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妹妹」清水洗就好!

一般來說,因應寒流來襲,民眾家裡不僅會使用暖氣,就連洗澡水也要開到最熱,這樣一來,肌膚的水分都被環境吸收,洗澡用太熱的水、洗完以後再搭配使用暖氣,皮膚越來越乾,沐浴後仍存在肌膚保水不足造成的乾癢、敏感問題。冬日「妹妹」保養怎麼做,婦產專科醫師不藏私大公開!

不要使用太燙的水清潔肌膚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主任陳麗琴表示,洗澡水洗太燙,反而會讓肌膚水分流失得更快。45到65歲的中高齡婦女,因為正值更年期,這個年紀的婦女在停經後皮脂腺會分泌的比較少,最敏感的下體肌膚容易變得乾澀。因此中高齡婦女冬日保養祕訣第一步,不建議使用太燙的水清潔肌膚。

另外,中高齡婦女較怕冷,常包得密不透風也會導致私密部位搔癢。此時若為了止癢,持續使用熱水沖洗並用手搓洗私密肌膚,很容易導致敏感的下體紅腫更加嚴重,甚至導致破皮,洗完澡後若為了保暖,再穿上好幾層衣褲,悶熱的衣褲也可能會導致搔癢情形不斷。

私密處以清水溫柔沖洗即可 再擦乾並著透氣褲 近日寒流來襲,一般家庭洗澡水的溫度約落在42度左右,陳麗琴主任表示,中高齡婦女洗澡時,首先要注意溫度的調整,而最適宜清潔下體的溫度為39度以下,最好要比平常洗臉的溫度低、盡量和夏天洗澡的溫度差不多。

另外,洗澡時要注意,千萬不要使用沐浴清潔劑,只需用清水仔細沖洗下體部位,洗完澡後也不要使用乳液塗抹於下體部位,只要簡單用毛巾擦乾、盡量穿著通風衣褲。保養不必太複雜,只要簡單幾步驟一樣能維持私密部位清潔。(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氣溫低1℃ 心肌梗塞機會增加2%!

時序進入春季,天氣多變化!氣候變化容易增加心血管疾病,但溫差所引發的健康危機更值得重視。根據外國研究發現,氣溫每低1℃,未來一個月內罹患心肌梗塞的機會增加2%,以溫度降低後的前14天危險性最高。

保暖冬衣先別急著收

春季氣溫變化大,保暖冬衣先別急著收,尤其要注意日夜溫差大,特別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三高控制及春季氣候濕冷,適時增減衣服,特別在冷氣團來襲的時候要增加衣服,外出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及保暖衣物等,務必做好保暖措施,防止因低溫及溫差過大促發心血管疾病之發生。

外出運動注意氣溫變化 適當調整衣物

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例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腎臟病,或是有抽菸、肥胖者,曾有中風、心絞痛等,都不適合清早外出運動,最好等早上8~9點以後;晚餐後不要立即外出或運動,應至少隔1個小時待食物消化後,再行運動。外出時也要特別注意保暖,除了穿著保暖衣物外,四肢保暖(如戴穿手套及襪子等)及頭頸部保暖(戴帽子和圍巾等)更要注意。

出現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急性心肌梗塞主要的症狀是突發嚴重胸痛,但也有部分病人是無痛性的心肌缺氧,常常因無痛性而輕忽了其他表徵,進而延遲就醫時間,因此若有冒冷汗、噁心、嘔吐、眩暈、明顯的焦慮不安、呼吸困難、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

牢記危險警訊 爭取黃金搶救期

時間是最重要的關鍵!依據台灣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2015年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35,907人,平均每天就有98.4人因為心血管疾病死亡。台大醫院王宗道醫師表示,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頭暈等心臟病徵兆,很有可能就是心臟病急性發作,應該儘速就醫。

更年期女性非典型症狀不易分辨

對於有心臟病史的民眾,在任何時間都要隨身攜帶病歷卡與緊急用藥以備不時之需。另外特別提醒更年期女性民眾,心肌梗塞會出現噁心、嘔吐、氣喘、背痛等「非典型症狀」,民眾不易分辨,如有上述症狀時,也應該要尋求專科醫師診治。

 

感冒病毒會導致聲帶麻痺 有這些方法可治療

怎麼會說不出話了呢?有些人在感冒之後,會出現聲帶麻痺,進而導致「無聲」;耳鼻喉科醫師指出,聲帶麻痺除了手術治療之外,目前也可以經由自體脂肪或是玻尿酸注射來改善。

喉返神經發炎 聲帶會失去功能 衛福部桃園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卓筱芸表示,聲帶麻痺主要是因為喉返神經受到傷害,由於發出聲音是靠左右兩邊聲帶開合來發聲,如果感冒病毒感染,造成喉返神經發炎,就會導致聲帶失去功能,進而會無法發聲。

主動脈剝離+食道癌+肺癌也會造成 除了感冒病毒導致喉返神經受傷會無聲之外,也有人是因為頭頸癌或主動脈剝離引起聲帶麻痺;卓筱芸醫師指出,胸腔主動脈和喉返神經相連,如果主動脈剝離會壓到左側喉返神經,而食道癌或是肺癌也會使支配聲帶的喉板神經受損,造成聲帶麻痺。

開刀塞填充物+自體脂肪或玻尿酸注射做治療 聲帶麻痺的傳統治療方法是採用手術開刀,卓筱芸醫師進一步指出,傳統手術是開刀後塞填充物矽膠來治療,而目前則是可以注射自體脂肪與玻尿酸來改善,只需要門診手術,進行局部麻醉後抽自體脂肪2CC,或是以玻尿酸,打在聲帶處,就可治療聲帶麻痺。

靜脈曲張有好幾種 你是哪一種?

靜脈曲張有很多不同的型態,有的是細小的血絲狀,也的會腫大如蚯蚓狀,甚至有人會因為靜脈曲張而容易感染流血,也有人是深度靜脈曲張;而且,不同的靜脈曲張,會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必須對症治療,才能使靜脈曲張獲得改善。

蚯蚓般靜脈曲張 可用雷射治療 不少人會因為長時間久站或是久坐,進而在腿上長出如蚯蚓般的靜脈曲張,大千綜合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俊毅表示,傳統治療靜脈曲張會以手術方式,但是目前已有雷射治療,使用一粗針,大約抽血大小的針,並將雷射管由此針管送入靜脈曲張的血管裡,雷射光使血紅素吸收後,就可以使靜脈血管進行燒灼,靜脈曲張的血管萎縮後,就達到治療目的。

蜘蛛網般靜脈曲張 塗抹血管收縮劑 有人在腿部會出現小小血絲,就像是蜘蛛網般,李俊毅醫師指出,細小血絲的靜脈曲張是一種局部性血管擴張,但台灣也將其列入靜脈曲張,而這種局部性血管擴張,只需要塗抹血管收縮劑藥膏來治療,就可以使血管縮小,如果對效果不滿意,可再打硬化劑使靜脈變硬,或是打生理食鹽水,也可以改善腿部小小血絲般的靜脈曲張。

深層靜脈栓塞 要用血栓溶解劑 至於若是有深層靜脈栓塞,則不可做靜脈雷射手術治療,李俊毅醫師強調,深層靜脈栓塞就是經濟艙症候群,通常是不用處理,至少表面血管不會塞住,使血管仍有一條通路,若是深層靜脈栓塞有併發症血栓造成疼痛,而是應該服用抗凝血藥物,使血塊消掉,若是嚴重者則是要住院打血栓溶解劑。

懷孕與子宮肌瘤 也會造成靜脈曲張  如果腹內有壓力,也會造成靜脈曲張;李俊毅醫師指出,因為靜脈血液是從腳往上流,若是腹部這關過不去,也會容易有靜脈曲張,例如懷孕婦女,因為腹中胎兒壓迫,也有可能會造成靜脈曲張,或是有子宮肌瘤的壓迫,也容易造成靜脈曲張,懷孕婦女生產之後,會使靜脈曲張獲得改善,若是子宮肌瘤,就要針對造成腹部壓力的子宮肌瘤做治療,才能改善靜脈曲張的問題。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