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手會不自主抖動 就是巴金森氏病嗎?

常看到一些老人家會出現不自主的手抖動現象,甚至有些年輕人也會有不自主的手部抖動情形發生,通常會連想到是否有巴金森氏病;不過,除了巴金森氏病之外,巴金森病也會出現有手部不自主的抖動,還有中風或是藥物影響,也都可能會有手抖的症狀。

巴金森氏病≠巴金森病

原來不自主的手抖會有這麼多原因造成,巴金森氏病與巴金森病就有所不同,雖然只是一字之差!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廖岐禮表示,巴金森病是一般所說的腦部病變,手放著時就會抖;此外,病人動作變慢,也是一定會有的表現,而且有駝背及小碎步的現象,以及越走越快並會往前跌倒,還有人臉部表情會變少,但是意識清楚。

腦部退化位置不同

巴金森氏病則是另一種病況,廖岐禮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病一開始的表現較慢,而且手抖動與不靈活則是會兩邊一起出現,並會出現容易跌倒的病況,且會有姿勢性低血壓,以及排尿不易排出來,因而與巴金森病是有所區分,主要還在於雖然同樣是腦部退化疾病,但是退化的位置不同。

補充多巴胺或是減少多巴胺分解

因此,巴金森病與巴金森氏病兩者治療方法也不同,廖岐禮醫師進一步指出,巴金森病是因腦部控制動作的細胞退化,且因為是腦部中多巴胺減少導致,所以治療藥物是以補充多巴胺或是減少多巴胺的分解,使身體中多巴胺濃度高一些;雖然巴金森氏病基本用藥與巴金森病差不多,但是藥物療效不如巴金森病。

中風、高血壓藥物及止吐藥也會造成手抖

手會不自主的抖動原因還不只是巴金森氏病與巴金森病,中風或是高血壓藥物以及止吐藥影響,也都可能會有手抖的症狀。所以,醫師提醒,若是出現有手不自主的抖動,應進一步就醫診治,除了根據疾病史與臨床症狀來判斷之外,並應做神經學檢查,才能確認是什麼原因導致,以及對症做治療。

七旬翁如廁無力起身 竟因這病造成

一名70歲有高血壓病史的余姓老翁,早晨起床上廁所時突然無力起身,家人發現後趕緊送至童綜合醫院急診室。老翁到院時血壓飆高到220/130(mg/dl),右側肢體無力、講不出話,立即進行電腦斷層掃描發現老翁腦中有6公分左右的血塊,確診老翁是出血性腦中風,緊急安排神經外科醫師進行手術後,住進加護病房照護。

腦部血管阻塞或出血

童綜合醫院急診室主任吳肇鑫醫師指出,腦中風是指腦部血管有局部性的阻塞(血塊阻塞腦部血管)或出血(腦部血管破裂出血),使腦組織受到損傷,而產生包括肢體麻痺、半身不遂、感覺異常、意識模糊或昏迷、言語不清、嘴歪眼斜、流口水、暈眩、嘔吐、步態不穩及大小便失禁等症狀,若不及時有效醫治,則病情會越趨嚴重,嚴重則致命。

氣溫下滑每日病人數增加10~20%

吳肇鑫主任表示,台灣會受到強烈大陸冷氣團鋒面影響,只要氣溫快速下滑,每日病人數就會增加10~20%,重症病人需要加護病房住院者也會增加,民眾要多加小心。

外出時最好戴口罩

吳肇鑫主任呼籲,因應冷氣團來襲,心血管疾病患者,更要避免低溫中一大早出門,外出時最好戴口罩免冷空氣直接吸入引起呼吸道不適,要添加保暖衣物、帽子等,也不要常出入溫差過大的地方,以免血管收縮、血壓上升,產生腦中風。更要依醫師指示,定時作追蹤治療、服用藥物。此外,請務必記得急性腦中風口訣「嘴歪大舌頭,手腳無力,紀錄時間叫救護車」,一旦家人懷疑親屬出現腦中風症狀時,紀錄時間趕緊送醫,患者資訊完整提供,才能幫助患者得到最適切的照護。

多些愉悅、多點小確幸 會更長壽!

228連假到來,忙碌的工作之餘,已有規劃怎麼享受休假生活?趁著假期,來趟愉悅的旅遊犒賞自己吧!根據一份2016年12月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經常對生活感到愉悅者,死亡風險越低。

較少高度愉悅經驗 死亡率較高

該研究以英格蘭50歲以上參與ELSA<英格蘭老化縱向研究>中的9,365名平均年齡63歲的成人為對象,自2002到2006年間,每兩年以問卷測量參與者的生活愉悅度,共進行三次。結果顯示在生活中擁有較少高度愉悅經驗者的死亡率較高,其中與生活中沒有愉悅感(四點量表回答沒有或很少)的組別比較,兩次及三次高度愉悅經驗者死亡風險分別減少17%與24%。

小確幸有益於健康和長壽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教授林家興表示,上述這篇研究快樂的人比較健康、長壽與一般人的認知相符,至於什麼樣的快樂以及快樂的程度則有很多討論的空間。他認為真正有益於健康和長壽的快樂是日常生活中小小的愉悅感(小確幸),像是為自己泡一杯喜歡的茶或咖啡、製作一個祝福朋友的小蛋糕或小卡片、晨間的散步或午後的小睡等。

憂鬱者較少從事讓自己開心的事

林家興教授指出,在快樂感受上,心理健康者與憂鬱的人有明顯的不同,健康者比較會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自然心情和感受可以維持在比較好的狀態;相反的,憂鬱的人較少從事讓自己愉悅的活動。因此鼓勵心情長期不好的人多做讓自己開心的事,久而久之心情就會一點、一點的好起來。

增加愉悅事情的頻率與次數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享受或愉悅常常是很主觀的,同時也有延續性,可能它的延續性是來自於成就感。想想在什麼時候或做哪件事情會讓自己感到愉悅,並增加愉悅事情的頻率(次數),例如和老朋友下個棋、和家人一起吃頓週末晚餐、帶著很黏你的狗狗去公園逛逛等。

長者多與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

葉雅馨主任建議長者可以常常回憶美好事情來喚醒生活中愉悅的經驗,選擇激勵自己的格言或提醒自己的警語,例如:「兒孫自有兒孫福」、「這,都會過去的」、「船到橋頭自然直」,減少生活中負向的思考或多餘的擔心。也提醒長者多與讓自己感到愉快的人相處,讓自己多些時間擁有愉悅的感覺,享受生活之餘還可以健康又長壽。

除汗、除臭還能除毛 微波熱能治療一兼二顧

很多人有腋下多汗的困擾,甚至會有狐臭,讓人很困窘。其實,目前針對腋下多汗,可經由止汗劑、肉毒桿菌或是手術治療;另外,還有微波熱能治療,由於此方法會破壞腋下毛囊,因而會有除毛效果,使得腋毛變少而且生長減慢,致使有不少女性覺得有一兼二顧的好處。 微波熱能可除腋汗和狐臭 新竹馬偕醫院皮膚科醫師謝雅如表示,微波熱能治療的能量設計與電波拉皮一樣,也和微波爐相類似,都是利用微波,而且微波熱能治療會將能量精準的傳遞到皮下0.2~0.5公分,在真皮層和皮下脂肪間的區域,因而能達到治療腋下多汗與狐臭目的。 可使腋毛變少 有八成滿意度 微波熱能治療腋下多汗症的效果如何?謝雅如醫師指出,病人治療一次的滿意度可達到八成,若是想要有更好的效果,可以再進行一次;另外,由於治療後會附帶有除毛的效果,可使腋毛變少,而且生長變慢,致使很多女性都很滿意。 手汗與腳汗尚不行 至於微波熱能治療的多汗症是只能針對腋下,尚無法治療手汗與腳汗。謝雅如醫師進一步指出,目前手汗與腳汗只能施打肉毒桿菌或是交感神經截斷術,但是肉毒桿菌只能維持六個月,而交感神經截斷術則是有代償性多汗,會使背部或腋下有流汗副作用,不見得比原來的問題來得好處理。 裝有心臟節律器或懷孕者不宜 未來也有可能會研究出針對手汗與腳汗治療的微波熱能,謝雅如醫師指出,微波熱能治療不會燙傷,也沒有紅腫和疤痕問題,不像開手要休息一週,否則可能會出血與感染;但是若是有裝心臟節律器,或是有懷孕則不宜進行微波熱能治療。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