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十女九漏! 漏尿在什麼情況下須手術?

婦女出現漏尿的情況其實很普遍,因為女性的尿道離膀胱很短,所以才有十女九漏的說法!醫師指出,婦女漏尿和老化以及生產有相關性,兩者的治療方式也有所差異。

漏尿分二類 應力性與急迫性 若是出現漏尿的情況,往往會讓人很糗,以致會大大影響婦女的生活;衛福部桃園醫院婦產科醫師洪煥程表示,門診中因為漏尿來治療的病例很多,至於漏尿可分為應力性尿失禁與急迫性尿失禁兩大類。 應力性只能手術 中段尿道懸吊術治療 洪煥程醫師指出,應力性尿失禁與老化有關,大多是因為年紀大了,只要一咳嗽,就可能出現漏尿,這種尿失禁只有手術治療,大約只要十至十五分鐘小手術;以中段尿道懸吊手術治療,最近幾年以沒有傷口的方式,從陰道進入置放吊帶,由於是聚炳烯材質,不會被吸收,可永久有效,成功率有九成,回家照顧很方便。

急迫性先做生理回饋治療 也可藥物與手術 急迫性尿失禁的治療方式為何?洪煥程醫師進一步指出,急迫性尿失禁主要是與生產相關,會先做生理回饋治療,學習骨盆底肌肉運動,以運動或飲食控制,減少攝取咖啡因來改善;若是無法改善才以藥物治療,至於用藥治療後不滿意,也可做手術治療。

預防:凱格爾運動 至於想要預防尿失禁,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凱格爾運動;洪煥程醫師解釋,就是提肛或縮肛運動,做凱格爾運動對於二種尿失禁都會有所改善,但是想要靠此運動也不是那麼容易,就好像運動可以減肥,但是就是很困難,所以才會有抽脂手術,而尿失禁也是一樣,因此才要藉助手術來治療。

用什麼洗臉才乾淨? 醫:水才是關鍵

坊間的洗臉產品過百種,多數人習慣使用洗面乳,老一輩則偏愛肥皂,究竟哪種洗臉效果比較好呢?醫師強調,不論使用何種洗臉產品,都具有一定的清潔功效,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足夠的水,將清潔物質徹底清除,避免殘留於肌膚,以免造成過敏。

洗臉產品推陳出新

科技愈來愈進步,洗臉產品也推層出新,有肥皂、洗面乳、洗面泡、潔顏液、潔顏粉等。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指出,洗臉產品的成分、劑型不同,對肌膚清潔強度也不同,但都具有清潔的功效,建議成分愈簡單愈好。

水洗乾淨才是關鍵

哪種洗臉產品比較好呢?朱家瑜醫師表示,洗臉的目的是清潔臉部表面的油脂,以及吸附的髒汙、有毒物質,減少長粉刺、冒痘痘、過敏等肌膚疾病,只要正確使用洗臉產品,都能達到效果;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用水洗乾淨,以免殘留物質造成過敏。

洗臉後用乳液保濕

朱家瑜醫師提醒,洗臉後,若是摸起來有滑順感,可能是沒有洗乾淨。正常情況下,膚質會缺乏油脂、偏乾燥,建議立即塗抹乳液保濕,才是正確的護膚方式。 (朱家瑜 - 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

 

婦女腰痠背痛 別忽略這原因

一名42歲患者,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且合併臀部連接大腿處酸痛,尤其季節變化時,症狀更為加劇,就醫治療,醫師確診為骨盆腔後側薦髂關節慢性發炎造成;童綜合醫院骨科部醫師王叔昂指出,臨床上許多婦女都曾因莫名腰背痛求診,但其實主要原因都是因懷孕期間,一種內分泌會造成骨骼關節的變化所造成病痛。

懷孕期間分泌弛緩素 恐埋下關節鬆弛關鍵

女性懷孕時期會分泌弛緩素,它是讓關節周圍韌帶鬆弛的荷爾蒙,能幫助骨盆腔鬆弛有助於胎兒逐漸長大,以便分娩時,胎兒能順利通過骨盆腔;王叔昂醫師表示,這名個案曾自然生產過三個孩子,也因此懷孕期間分泌的弛緩素,不只骨盆腔,包括全身關節、韌帶、結締組織等,都可能造成鬆弛,甚至關節出力都可能使其他地方關節扭傷。

產後適度休息 有助關節慢慢修復

王叔昂醫師進一步說明,通常鬆弛的韌帶會在生產後4至6週漸漸恢復正常功能,因此恢復期間都應讓身體適度休息,避免過度操勞,因此傳統坐月子習俗,才會要婦女在產後身體好好休養,有效降低日後出現全身關節疼痛的機率,這名個案就是因多產且產後未能好好休息,導致目前症狀僅能舒緩,無法有效根治。

產後運動經評估 可從行骨盆運動開始

產後婦女在4至6週都應避免過度活動,才能讓身體關節慢慢修復;王叔昂醫師呼籲,若要運動,則應先經由醫師評估,一開始可適度的進行骨盆運動,有意識的收縮骨盆底肌肉,幫助收縮尿道、陰道等肌肉群,有效預防骨盆鬆弛發生。

3歲還不太會講話 只是大隻雞晚啼?

瑞瑞是家中長孫,到了3歲還不太會說話,阿公阿嬤覺得只是「大隻雞晚啼」。在鄰居建議下,瑞瑞進入幼兒園就讀,但一段時間後,幼兒園老師發現瑞瑞和老師少有眼神接觸,和同學也少有互動,大多時間只是趴在地上看著玩具車的車輪轉動。老師考量瑞瑞的語言及社交發展較同齡孩子來得慢,建議家長帶至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就診。經醫師診斷,瑞瑞患有「自閉症類群障礙症」,建議接受早期療育,及學校教學輔導資源介入,並轉介臨床心理師進行團體治療。

自閉特質與生俱來

成大醫院精神部李姿誼醫師表示,就精神醫學角度來看,「自閉特質」係指合併(1)不善於人與人的互動溝通,(2)過度執著於重複和一致性的狀況。統計上約每100人中會有1人有這樣的特質,此特質是與生俱來,且具連續性,稱之為「自閉光譜/自閉類群」;若此一特質太過顯著,導致成長和生活上的嚴重困擾,即稱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

2歲前即有相關表現

李姿誼醫師表示,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的孩子2歲前即可能被觀察到一些相關的表現,如:不看人、對其他人的存在不在意或親疏不分、少用手指指物表達需求、少模仿行為、語言發展較慢,或是用特殊方式玩玩具,如:反覆轉動玩具車車輪、積木僅照固定方式排列等。當孩子的自閉特質太強時,會限縮其向他人學習的基本能力,如觀察別人在做什麼、模仿別人,可能會明顯影響其語言及社交的發展。

家長參與是早期療育關鍵

目前自閉症類群障礙症雖尚未找到可以「根治」的辦法,但就實證研究的結果,若能及早應用行為治療原則,促進孩子及早發展與他人一來一往的互動、遊戲和溝通,則可部分改善其困擾、提升適應能力。然而,「家長參與」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早期療育中重要的一環,李姿誼醫師說,當照顧者能理解疾病所造成的影響,並學習合宜的互動及引導的技巧,就更能持續協助孩子成長。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