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退化性關節炎還是骨鬆 別傻傻分不清

膝關節是人體中很重要的承重關節、也是最大最複雜的關節,不但使用率高,也經常曝露在受傷危險下。現今醫療資訊豐富,從電視網路、報章雜誌取得都非常容易,近年越來越多人積極尋找保護膝蓋的治療方式,然而觀念真的正確嗎?

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 病因、治療方式大不同

「走路膝蓋卡卡、上下樓梯會痛」,訴說的症狀較傾向退化性關節炎;「膝蓋常疼痛,自行吃鈣片補充」,即便真的是退化性問題,一般是「軟骨」磨損發炎,鈣片只能補充「硬骨」營養而無用。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新屋分院物理治療師何佳洋提醒,民眾若是從字面解讀,容易混淆專有名詞,其實這「退化性關節炎」、「骨質疏鬆」2種疾病的病因、症狀相差很多,治療方式更不同!錯誤觀念不但白花錢、錯過治療時機,還可能暴露在危險中。

骨質疏鬆如沉默疾病 症狀易被當做老化現象

骨質疏鬆症為骨質流失造成骨質密度下降,疾病症狀不顯著,例如背痛、駝背、變矮等,容易跟老化現象重疊,常常骨折才發現,被稱作「沉默的疾病」。然而30歲左右骨質就可能開始流失,偏食缺鈣、少運動和曬太陽更加劇,已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的全球第2大流行疾病,若造成髖骨、脊椎骨骨折,致死率並不亞於乳癌或是中風。骨質疏鬆症的診斷,一般透過骨質密度檢測是否低於標準值。

退化性關節炎除了基因、代謝因素,也可能因過量使用,導致關節磨損、組織增生,好發年長、女性、肥胖、勞力工作、激烈運動或曾有關節受傷病史的族群。疼痛是最顯著的症狀,從關節僵硬腫脹、活動受限,後期可能長骨刺、軟骨磨損而加重發炎,久站、走路不適,嚴重甚至關節變形、肌肉萎縮,睡覺都不舒服。退化性關節炎的診斷,需透過X光判讀是否有關節腔狹窄或骨刺生成。

退化性關節炎包括侵入治療、飲食、物理治療

骨質疏鬆的治療除了以藥物減緩症狀,非藥物治療可藉由平時注意3大點:「飲食、運動、預防跌倒」。飲食首重鈣質及維生素D攝取,為了有效吸收維生素D還必須有足夠日曬量;運動著重在規律承重和肌力訓練,物理治療師會依個人的生理、服藥狀況,規劃適當的運動方式、強度以及指導。

退化性關節炎治療包括侵入性治療、飲食及物理治療。侵入性治療包括藥物、關節腔注射玻尿酸增加潤滑效果、還有PRP治療,嚴重者可能須接受關節置換手術;飲食則可以多補充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營養品;物理治療除了常見儀器、徒手治療,輔具選擇、居家衛教和運動設計更重要,物理治療師需根據關節活動度、肌力、肌耐力、柔軟度甚至心肺耐力給予適合的運動處方。

何佳洋物理治療師表示,兩者治療目標都並非治癒疾病,而是藉由整合性的臨床處置,避免更多傷害、改善症狀或減緩疾病進程。預防勝於治療,骨質疏鬆症與退化性關節炎近年都有年輕化趨勢,絕對不可以掛上老年疾病的標籤。如果本身是高風險對象或疾病初期,擁有正確資訊、及早介入治療,才能確保日後生活質量!(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孩童長高殺手! 脊椎側彎恐矮人一截

不少學童在學校健檢後,家長赫然發現小孩有脊椎側彎問題,多半會認為是因書包背太重、姿勢不良而導致;究竟脊椎側彎是先天性因素造成,還是後天生活習慣影響?其對於身體又會造成哪些健康的威脅呢?

脊椎側彎不明因所致 女童發生率大於男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張訊表示,正常的脊椎應從上到下呈一直線,當其向左或向右呈「C」型或「S」型彎曲,向身體的任何一邊彎曲,即是所謂的脊椎側彎。大部分的脊椎側彎都是不明原因所致,在青春期前後的青少年身上較為常見,且女孩發生的比例也大於男孩,若至成年骨骼發育完全後,就不易發生。

脊椎側彎影響多 輕微採追蹤治療即可

張訊醫師指出,脊椎側彎不僅會影響到外觀,如身高、或讓肩膀一高一低,嚴重影響姿態,還可能會壓迫胸腔,影響心肺呼吸功能,對健康產生極大的威脅。針對脊椎側彎的治療,若其側彎彎曲角度15度中度者,則會讓其穿戴特殊背架或採姿勢矯正治療;而若非得開刀治療,12歲以下小朋友較不建議,且現行執行手術相當困難,因此多半若無超過30度者都會選擇採保守治療。

預防勝於治療 保護脊椎從日常作起

張訊醫師提到,一般檢測脊椎側彎都是透過弓起背部,觸摸其是否有歪斜的症狀,但其準確度較低,因此若懷疑有脊椎側彎情形,就應至醫療院所以X光檢測,其準確度較高。若要遠離脊椎側彎,日常不管是坐姿、站姿還是走路,都應保持正確的姿勢;而背包也應選擇雙肩背包,若非得使用單肩背包,也應兩邊不定時交替。

齒列不正長期口呼吸 肌功能矯正裝置可改善

一名9歲嚴重暴牙的男童,下顎後縮,上下門齒無法對咬,下顎門牙咬在上顎顎側牙齦,由於經常感到疼痛,家長才帶其就醫。檢查發現,這名男童常有鼻塞及睡覺打呼情形,嘴巴呈習慣性張開以利口呼吸。經過睡眠中心評估有輕度睡眠呼吸障礙,經由使用肌功能矯正裝置,配合呼吸運動,經過一年配戴後,不再有睡覺打呼情形,而他口內的門牙水平重疊距離從11mm 降至3mm 而且上下牙可對咬,不再有咬到牙齦的狀況,現在嘴唇於放鬆情形下可自然閉攏。

長期用口呼吸是咬合不正的原因之一

收治此名個案的臺中榮總兒童牙科暨齒顎矯正科主任陳亮如指出,這位男童長期用嘴巴呼吸,使得顏面部肌肉,包括臉頰肌肉、口腔周圍肌肉呈現低張狀態,舌頭也位在較低下位置這些顏面肌肉長期處在異常位置及張力,會影響顏面骨骼正常發育,進而造成咬合不正的原因之一。

陳亮如主任表示,兒童因為呼吸道不通暢,睡眠時呈現打鼾及口呼吸情形,吸入的氧氣量亦不足夠,睡眠周期易被干擾無法進入深層睡眠,會造成睡眠時分泌的生長荷爾蒙不足,生長發育因此受到影響,身材較為矮小。此外,因睡眠品質不佳,也可能影響上課學習及日常表現。

肌功能矯正裝置可達到齒列矯正

口呼吸的狀況可藉著肌功能矯正裝置配合正確呼吸習慣的訓練來改善。陳亮如主任表示,肌功能矯正裝置是一種醫療用矽膠材質的裝置,依據不同咬合不正方式有不同分類,並依年齡有不同大小的治療裝置。

陳亮如主任指出,肌功能矯正裝置可訓練嘴唇肌張力,並使口腔周圍肌肉在均衡張力狀態,使得顏面顎骨及齒列在良好環境空間下發育;也可以引導原先下降的舌頭回到上顎位置,擴充上顎寬度;另外,裝置戴上後,孩童無法自在地經過嘴巴呼吸,需用鼻子呼吸,加上呼吸訓練運動的指導,可幫助小孩恢復正常鼻腔呼吸。 功能的改善配合裝置的設計,會讓牙齒自然生長到較為理想的位置,上下顏面骨生長也達到較理想的相對位置,類似早期齒列矯正的功能。

咬合不正原因並非單一

陳亮如主任提醒,齒顎咬合不正造成的原因並不是單一基因因素;包括長期鼻塞口呼吸、嘴唇肌肉及舌頭低張等也是重要因素。這類功能性異常的患者,使用功能性矯正裝置,配合呼吸訓練及肌肉訓練,可使得孩童顏面顱骨及咬合發育過程,有改善的良好環境,幫助其正常發育成長。

妳會經痛嗎? 醫:正常月經不會痛

每個月的「好朋友」都讓妳痛不欲生嗎?將經痛視為正常現象嗎?小心!已成為子宮病變的高危險群。彭燕婷中醫師表示,大部分的台灣女生都很會忍受經痛,認為這不是疾病所致,但其實正常的月經是沒有疼痛感的,若持續有經痛的狀況出現,就應就醫檢查。

造成經痛的原因

現代醫學將經痛的原因分為以下2大類:

1、原發性經痛

月經來臨時子宮內膜剝落會伴隨著經血流出,這時會分泌前列腺素,分泌過多會讓子宮內膜的血管收縮造成痙攣,進而導致經痛現象,同時也可能出現噁心想吐、頭暈等症狀,西醫認為原發性經痛是不明原因下發生的,而中醫觀點則認為可能是跟情緒、壓力、飲食模式、生活習慣有關。

2、續發性經痛

屬於因疾病所致的經痛,子宮可能長肌瘤或是有子宮內膜異位症(巧克力囊腫、子宮肌腺症等)、骨盆腔發炎、卵巢或輸卵管發炎。

彭燕婷中醫師表示,工作壓力大容易緊張焦慮的人較易有肝鬱氣滯型的經痛,會有頭暈、頭痛以及明顯的經前症候群(水腫、胸部脹痛、腰痠、長痘),疼痛的特點是月經前就開始肚子悶痛,月經量忽多忽少,針對肝鬱氣滯型的經痛,中醫治療會給予疏肝理氣、活血的藥方,也可自製茶飲舒緩不適,將乾燥的玫瑰花泡茶,並加入香附、當歸、川芎等中藥材。另外,嗜吃冰冷食物,體內的寒會讓子宮收縮較差,而引起寒凝氣滯型的經痛,疼痛的特點是月經排不太出來,且容易水腫、腰痠、四肢冰冷,中醫治療會給予溫腎暖脾的藥方,平日應少吃冰冷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中醫調理時間以一個月為一週期

彭燕婷中醫師表示,中醫會採多管齊下的治療方式,針對體質進行中藥調理、薰臍、針灸治療,月經結束後的調養也很重要,把氣血補充回來,人會更健康。中醫調理時間以一個月為一週期,若是體質虛弱偏寒的人,調理時間較長,約三個月到一年,需加上飲食跟作息的輔助調理。平時可按壓三陰交穴位(位於小腿內側,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緩解悶痛。很多人認為吃止痛藥或是吃巧克力就沒事了,但僅是治標不治本的舒緩方式,應辨別體質做相對應的治療,才能真正的改善痛經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