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貧血

一 般 而 言 , 定 期 輸 血 及 注 射 排 鐵 劑 是 海 洋 性 貧 血 主 要 治 療 方 法 。 輸 血 是 以 紅 血 球 濃 厚 液 為 主 , 目 的 是 延 長 生 命 , 減 少 肝 脾 腫 大 及 骨 骼 變 形 , 維 持 正 常 生 長 發 展 及 減 少 心 臟 負 擔 及 心 臟 病 變 。

目 前 理 想 的 輸 血 方 法 是 超 量 輸 血 , 即 是 保 持 血 紅 素 大 於 12 克 / dl , 如 此 可 減 少 肝 脾 腫 大 及 骨 骼 變 形 外 , 最 重 要 是 大 幅 減 少 腸 道 對 鐵 劑 吸 收 以 減 少 心 臟 病 變 , 抑 制 骨 髓 的 造 血 , 減 少 鐵 對 各 器 官 之 份 害 , 至 於 排 鐵 劑 之 應 用 , 病 人 沒 有 使 用 排 鐵 劑 時 , 很 少 活 超 過 20 歲 , 尤 其 是 鐵 質 沉 積 於 心 臟 使 心 肌 產 生 病 變 , 導 致 心 臟 衰 竭 而 死 亡 。

所 以 要 長 期 注 射 排 鐵 劑 減 少 鐵 質 沉 積 , 目 前 有 注 射 及 口 服 排 鐵 劑 。 同 時 服 用 維 他 命 C 可 以 增 強 排 鐵 劑 之 效 果 。 維 他 命 E 可 以 減 少 溶 血 產 生 之 鐵 質 對 細 胞 毒 性 。

還 有 每 天 補 充 1 毫 克 之 葉 酸 , 以 應 付 造 血 所 需 , 除 此 之 外 , 骨 髓 移 植 也 是 一 個 好 方 法 , 如 有 造 血 之 供 髓 者 是 可 以 考 慮 施 行 的 。

20000405tt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4/12/09
12歲的張小弟,5年前開始有貧血的情況,不但容易頭暈、疲倦,皮膚、手掌及眼瞼的顏色也較蒼白,多次抽血檢查找不出原因,日前他排便曾出現鮮血,家長以為是痔瘡,帶至醫院檢查發現,大腸內有一個直徑3公分的瘜肉,經內視鏡手術切除後已康復,貧血的症狀也改善了。 收治病例的台北慈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陳建華指出,該男童曾因感冒,就醫抽血檢查發現,其血紅素僅9g/dl,之後貧血情況愈來愈嚴重,血紅素降到6g/dl,不到正常人一半,經大腸鏡檢查發現,其升結腸長了一個缺陷瘤,切除瘜肉後,血紅素逐漸升高到11g/dl以上,也不再出現頭暈、血便的情況。 陳建華表示,青少年罹患大腸瘜肉較為少見,臨床上統計約為1%,其中8成以上是缺陷瘤、1成是腺瘤,大腸瘜肉患者在排便時容易摩擦瘜肉,少量出血包覆在糞便裡不易被察覺,長期出血就容易導致貧血,出現頭暈、易喘、嗜睡等症狀;若家長發現孩子有長期貧血或排便異常的情況,應盡速就醫檢查。 陳建華強調,大部分瘜肉切除後不會再復發,但瘜肉大於2公分,就有癌病變的可能;若瘜肉不只1顆,甚至超過10顆,就必須定期追蹤。

成藥亂吃,沒病也能吃出全身病!一名67歲婦人一年多來反覆出現貧血症狀,接受核子醫學腸胃道出血掃描,發現在末端小腸段疑似有出血點,醫師安排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病灶。原來病患因為關節疼痛,長期自行至藥房購買止痛藥服用,導致迴腸端多處潰瘍引起缺鐵性貧血,病患經過衛教和點滴輸液補充後出院,血紅素已慢慢恢復,並未再因貧血而住院。醫師提醒,若身體出現異常症狀,千萬不要自行購買成藥,尋求專業才是第一選擇。

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消化內科主治醫師黃庭章表示,使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約會導致20%的病人會產生消化道潰瘍,嚴重者會合併出血或穿孔等併發症,非類固醇類消炎藥造成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機率較高,但也會造成其他小腸和大腸的潰瘍。

根據日本一項研究,高達50%的病人在小腸會發生黏膜病變,大部份以多發性糜爛或環狀潰瘍來表現。對於非類固醇類消炎藥所引起的小腸潰瘍,治療方式就是停止服用止痛藥再加上補充營養,待小腸黏膜再生復原。

小腸鏡可以一窺小腸全貌

黃庭章醫師表示,小腸介於胃和大腸之間,長度平均約有6公尺,因為長度很長而且在人體腹腔內是游離狀態,所以會增加小腸疾病診斷的難度。以往只能透過電腦斷層、核磁共振、小腸攝影、核子醫學或血管攝影等輔助診斷,但是效果都不佳。自從膠囊內視鏡和小腸鏡的問世,讓腸胃科醫師可以一窺小腸的全貌。

雙氣囊小腸鏡2001年問世,內視鏡長度達200公分,有一個特殊的外套管,分別可以在內視鏡和外套管上面裝置氣囊,透過兩個氣囊的充氣和抽氣交替,就可以慢慢推進和縮短來達成全小腸的檢查。臨床上可因病灶位置而選擇由口側或肛側進行檢查,針對診斷和治療小腸的疾病更便利。(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