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日本核災區商品侵台 北市衛生局配合調查

為了追查日本輸入食品報驗資料不實案,台北市衛生局主動依據衛福部公布的業者名單進行稽查,發現有七家業者都位於台北市;北市衛生局表示,目前已掌握下游通路,要求通知業者要在27號晚上24時前完成產品下架作業,否則將依法開罰。

這七家業者共計有122項疑似來自日本禁止輸入的五個縣市食品,衛生局也已派員稽查且約談,業者多表示不知產品標示製造所固有記號代碼就是代表製造商所在地;衛生局說,通知後業者已主動向出口商進行進一步確認,並配合預防性下架作業。

衛生局進一步說明,根據調查結果,包括台北市上煬有限公司進口日清拉麵等26項產品,下游通路惠康、松青等,都下架封存,還有北市恩旺貿易有限公司,進口奶油捲心酥等78件產品,下游通路包含新光三越、HOLA等,產品都已下架封存,另外還有北市台灣麒麟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以及柏泓企業有限公司進口相關產品也已確定封存。

想要辨別真正生產地,建議日本食品進口商應參考製造所固有記號,可透過日本製造所固有記號網站,輸入包裝上的製造者搜尋,進一步核對製造所固有記號,就能得知產地;衛生局提醒,日本禁止輸入五縣市進口食品已違反食安法;若申報不實,可開罰新台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

 

為民眾健康把關 玉井區衛生所推健檢活動

為了讓民眾養成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習慣,台南玉井區衛生所於29號上午七點開始到九點半,特別在玉井國小舉辦免費行動醫院及全民健檢活動,可望能幫助民眾健康把關。

包括設籍台南市且年滿40至64歲、三年未參加醫療院所成人健康檢查者,以及65歲以上,今年尚未參加健康檢查者都可一起來共襄盛舉;玉井區衛生所表示,現場也安排藥師、中醫師等提供民眾諮詢用藥安全,以及戒菸諮詢等服務。

玉井區衛生所進一步說明,這次的健康檢查活動,包括肝功能,B、C型肝炎,血糖、腎功能、尿液常規檢查、胸部X光,甚至大腸癌篩檢、口腔癌、子宮頸抹片等多達幾十項檢查項目,現場也結合稅務宣導以及愛心商家的免費義剪活動提供給需要的民眾。

透過整合式的健康篩檢活動,就是希望民眾未來也能自發性的養成定期健檢的習慣,尤其符合健檢條件的民眾,更應多關心自己身體,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有效降低疾病找上門。

 

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防止癌症找上門

長期飲食以及生活習慣差,很容易就埋下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症狀,甚至可能誘發癌症;大千綜合醫院執行長陳進堂指出,預防勝於治療,除了飲食等生活習慣改變外,也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降低罹癌風險。

為了響應健康檢查以及四癌篩檢,苗栗市社區舉辦整篩活動,包括苗栗縣長徐耀昌都親自出席,就是希望能透過身體力行的方式,呼籲民眾定期接受健康檢查。

去年的苗栗市社區整篩活動,四癌篩檢的陽性個案17人,其中大腸癌篩檢陽性個案最多共8人,其次則是乳癌篩檢;陳進堂說,目前所有的陽性個案都已陸續回診檢查治療,其實癌症初期多無任何徵兆,等到身體出現異常時,才發現已經進入二、三期,為時已晚。

若能透過提早篩檢,就能及早辨識癌症獨特徵兆,早期發現,就能早期接受治療;徐耀昌提醒,平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包括均衡飲食及適量運動,且要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才能遠離癌症找上門。

食藥署:電子煙不具戒菸效果

市面上除了傳統香菸外,還出現電子煙,號稱就像抽一般香菸,除了有淡淡香味,更沒有擾人菸味,還聽說有抑制菸癮效果。食品藥物管理署表示,許多電子煙被檢測出含有尼古丁,重複使用會造成血壓上升、心跳加快。目前電子煙的安全性及品質都未被確認,且沒有足夠證據能證明,電子煙具有戒菸療效。因此,提醒民眾,戒菸應尋求正確管道,勿輕易嘗試電子煙。

食藥署指出,電子煙是一種外型類似香菸的產品,多由鋰電池、霧化器、卡夾煙彈或補充液所組成。根據統計,103年由各縣市衛生局、警察局和關務署送驗的電子煙檢體,395件中有324件被驗出含尼古丁,檢出率達82%,較102年的36件激增10倍。其實,尼古丁屬於一種興奮劑,會刺激人體中樞神經,造成成癮、依賴性,重複使用會使血壓上升、心跳加快、降低食慾等。98年3月起,含尼古丁的電子煙產品已被納入藥品管理,目前未有核准的電子煙產品。

另外,食藥署近期針對衛生局送驗的31件電子煙補充液檢體,分析尼古丁可能含有的化學成分,當中有7件檢體,除了有尼古丁,還檢出甲醛、乙醛成分,含量分別介於0.9~3.6ppm和0.7~2.5ppm。其他24件檢體,沒有尼古丁成分,但卻含有甲醛成分,含量約0.6~3.2ppm;當中的21件,還被驗出有乙醛成分,含量約占0.5~4.9ppm。若人類吸入甲醛或乙醛,會對眼部和呼吸道產生刺激,造成咳嗽、喘鳴、胸痛及支氣管炎,甚至引起慢性呼吸道疾病。

若未經核准而擅自製造或輸入電子煙者,將處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台幣1000萬以下罰金。不含尼古丁成分的電子煙,若宣稱有幫助戒菸、減少菸癮或減輕戒斷症狀等療效,可處新台幣60萬以上、2500萬以下罰鍰。食藥署指出,電子煙沒有足夠證據,顯示有戒菸效果,提醒民眾勿嘗試。

愛心捐款 一解非童「渴」望

近期台灣開始限水,民眾飽受困擾,事實上,水資源問題已成當前全球最嚴峻問題之一。聯合國指出,目前全球約有7.5億人缺乏乾淨飲用水,當中非洲就占了3.4億人,平均一年需花400億小時走路取水,許多非洲兒童更因取水,影響就學權益。世界展望會呼籲,今年世界水資源日,除了相約節約用水外,更可透過捐款「水資源方案」,資助非洲兒童,助他們早日有乾淨飲用水使用。

根據世界展望會觀察,非洲有四分之三面積分布於南、北回歸線間,非洲的水資源受到高溫、少雨的氣候特色,而持續乾涸。當地居民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走路取水,不少孩子在取水過程中耽誤上學,甚至意外受傷或遭受攻擊;取得的髒水,還讓他們飽受腹瀉、生病之苦。8歲的尚比亞男孩特瑞維爾透露,3年前某日早晨,在取水過程中摔跤跌入溪中,造成左腿截肢、輟學,影響一生。

另一位11歲的女孩妮維許,同樣因取水而煩惱,因為在非洲,婦女和女童必須負責逾九成的取水工作,妮維許一天就得花上4小時,來回三趟取水。令人擔憂的是,取水路程中不時聽聞兒童遇害或碰到壞人等情形,讓妮維許心驚膽顫。儘管大清早出發取水,仍常趕不及上學,只好花一整天取足夠的水,隔日才能安心上課。

目前改善非洲缺水問題,只要透過簡單方式,包括開鑿水井、修復供水系統、開辦衛教課程、成立水資源委員會等,便能替非洲人帶來乾淨水源。去年台灣世界展望會匯集民眾愛心,透過水資源方案,為非洲六國、約11.9萬名居民,提供乾淨、安全的水源和衛生系統,目前持續募款中,邀請民眾發揮愛心,助非童一臂之力。

 

晶球益生菌大不同 好菌入腸提升免疫力

根據台灣國民健康署最新癌登資料指出,大腸癌已連續六年蟬聯癌症發生率榜首,平均每37.3分鐘即有一人罹患,發生人數創新高,對國人健康造成極大的威脅。然而,「排便」即是腸道最主要的排毒機制,若囤積太多宿便於腸道內,可能使壞菌在體內持續發酵,產生各種有毒氣體及致癌物質,使大腸癌找上門!

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指出,腸道中的細菌有好菌也有壞菌,好菌又以比菲德氏菌為最佳選擇,與健康息息相關,依據日本大阪醫院研究顯示,腸道內若含有大量好菌,能抑制有害細菌生長,活化免疫系統(免疫球蛋白IGA),提升免疫力,進而增加抗癌作戰力;不過,益生菌活菌保存不易,只要接觸氧氣就會死亡,因此如何選擇益生菌也是一大功夫。

王輝明理事長進一步說明,日本晶球益生菌為市面上少數抗胃酸的比菲德氏菌,想要增加腸道益生菌,就要把活菌吃進肚子裡才能發揮最大效果!然而,靠著最新晶球包覆技術,不但將活菌保存於厭氧環境下,還能順利通過胃酸,將9成活菌吃進腸道中,不論是一般民眾,甚至是正在治療的腸癌病友,或預後保健都適用,讓國人能夠輕鬆護腸。

有鑑於國人外食問題日益嚴重,高油高鹽的飲食,造成肥胖及腸道問題增加,目前針對外食族情況,國內引進新一代體內環保的晶球益生菌,能補充日常飲食缺乏的膳食纖維,幫助體內代謝,只要正常飲食一樣能夠有效控制體脂肪形成,盼帶給國人更好的生活品質。

拒絕菸害 董氏籲全面修法

世界衛生組織唯一的「菸草控制框架公約」(FCTC)實施即將屆滿十年,該會總幹事陳馮富珍及美國、德國等多國衛生部部長、百餘國家的官員、各國民間團體控菸負責人,齊聚阿布達比,共商落實符合公約的立法。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指出,為符合國民健康福祉,應確實減少吸菸人口、預防青少年吸菸,呼籲政府應推動符合FCTC規範的全面性修法。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台灣國際醫學聯盟及董氏基金會等,從2011年至今,力促符合FCTC的全面性修法,已經屆滿四年,目前政府已逐步朝著目標邁進。姚思遠建議,要達成菸害防治目標,台灣仍有多項制度須努力,包括修改「菸品容器印製警示圖文達80%」、「取消室內吸菸室設置、半戶外開放空間之餐飲場所也禁菸」、「禁止菸品陳列展示」、「將電子菸納入菸害防制法管制」等。

目前包括泰國、澳洲、烏拉圭等國,菸品的警示圖文面積皆達80%以上,台灣於民國98年實施的菸品容器警示圖文政策,面積僅35%,仍有改善空間。此外,為避免菸品向青少年廣告行銷,各國皆致力於禁止菸品陳列立法,目前已有34國通過立法禁止菸品陳列。目前針對電子菸的規範,國內也相對模糊,姚思遠說,應明確規範電子菸禁止廣告促銷、禁止在公共場合吸食、禁止網路販售,需遵守菸品包裝警示、需有吸食年齡限制。

根據WHO指出,高收入國家,菸價每提高10%,菸品消耗量能減少4%,且青少年對稅收和價格變化的敏感度,為成年人的2至3倍。因此,董氏基金會建議,國內28年未調漲的菸稅,每包應再加徵30元,使每包平均菸價達100元,接近已開發國家水準。最後,針對免稅菸品,建議應效法鄰近的香港,入境旅客僅能攜帶自用19支菸品的規定。 吸菸有害健康!

 

器捐遺愛人間 三等親內有優先移植權

自103年10月1日開始,衛生福利部施行「人體器官移植分配及管理辦法」後,捐贈器官不但能幫助其他家庭,同時也能庇佑自己的家人,未來萬一配偶或三親等內血親等候器官移植時將有優先權。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長李伯璋表示,當我的生命無法延續時,我願意幫助家人延續,而現在我捐出去的器官幫助了臺灣土地上這個大家庭的人,將來我的血親或配偶萬一需要器官就會優先受惠,現在已經有人因為當初弟弟捐贈而現在讓哥哥受惠,也有多年前外甥捐贈而現在讓舅舅受惠,將來也必定會出現因為曾祖父母捐贈而讓曾孫子女受惠,這是留給將來的子孫一個珍貴的保障,而且綿延數十載,誰也偷不走,比任何遺產都要珍貴。

李伯璋醫師說,台灣有一群無私的好人曾奉獻他們的器官救別人的生病,誠摯的感謝所有器官捐贈者及其家屬;而「器官捐贈就是將來家人萬一需要器官時的一個保障」,但不表示加護病房的所有醫護人員就不會積極治療每位病人。醫師說,每一位醫護人員都富有責任感,一定會盡全力搶救每位重症病人,當病人不得不離開這人間的無奈時刻,大家會將悲痛轉念成大愛。

柯文哲擔任市長前,已在臺大醫院行醫超過30年,同時也連任三屆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董事一職,他的職志就在提升器官捐贈移植的成功率,柯文哲的夥伴蔡璧如曾表示,「器官捐贈移植是他一生的志業」。李伯璋說,這次邀請柯市長拍攝器官捐贈宣導影片,市長一口答應,雖然推動器官捐贈一路走來曾遭受到質疑,帶給他很大的打擊,但他推動器捐仍然不遺餘力,以不同的角色發揮影響力,不變的目標,就是帶動器捐風氣,救人一命。

李伯璋醫師說,在推廣器官捐贈移植的路上布滿了荊棘,這條路難走,但不走一定會後悔!現在器官捐贈不只是遺愛人間、不只是順應遺願,更是留給家人無價的禮物及重生的希望!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