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你是A型性格嗎? 當心易得心臟病

心臟病常見於國民十大死因,可謂是現代文明病,然而,您可曾思考過情緒與心臟病之間的關係呢?

根據多項研究顯示,心臟病與情緒上的焦慮、憂鬱、壓力、慌亂都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心臟專科醫師徐坤賜表示,除了先天性心臟病以外,幾乎所有的心臟病和情緒有關,包括:心律不整、血管硬化、高血壓。特別是具有A型性格的人易罹患心臟病,A型性格的人主觀意識強、自我中心重、個性急燥易慌亂、好勝心強,而且自我要求很高,時常給自己喘不過氣的壓力,無法放鬆自己的情緒,因此易導致心律不整,使得心跳過快或混亂。

治療心臟病並非光靠吃藥就能完全治癒

求好心切的他們總希望事情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同時也都很替周圍的人著想,但現實生活中許多事情往往都是難以掌控,徐坤賜醫師表示,不如預期的結果,使得A型性格的人盡力之中都帶著壓力,不允許自己軟弱無能,高壓的情緒間接影響了心臟功能,心臟血管開始變硬,缺血、缺氧也跟著來,治療心臟病並非光靠吃藥就能完全治癒,應探討致病的深層原因,身心靈多管齊下才能有好的治療效果。

練習向頭腦喊暫停

徐坤賜醫師表示,我發覺大部分罹患心臟病的人,其實都是非常善良的好人,但缺乏生命智慧,所謂的智慧就是用對的方法過生活,真正了解生命智慧的人,對生命的要求是:「要恰好不是最好」。他們這種主觀意識強的完美主義者,心不夠柔軟,心臟常處在缺氧的狀態之中,但我們必須認知到只要是人就不可能完美,而且一個人要完美之前必須先完整,身心靈處於平衡才能達到完整狀態,時時告訴自己不要慌、不要急,靜靜地聆聽由身體傳達的訊息,並和身體保持連結,練習向頭腦喊暫停!

徐坤賜醫師在治療病人時,如警察辦案一般抽絲剝繭,找出並分析致病主因,幫助病患看到問題,也引導病人了解自己,並教導解決問題的方法,徐坤賜醫師表示,病痛並非只有將表面症狀去除就算治癒,這樣一來恐治標不治本,需要去檢視內在的衝突點,身體會累積負向能量,在虛弱時爆發出來造成疾病,在平時的生活與工作中,要調適心情、懂得放鬆,不要累積負向能量。

「信念創造實相」 所思所想造就現實

現代人汲汲營營、忙裡忙外,活在現實的混亂步調中,不知不覺被牽引著、影響著卻忘了我們此生最重要的任務「了解生命的意義」。徐坤賜醫師表示,賽斯的中心理念「信念創造實相」,信念就是根深蒂固的觀念,所思所想造就現實,現應訓練自我覺察的能力,並以謙卑的心檢查自我思想與信念。(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洗手洗出富貴手 戴對手套防復發

你也有這樣的經驗嗎?每碰觸到水或清潔劑時,手掌、手指就會馬上出現脫皮且又乾又癢,有時候甚至會龜裂到流血;當心,你可能罹患上富貴手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特別是家庭主婦,要懂得保護及保養方法,好讓手乖乖聽話,免去龜裂、疼痛的折騰。

手部脫皮、乾裂、流血 恐是富貴手作祟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廖澤源表示,富貴手是手部的濕疹,主要和手部長期、反覆的接觸清潔劑、水,進而導致保護手部皮膚的皮脂耗損,少了保濕作用,便容易使手部產生發紅、脫皮、乾裂、疼痛、搔癢,甚至流血等症狀。除強迫症患者,其他像是表皮保水功能不佳的患者,如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患者,若手部皮膚長期受到不當刺激,也可能增加富貴手產生的風險。

經確診患有富貴手者,醫師將依照病情的輕重程度來給予不同治療。廖澤源醫師說,若為輕微的富貴手,通常會開立外用類固醇藥膏,達到消炎的效果,搭配外用的保濕劑;更嚴重者,會給予患者口服類固醇或抗組織胺等藥物,以達到控制病情的目的。

防富貴手復發 積極保濕+正確使用手套是關鍵  

廖澤源醫師強調,若有富貴手者,一般會建議其多塗護手霜,讓患部處於滋潤的狀態,除減少碰水、清潔劑外,清潔產品也應以不含香料、皂鹼為主,且洗手後也應立即將手擦乾馬上塗上護手霜;若非得接觸這些刺激性物質,不少患者會搭配手套隔絕,但廖澤源醫師建議,緊貼手部皮膚的手套也應盡量選擇百分之百純棉的手套,其外層再以具有防水效果的塑膠、橡膠材質手套予以套上,才能避免再度引起手部濕疹發生。

口腔問題亮紅燈! 這3大問題最惱人

到宅牙醫服務 讓口腔照護無死角

從乳牙到恆齒,人一生約有52顆牙齒(含智齒),在不同時期都會面臨不同的牙齒問題,如兒童齲齒、成年人牙周與老年人的缺牙與假牙問題,為了讓全齡口腔問題能夠得到更好照護,恩主公醫院攜手地方牙醫診所成立護牙聯盟,落實分級醫療服務,完善口腔照護網絡,並且與聯盟診所一同推展到宅牙醫服務,讓口腔照顧無死角;同時也結合社區兒童參與小小牙醫營,讓口腔衛生保健宣導從小做起,讓現在為未來的牙齒做好保護,降低成年後的口腔問題。

口腔問題影響甚鉅 到宅牙醫服務提升健康與生活品質

恩主公醫院牙醫部范綱信主任分享,到宅牙醫服務的內容,個案最多也最困擾的是口臭、牙垢多、牙齦紅腫等問題;曾有ㄧ名65歲婦人,因中風長期臥床申請居家護理服務,居家護理同仁訪視時幫她刷牙發現有牙齦流血、牙結石多、口臭等問題,尤其是口腔異味更是讓家人難以和婦人親近,因此家人開始在房內點精油,希望能夠讓氣味好一些,經居家護理師評估後,幫她申請到宅牙醫服務,經牙醫團隊介入治療後,婦人的口腔症狀改善,而家人最在意的口腔異味,也因為牙醫團隊指導該如何正確照顧婦人的口腔清潔,現在家中已不需點精油,也不會有異味飄在空氣中,整體提升病人與家屬的生活品質。

小小牙醫營 讓看牙不再是頭疼大問題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台灣5歲兒童齲齒盛行率達79%,和201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訂定的5歲兒童90%以上沒有齲齒相差甚遠,而12歲兒童平均蛀牙顆數為2.5顆,也高於WHO訂定的兩顆以下目標。

范綱信主任表示,許多人都害怕看牙醫,尤其是聽到各種機器鑽磨的聲音,更是讓神經緊繃,許多大人都無法克服心理障礙,更何況是小朋友;因此已連續第三年辦理小小醫護營,在體驗營中,牙醫團隊共設計了三道關卡,讓小朋友從遊戲中認識牙齒、如何正確刷牙以及動手DIY牙齒模型,透過輕鬆的學習過程,了解牙齒構造及保健重要性,並介紹牙醫常用儀器的功用,以降低小朋友對於看牙的恐懼。此外,家長們也應有「長牙就要立即看牙」的口腔保健觀念,除了每年定時為牙齒塗氟保健,也要為孩子建立正確的口腔健康觀念。

壓力大狂睡36小時  小心「類嗜睡症」上身

狂睡36小時 類嗜睡症」上身

現代人長期壓力大,普遍睡不好,但有些人卻可以連續睡覺超過36個小時,甚至會被懷疑是罹患嗜睡症!精神科醫師提醒,長期壓力大、營養不均衡及長期缺乏運動,可能會罹患「類嗜睡症」,民眾千萬要提高警覺。

有位23歲的小李(化名)半年前找到人生第一份工作,從事高壓力的業務工作,由於對新工作還不上手,加上公司業績壓力大,常常半夜才下班回家,一到假日就倒頭呼呼大睡,而且連續睡了36個小時,期間只起床上個廁所,繼續倒頭就睡,連吃飯都叫不起來。由於週一到週五工作日都正常上班,家人也不以為意,但連續好幾個月的假日小李都幾乎在睡覺,連朋友約他都懶得出門,家人驚覺不對勁,以為他得了「嗜睡症」,趕緊帶他到精神科診所檢查;經醫師評估,他並不是罹患嗜睡症,只是長期工作壓力大造成睡眠不足,遇到假日就狂睡補眠,臨床診斷為「類嗜睡症」。

嗜睡迷思 長期壓力引發類嗜睡症

身心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近來常常有患者要求開立嗜睡症診斷證明,主訴工作或開會時常常無意間睡著,或是白天根本爬不起來上班,懷疑自己罹患了「嗜睡症」。經診斷後發現,大部分是長期壓力、焦慮、憂鬱、生悶氣等負面情緒累積引起的嗜睡問題,並非罹患嗜睡症,也顯示民眾對於嗜睡問題充滿迷思,通常經過專業的紓壓訓練及調整作息後,嗜睡現象就會有明顯的改善。

楊聰財醫師說,「原發性嗜睡症」對成年人來說並不是常見的疾病,發生率不到5%,是一種不該睡覺時會突然睡著的疾病,病患會發生不可抑制性的睡眠行為,例如:有些人會走路走一走突然睡著,或是講話講一半突然睡著,這是屬於重度的嗜睡症疾病,需要接受藥物治療。

類嗜睡症」不等於嗜睡症」 應由醫師專業評估

「類嗜睡症」並不等於是「嗜睡症」!楊聰財醫師解釋,「類嗜睡症」發生的原因相當多而複雜,包括長期壓力累積的疲憊感、長期睡眠不足,或是肥胖、憂鬱症、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特殊遺傳疾病等,也會出現嗜睡問題;另外也可能與藥物或酒精等物質濫用有關,特別是鎮靜助眠藥物。民眾若有長期嗜睡現象,最好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避免影響生活及工作。

遠離「類嗜睡症」SMART五大處方 :

1.(Sleep)養成良好睡眠習慣

2.(Meal)注意飲食均衡不偏食

3.(Attitude)保持正向樂觀好心情

4.(Rest)學習正確紓壓技巧

5.(Training)培養適當運動習慣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