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培養孩子良好飲食 從健康早餐開始

受到雙薪家庭普及影響,許多父母都沒有足夠時間幫孩子準備早餐,根據董氏基金會統計,101年4到5月間,僅25.9%的小學生早餐吃的比較健康,但佔50.7%的學童都選擇像是蛋糕、熱狗等且搭配含糖飲料,長期下來不但會造成肥胖問題,甚至影響生長。

為推廣父母重視孩童早餐問題,台南市白河區衛生所舉辦2015親子早餐寶卡卡低碳料理活動,透過親子分組方式,舉辦料理比賽活動,利用台南在地農產品,像是白河蓮藕粉、將軍紅蘿蔔、新化地瓜等,製作出營養的早餐。

白河區衛生所進一步說明,健康的早餐至少每個星期有4天以上都需吃到蔬果,才能幫助補充孩子營養,尤其更應避免高油或高堂等種類的早餐,透過活動推廣,利用在地食材製作出健康又營養的早餐,不但能增進父母與孩子的感情,也能喚起父母重視孩子早餐的觀念。

2015親子早餐寶卡卡低碳料理活動,其中寶卡卡就是意味著寶貝,計算卡路里,讓您身體不卡油的意思,可望透過第一場活動的舉辦,讓父母帶著孩子一起響應,也能培養孩子飲食習慣的養成。

 

七堵衛生所 提供免費癌症健檢

63歲的吳媽媽,日前曾罹患乳癌,被發現時已經是第二期,接受一連串化學治療,才成功對抗病魔。現在的她,對於身體健康格外注意,也常提醒親朋好友,若到了符合檢查的年齡,應該定期進行篩檢。七堵衛生所現在不定期在社區安排癌症篩檢活動,服務項目包括子宮頸抹片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篩檢,建議民眾可多多利用。

吳媽媽某天突然到七堵衛生所,向櫃台詢問是否能做子宮頸抹片及糞便潛血檢查。她娓娓道出一段故事,原來之前因為長期照顧公公,進而忽略自己的健康,某次洗澡時發現右側乳房有一個小硬塊,但未進行處理;過一陣子,腫瘤開始變大,就醫檢查才發現是乳癌第二期。

雖然之後吳媽媽透過化療,已經恢復健康,但治療過程的不舒服仍讓她印象深刻,且一度感嘆,若當時接到衛生所的篩檢邀請,能立即前往檢查,或許就能更早治療癌症。目前七堵衛生所固定在每月第一周和第三周,安排乳房攝影車到七堵衛生所定點設站,平時衛生所也提供子宮頸抹片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篩檢等服務。

目前針對四大癌症篩檢,有一定年齡規範,若是45~69歲的婦女,可兩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30~69歲婦女可每年接受一次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吸菸或嚼食檳榔(含已戒)民眾,可兩年接受一次口腔黏膜檢查;50~69歲的民眾,可兩年接受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她體重狂飆40公斤 原來是腦下垂體長腫瘤

「為什麼努力少吃,還是一直變胖?」現年35歲的王小姐,在短短的三年內體重從標準的50公斤,爆增至90公斤,而腹部也莫名腫大,如同青蛙肚,身體也出現像是姙娠紋,不僅如此,還月經失調,患有糖尿病,求診家醫科、腹產科等,皆查不出病因,後求助新陳代謝內分泌科才發現患有罕病!

收治病例的台中榮民總醫院神經外科沈烱祺醫師表示,王小姐罹患的是腦下垂體庫欣氏病,而庫欣氏病就是腦下垂體中長有腫瘤。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外科張承能教授進一步解釋,腦下垂體是荷爾蒙中樞,當有病變時,須判斷是哪種荷爾蒙分泌過於旺盛或低下,可分為庫欣氏病、肢端肥大症、泌乳激素瘤等;而庫欣氏病好發於女性,常見的症狀是月亮臉、水牛肩、體重莫名增加等,,對於愛美的女性患者來說,讓患者自信心崩塌的關鍵就是美麗的身型與臉龐因疾病變型、扭曲,許多患者因此飽受精神上與生理上的折磨。

張承能醫師解釋,庫欣氏病多伴隨全身性併發症如高血壓、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及感染風險等,其死亡率是一般人的4倍。許多患者常感到憂鬱不安,甚至有自殺傾向。

沈烱祺醫師說,過去腦外科手術是治療庫欣氏病唯一有效的方式,而現在除外科顯微手術技術,也有放射治療與新藥可選擇。目前仍以外科手術為第一線治療,術後預後佳且併發症比率低,但仍有近3成患者在手術後會復發,醫師建議,可考慮再度進行手術,但若是遇腦下垂體腫瘤較大,則無法手術根除,不適合開刀者或患有心臟或併發症者,則可考慮使用「新一代體抑素針劑」治療。

沈烱祺醫師說明,「新一代體抑素針劑」可有效抑制腦下垂體腫瘤生長以及促進腫瘤細胞週期,且抑制促腎上腺皮質素與幫助皮質醇濃度維持正常數值,也不會有過去藥品會傷肝腎的副作用。日前此藥品已同意以健保給付,可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

 

三高患者正確服藥 幫助遠離腎臟病

在台灣,慢性腎臟病患者占20歲以上成年人的20%,尤其每10人就有1人罹患腎臟病;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主任張賢助指出,其中三高就是造成腎臟病的原因之一,罹患三高的民眾更應遵循醫師指示服藥,才能降低對腎臟的傷害。

若能有效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就能幫助預防和治療腎臟病;張賢助說,最重要仍是需要配合均衡的飲食習慣,和適當運動以及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及草藥,且避免抽菸、喝酒等不良習慣,就能遠離腎臟病找上門。

根據國民健康署三高調查發現,罹患三高的民眾,5年內罹患腎臟病的機率是非三高的1.7到2.3倍;張賢助表示,三高不僅會造成腎臟病,也有可能成為腎臟病的併發症,因此除了良好的生活習慣,也應定期檢查腎功能。

像是糖尿病的民眾往往必須服用許多藥物,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這時就更應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且接受妥善治療;張賢助提醒,透過藥物、飲食和運動三管齊下的治療,就能讓血糖甚至血壓控制良好,若有相關問題也可盡快諮詢專業醫師協助。

 

出具保險意見書竟遭攻擊 醫籲暴力零容忍

醫療暴力頻傳!在新北市執業的賴奕菁醫師,某日於看診時突遭病患抓傷臉部、扯落頭髮。事後得知此女性病患因不滿賴醫師所提供予保險公司的醫療專業意見書,使女病人無法獲得保險理賠而心生不滿,遂前往賴醫師看診處報復。

中華民國醫師公會理事長蘇清泉醫師表示,「醫療暴力零容忍」是醫界努力的目標,應以修法來遏止歪風,希望以法律規範加重醫療暴力所致傷害之刑事責任,確保醫療從業人員與其他病人之權益。

身為立委的蘇清泉醫師說,近年來,醫療暴力、急診室暴力事件並未減少,如2014年11月間,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李紹榕,向家屬解釋病況時遭揮拳,導致醫師胸口、下巴受傷。今年1月時,知名音樂製作人陳鎮川向醫院關說未果,竟在個人臉書發文恐嚇醫護人員,表示「你們這些大醫院,等著我這個從來不愛上法院的人告死你們吧」。而今年2月,一名自稱是議員助理的彭姓男子帶女兒急診就醫時,因不滿醫師回應,一怒之下竟拍桌、摔手機,並在急診室咆哮要找警察到場。今年3月,一名賴姓男子因探視新生兒遭到醫護人員拒絕,於是在病房內大罵三字經,更拿出電擊棒攻擊。

蘇清泉醫師解釋,醫療暴力不限於地點,醫療糾紛、溝通不良,甚至是出具專業意見書都會遭到暴力威脅。此事件之所以令人感到離譜,係因醫師出具的保險專業意見書,都應在公證公司「承諾身分保密」的情況下保護醫師,但此事件卻未經醫師本人同意,遭保險公司送交法院呈為個案中的物證,導致身份曝光而使醫師受到暴力攻擊。

蘇清泉醫師呼籲,「醫療暴力零容忍」是基本原則,不應僅依賴醫療法之規範,相關政府機關也應即刻檢討各醫療相關法規,甚至本事件的相關保險法規,不要讓醫師自求多福,陷入人身安全之恐懼。

 

過敏兒又氣喘 呼吸窘迫恐至肺塌陷

根據台灣兒童過敏氣喘免疫及風濕病醫學會統計,台灣嬰幼兒過敏比率逐年上升,每三人就有一人過敏,尤其是台北市的兒童患有過敏的比例位居全台之冠!發生過敏機率竟高達五成之多;而藝人伊能靜兒子也深受過敏之苦,日前她還在微博就分享照顧過敏兒的心得,甚至還添購一台重量級抗敏吸塵器,將除螨當做抗戰!

嘉義基督教醫院兒童醫學部兒童免疫科主任王壯銘表示,台灣敏兒多,多是因為基因與後天環境影響,尤其是現今高度工業化引起的空氣汙染,再加上高樓林立,許多家庭不開窗,導致通風不良、光線不足,又因飲食西化,多攝取高熱量食物與生活壓力大,都是導致身體過度敏感的原因。

過敏體質者,一旦氣管發炎,就容易引起「過敏性氣喘」,而呼吸窘迫即為臨床上病徵,嚴重時甚至會有「肺塌陷」!王壯銘醫師解釋,肺塌陷是因氣管、支氣管受到阻塞,所以肺泡無法充氣與正常運作,肺部就呈塌陷狀。而肺塌陷因肺泡張開不全,輕則導致血氧濃度低、嚴重者易罹患肺炎,因此,過敏問題不可不慎。

王壯銘醫師說明,百分之90的過敏多是塵螨引起,所以要預防過敏,首要工作就是降低誘因,避免接觸塵螨。塵螨多藏身於布製品,如床組、布娃娃等,所以平時可移除不必要的布製品;將窗簾改成百葉窗;勤清洗床罩。此外,也可使用有集塵袋與HEPA認證的高效能吸塵器,可避免塵螨與塵埃再度回到空氣中,打掃時也應避免敏兒在場,打掃後五到六小時再讓孩子進入打掃完畢的空間,才可徹底隔絕過敏原。

 

醫療照護在地化 糖友用藥選擇更安心

「醫師,糖尿病藥這麼多種,我的狀況要吃哪種?」「胰島素好像對身體不好,可以不要打嗎?」許多患者對糖尿病用藥感到不了解,部分患者自行停藥、減少藥量,導致病情加重,甚至引起併發症。開業診所醫師陳宏麟表示,由於每位患者病況不盡相同,現今治療趨勢提倡個人化治療,應在適當的時間點,選擇適當藥物,且並非所有人都適合口服降血糖藥物,如肝腎功能不佳,或口服降血糖藥物已用到最大劑量,以及胰臟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等病人,建議注射胰島素。

口服降血糖藥物分為五大類,包括促進胰臟製造及分泌胰島素、增加胰島素敏感度、抑制碳水化合物在腸道的吸收、腸泌素加強藥物二肽基酶-4抑制劑,以及鈉-葡萄糖共同輸送器-2抑制劑,其中有三類屬於胰島素相關,使患者分泌胰島素的量增加或增加胰島素敏感度。陳宏麟醫師說明,通常患者診斷為糖尿病時,胰臟β細胞約有50%壞損;若只繼續使用藥物刺激胰臟,每年約有5至10%細胞會繼續壞損,因此若能讓胰島素適時介入治療,及早使用可讓胰臟休息,更能延緩退化速度、延長胰臟使用時間。

由於患者的疾病衛教觀念多半來自於醫護相關人員,若住家附近的診所就能夠提供完整周全可近的醫療團隊照護,比起前往大型醫療中心的奔波,診所就醫不但能夠省去不少時間,也可以獲得相對即時可近的照護。陳宏麟醫師強調,「治療品質國際化、照護在地化」,在糖尿病專業團隊的密切且完整照護下,患者可享有接近醫學中心的專業治療。陳宏麟醫師並成立病友團體,進行每月一次的病友會,將患者分成組長及小組員,互相提醒鼓勵,每月更有不同主題的衛教活動,不但看病經驗愉快,更可增進感情,許多患者都表示生活品質獲得提升。

目前全台有將近4成糖尿病患者在基層診所就診。陳宏麟醫師呼籲,為了國家整體糖尿病照護品質提升、期盼基層診所也能一起努力,加入糖尿病共同照護網及糖尿病健康促進機構,組成照護團隊,降低醫學中心和基層醫療的落差,一起為糖尿病患的治療而努力。

 

抹片加上DNA 雙重防護篩檢

全世界每2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死於子宮頸癌,台灣每年也新增1600名左右的病患,子宮頸癌的預防相當重要,但傳統的抹片檢查,卻可能有局部取樣的誤判風險,透過HPV DNA檢測,對高風險型的16及18型病毒,早期發現的靈敏度高達95%。

儘管子宮頸癌篩檢的觀念已經推動多時,許多女性仍然輕忽感染HPV所造成的風險而未定期接受檢查,身為婦產專科醫師的張建玫,母親2年前的抹片結果一切正常,卻在最近一次健檢發現已是子宮頸癌第2期。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