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童話故事寓教於樂 你最喜歡哪個角色?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那天聽了海苔熊老師的講座「戀愛童話心理學」,我一直都對童話在隱喻中反映人性這點很感興趣。還記得還在準備研究所的時候,補習班老師跟我們提到:「童話角色越是讓你認同的,那角色的心思或性格會跟你很一致。」接著老師補了一句:「我絕對不會告訴你們我最喜歡的童話故事是什麼,如果你們知道了,我所有的秘密就不保了。」

對故事角色裡的認同 經常會再有意識無意識的情況裡影響你

對這句話我印象深刻,因為我心裡也有很喜歡的童話角色,就有一種,如果我說出來了,全世界都知道我的秘密一樣,那種感覺頗恐怖的,但是真得仔細一想,你會發現你對故事角色裡的認同,經常會再有意識無意識的情況裡影響你。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海苔熊在講座裡分享了阿拉丁神燈的故事,因為自從他開始了解童話原型後,發現可以解讀非常多人內在混屯未明的狀態,因為童話有時候涉及個人或文化中的潛意識,有時候是我們不知道為什麼就會這麼做。他提到有人很喜歡阿拉丁神燈裡的神燈精靈,他也不知道為什麼,接著講起自己跟男友漫長等待的故事,常常期待跟男友碰面,卻因為男友一拖再拖(有時也不是故意的)就把男友的東西打包,接著又會心軟或覺得自己反應過度。

在神燈精靈的角色解讀裡,其實精靈也有相似的模式,一開始在神燈裡的前一百年,他許願,如果有人把他放出來,他就要給那個人享用不完的榮華富貴,結果沒有;到了第兩百年,他許願,如果有人把他放出來,他就要給那個人三個願望,結果也沒有;一直到阿拉丁將他放出來的時候,他早已許下願望,只要有人放他出來,他就要殺了那個人!(咦!跟你看得版本不一樣對吧!我也很驚訝,童話故事就是有不同版本,而他們一起討論的正是這個版本)

而喜歡神燈精靈的,其實就是認同他的情緒反覆,或者一種將情緒寄託在他者身上,一開始在等待的過程,想盡辦法要對另一半好,結果另一半沒有如預期中時間出現,他失望後覺得應該要逞罰對方,因為對方讓自己痛苦的等待,所有的拯救者,都該為他的情緒負責,他一直在等著有人來回應他的需求。

某些人生路都在不知不覺中 被暗示被設定了

諮商心理師吳姵瑩表示,聽了這樣的解析,我只能目瞪口呆了,即使聽了很多童話心理學,但是當他跟實際的人生結合時,你頓時會發現,原來我們某些人生路都在不知不覺中,被暗示被設定了,而當你沒有去有意識地脫離「神燈精靈」模式時,你很可能一直對身旁的人失望,認為他們帶給你痛苦,卻沒看見他們其實本來就不需要為你的生命負責,你才是那個該扛起自己責任的人。

所以親愛的,你喜歡的童話角色是誰呢?那個角色在故事中的哪一幕,又是你印象最深刻的呢?透過這兩個問句,請你開啟對自我的對話,因為它很可能顯現你的價值觀、感情觀,甚至呈現你的潛意識,或者你暗自裡相信的人生路徑。

你都跟白雪公主、睡美人、或灰姑娘一樣在等待嗎?等待有人來帶你離開原本的世界嗎?然後你就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嗎?

你喜歡小紅帽的單純又帶點叛逆,在自己的生命裡,明明覺得自己很善良,卻怎麼一直在某種危險或帶點禁忌的處境裡呢?

童話真的太有趣了,也推薦大家看看幾本很有深度的童話解析書籍,希望你們可以在童話中自我探索,化解開你生命重複不斷的模式。(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熱愛生命重獲新生 將感恩化作音符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日前帶領血癌兩岸小勇士歐益成、第21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的11位得主,來到花蓮慈濟醫院,將感恩化作音符,也捐贈多藝喜憨天使陳舒妏的生命畫作「捐髓救人·天天快樂」給花蓮慈院,感謝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以來及捐贈者的愛心,讓許多人獲得重生。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送愛到花蓮慈院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第21屆十一位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多藝喜憨天使陳舒妏、荷台傳愛夫妻唐睿謙(Rutger J B Tamminga)、林士琪(Mohamukta)、哥倫比亞反毒英雄璜曼努爾葛藍(Juan Manuel Galan)、中國大陸肌萎作家刁豔華、印度孤兒之母辛杜泰·薩普卡爾(Sindhutai Sapkal)、烏克蘭輪椅模特兒亞歷珊卓·庫塔斯(Alexandra Kutas)、西班牙截癱國會議員巴紐(Francisco Vañó Ferre )、芬蘭希望大使安迪·潘蒂凱寧(Antti Pentikäinen)、加拿大台裔追光勇士嚴榮宗(Louis Yen)、日本喜憨鋼琴川嶋絢(Kawashima Aya),還有血癌兩岸小勇士歐益成,一起送愛到花蓮慈院。

化療雖痛苦但從未想放棄

歐益成國小二年級時,發現罹患血癌,透過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協助,找到合適捐贈者,目前已就讀國一的歐益成表示,當時做化療很痛苦,心情很低落,但從沒想過放棄,希望透過這活動向捐髓者說聲謝謝,讓他能重回校園學習,也鼓勵有著相同病痛的病友,不要放棄。活動中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陳舒妏與周以嘉,用陶笛再奏希望樂章,鼓勵人們不被病痛打倒;荷台傳愛夫妻唐睿謙、林士琪則是用歌聲還有吉他傳愛。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推動「全球熱愛生命運動」,二十一年如一日,創辦人周進華表示,基金會提倡熱愛自己的生命、尊重別人的生命、維護地球的生命。這和慈濟推動的美善人生及環保護大地的理念是一致的。眾人一起將陳舒妏用紙黏土及油畫創作的「捐髓救人‧天天快樂」畫作,贈送給花蓮慈院,向捐髓者、慈濟志工道感恩。

用生命故事鼓勵孩子

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表示,周大觀文教基金會用全球熱愛生命獎章得主的生命故事,鼓勵弱勢或是罹癌的小朋友,讓人感動。也說證嚴法師在52年前,本著搶救生命的悲懷,排除萬難,成立骨髓資料庫,在慈濟志工的努力下,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截至2018年08月31日止,志願捐髓者累計42萬5852人,供髓國家有31個國家地區,已讓五千多人獲得重生的機會。

小嫻扮女兵戲紅臉更紅 坦承靠醫美救花臉

藝人黃瑜嫻(小嫻)自接拍連續劇女兵日記後,人氣也隨著節目的高收視率水漲船高。不過要在炎夏酷暑中拍這檔軍戲,可說是吃盡苦頭。小嫻坦承為戲剃頭事小,但因拍戲需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在紫外線強烈照射下,皮膚曬黑算客氣,嚴重的是臉上的斑點毫不客氣的全冒出來,甚至經常性呈現泛紅、雙頰血管絲變得極度明顯。肌膚受到的傷害,讓愛美的小嫻一度相當緊張,進而轉向醫美求助;所幸透過雷射治療,讓肌膚得以改善。

皮冷極光雷射改善麻花臉 全像超皮秒雷射處理黑斑

小嫻表示自己是接受皮冷極光雷射的治療,改善血管絲遍布的花臉,另外針對臉上曬斑及黑色素沉澱問題,醫師是運用全像超皮秒雷射來處理,不僅淡化了日曬後的曬斑及黑斑,膚況也在一週後逐漸轉好,本以為需要花長時間治療,更擔心治療後會影響節目拍攝的畫面呈現,所幸雷射治療過後並無須太久的恢復期,讓小嫻也卸下了麻花臉的煩惱。

皮冷極光雷射具有SWT技術 類染料魔幻極光效能高

醫師鄒承軒說明, 具有SWT技術的皮冷極光雷射可專門針對黑眼圈、血管絲、泛紅、酒糟、紅痘疤,甚至是身體靜脈曲張等皮膚問題都可進行治療,不僅通過台灣衛福部及美國FDA認可,在單次治療上成果相當突顯。醫師鄒承軒表示,新穎的鐳射系統可說是過往脈衝光機種的升級版,脈衝光從過去有名的賓士雙模脈衝、彩衝光、精萃光,到現在的類染料魔幻極光,不僅效能高,尤其在血管治療上還能夠媲美染料雷射,可廣泛的運用在皮膚問題上。

結合「雙模濾光」及「直角方形脈衝」 精準治療避免周圍組織損傷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大宗的雷射機種,大多擅長對應黑色素沈澱等適應症,脈衝光較能處理的範圍包括表淺斑點、皮膚暗沉、皮膚粗糙、毛孔粗大等問題,而皮冷極光雷射則是「類染料式脈衝」結合了兩大專利科技「雙模濾光」及「直角方形脈衝」,可針對痘疤粉刺、血管病變、色素斑點、敏感泛紅、微血管絲...等等現象,從問題根源做出精準治療;同時具備二段式過濾無效能量,能避免過多能量累積使周圍組織遭受損傷。

雖說皮冷極光雷射可謂開啟類染料雷射新紀元,但是醫師提醒,民眾在選擇療程的同時也務必尋找專業執照的診所及醫師,雷射術後也需加強保濕,遠離敏感源,避免陽光直射或出入烤箱,而日常保養只要回歸基礎保濕即可。

留意飲食衛生 防範傷寒桿菌感染

出國在外飲食衛生很重要!北部一名新住民女性,8月6日至19日與本國籍丈夫及2名兒子回印尼探親,這位女性於8月20日至30日間因腹瀉、腹悶等不適症狀三度就醫,經檢驗確診感染傷寒桿菌;其大兒子則於8月31日起出現輕微發燒、喉嚨痛、咳嗽、腹瀉、腹悶等情形,因症狀持續於9月4日就醫,經檢驗亦確診為傷寒。

手部衛生未落實 家人易感染發病

疾管署表示,2名個案無生食生飲習慣,於印尼當地均飲用瓶裝水,家中有種植少量蔬菜,煮菜時使用井水,因平時三餐皆由這位女性在家自理,不排除因烹煮餐點時未落實手部衛生,或因住家共用浴廁未清潔消毒,導致感染發病;衛生單位已給予衛教並說明消毒方法,將持續追蹤其健康情形。

根據疾管署統計,今年截至9月9日,國內共11例傷寒確定病例,其中2例為本土個案,9例為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國家分別為印尼4例,印度2例,緬甸、菲律賓及柬埔寨各1例。

傷寒是傳染病 因注意個人居家衛生

傷寒為腸胃道傳染病,潛伏期約8至14天(可由3至60天不等),主要透過生食或食用未煮熟、遭受病患或帶菌者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水感染;另外蒼蠅可能散布病菌至食品,成為傳播媒介。常見感染症狀有持續性發燒、頭痛、腹痛、腹瀉或咳嗽等。預防方法包括:飯前便後一定要以肥皂澈底洗手,食物充分煮熟再食用,尤其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10分鐘以上,飲用水應煮沸或使用瓶裝礦泉水。

出國可接種疫苗 疑似症狀應就醫

疾管署呼籲,計劃前往較偏僻或衛生條件較差的小型都市、村落的民眾(如探親、志工活動、背包客等),出國前可先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評估接種傷寒疫苗。另旅途中仍應留意飲食安全及落實正確勤洗手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降低感染風險;返國後如有疑似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及飲食史。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全球資訊網,或撥打免付費防疫1922(或0800-001922)洽詢。

豐富退休生活 銀髮健康用品展21日登場

有鑑於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為達到友善照護的普及化,「2018 銀髮族健康用品展」即將在9/21-9/24中秋節連假期間,於台北圓山花博爭艷館盛大舉行,其中包括健康照護、銀髮輔具、養身健康、運動用品、服飾、營養食品、旅遊等類別,同時舉辦多場樂齡課程、健康講座,為家中長者提供最完善的健康資訊及照護。

愛好戶外活動有福 優質旅遊資訊都在這

此次展覽中,也針對65歲以上長輩推出許多免費活動,除展出期間共提供1000份免費午餐、200個免費義剪名額,還有經絡調理、健檢諮詢等服務;另外,針對愛好戶外活動的長輩,展覽中也提供精選優質國內外旅遊、住宿、交通資訊。

即刻預約 還有機會抱回大獎

2018 銀髮族健康用品展特別提供60歲以上長者免費參觀,未滿60歲者也有線上預約登記免費參觀可以參加,現在上網預約抽獎,還有總獎額50萬元的獎品等你帶回家,詳情請上「2018 銀髮族健康用品展」官網查詢。

地球村國際化衝擊 該不該送孩子跨海求學?

臺灣正面臨少子化的嚴峻考驗,同時也衝擊到學校、教師整個教育體系。由於全球已有如地球村,國際化的時代來臨,因應高等教育的普及,每到學測完寄發成績單,高中生要選填志願的時候,不少愛子心切的家長,便紛紛將孩子送出國,因此海外教育成了現今矚目的焦點。

提早適應國際競爭 準大學生遠赴海外就讀

高中剛畢業,順利申請到英國諾丁漢大學中國校區就讀財務會計的學生郭品妤說,因為本身對於商業就很有興趣,但在台灣可申請上的校系並不理想,加上海外學校多以英語授課,這對於日後與國際接軌可說是ㄧ項很好的助力;此外,她也提到,現今很多人都缺乏批判性思考,像台灣的學生都被壓抑習慣了,因此鮮少表達自己的想法,少了獨自思考的能力,而到海外就讀,學校裡集結來自不同國籍的優秀學生,除彼此可互相切磋交流,同時也能吸收各種不同的知識。這也是她願意飄洋過海選擇到更有競爭力的地區就讀的原因,期盼增加自己的見聞及視野。

儲備就業能力 父母紛紛送孩子出國念書

少子化儼然是全台隱憂,加上低薪、房價高、小孩教育等問題,使不敢生育的情況愈來愈普及,而台灣社會自古以來總有「人往高處爬」的觀念,因此在面對國際化衝擊,不少家長仍認為孩子的教育不能等,不惜重金咬著牙也要供孩子到國外比拼。

ㄧ名即將送孩子到海外就學的顏媽媽談到其中的原因;她說,為因應這個大環境的變化,因此自孩子小時候,就讓其不斷在台灣教育與國外教育間學習,而她也很清楚,臺灣的低薪對年輕人所造成的影響,這是很現實面的考量,因此早ㄧ步讓孩子出國念書,不僅可提早打開視野,同時接受不同國際文化的洗禮,以儲備將來的就業能力,讓孩子的未來更有保障。

圖片

不坐等優秀學生上門 陸大學祭出優渥條件攬生

為了吸引台灣頂尖優秀的學生,不少國外大學遂把觸角往中國延伸,大陸寧波就有ㄧ所由英國合創的大學,祭出只要台灣高中考生,學測成績達到均標級以上,即可申請免試入學資格;此外,若在學成績優異,校方也將提供優渥獎學金。

該校全球事務處主任林濤強調,孩子在大學階段出國留學是最佳的時機,因已具備強壯的身心可獨自適應生活;更重要的是,在中國校區上課方式、教材與師資亦與英國大學完全一致,不僅採全英語教學的小型研討課進行,在學期間,學生也可選擇至世界各地的合作學校進行交換,享有更多海外的資源。

港澳台辦主管黃歡歡也提到,中國與台灣因語言相通、地理位置相近,且比起歐美昂貴的費用又更為經濟,加上部分學生考量到未來的工作機會與國際觀,因此想替自己做更好的選擇。在未來就業方面,學校也提供學生與企業接軌的機會,讓畢業生能進入全球知名企業就業,亦有超過80%的畢業生可進入世界頂尖的大學繼續升學,無需捨近求遠就能擁有銜接國際的跳板。

什麼是憂鬱症? 網紅教你認識「它」

根據董氏基金會以六都國、高中職學生為對象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年內,71%受訪者表示學校「有」安排心理健康宣導活動;僅三成五喜歡學校所安排的內容。進一步詢問,受訪者認為學校需要改善資源為:「設計更多元的活動」、「課程規劃」、「提供線上的諮詢服務」、「教材」,因此用心快樂社會企業與董氏基金會特別邀請網紅超強系列和Una拍攝#Noblue宣導影片,提供更豐富多元的心理健康教材。

憂鬱症不是心情不好 成因多元且複雜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很多民眾常誤以為一時的憂鬱情緒就代表憂鬱症,或是罹患憂鬱症的人就是個性懦弱、想不開、負向思考…等汙名聯想,而忽略求助專業的必需性。憂鬱症是受心理因素、社會及環境因素以及生理因素所影響,且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憂鬱症。為除去民眾對憂鬱症的汙名化,並提醒民眾透過情緒檢視及建立紓壓習慣,達到預防勝於治療的功效。

今年與知名網紅Una合作,以貼近青少年及網路族群手法製作宣導影音,並於台北市立關渡國中舉辦的講座中做為教材播放,透過生動易懂的短篇動畫,將「憂鬱症」圖象化及擬人化,成功吸引現場同學的目光,影片播完同學紛紛表示,原來「憂鬱症真的很容易被誤會」、「從來沒想過憂鬱症的成因這麼複雜」,他們也認為透過這影片內容的教導,讓自己對憂鬱症主題有更深刻的印象,也讓自己會更關懷身旁情緒低落的人。

是想不開還是生病 正確認識憂鬱症

用心快樂社會企業執行長趙士懿表示,長期以來都與董氏基金會合作憂鬱防治議題,今年也採取不一樣、青少年容易接觸的平台進行宣導,兩位受邀拍攝的網紅,像是超強系列透過教導韓文的負面情緒表達,進一步說明憂鬱症症狀,澄清迷思;也透過網路新聞專題文章,簡易QA互動及過來人故事讓民眾更瞭解什麼是憂鬱症,希望透過這次#Noblue宣導計畫,有更多民眾能夠加入關懷周遭人心理健康的行列。

臺北市立關渡國中校長陳建廷表示,青少年時期認識情緒及建立正確的情緒紓解方式是很重要的,此階段的學生正面臨自我認同、同儕間人際互動、課業及升學…等壓力,除了讓青少年透過學校教育及資源,建立良好的情緒韌性,透過這次#Noblue宣導計畫,把健康的資訊分享給周遭的親友。

慈濟醫學生尿控研究 成果獲國際肯定

為提供醫學生與臨床醫師研究學術資源平台,慈濟醫療法人從去年開始啟動「學生與臨床醫師合作研究補助計畫」辦法,結合臨床與基礎醫學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資料整理分析後撰寫論文,鼓勵醫學生從實習階段就開始培養研究、提升研究能力。

慈濟實習醫學生臨床研究成果 備受國際肯定

從去年開始,慈濟大學醫學系七年級的陳靖蓉、楊順檾、葉忻慈三位醫學生在泌尿科實習時,跟著臨床醫師郭漢崇了解錄影尿動力學、婦女尿失禁手術,以及病人術後膀胱功能等,有關尿控與下尿路功能障礙領域的臨床服務與基礎研究外,針對「應力性尿失禁合併逼尿肌無力收縮的女性接受尿道下懸吊手術的長期效果、併發症以及可能的手術成功預後因子」,進行文獻蒐集、資料整理分析後撰寫論文,獲得獲得國際尿控領域最具規模和權威性的國際尿控學會年會肯定。

參與學術會議 培養臨場應對表達能力

參與研究計畫的楊順檾說,郭漢崇主任會主動給一些題目讓學生嘗試,如果做得不錯,就會再進一步深入,提供更多病例材料讓學生去發揮,逐漸建立起自信和興趣;另一位參與研究計畫的陳靖蓉也說,在研究過程當中看了很多的書,查了很多的論文,讓自己在尿控與下尿路功能障礙領域累積了相當多的知識,同時也讓醫學生有機會提早接觸國際學術會議上的研究成果發表,感受在學術會議上發表與問題應對的氛圍,訓練海報與報告材料的製作,以及培養臨場應對表達能力。

學生與臨床醫師合作研究補助計畫 盼培育更多醫學人才

慈濟醫療法人副執行長郭漢崇表示,「學生與臨床醫師合作研究補助計畫」從去年啟動後,目前已有十多件的研究合作案,持續進行中,醫學生經過完整的研究與發表的訓練,已有許多位學生在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會議論文,甚至已有幾位同學發表在國際學術會議中口頭發表,獲得不錯的成績。這項計畫不僅是全台首創教學醫院與醫學院的合作研究補助計畫,也希望從實習階段開始,提供實習醫學生研究平台,培育未來醫學科學家的人才。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