狀明顯,通常約需一至兩週甚至數週才能完全恢復,不過只要盡快就醫聽從醫囑治療並多休息,大多數的流感都會痊癒。

接種疫苗降低傳染 

防治流感的最佳方式 「接種流感疫苗,是防治流感的最佳方式。」徐偉樺醫師叮嚀。疫苗約有八成效力,施打疫苗後需要3~4週才會產生抗體,所以每年的10~11月是施打流感疫苗的最佳時機。打疫苗產生副作用的機率約10萬分之5,相較於發生流感併發重症1%的比例,不必太過擔心。他強調,目前他收治的幾個因為流感併發肺炎住院的病患,幾乎都是青壯年,也都沒有打疫苗,必須多加注意。

提高免疫力 降低感染機會

徐偉樺醫師表示,加強個人和公共衛生,提高免疫力,才是預防流感的長遠之道。如流感病患應避免出入公眾場所,外出記得戴口罩避免飛沫散播病毒,展現公德心。健康的民眾也能自我保健,戴口罩、勤洗手,盡量避免用手觸碰眼睛、鼻子、嘴巴,正常作息均衡飲食,保持免疫系統健康,都能降低感染機會。

 

醫說:限醣飲食不可取 攝取以全穀類為主

日本減重達人桐山秀樹大力推廣限醣飲食減肥法,就是減少攝取澱粉,在三個星期快速減重20公斤,聲名大噪,還曾經出了多本暢銷書,沒想到卻在本月初猝逝。體重管理專家蕭敦仁醫師就表示,限醣飲食減肥法違背人類生理的基本需求,不值得鼓勵。

少糖違反人類生理需求

蕭敦仁醫師進一步說明,限醣飲食減肥法起緣於1990年的美國,當時有鑒於多糖食物所造成的肥胖情形日增,由於醣類會造成胰島素過度分泌,使得剩餘能量儲存成脂肪,造成肥胖情形日多,於是開始提倡限糖飲食減肥法,認為只要減少醣類的攝取,就可以達到減重的效果,由於低糖會造成腦細胞酮酸中毒,產生抑制食慾及利尿的生理限象,初期不單是體重會顯著下降,連血糖都會下降,讓民眾以為減肥奏效,趨之若鶩,殊不知,減醣減肥法無法持久。

減少熱量攝取醣類以全穀類為主

限醣飲食減肥法無法持久的原因有二,一是限醣飲食減肥法使用過久,容易造成電解質下降的情形,對於健康會產生很大的傷害;二是雖然人體的熱量來源可以由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而來,但是腦細胞只接受由碳水化合物而來的醣類,也許在短期可以以酮酸取代,「所以,使用減醣飲食減肥法的人常常覺得昏昏沉沉,」蕭敦仁醫師表示。一旦限醣飲食停止,原先消失的體重又會恢復,努力也沒有成效,他強調,真正有效的減重方式必須符合人的生理需求,才能融入生活,成為習慣。

蕭敦仁表示,減重仍然應該從減少熱量的攝取出發,應該先跟專科醫師討論,就個人的體質找出最適方法。他特別提醒,最新的研究說明,醣類仍然可以攝取,也可以占所有熱量攝取量的55%-60%,可是攝取醣類食物的來源應該以全穀類食物為主,避開過度精緻的食物。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