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康

長照專業服務大升級! 新北加碼補貼降負擔

長照專業服務 民眾自付額降90元

為鼓勵新北市民積極運用長照專業服務翻轉失能,新北市長朱立倫在市政會議中宣布,自9月起將調降長照2.0專業服務的民眾自付額,由現行部分負擔每次240元降為150元,且考量偏鄉地區交通不便,另補貼13個偏遠地區接受專業服務的交通費每次200元;預計至107年底,將擴大服務約7,500人次。

臺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新北高齡人口更已突破52萬人!為迎接高齡社會,新北市致力提升市民老後的生活品質,包括動健康、敬老眼鏡、老人共餐、公共托老中心、佈老時間銀行等政策;而面對長照挑戰,「翻轉失能、恢復自立」則是最重要的核心價值。

長照2.0專業服務大升級 新北加碼營養與藥師服務

過去長照1.0的專業服務僅有復健與護理,新北市自行加碼提供營養與藥師服務;今年開始,長照2.0專業服務大升級,從過去1.0時代的三種專業服務增加到九種不同專業,新增包括語言治療師、呼吸治療師、社工師、心理師等,讓民眾能夠依照護需求籌組跨專業團隊入家服務,同時也將聘僱外籍看護家庭納入長照專業服務的對象。

新北市並積極突破過去醫療與長照的隔閡,推動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且針對具有復健潛能的市民提供「黃金自立給付包」,無縫接軌長照、積極復健復能,看見許多民眾重拾行動力、恢復自立生活的成功案例,讓市府更重視復能服務。

失智友善 基層轉診第一次免收掛號費

面對失智挑戰,新北市為發掘更多潛在社區的失智者,並鼓勵及早就醫確診,新北市衛生局表示,轄內亞東、雙和、耕莘、馬偕、慈濟、恩主公、汐止國泰、輔大等8家失智共照中心醫院,只要透過基層中西醫診所、衛生所轉診,第一次就醫免收掛號費,以達「失智友善,同村協力」的具體行動。

腎友烤肉過中秋 這款醬料低負擔

中秋團圓烤肉已成習俗,大家在準備烤肉食材的同時,各式烤肉醬更是替美味畫龍點睛。不過國健署曾調查發現,市售烤肉醬1瓶的鈉含量高達6200毫克,約15公克的食鹽,1匙烤肉醬約15公克也有300毫克的鈉含量;而衛福部建議每日成人鈉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毫克,約食鹽6公克,因此烤肉時重複刷上烤肉醬,鈉的攝取量一定破表。

腎友食用薄鹽醬油 恐引起心律不整

許多洗腎病患在中秋節前也會到營養諮詢門診詢問「我可以吃烤肉嗎?」或是「要如何準備中秋節的烤肉食材?」也有些民眾擔心含鹽份太高,會自行先醃製食材但改用薄鹽醬油,長庚營養治療科曹雅姿營養師,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千萬不要使用薄鹽醬油,因為薄鹽醬油多半是用鉀來取代鈉,洗腎病患若鉀攝取過多,很容易引起心律不整,最好是用低鹽沾醬取代烤肉醬。

柚子低鹽烤肉沾醬 讓五臟六腑都清爽

為讓腎臟功能不好的民眾也能吃烤肉無負擔,曹雅姿營養師利用中秋節當季盛產的柚子,將柚子一瓣擠出果汁及果肉,加上1湯匙米酒、2湯匙味醂、半湯匙檸檬汁和少許檸檬皮屑,攪拌均勻,即成低鹽烤肉沾醬,且鈉含量小於1毫克,使洗腎病患也可以跟家人一起烤肉過中秋。

曹雅姿營養師建議,烤肉時不要再刷上烤肉醬,要烤的蔬菜最好事先川燙過以去除一些鉀離子,肉品只需要用一點點醬油及蒜頭醃製,但千萬不要使用薄鹽醬油,以免引起心律不整。此外,肉品及海鮮類一定要烤熟,以避免引起腸胃炎。

中秋享月餅 少油少糖熱量不爆表

中秋節即將到來,許多民眾喜歡吃月餅或烤肉慶祝,但要注意,一不小心可能攝取過多熱量!為了讓愛吃美食又怕肥胖的民眾,也能開心享用美食,安南醫院新陳代謝科結合營養科邀請民眾,一起來做少油且少糖的月餅,讓這個中秋也能開心又健康度過。

月餅使用豬油製成 吃多恐成身體負擔

根據國民健康署建議,成年人每天應攝取熱量約2000大卡,但一顆蛋黃酥熱量可能就超過700卡,其中最胖的前三名,分別是790大卡的廣式雙黃蓮蓉月餅、600大卡的廣式伍仁蛋黃月餅以及485大卡的廣式核桃棗泥月餅;其實,關鍵就在於月餅餅皮,因是屬於高質量且紮實的功夫做成,除了高筋麵粉,還得使用大量豬油、花生油、鹽、糖漿等材料,加上月餅中常見的蛋黃、蓮蓉、豬肉等餡料,都脫離不了和高熱量高脂肪有關係。

分次吃完月餅 健康無負擔 

但到底要怎麼吃月餅才健康呢?營養師建議,其實可以分次吃完,或是與親朋友共享,一天建議不要攝取1顆,若已經吃了,這時可把正餐的主食份量減少,降低攝取過多熱量,另外,食用月餅時,可搭配無糖茶飲幫助消化,吃完休息一下,不妨運動一下幫助消耗熱量,減少身體負擔。

掌握吃月餅撇步 不怕熱量爆表

民眾也可以低卡冰皮月餅、地瓜QQ餅或芋香紅豆麻糬月餅等,取代傳統月餅,像是低卡冰皮月餅,因採用地瓜當內餡,不額外添加糖,不僅GI值不高,還富含膳食纖維,熱量約僅80大卡左右,只要多點留意,這個中秋也能吃得健康又安心。

認識毒品危害 遠離社會問題

從各種流行病學研究或是刑事案例統計顯示,海洛英、安非他命類、古柯鹼、苯唑代眠品、 K他命等,濫用藥物毒品問題有著年輕化的趨勢,家長們甚至從孩子上小學就開始擔心毒品的危害。因吸毒所產生的偷竊行為、傷害以及搶劫刑事案件,不斷在新聞版面重覆上演。正因為無法杜絕毒品來源,使得吸毒人數有增加的趨勢,毒品走私、販售案件持續發生。

不僅影響健康 還會導致社會問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竇文淵說,吸毒者會上癮、精神渙散,導至無法負擔家庭生計,不僅破壞家庭和諧、遺害子女、造就成社會問題;吸毒過量也會罹患癌症、共用針筒而感染愛滋病等,甚至中毒死亡;沒有錢吸毒者,則可能會偷竊、搶劫、綁架勒贖,無所不用其極的奪取錢財,使得社會治安敗壞。

認識各種毒品傷害 百害無一益

要杜絕毒品,首先要先認識毒品對人體的傷害。竇文淵藥師例舉海洛英、安非他命類、古柯鹼、及 K他命對身體危害的情況,提供民眾認識:

海洛英-初次使用者有欣快感,無法集中精神,會產生夢幻現象。心理及生理會有依賴性,長期使用者停藥時會發生渴求藥物、厭食、腹瀉、身體捲曲、抽筋等禁斷症。

安非他命-由麻黃素合成,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初期興奮不眠、食欲不振、瞳孔放大,急性中毒引起心肺衰竭、高血壓,會持續一星期,慢性中毒產生精神症狀,且戒斷期會沈睡,憂鬱症或在嚴重中毒發生妄想、幻覺等精神狀態,為現今台灣年輕人最嚴重最流行之毒品。

古柯鹼-由南美洲玻利維亞及祕魯一帶的古柯鹼葉子提煉出來的生物鹼,與安非他命同屬於中樞神經興奮劑,兩者藥理作用、不良反應大致相同,皆能使人失眠、食欲不振、人形消瘦,且多會產生戒斷期憂鬱症。

K他命-原作為一種全身麻醉的藥品(稱為氯胺酮),無論是液體或粉末,都可以經過鼻孔進入呼吸道,產生麻醉效果。

愉悅感極短暫 人生受限毒品

竇文淵表示,毒品的欣快愉悅感是短暫的,一旦上癮之後,就會被控制。未來的人生便受限於毒品。解決辦法:一開始就不要碰毒品。堅定拒絕、告知理由、自我解嘲、走為上策、肯定友誼、轉移話題、道德勸說、尋求協助。對於小朋友來說:遠離現場並尋求協助,是最有效的方式。竇文淵提醒,伴隨著毒品的低價化,毒害正悄悄地在各級校園中誘惑著年輕學子,家長也需特別注意。

亞運奪17金 這群人的照護功不可沒

從2014仁川亞運、2015光州世大運、2016里約奧運、2017台北世大運、一路到2018印尼亞運,長庚運動醫學照護團隊都肩負照顧中華隊選手的任務。今年印尼亞運中華隊囊括17金19銀31銅,總計67面獎牌,在45個參賽國家中名列第7,超越上屆仁川亞運總獎牌數51面;其中鞍馬金牌李智凱、空手道金牌文姿云、羽球金牌戴資穎、射箭金牌魏均珩等人,都是長庚醫院贊助照護的選手。

最強醫療團隊 支援亞運運動選手照護

擔任這次印尼亞運醫療團長的林瀛洲醫師表示,提供選手無後顧之憂的全方位照顧,讓選手能全心投入專注於比賽之中,是這次亞運能創造佳績的主要原因之一。

幫助李智凱摘金的周文毅醫師表示,現場救援及長期專業照護一直是運動醫學團隊在做的事,此次去亞運就是提供最強後援,讓選手無後顧之憂摘銀奪金。

協助小清新文姿云奪金的辜羿璇防護師發現,她在比賽的節奏跟技術上又比上屆仁川亞運更加成熟,雖然年初參加錦標賽遇到腳踝反覆扭傷的困擾,但在團隊的協助下,順利讓她以不用貼紮的狀態出賽,很榮幸能在現場見證小清新連霸的光榮時刻。

長庚運動醫學 帶動運動防護意識抬頭

長庚運動醫學照護團隊主席楊政達院長強調,這四年來用具體且準確的行動支持國內體育推展,協助運動選手解決運動傷害帶來的醫療困擾,更進一步預防運動傷害,從而帶動了國內運動防護意識的抬頭,為運動醫學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甚至更有意義的路,今年並再度榮獲體育署「體育推手獎」贊助類金獎的表揚;同時將會把這些重要的經驗整合起來,和選手一起為2020東京奧運全力備戰。

園藝結合醫療與療癒 幫助病人生心理復健

為了讓病人體驗自然環境的美好,進而達到療癒效果,草屯療養院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合作,以院區為基地進行景觀及療癒機能設計,並於日前安排了設計展。此次展出的8組作品各有特色,而共同點著重多感官視、聽、嗅、觸、味…等體驗之療癒元素,透過景觀專家的協助,將醫療和療育結合,達到復健效果。;

療癒庭園 以景觀及療癒機能為設計

草屯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李慧玲表示草屯療養院身處在風光明媚的南投縣,院區多達六公頃,自民國102年起,由職能治療師們帶領病人一起將園藝綠美化與復健、工作訓練結合,讓院區仿如國家公園、四季景緻各有特色,漫遊其中,令人身心舒暢,能量滿溢!隨著復癒性景觀、庭園設計潮流掀起,可望能透過環境的影響力,幫助特殊對象從事生理心理的復健。

透過園藝治療病友 納入多感官體驗 

包括著重多感官的體驗之療癒元素,以病友、家屬及工作人員為對象,進行規劃適合進行園藝治療的空間,也納入無障礙系統設計,提供給需要的病友;另外,設計師更參考環境特質,讓天天在院區接受醫療、復健及工作的每個人,能享受在充滿紓壓且自然的環境中,感受身心療癒的效果。

園藝綠美化 讓病友感受療癒能量

健康除了生理外,由個人的自主力量、良好的社會互動等建構的心理,也是主要關鍵,透過多體察自然的美好,與環境的多感官互動,草屯療養院培育的療育環境,已逐漸見到成效;草屯療養院院長簡以嘉表示,透過推動園藝綠美化,與病友工作的訓練結合,讓草屯療養院的治療,不僅充滿美感,也讓每個人感受到更療癒的能量。

自殺死亡事件頻傳 近三年微幅上升

最近有好幾起自殺案件傳出,令人不勝唏噓!而根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顯示,國內自殺率在近三年有微幅上升,女性高於男性,且以45到64歲中壯年族群死亡率上升最多,值得國人關注。

自殺死亡女多於男 中壯年齡層居多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表示,近三年來,自殺死亡開始呈現微幅上升趨勢;民國106年國人死亡原因排名第11名,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6.4人(總計3,871人),較105年上升2.5 %。若以性別分析,106年男性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22人,較前一年上升0.9%;女性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1人,較前一年上升7.8%,女性上升幅度高於男性。

再以年齡分析可發現,45到64歲之中壯年族群自殺粗死亡率上升最多,達5%。從自殺方式來看,吊死、勒死及窒息之自殺及自傷(即上吊)與由高處跳下自殺及自傷(即跳樓)等兩項之自殺死亡人數與占率亦逐年上升;而以固體或液體物質自殺及自為中毒之自殺方式則有所下降,可能與劇毒農藥巴拉刈禁止進口與使用之政策有所成效有關。

民眾心理健康調查 同心協力防自殺

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表示,自殺是難解的議題,尤其社會對於自殺有汙名化的現象,使有潛在需求的民眾不敢尋求協助進而造成憾事。另外,新聞媒體報導不應報導自殺細節,而是多報導正向的故事,使社會導向正向氛圍,並期待全民皆能具備自殺防治相關知識,鼓勵具有自殺意念者坦然面對問題並勇敢求助,呼籲民間與政府共同致力於自殺防治工作。

李明濱理事長強調,在民眾身處的群體之中可能就有許多情緒困擾而需求助的親友,若能透過網路或媒體力量加強宣傳「自殺防治守門人」訊息,幫助民眾建立對自殺防治的正確認知,同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技巧,簡單的一句關心,都可能幫助處於自殺風險當事人看見生命的一線希望。「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無論民眾身在何處、擔任何種角色,皆可以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實踐「同心協力防自殺」之理想境地。

蕁麻疹其癢難忍 試試這方法可有效止癢

藝人楊謹華因精湛演技,使其人氣攀升,但日前她卻在社群PO出一張腿部布滿密密麻麻疹子的照片,模樣十分嚇人,進而引起大批粉絲關心。而她在文中也自述自己第一次發生「尋麻疹」,且外加過敏疹,從頭癢到腳,讓她有種萬箭齊發的感覺;此外,也有熱心的網友分享自己得蕁麻疹的經驗,希望能讓偶像症狀能早日獲得改善。

蕁麻疹兩類 發作時間長短大不同

國泰醫院皮膚科陳怡安醫師表示,蕁麻疹分為急性跟慢性,兩者發作時皮膚皆會出現紅、腫、癢、斑塊等;此外,因斑塊會忽然出現,但通常快則在數分鐘至幾小時後自動消失,這種來去如同一陣風的特性,因此又將蕁麻疹稱作「風疹塊」。症狀發作時間小於6週者為急性蕁麻疹,可先從飲食或環境尋找病因,但仍有許多患者找不出因何而起;若症狀發作時間超過6週即為慢性蕁麻疹,常見原因為免疫系統過度活化,其如同慢性病,容易不斷反覆發生。

臨床問診與典型皮疹即可診斷 過敏原檢測大海撈針

陳怡安醫師指出,蕁麻疹主要是透過臨床症狀的表現,以及相關的病史詢問,就能做出診斷。此外,臨床上很多患者也會詢問醫師,是不是需要做過敏原檢測呢?陳怡安醫師強調,這種做法有點像大海撈針,因為每個人都可能會對一些東西過敏,其只能作為參考,但不是實務上絕對的標準,因此以自己的生活經驗才是最好的法則。

遵循醫囑服藥可有效控制 局部輕拍、冰敷不留疤

針對蕁麻疹的治療,陳怡安醫師說,急性蕁麻疹通常會在六周內改善,治療的目的是加速控制與緩解症狀;慢性蕁麻疹目前除常用的抗組織胺外,其他有像是免疫製劑、自體血清注射等方式,可提供另外的選擇來大幅提生患者的生活品質。此外,當蕁麻疹急性發作時,建議可以輕拍局部或冰敷的方式降低搔癢感,且避免以手抓的方式止癢,以防留下色素沉澱。最重要的是,維持作息正常、睡眠充足、飲食均衡,才是健康生活的不二法門。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